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尋到臺灣「古早」味 成臺商「第二家園」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慧聚寺廣場的花燈感覺好親切,筵席造型的『辦桌』燈讓人仿佛回到臺灣,街坊們在喜慶的流水席上熱鬧歡聚,那種『古早』的濃濃味道特別熟悉和親切。」看了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來自臺北市的艾和媛女士滿心歡喜。

  艾和媛不僅是賞燈的觀眾,還是中秋燈會亮燈儀式的「主演」之一。9月17日晚上,她作為臺灣3D舞花車的領隊,參加了絢麗的彩車巡遊儀式,她的先生和兩個孩子一邊觀賞燈會,一邊為她喝彩加油。十餘年前,艾和媛女士陪伴先生來崑山創業,現在不僅先生的事業發展有成,更值得她欣慰的是,兩個孩子也先後從昆中畢業,考入上海的兩所重點大學,崑山成了她的「第二家園」。

  參加燈會演出的臺商義工們,平時在企業忙著工作,臨到周末時,從崑山開發區、周市、錦溪各地趕過來,在慧聚寺認真地化妝、排練。在崑山金洲制網有限公司任職管理層的黃國斌先生對舉辦燈會的喜悅溢於言表:「建設慧聚寺這樣的文化場所,舉辦中秋燈會這樣的文化活動,我們這些平常忙碌的臺商、臺眷可以有更多的聚會和交流,真的要感謝崑山市委、市政府的用心支持。」

  由中秋燈會帶來的感動出發,談及崑山打造臺商大陸「精神家園」,談及昆臺兩地深化合作的前景,臺商、臺胞都滿懷信心和期許。艾和媛女士表示,今後會繼續為崑山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作貢獻。黃國斌先生說:「加強昆臺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政府推動固然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是義不容辭的一份子,大家攜手推動,才有整體的進步。」(許曉明)

  來源:崑山政府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商「精神家園」建設專題論壇今日在崑山舉行
    (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1日崑山消息 今日,以「宜業、宜居、包容、認同」為主題的臺商「精神家園」建設專題論壇在江蘇崑山舉行。作為2012年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旨在搭建交流平臺,為崑山打造臺商在大陸的「精神家園」提供智力支持,為兩岸合作共贏提供嶄新的樣板和經驗。
  • 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中新網崑山9月6日電 題: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作者 吳瞳 孫瑩  「我現在在崑山定下來了,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5日,記者來到江蘇崑山慧聚寺採訪時,正在此當義工的崑山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吳泳震說,「只要不出差,我就會到這邊做義工,把我的喜悅、傷心都告訴媽祖。」  在大陸的長三角地區,有百萬臺商在此打拼創業。素有「小臺北」之稱的江蘇崑山正在此地區之中,如今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4家臺資企業,逾10萬臺胞在這裡工作生活,日夜辛勤工作之餘常常思念海峽那頭故鄉的親人。
  • 隨處可嘗臺灣味 10萬臺商在崑山找到了家鄉味道
    車輪餅、蚵仔煎、珍珠奶茶,走在崑山街頭,到處都能品嘗到來自臺灣的味道。王品牛排、臺灣料理,只要你想吃,崑山就有。「在崑山,什麼樣的臺灣菜都有,這在祖國大陸其他城市是做不到的。」崑山臺協會會長孫德聰這樣說道。崑山以原汁原味的臺灣味讓在這裡工作、生活的10萬臺商找到了家鄉的味道。
  • 去崑山「逛」臺灣老街 讓臺商有到家的感覺
    去崑山「逛」臺灣老街 寶島風情瀰漫一年一度啤酒節  上世紀60年代臺灣建築風格的門樓,四處張貼著臺灣著名財神,能歌善舞的高山族青年身著民族特色服裝載歌載舞……近日開幕的第九屆中國·崑山國際啤酒節,讓臺商有種到家的美好感覺。
  • 改革潮湧掀巨變 崑山臺商「再登山」
    站在產業發展高地,崑山放眼未來,打造臺商精神家園,意在成為兩岸深度融合的新樣本。28年「交心」引來593億美元投資宗緒惠2017年當選為崑山臺協會第十三屆會長,企業會員多達1487家。他笑言,當年很多臺商都是被「半路攔截」到崑山的。
  • 168幅書畫傳遞生活感悟 崑山臺商家屬手繪「精神家園」
    「筆墨傳情·藝術連心」臺商家屬書畫展正在江蘇崑山舉行,168幅題材豐富、風格迥異的臺商家屬書畫新作,或抒情花鳥,或寄情山水,或寫意人物,用筆墨傳遞對崑山的熱愛,用藝術表達對未來的追求。崑山臺資企業眾多,約10萬臺商臺胞在此安居樂業,他們早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
  • 小臺北鳴聲在外 臺商:愛上崑山理由不止一個
    有一天,公司總裁吳欽仁先生從臺灣發來一個傳真,說有幾個問題還不十分清楚,要求予以確認。完全出乎他意料,第二天一早就得到了回復。雖然這在崑山是一件輕鬆平常的事,但吳先生卻十分感動:「這樣的辦事效率,臺灣達不到!」當天拍板把項目放在崑山。至今,臺塑集團下轄的南亞科技在崑山投資7家企業,南亞化纖投資4家企業,合計總投資23億美元。
  • 臺商「趕集」崑山啤酒節 品著臺啤徜徉老街
    臺商「趕集」崑山啤酒節 品著臺啤徜徉老街   上世紀60年代臺灣風格濃鬱的門樓,四處張貼著的「臺灣財神」和烘爐地福德宮土地公畫像,載歌載舞的阿美族青年男女……15日晚開幕的第九屆中國·崑山國際啤酒節成為臺商消暑納涼、思懷故鄉的好去處。
  • 江蘇崑山:大陸臺商學校促臺灣家庭在陸團聚
    位於江蘇崑山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受訪者供圖  9月22日,在大陸教學點最多的臺商子女學校、位於江蘇省崑山市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本部,450餘名小學部學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敬師禮」,陳廷寵的兒子、現任該校執行長的陳大勇告訴記者,他們祖籍江蘇,希望能為家鄉作出一點貢獻,當年他辭去了美國的工作,來到崑山,現在校舍所在的地方那時候還是一片農田。「我們開辦學校,是想讓臺商來大陸投資發展的同時,兼顧到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  據崑山市臺辦統計,目前在崑山的臺灣人約有10萬。以前,他們的家庭會兩地分居,另一半要留臺照顧孩子。
  • 共建臺商第二故鄉 崑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換屆
    昨晚,崑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第十二屆會員大會暨會長交接典禮舉行。崑山大震鍋爐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崑山市臺協會第七屆、第十屆會長的李寬信再次當選,接任崑山市臺協會第十二屆會長。副市長、崑山市委書記徐惠民在大會上致辭。  2014至2015年,上一屆崑山市臺協會發揮了溝通政府與臺商的橋梁作用,努力為會員排憂解難,促進會員間的交流與合作。
  • 臺商方秉宏:「我是在崑山最幸福的臺灣人」
    臺商方秉宏:「我是在崑山最幸福的臺灣人」 2011年04月27日 14:4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中考放榜 崑山臺商學校學子成績優異
    中新社蘇州六月十四日電 (姚靜)臺灣教育部門今天公布了三十多萬臺灣考生中考成績,記者從崑山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了解到,該校四十四名在大陸參考的臺商學生成績優異,平均分一百六十八點九一分,比臺灣中考平均分一百四十九分高出近二十分。
  • 崑山臺商學校開學第一天迎來400多名臺商子女
    中新社蘇州九月一日電  (姚靜)崑山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今天迎來了開學第一天,來自上海、蘇州和崑山、杭州等地的四百多名臺灣學子興高採烈地跨進了學校的大門。  據桂邵貞副校長介紹,崑山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是大陸兩個臺商學校之一,主要為了解決華東地區臺商子女的教育問題而設立,二○○一年剛建校就吸引了二百二十三個學生。
  • 崑山臺商子女學校:帶來了5千個臺商家庭團聚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崑山訊(記者李丹)9月22日,位於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本部,450餘名小學部學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敬師禮」,迎接即將到來的臺灣地區教師節。9月28日是孔子誕辰,也是臺灣地區的教師節。
  • 崑山臺商子女學校帶來5千個臺商家庭團聚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崑山訊(記者李丹)9月22日,位於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本部,450餘名小學部學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敬師禮」,迎接即將到來的臺灣地區教師節。9月28日是孔子誕辰,也是臺灣地區的教師節。
  • 崑山為臺商子女就學搭橋 臺籍生能夠就近入學
    崑山為臺商子女就學搭橋 臺籍生能夠就近入學2014-05-21 09:01     來源:崑山日報     編輯:孟雅詩  日前,崑山市臺協會、市教育局,以及38所中小學校長聯合召開座談會,探討臺商子女在崑山就學事宜。截至目前,今年報名入學、升學的臺商子女已有120多名。
  • 選當地舍臺商學校崑山臺商子女爭入當地學校就讀
    ,但近年來希望子女進崑山當地中小學的臺商卻愈來愈多。最近崑山市臺辦、崑山臺協就與教育局協助150餘名臺商子女進入當地的中小學,崑山臺協監事長蔡一明說:「明年進本地學校的臺灣孩子還會超過這個數字!」《經濟日報》報導,蔡一明粗估已有400多名臺商子女到崑山當地中小學就讀。
  • 兩岸教學觀摩活動在崑山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舉辦
    中新社蘇州十二月十九日電(高坡姚靜)位於江蘇崑山花橋鎮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昨天盛況空前   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二00一年九月在臺商投資密集區江蘇崑山開張,成為祖國大陸第二所採用臺灣教材和教育方法的臺商子女專門學校。
  • 臺灣休閒農業風吹進崑山百姓家-休閒農業 休閒農莊 崑山人 休閒...
    東方網6月13日消息:在設施大棚裡,有最新鮮的果蔬可以採摘;走累了,有咖啡廳、茶座供您小憩;肚子餓了,可以嘗一嘗農家土菜;要是興致好,還能小宿一晚,傾聽田野裡的蟲叫蛙鳴……  這是臺商在崑山開辦的休閒農莊中的寫意生活。在大陸臺資最密集區域之一的江蘇崑山,臺商們在帶來資金的同時,也把寶島的生活方式帶到了這裡。
  • 崑山臺商點讚惠臺「三十一條」 深受青年臺商歡迎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含三十一條具體舉措)為臺資企業、臺灣同胞提供與大陸企業、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這對於有4800多家臺企、10萬名臺商臺胞的崑山來說,無疑是一個豐厚的「大禮包」。政策發布後,崑山開發區第一時間將惠臺「大禮包」給區內臺企臺商送上門,解讀政策內涵,聽取臺商聲音,以便提供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