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中新網崑山9月6日電 題: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作者 吳瞳 孫瑩

  「我現在在崑山定下來了,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我在這裡不能沒有這個廟,一定要有的。」5日,記者來到江蘇崑山慧聚寺採訪時,正在此當義工的崑山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吳泳震說,「只要不出差,我就會到這邊做義工,把我的喜悅、傷心都告訴媽祖。」

  在大陸的長三角地區,有百萬臺商在此打拼創業。素有「小臺北」之稱的江蘇崑山正在此地區之中,如今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4家臺資企業,逾10萬臺胞在這裡工作生活,日夜辛勤工作之餘常常思念海峽那頭故鄉的親人。為解思鄉之苦,臺商們把道地的臺灣美食,懷舊的臺灣老街一併搬到了崑山。而現在一座「原汁原味」的媽祖廟又矗立於此。

  金黃琉璃瓦、鹿港式彩繪加之箔金裝飾、白花崗石的金柱……這座由臺商2008年發起興建的崑山慧聚寺天后宮,在2010年9月恭請臺灣鹿港天后宮媽祖分靈安座於此。天后宮對外開放兩年間,前來朝拜的虔誠信眾絡繹不絕,既有臺商,也有當地百姓,還有遊人慕名而來,香火十分興旺。每年僅「燒頭香」人數就達三萬人。

  在天后宮內,剛剛上完香的林田正與同事正準備離開。兩年前他從臺灣來到崑山,現在在一家臺資企業工作。他告訴記者,他和他的臺灣同事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到慧聚寺天后宮給媽祖上香。「因為媽祖在我們臺灣,是大家信仰的一個中心。我們公司一些同事,我們都會定期來這邊至少上上香拜拜,大家心裡也會踏實一點。」林田正虔誠地說。

  1990年,江蘇第一家臺資企業在崑山落戶。22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裂變」為4100多家。多年來,這裡的臺商們一直都有修建媽祖廟的想法,可惜機緣未能成熟,直到幾年前崑山市政府考察團到臺灣鹿港鎮參訪損毀於「9·21」地震、正在修復的鹿港龍山寺天后宮,看到臺灣同胞虔誠禮敬媽祖的心靈需要後,才有了修廟的契機。

  根據臺灣地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8月28日公布的2012年大陸投資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江蘇崑山連續4年榮登排行榜冠軍。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頻繁,臺商的需求日趨多元。從軟硬體配套逐漸深化為心靈關懷,滿足臺商精神需求成為當前崑山優化臺商投資環境的新舉措。

  「我經常說一句話,政府對來考察的臺商說破嘴,也不如我們已經在此投資的臺商的一句話。」崑山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寬信坦言。

  2011年9月,華東臺商子女學校在崑山開辦,近800名臺商的子女就讀於此,而眼下又到了新學年開學的時候。用臺商們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崑山現在更加溫暖了。」(完)

相關焦點

  • 崑山慧聚寺舉辦中元節普渡會寄託哀思
    崑山慧聚寺舉辦中元節普渡會寄託哀思/45) "← →"翻頁 8月10日,江蘇崑山慧聚寺舉行中元節普渡會
  • 崑山尋到臺灣「古早」味 成臺商「第二家園」
    「慧聚寺廣場的花燈感覺好親切,筵席造型的『辦桌』燈讓人仿佛回到臺灣,街坊們在喜慶的流水席上熱鬧歡聚,那種『古早』的濃濃味道特別熟悉和親切。」看了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來自臺北市的艾和媛女士滿心歡喜。  艾和媛不僅是賞燈的觀眾,還是中秋燈會亮燈儀式的「主演」之一。
  • 臺商「精神家園」建設專題論壇今日在崑山舉行
    (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1日崑山消息 今日,以「宜業、宜居、包容、認同」為主題的臺商「精神家園」建設專題論壇在江蘇崑山舉行。作為2012年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旨在搭建交流平臺,為崑山打造臺商在大陸的「精神家園」提供智力支持,為兩岸合作共贏提供嶄新的樣板和經驗。
  • 暑假崑山怎麼玩?最美陽澄湖環湖騎行與慧聚寺修心之旅,值得推薦
    這次崑山行程,不再是最初的單純為了陽澄湖大閘蟹而去,這次行程主要以休閒修心為主,計劃了半天的陽澄湖半島騎行以及第二天的慧聚寺修心行程。第一站:陽澄湖半島休閒騎行。第二站:探訪閩颱風格寺廟慧聚寺。去崑山之前,就有關注到慧聚寺(天后宮),慧聚寺始建於公元511年,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歷史上為江南頗具影響的佛教叢林,香火旺盛,信徒眾多,也是一座人文歷史悠久、藝術文化燦爛的千年名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其中就有慧聚寺。
  • 林金贊:努力把湄洲媽祖祖廟建成臺胞登陸的第一家園
    中新網莆田3月23日電 (張麗明)「媽祖是臺灣最主要的民間信仰之一,更是離島臺胞的精神支柱,崑山慧聚天后宮的建成對在崑山的臺胞來說是件幸福的事。」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23日如是說道。林金贊表示,自2010年分靈媽祖在崑山安座以來,崑山慧聚天后宮積極開展媽祖文化活動,不斷擴大影響。兩岸文化在這裡充分展示、兩岸的親情在這裡深度融合,兩岸的交流在這裡切實加強,已成為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寶貴財富。
  • 168幅書畫傳遞生活感悟 崑山臺商家屬手繪「精神家園」
    「筆墨傳情·藝術連心」臺商家屬書畫展正在江蘇崑山舉行,168幅題材豐富、風格迥異的臺商家屬書畫新作,或抒情花鳥,或寄情山水,或寫意人物,用筆墨傳遞對崑山的熱愛,用藝術表達對未來的追求。崑山臺資企業眾多,約10萬臺商臺胞在此安居樂業,他們早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
  • 崑山臺胞建臺灣情境展覽館解鄉愁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10月5日電 (記者 鍾升)紅磚牆上貼著泛黃的電影海報、大喇叭裡播放著舒緩的老歌,寶島冰果店、阿里山茶行叫賣著點心、茶水……5日,在崑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慧聚天后宮裡,一座精心布置的「飛越臺灣情境展覽館」吸引著前來參拜媽祖的臺胞寄託思鄉之情。
  •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2014-06-27 18:09:12在臺最後一天,張志軍一行將繼續「走基層」,赴臺中市霧峰林家等地參訪,並於當日下午赴彰化縣鹿港天后宮出席活動,此後搭機離臺。  霧峰林家是臺灣望族,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後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百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並稱為臺灣舊時的五大家族。
  • 廣東千餘名臺商南沙天后宮拜祭媽祖
    廣東千餘名臺商南沙天后宮拜祭媽祖4) "← →"翻頁 4月16日,來自廣東東莞、中山等地的千餘名臺商前來南沙天后宮拜祭
  • 新崑山之路③|10萬臺商為什麼願意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從1990年第一家臺資企業「順昌紡織」落戶至今,作為崑山經濟「農轉工」的快速助推器、「內轉外」的支柱和主動力、「散轉聚」的一線踐行者、「低轉高」的同頻共振參與者,臺企幾乎親歷了崑山崛起的全程。崑山臺協會成立於1998年,是國臺辦特批的第一家縣級市臺協會。除溝通政企、引導臺企發展轉型、解決臺商生活問題外,臺協會也非常重視臺商的精神文化需求。「經濟是無根的,文化卻能讓人有家的感覺,有家的感覺就會想到紮根。」崑山市臺協會榮譽長孫德聰告訴澎湃新聞。
  • 相聚崑山攜手未來 臺灣大學生到大陸實習體驗
    為了讓實習生更好地適應崑山的工作生活,以及在短短3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更深入地了解崑山,主辦方在周末安排了一系列的深度體驗活動,增加昆臺青年相互了解與溝通。 8月13日到14日,「相聚崑山 攜手未來」深度體驗系列活動圓滿落幕,實習生們分別與在昆大陸青年、在昆臺灣青年代表及在昆臺商交流,更真切地了解崑山、了解大陸,實習生們感嘆「不虛此行」,他們說,在接下來的實習生活中,將更努力融合、了解,並做出正確合理的未來規劃。
  • 2020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亮燈儀式啟幕
    作為昆臺文化交流、夜間文旅經濟的品牌活動,2020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亮燈儀式於9月28日晚在崑山市周莊古鎮南湖以及開發區慧聚廣場同時啟幕。其中周莊燈區持續至10月28日,開發區慧聚廣場燈區持續至10月20日。
  • 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
    ,感悟凝重的民俗第(1)頁 第2頁: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第(2)頁
  • 改革潮湧掀巨變 崑山臺商「再登山」
    站在產業發展高地,崑山放眼未來,打造臺商精神家園,意在成為兩岸深度融合的新樣本。28年「交心」引來593億美元投資宗緒惠2017年當選為崑山臺協會第十三屆會長,企業會員多達1487家。他笑言,當年很多臺商都是被「半路攔截」到崑山的。
  • 今天,崑山向全國發出邀請!
    本屆燈會由崑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江蘇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文化聯誼會和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全程支持,旨在進一步推進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促進兩岸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臺商大陸精神家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