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上周採購美國牛肉規模創紀錄,美國農民:感激,正依依東望

2020-12-16 BWC中文網

路透社8月27日報導,根據美國農業部當天公布的數據,中國買家上周採購美國牛肉規模為有記錄以來最大,本周購買美國玉米量為近一個月來最大。美國農業部在其每周出口銷售報告中公布,截至8月20日當周,中國買家淨買入3,315噸美國牛肉,創下1999年以來(11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購買量紀錄。中國買家上周還購買了11,216噸美國豬肉,採購規模為一個月來最大。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公布,中國買家購買了74.7萬噸美國玉米,準備在9月1日開始的2020/21季裝船。該機構還表示,向未具名目的地出售了14萬噸玉米。

此前有分析師預計,如果得到全球市場和買家的光顧,美國農民的破產潮可能會得到改善。然而,跡象表明,美國農民卻依然沒能夠走出困境。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根據美國聯邦數據,在截至6月底的12個月期間,大約580名美國農民申請了第12章破產保護。這比一年前高出8%。而在此之前,根據美國農業聯合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的12個月間,美國農場破產倒閉的數量增加了23% ,總共進行了627份申請。在美國,一首膾炙人口的美國兒歌《老麥克唐納破產了》這樣唱道: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然而,最近情況卻變了,老麥克唐納破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和2019兩年,美國共有1093個農場破產倒閉。而當時的市場情況是,許多美國農產品不斷失去大買家的青睞。那麼,今年以來,美國農民在農產品不斷面向全球市場出口過程中,為什麼還沒能走出破產潮的困境呢?分析認為,這恰恰說明了,美國本土市場無力消化更多美國農產品,美國經濟蕭條帶來的困境和反作用。

由於美國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美國農民面臨商品過剩的困擾。例如,CNN在當地時間8月24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為 「經濟學家說:我們(美國)將陷於多年的經濟衰退中」。並且在多個城市正在上演「鬼城」現象,我們注意到,美國經濟的鬼城效應正不斷加劇。另據CNBC稍早前報導,目前,美國的西雅圖的經濟蕭條也像一個「鬼城」,比如,珠寶店主弗朗西斯科談到著名的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說:這就像個鬼城,可以說,美國多個曾經承載了全球大量資金和繁榮的城市,正面臨著難以想像的蕭條現象。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Zerohedge在日前援引前對衝基金經理兼企業家詹姆斯·阿圖徹(James Altucher)的報告說,現在,紐約市已經「死」了,而且不會再回來了,只會變得更糟,比如,在紐約大約30%至50%的餐館可能已經停業,而且昔日的繁榮不會再回來,同樣的景象,還發生在舊金山,該外媒稱,在「尖峰時間」的早晨,在舊金山荒涼的金融區裡留著"鬼影",您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裡還是舊金山嗎?這些跡象都表明,美國經濟的內循環或已陷入了漸漸失去流動性的困境之中。

對此,外媒稱,美國農民繼前兩年失去大客戶光顧後,此時正陷入商品過剩的困擾。預計越來越多的美國農民將會申請破產。更加值得玩味的是,彭博社三周前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的每周家庭脈搏調查數據顯示,當時一周就有近3000萬美國人餓了肚子,感到飢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正在走向食品銀行。也就是說,一面是美國農民面臨在美國國內的商品過剩,另一面則是由於美國經濟陷入蕭條困境,越來越多的人感到飢餓。

這看起來是矛盾的,但如果重溫一下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大蕭條時期,美國上演的「倒牛奶」危機所有疑問就迎刃而解了。換言之,在美國,一些農產品供應商可能寧願將過剩的農產品倒掉,也不願意「施捨」給那些飢餓者。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美國農業經濟的惡性循環。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農業債務將增加至4250億美元。這就解釋了,一些無力償債的美國農場主,在負債纍纍的情況下,不得不申請破產的原因了。

不久前,來自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38位美國農民和農村社區領導人發起了一項名為「 美國鄉村2020年」的運動。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美國農民或正在向美國過去幾年來的經濟舉措說不。而美國媒體CNN不久前報導稱,大流行,正在使美國的農民群體瀕臨絕境。

應該說,美國農業經濟領域一系列的跡象,以及美國農業幾年以來深陷的困境,都使越來越多的美國農民更加格外珍惜現在的市場環境,並一直正在依依東望。對美國農民而言,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顯得彌足珍貴。對此,北達科他的農戶Monte Peterson一語道破了美國農民的期待,他說,我們對任何可能達成的合作和業務都心懷感激。(完)

相關焦點

  • 千萬俄現鈔抵達中國,685個美國農場破產後,美國農民或正依依東望
    分析認為,食品和農產品正成為推動俄中貿易發展的新動力,因為,中國消費者對綠色營養型食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過去幾年間,中國買家和投資者已經在俄羅斯的土地上,投資開發了多個農業項目,其中包括豆谷種植、加工、奶牛養殖、乳品加工、菌類種植等。而俄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進程也不斷加大。
  • 中國買家拒絕為巴西牛肉付款,有主動權,巴牛肉或...
    以農產品為例,目前來看,全球農產品採購的主動權掌握在大買家手中。 畢竟這些商品存在多重選擇的空間。而事情的一個最新進展是,路透社於當地時間1月20日援引巴西聖保羅媒體報導稱,因為嫌價格太貴,一些中國牛肉進口商正試圖重新談判,推翻先前完成數十批巴西牛肉採購交易時的協議價格。該外媒稱,一些中國買家拒絕為已運抵中國的船貨支付貨款,要求巴西出口方給價格打折。
  • 美國豬蹄雞腳換美元或一度終結後,美國農民正依依東望,事情有進展
    不僅如此,由於價格和時間差等因素,美國的一些農作品市場已經被巴西等國的農民搶佔了市場份額。依然以大豆為例,外媒稱,不久前,中國買家對巴西大豆的遠期購買,包括近期大約十艘散貨船,或約80萬噸。路透社援引兩名貿易商稱,到2020年中期,巴西將粗大豆粉碎成牲畜飼料和食用油的利潤率有所提高。
  • 俄願向中國提供百萬公頃土地,685個美國農場破產,美農:心懷感激
    對此,莫斯科卡內基中心項目負責人在二周前接受採訪時認為,新冠病毒可能促使俄調整對外貿易結構,並將進一步轉向中國,俄中貿易額佔俄羅斯對外貿易的比例將會上升,這種轉變目前已經看到,分析認為,食品和農產品正成為推動俄中貿易發展的新動力,因為,中國消費者對綠色營養型食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 中國「爆買」1627億美國農產品,為何非要從美購買?
    據1月14日最新消息,2020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1627.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66.9%。而中國買家大幅採購的美農產品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豬肉、牛肉等。其中,我國自美進口大豆、豬肉分別增長了56.3%、223.8%。
  • 外媒:中國買家或將停止進口美國某些農產品,美國農民或永久受傷
    因為,在過去的兩年間,他們已經飽受了損失掉市場客戶帶來的傷痛,今天看來,美國農民拿農產品換美元的景象或將面臨進一步終結。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日根據彭博社的消息報導,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中國相關採購商買家或將停止購買美國某些農產品,包括大豆。該外媒還援引知情人士稱,有中國買家還取消了某些美國豬肉訂單。
  • 中國進口大豆或突破1億噸,394億口罩抵美,外媒: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例如,全球多國農民不斷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價值,憑藉向中國出口大量農產品獲得利潤,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成為全球市場公認的,不可替代的代名詞。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12月22日報導,據悉,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創紀錄高位。此外,今年中國的大豆壓榨量將達到9,260萬噸,並稱中國穩步復甦的生豬養殖業提振豆粕需求。
  • 洋生鮮為何成走私新寵:美國牛肉很便宜中國很貴
    不過海關總署相關人士昨天表示,作為農產品大國的中國其實當前正處於農產品走私的高發階段,包括食糖、大米、棉花、花生以及凍牛肉、羊肉、雞肉等都是走私分子的熱門目標。  邊民為走私集團「賣苦力」  針對農產品的走私現狀,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海關總署獲悉,他們已經部署了代號「綠風」的專項行動,利用今年一整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打擊農產品走私。
  • 美國人囤積創紀錄的中國商品後,開始搶購中國自行車,事情有新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在美國市場上的自行車所使用的零件都是在中國製造的。目前,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自行車短缺,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1000美元以下自行車的低庫存問題無法解決,」芝加哥都靈自行車公司的聯合股東凱茲表示,「我們現在有一些訂單,但跟需求相比只能塞牙縫。在7月份之前我們的庫存是遠遠無法滿足顧客的。」
  • 美國大豆高粱運往中國後,川普:中國買家沒買美農產品,太離譜了
    川普8月1日發推文稱,中國買家依然沒有大量從美國購買農產品(...agreed to buy agricultural product from the U.S. in large quantities, but did not do so.)而他在7月30日也發表一系列推文,並抱怨稱,中國買家沒有購買美國農產品。
  • 進口美國牛肉緣何不便宜
    中國對美國的牛肉禁令解除剛剛一周多時間,已經有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上周,剛剛抵達上海的美國牛肉已經完成清關,將走上消費者的餐桌。據了解,這批進入上海的美國牛肉包括了西冷、菲力和眼肉冰鮮牛排,預計將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此外,包括京東生鮮、天天果園、中糧我買網等電商平臺上,來自美國的牛肉也已經開始銷售。
  • 美國高粱船返航,中國買家停購美國玉米後,美農:美元扭曲美國農業
    亦如美國大豆協會副會長比爾.戈登曾表示,正是因為中國市場,美國農產品市場在近40年來才會越做越大。顯然,今天的美國農民或正在失去越來越多的大客戶。這直接導致美國農民出現了資不抵償,無力償債,以致於陷入破產潮的困境。比如,美國農業債務在過去五年中增長迅速,自2013年以來增長了30%至4090億美元。
  • 美國4瓶洗手液348美元,西雅圖像「鬼城」,美國人:離不開中國
    而對於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商品,我們同樣注意到,數月前,這一跡象就已經出現了。例如,早在2018年底時,全美各地倉庫都處於創紀錄的狀態,原因在於美國商家當時正在囤積空前數量的中國商品。美國買家從中國進口各種產品 - 微波爐,吸塵器過濾器,泳裝,家具 - 堆積在天花板上。
  • 中國向美國發出近6個月最大豬肉訂單,還購買大豆等產品
    來源:金十數據即便是中國買家增加進口,美國農民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買家近期的購買力度還有與日俱增的趨勢。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最新一期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當周,中國買家向美國豬肉出口商發出了40200噸豬肉訂單,創下近6個月來最大購買記錄。此外,中國買家同時還自美國購買了大豆、棉花、高粱和少量牛肉等農產品。
  • 美媒:外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激增創紀錄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7日報導,今年由於各主要經濟體的決策者採取極端激進的刺激措施,壓低收益率並使得貨幣貶值,中國主權債券的吸引力顯現出來。在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領跌的情況下,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數據,外國持有的中國債券規模激增至創紀錄的1.79萬億元人民幣。
  • 美國能源企業或正陷入破產潮,外媒:美國頁巖油騙局可能正被揭開
    而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美國媒體CNBC8月19日報導,能源分析師警告稱,美國經濟的相關舉措,正在使美國美國出口前景構成「暗雲」。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買家,去年上半年是美國原油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然而,過去一些月份,中國買家對美國原油進口量幾乎立即暴跌,隨著形勢惡化,採購量在今年年初近乎於完全乾涸。
  • 中國買家提前撤離,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或雙輸,低估大買家能力了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曾表示,截至今年7月的12個月中,中國買家在美投資樓市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NAR的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說:「(中國買家)下降的幅度非常驚人,這意味著對在美國擁有房地產的信心減弱。
  • 又被美國坑了?澳洲大麥尋找新買家,美國大麥有出處了還用這招?
    最近我國對澳洲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因此澳洲是覺得非常失望的,也對中國這決定感到非常不滿。但是澳洲也不想放棄中國市場,也希望可以說服中國取消對澳洲進口大麥徵收關稅。澳洲還表示期待與中國協商,也不會與中國打貿易戰。
  • 26萬億或撤離,基辛格:美國若倒下誰也別好過,中國人拋275億美房產
    澳國民銀行在上周預測,雪梨和墨爾本的房價將在未來18個月內下降15%,經濟學家說,大規模的失業以及禁止房屋現場銷售和移民減少將對澳房價造成重大打擊,同時,這也正在給包括中國買家在內的炒房者正式上了一課,因為,這些海外置業的中國人中只有少數是用作留學買房或自住用途的,大部分為投資甚至是投機性購房。
  • 美國農場淨收入或為7年來最高后,美國農民擔心拿雞腳換美元或終結
    例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7日稱,中國買家在10月份購買美國大豆增長明顯,接下去,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或有增加的可能,據中國海關總署11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340萬噸大豆,較2019年同期的114.7萬噸大增196.4%,對此,北達科他的農戶Monte Peterson一語道破了美國農民的期待,他說,我們對任何可能達成的合作和業務都心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