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類文明的11個方程式:相對論×2-人類文明,方程式,相對論...

2020-12-12 快科技

數學方程不僅僅是有用的工具,其中很多還非常優美。很多科學家承認,當他們在構建某些方程時,不僅會考慮方程本身,也會很在意方程的形式,尋找那些簡單而富有詩意的形式。

這樣的優美方程中的一些聲名顯赫並為公眾所熟識,比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2,但是在科學領域還有很多其它的美妙方程。據新浪科技報導,LiveScience網站最近採訪了很多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據此整理出了他們心目中最喜愛的方程:

1、廣義相對論

這個方程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構建其劃時代的廣義相對論時給出的。這一理論顛覆了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引力的理解方式,它將引力描述為時空的扭曲。

美國空間望遠鏡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馬裡奧·李維歐(Mario Livio)推薦了這個方程,他表示:「即便是在今天我仍然對此感到驚奇不已,這樣一個方程竟然就能夠描述整個時空。愛因斯坦的所有天才智慧都包含在這個方程之中。

李維歐表示:「這個方程的右邊部分描述的是宇宙中的能量(包括加速宇宙膨脹的暗能量),而左邊的部分描述的則是時空的幾何形式。這一方程展示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那就是質量和能量決定了幾何形式和曲率,而這便是引力的實質。」

凱勒·克萊默(Kyle Cranmer)是美國紐約大學的物理學教授,他指出這一方程揭示了時空與物質-能量之間的關係。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優雅的方程,它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比如太陽的存在扭曲了時空,因此地球才會在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行。它同樣揭示了宇宙自大爆炸以來是如何演化的,並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2、標準模型

物理學界的另一項經典理論是「標準模型」,這一模型所描述的是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美國加州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蘭斯·迪克森(Lance Dixon)推薦了這一方程組組。他說:「這一模型成功地描述了迄今我們在實驗室中所觀察到的所有基本粒子和力,除了引力之外,其中當然也包括最近被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這個方程中的φ。這一方程與量子力學以及狹義相對論都能很好地相互兼容。」

然而至今為止標準模型還尚未能與廣義相對論相統一,這就是為何它無法描述引力的原因。

3、微積分

如果說這一列表的前兩個方程是用於描述宇宙的某些特定方面,那麼以下這一方程卻可以被應用於幾乎所有的情形之下。

美國佛罕大學數學系主任馬爾卡納·布爾卡羅瓦-特維塞克(Melkana Brakalova-Trevithick)推薦了這一方程式,他表示:「簡單地說,一個平滑連續量的淨改變值,如在特定時間段內走過的距離,等於這個量變化率的積分,也就是速度的積分。」

事實上微積分萌芽的種子早在古代便已經萌發,但直到17世紀時才由牛頓最終予以整合,當時牛頓將微積分應用於描述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規律。

4、畢達哥拉斯定理

這個名字聽上去對於很多中國學生來說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但它的另一個名字大家就熟悉了:勾股定理。這是任何一個學過幾何學的人都必定知道的定理。這個數學定理所描述的情形是:對於一個直角三角形而言,兩個直角邊長度的平方和等於其斜邊的平方,即a^2 + b^2 = c^2。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數學家黛安娜·泰米納(Daina Taimina)表示:「最早讓我感到驚奇的數學定理便是這個等式。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它讓我覺得是那麼的不可思議。這個有關幾何的定理中卻蘊含著數字的奧秘!

5、1 = 0.999999999…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等式,就是說數字0.999,後面跟上無窮多位的9,這樣一個無窮數等於1。這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家史蒂芬·斯託蓋茨(Steven Strogatz)推薦的選項。

他說:「我喜歡它的簡單,每個人都能看明白,但與此同時它又是那麼的讓人覺得意外,很多人甚至不相信這是正確的。除此之外整個等式體現的平衡感非常優雅:左邊的部分代表的是數字的開端,而右邊的部分代表的則是永恆。

6、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再次佔據榜單!這次是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指出時間和空間都不是絕對概念,而是取決於不同速度下的觀察者的相對概念。這裡配圖中的這個簡單方程展示了時間的膨脹,或者也可以被認為是時間的減慢效應。當一個人移動的速度越快,他的時間流逝便越慢。

比爾·默裡(Bill Murray)是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的一位粒子物理學家,他說:「整個方程中沒有出現導數或是其它複雜的代數運算,任何一個學生都能進行計算。但它所反映的卻是我們看待整個宇宙的全新方式,我們對待現實世界的態度,以及我們與它的之間的關係。然而它所帶來的令人悲傷的事實便是:它讓一個永恆的宇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個人化的世界,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取決於觀察者自身的狀態。它讓我們觀察宇宙的方式徹底改變了,從一個仿佛置身宇宙之外的旁觀者,變成了身處其中的一份子。但是這個概念本身以及它所依託的數學卻是異常簡潔的,每一個希望理解的人都可以理解它。」

默裡表示他本人鍾情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因為他「完全看不懂描述廣義相對論所需要的數學」。

7、歐拉方程

這個簡單的方程統治著球體的本質:科林·亞當斯(Colin Adams)是麻省威廉士學院的一位數學家,他說:「這是一個異常簡單的方程,其含義是:如果你將一個球體切割成任意多面體,那麼這個多面體所具有的面,稜和頂點的數目必定符合等式V-E+F=2,其中F代表面數,E代表稜數,V代表頂點數。」

亞當斯說:「因此,舉例來說,我們切割得到一個四面體,那麼它具有4個面,6條稜和4個頂點,此時我們來驗證這個等式:V – E + F = 2成立。如果我們考察一個金字塔形,它有5個面——4個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8條稜,以及5個頂點,此時這一方程同樣成立,你也可以嘗試任何面,稜和頂點數的組合,結果都是一樣成立的。」

他說:「這真是太酷了!這個簡單的有關面,稜和頂點數目的方程反映了球體形狀的內在本質。」

8、歐拉-拉格朗日方程和諾特定理

美國紐約大學的克萊默表示:「這個方程看起來有些抽象,但卻擁有驚人的力量。它最酷的一點在於,這條定理經受了物理學領域的歷次重大變革而延續下來,如量子力學的出現以及相對論的引進。」克萊默表示:「這個方程所告訴你的便是這一物理系統是如何隨著時間而演化的。」

拉格朗日方程的一個衍生品便是諾特定理,它是以20世紀的德國傑出數學家艾米·諾特(Emmy Noether)的名字命名的。克萊默說:「這個定理在物理學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對於對稱性則至關重要。簡單的說就是:假如你的系統擁有對稱性,那麼必定存在一個相應的守恆律。舉例來說,物理學定律具有對稱性,比如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在今天和明天都是一樣的(時間對稱),這就意味著其能量應當守恆。另外,這裡和那裡的物理學定理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動量應當是守恆的。因此對稱性應當可以說是基本物理背後的基礎,這是諾特所做出的貢獻。」

9、Callan-Symanzik方程

美國羅格斯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斯特拉斯(Matt Strassler)指出:「Callan-Symanzik方程自從1970年以來便一直是最重要的方程式之一。」這個方程有著很多應用領域,比如它允許物理學家估算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和大小,這兩者是構成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基礎物理學告訴我們,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和電磁力是和它們兩者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從簡單角度來說,將原子核聚合在一起的強核力同樣擁有相似的性質,這種力同樣是將夸克聚合在一起形成質子和中子本身的基本力。然而,微小的量子震蕩會輕微地改變這種力隨距離發生變化的性質,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

斯特拉斯表示:「這一機制防止了這種力在長距離上的衰減,並使其得以捕獲夸克並將它們聚合形成質子和中子並最終構成我們所處的世界。Callan-Symanzik方程的意義就在於它將這種在距離較遠時(如一個質子直徑)重要但難以計算的效應,與在更小距離上,相對比較容易計算的效應聯繫了起來。」

10、極小曲面方程

威廉士學院數學家弗蘭克·摩根(Frank Morgan)表示:「美麗的肥皂泡背後隱藏著秘密。這個方程是非線性的,其中包含有指數和微積分成分,描述了肥皂泡行為背後的數學。這個我們相對熟悉的線性偏微分方程不同,如熱方程、波動方程以及量子力學中的薛丁格方程等等。」

11、歐拉線

格林·惠特尼(Glen Whitney)是紐約數學博物館的創辦人,他推薦的是以18世紀瑞士大數學家歐拉命名的「歐拉線」。惠特尼解釋道:「從一個任意三角形開始,畫出包含這個三角形的最小的圓,找到這個圓的中心;然後找出這個三角形的重心,過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作垂線,找出三條線的相交點,這樣我們便得到三個點,而這一定理就是說,以上找出的三個點都位於一條直線上(即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和垂心共線),這條直線就被稱作這個三角形的歐拉線。」

惠特尼表示,這條定理展現了數學的美妙與力量,一些看似簡單而熟悉的圖形背後往往隱藏著令人驚奇的模式。

相關焦點

  • 影響人類文明的11個數學方程式
    許多科學家都曾坦承,自己非常喜歡某些方程式,並不僅僅因其功能,更在於它們所表現出的那種簡約而不簡單、形式如詩句般優雅的美感。這些方程式中,有一些聲名顯赫並為公眾所熟識,比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2,但是在科學領域還有很多其它的美妙方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T.
  • 「黎曼幾何」與「狹義相對論」的相遇,驚豔了整個人類的現代文明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數學與物理也有過這樣一次驚豔的相遇。彼時,數學中的「黎曼幾何」無人賞識,物理中的「狹義相對論」遭遇瓶頸,人類文明的進程來到了最為關鍵的十字路口,就在那一刻,人類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門學科相遇了。這一場相遇,人類文明迎來了又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這到底是怎樣一次令人驚豔的相遇呢?還得從來自於遙遠的古希臘的史詩級巨著《幾何原本》說起。
  • 優美又神秘,來看看這些影響人類文明的方程式
    當然這樣的優美方程中的一些聲名顯赫並為公眾所熟識,比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2,但是在科學領域還有很多其它的美妙方程。以下便是LiveScience網站採訪很多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之後整理出的他們心目中最喜愛的方程:1 . 廣義相對論
  • 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勾股定理與相對論
    原標題: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勾股定理與相對論   公式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它無比的簡潔,卻能夠描述萬千世界。數學家、科學家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還專門出了一本書,名叫《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
  • 人類在高級文明面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方程式,包含了宇宙所有秘密
    而說到與數學有關的東西,人們都會首先聯想到方程式,麥克斯韋方程式就是迄今為止享譽最高的方程式之一,甚至被認為是人類在高級文明面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方程式,其內蘊含著宇宙的真諦。人們現在看到的麥克斯韋方程式的表達形式是數學家奧利弗·赫維賽德以及約西亞·吉布斯創造的,兩人在共同努力下,終於在1884年通過矢量分析的方式重新定義了麥克斯韋方程式。
  • 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數學方程
    核心提示:許多科學家都曾坦承,自己非常喜歡某些數學方程式,並不僅僅因其功能,更在於它們所表現出的那種簡約而不簡單、形式如詩句般優雅的美感。近期,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數學方程。
  • 11個最美麗的數學方程式
    數學方程式不僅有用,而且非常漂亮。許多科學家承認,他們常常喜歡某些公式,不僅因為它們的實用,還因為它們的形式及其所包含的簡單、詩意的真理。雖然某些著名的方程式為大眾所熟知,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E=mc,但許多不為人知的方程式卻僅僅被科學家視為珍寶。
  • 簡要比較: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
    在378年前的1月4日,牛頓出生了,牛頓留給了人類一個牛頓力學的禮物,牛頓力學是最早的定律,描述了我們周圍的世界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周圍物體如何運動
  • 螞蟻感知不到人類文明,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也感知不到更高級的文明?
    外星文明存在嗎?如果宇宙中存在高等文明,那麼為什麼他們沒有聯繫地球上的人類,而人類為什麼也沒有觀測到他們的存在?目前關於這方面的猜測有很多。其中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恆星系之間的距離實在太遠。舉個例子,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是比鄰星系,距離太陽系4光年以上。這意味著人類即便是駕駛著如今最快的航天,在不考慮燃料問題的前提下,也需要好幾萬年才能到達。
  • 人類的眼睛:廣義相對論誕生之後
    但是在人類的所有科學理論中,此前沒有其它任何一個理論能夠像廣義相對論一樣,如同藝術品一般,純粹的體現出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的美感。廣義相對論遠遠地走在了實驗觀測的前面,正是因為如此,愛因斯坦使理論物理學家由他開始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行業,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是進行抽象思維,他們的工具是數學,這也使理論物理學成為唯一一門理論可以領先於實踐的學科,物理學的面目被永遠的改變了。
  • 愛因斯坦竟不是由於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原子彈以及裂變核電站的能量都來自核裂變其中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加熱後鈾原子放出2到4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他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是毫無道理的。事實是,愛因斯坦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他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並未參與「曼哈頓工程」,而且他自己也驚懼於那巨大的爆炸。
  • 世界十大最美方程式排行榜,勾股定理上榜你能get到它們的美嗎?
    自從科學誕生後,不可避免地就會用到方程式,這些方程式以其獨特的作用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創造以及各門學科。而最近幾百年的時間,更是方程式數量極大增加的時候,同時也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從側面看人類科學的進步是離不開方程式的,而你了解哪些方程式嗎?又知道有哪些方程式嗎?
  • 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魅力方程
    「這是個優雅的方程。」紐約大學的物理學者凱爾·克蘭默爾對利維奧的意見表示贊同。同時,他還指出該方程式展示了時空、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這個方程式告訴人們三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比如太陽的存在是如何扭曲了時空,導致地球圍繞它進行軌道運動。它還解釋了宇宙自大爆炸之後的進化情況,以及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 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
    核心提示:愛因斯坦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幾乎宇宙所有的奧秘都隱含於相對論中,人類也因此對時間旅行的奧秘、原子裂變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終結、黑洞和暗能量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他的理論激勵世人始終不懈地努力,以求最終解開這些奧秘。偉大神奇的相對論終於脫下艱澀難懂的外衣向讀者走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兩位頂級科學家用輕鬆易懂的語言帶你一同暢遊相對論的奇幻世界。
  • 愛因斯坦升級了牛頓的萬有引力,「他」升級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而愛因斯坦之大名,更是婦孺皆知,他不但是時空相對論的創建者,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推動人類科學向前大跨越的兩大支柱,直至今日,依然伯仲不讓。牛頓和愛因斯坦,都對物理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對時空的理解上,愛因斯坦更勝牛頓一籌。
  • 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魅力方程—新聞—科學網
    「這是個優雅的方程。」紐約大學的物理學者凱爾·克蘭默爾對利維奧的意見表示贊同。同時,他還指出該方程式展示了時空、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這個方程式告訴人們三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比如太陽的存在是如何扭曲了時空,導致地球圍繞它進行軌道運動。它還解釋了宇宙自大爆炸之後的進化情況,以及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 什麼是相對論?愛因斯坦到底破解了什麼秘密?
    愛因斯坦沉思了片刻,對他們說,現在我和一位漂亮的妙齡金髮女郎坐在一起聊天,哪怕時間過去了1個小時,我也感覺僅僅過去了3分鐘。我又面對著一個燃燒著熊熊火焰的火爐,雖然才過去了3分鐘,但是我感覺過去了1個小時。愛因斯坦的這個有趣的比喻引發了哄堂大笑,大學生們紛紛鼓掌。
  • 狹義相對論可解釋超光速運動
    澳大利亞應用數學家進行的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可用於描述超光速運動。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這一著名理論,任何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但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數學家研究出新的方程式,對狹義相對論進行擴展,能夠用於解釋打破這一速度極限的物體運動。 狹義相對論於1905年提出,用於解釋相對於觀察者參照系的運動和速度。這一理論將從不同點觀察到的同一物理事件的測量數據結合在一起。不同的觀察點的數據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觀察者的相對速度。
  • 物理與人類文明
    A、10的21次方米B、10的27次方米C、10的12次方米D、10的9次方米2【單選題】人類文明起源於10的11次方秒至(D)之前。A、西湖橋B、西湖長橋C、西湖斷橋D、西冷橋5【判斷題】人類最古老的的樂器出土於河南舞陽的賈湖骨笛。(√)6【判斷題】世界上真正成為系統的兩大文明是東西方文明。
  • 愛因斯坦系列之七:戰爭下的廣義相對論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絕大部分知識精英立刻狂熱投身入「愛國」熱潮,愛因斯坦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加入反戰聯盟「新祖國」,並毫不猶豫地在反戰的「致歐洲人宣言」上簽名,立遭廣大「愛國」科學家瘋狂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