「小神獸今早興奮地六點起床,自己穿好衣服輕輕走出房間。告訴我,太期待去上學了,做夢做到沒量體溫、沒帶市民卡……」
「神獸早早起了床,興奮地去學校報到了,有學上真是開心!甚是想念老師和同學們!」
「高興的是可以見到老師和同學了,緊張的是今天要考語數英科。」
又一批神獸歸籠!
今天,杭州中小學1-3年級復學,商報記者兵分多路直擊現場——
7:40,長陽小學正門口關閉,僅留兩條進校通道,通道內標有一米間隔定位點。校門口設有三個刷卡點,學生進入大廳後進行手部消毒,通過紅外測溫儀自動檢測體溫後方可入校。
各年級錯時錯峰上學:五六年級7:50-8:00,三四年級8:00-8:15,一二年級8:15-8:30。
△長陽小學
南肖埠小學門口,1-3年級學生陸續到校,因為學生年齡較小,學校特地安排老師引導他們一米線排隊,進行刷卡、測溫。
學校在門口左右兩邊50米處安排了家長志願者引導孩子拉開距離進校。
△南肖埠小學
丁信小學為了人員的分流,設置了南門和西門兩個口,提前通知學生和家長走哪個門進。在校門的兩側,都有志願者引導,「健康表都帶了嗎?」志願者會跟每一個小朋友確認這個問題,然後引導學生有序進校。
安吉路實驗學校二年級學生進校時間為8:10-8:25,放學時間為15:15-15:20。一位家長說,老師一再發消息強調,「切記,不要太早來,以免門口扎堆排隊!」
本學期學校保安室拒收家長送書本、餐盒、水杯等物品,今天上的是周五的課,沒有晚託班和拓展課程。
老師提醒,從明天開始老師助手健康打卡暫停,孩子使用市民卡在學校設備上刷卡會顯示健康碼情況,所以不再統一上報。
「花開疫散,讓風車把好運轉進來。」杭師附小用風車裝點校園,迎接孩子們的回歸。
老師介紹說,今明兩天學校不上課本內容,而是開展風車節活動,今天有音體美的風車課程,明天有語數英科的風車課程。藉助風車的美好寓意,與各學科整合,既關心學生心理健康,也是線上線下銜接的有效措施。
在開學前,學校在線上收集了孩子們最想要實現的願望,印在風車上。每個孩子返校第一天,都會收到一個願望風車。
△長陽小學
長陽小學門口,不時能聽到家長和老師們的提醒:「市民卡別丟了啊。」「間隔距離拉開,不要並排走。」「市民卡提前拿出來。」
一個小男孩的市民卡刷不出來,急得小男孩眉頭都皺起來了,媽媽在旁邊看了倍感奇怪,「可能是卡套太厚了,把市民卡拿出來刷刷看。」校門口的老師建議道。「我特意給他縫死的,(怕他丟)」,記者發現,卡套開口處被媽媽用針線縫得死死的,針腳細緻。
現場拆完拿出市民卡,孩子成功通過綠碼檢測,「刷出來了!」媽媽長籲了一口氣,「明天我換個新的卡套」。
一旁,見姐姐進了學校,妹妹在校門口放聲哭了起來,邊哭邊喊「姐姐、姐姐」。
錢塘新區的養正小學門口,每一個進校的孩子頭上都戴上了一個特別的帽子,這些帽子都是孩子自己設計並製作的。
帽子兩側的長度加起來將近有一米長。學校老師介紹,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對「一米」到底有多長還沒有很強烈的空間觀念,戴上了這個「一米帽」,一方面是有利於孩子在校期間有意識地保持一米距離,又是一個讓孩子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嘗試。
接下來,孩子們將在課上分享各自的創意、製作的過程,以及一天下來的感悟。
不少家長朋友圈
也分享了小神獸歸籠實況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們都長高了」,「我們家那個雙下巴都出來了」,「開心啊,終於開學了」,「昨天晚上都激動得睡不著」,兩個家長在目送孩子進校時短暫地打了招呼。
有不少家長,因為孩子起得早,到校時間也比以往早,但是還沒到規定的進校時間,而且校門口有其他年級在排隊進校。一位家長就選擇把車先停在了遠處,在車裡等一會再讓孩子「出動」。
還有家長通過朋友圈分享了排隊進校的視頻——
學生進教室後是什麼樣的呢?有家長發來了老師分享的視頻。
商報教育團隊 統籌
部分照片、視頻來自家長朋友圈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