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達人|致敬中國民族品牌!從老字號到世界級品牌

2020-12-20 中國財富網官方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70年,彈指一揮間。撫今追昔,我們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自信滿懷。

半月談持續推出30集理論宣講微視頻《理論達人講解70年》,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畫面、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

請看第10集微視頻

《致敬中國民族品牌!從老字號到世界級品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致敬中國民族品牌!從老字號到世界級品牌

上海交通大學周凱

時間見證發展,品牌改變中國。新中國成立70年,無數中國民族品牌,改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生活。從模仿到創新,從衣食住行到大國重器。民族品牌的發展和進步,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提升了國人的生活品質,更助力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演進。民族品牌的崛起,也給世界品牌之林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

談到民族品牌,就要從「中華老字號」說起。解放初期,百廢待興。一大批聞名遐邇的老字號不僅具有上百年的歷史,更給當時的大眾百姓創造生產了優質的產品。

中華老字號,一方面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了良好信譽和口碑。

但是歷史的動蕩變遷,品牌意識的缺失,對工商業的改造,使得老字號品牌幾經沉浮、歷經滄桑。

品牌形象也代表著國家形象。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經濟的發展激發了企業品牌的發展。80年代初,從「燕舞燕舞,一片歌來一片情「的廣泛傳唱,到「省優、部優、國優」的廣告宣傳鋪天蓋地。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企業家在民族品牌的建設發展中,學習、探索並不斷進步。1984年,海爾在青島創立。第二年,海爾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生產出亞洲第一代「四星級」電冰箱。同時「海爾兄弟」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企業開始從以質量管理為重點向全方位打造品牌轉變。國際化、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這一時期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此,中國民族品牌進入高速發展期。

1958年,紅旗牌轎車誕生,成為國家重大活動的國事用車。在六、七十年代,紅旗轎車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從追隨到創新,由摸著石頭過河的合資探索,到絕地求生的自主汽車的艱難進化,再到加速生長,自主品牌開拓國際化版圖。東風、江淮、廣汽、華晨,今天這些汽車民族品牌已經把「走出去」作為發展的必然選擇。

民以食為天。物質的豐富,使得我們在吃的方面,不僅是吃飽吃好,更要吃得健康。富有責任的民族品牌企業,不斷履行社會責任,倡導健康、環保、綠色的生活理念。

酒是中國人情感交流的紐帶。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領導行業不斷提升,西鳳、今世緣不斷創新,張裕以傳奇塑造百年品牌。這些都極大豐富活躍了老百姓的生活。

今天民族品牌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場景中。從支付掃碼、健康醫療、文化旅遊、家居休閒,到踐行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民族品牌不斷贏得市場、贏得未來。

2016年,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個轉變」進一步明確了黨中央著力打造引領世界的中國品牌集群的戰略方針。

京東、蘇寧探索著新的全球性零售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持續強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布局,助力國內消費品質升級。格力由「好空調,格力造」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彰顯著民族品牌的自信和戰略布局。

《國家記憶:新中國70年影像志》集中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及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是一幅呈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史詩一般的壯麗畫卷。目前在內的13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作為典型案例入編該書。他們成了祖國發展壯大的親歷者、見證者。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也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2019年,中國大公司數量首次與美國並駕齊驅。有129家來自中國,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聽到中國品牌這4個字,你首先想到什麼?」在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個論壇會場,主持人向聽眾提問。一位學生答道:機會。展望未來,由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上攀升,這是中國的新機遇,更是世界的新機遇。

總策劃:嚴文斌

總監製:葉俊東

副總監製:王運才 丁玫 王永前

執行策劃:孫愛東 鍾昊熹

監製:孫愛東 王新亞 許小丹

總導演:史勁松

主講人:周凱

統籌:侯巖同

導演:王福麗

文案:史勁松

攝影指導:王曉

攝像:陳歡 熊慶華 袁帥

錄音:未強強

燈光:孫耀兵

剪輯製作:王福麗 馬康寧 韋含笑 張初

欄目包裝:王德鹿 毛傑 陳宏 陳聞駟

新媒體推廣:蓋藝騰 馬小蘢

項目運營:王小丹 張初

美術設計:朱珊珊 康迪

半月談新媒體中心製作

半月談雜誌社出品

原文轉自:半月談

相關焦點

  • 老字號辣椒醬企業何以成為中國民族品牌
    在面對中國5億多人群的消費市場,要想把這一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老字號」 辣椒醬、腐乳等企業產品造福更多追求美味與健康的人們。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創新求變,才能真正把它發揚光大而成為該行業的領跑者。一、企業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眾所周知。
  • 七十歲中茶亮相「百年匠心,民族品牌—Old is New」中國中華老字號...
    進博期間,「百年匠心,民族品牌—Old is New」中國中華老字號展示空間在國家會展中心喜迎八方來客。以「百年匠心,民族品牌」為主題的展示空間裡格外熱鬧,參觀者絡繹不絕,看老字號展品、欣賞鋼琴彈奏、品嘗茶藝師沏茶……感受到了過往文脈傳承、當下融合創新的魅力。
  • 弘揚老字號品牌 講述中國故事
    當然,講好中國故事並不只是新聞傳播領域的專業責任,更是全體中國人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抒寫與傳承的民族精神,我們不僅是中國故事的聽眾與欣賞者,更是中國故事的抒寫者與敘述者。中國故事的講法多種多樣,而那些傳承著優秀中華文化的歷史與生活的一個一個老字號企業的身上,就包含著由歷史而來的各種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在老字號企業及其產品的身上,就包含著有味道的中國生活、有生命的中國形象以及有氣質的中國精神。
  • 中國烹飪協會攜手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提升中餐品牌聲量
    9月4日,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與中國烹飪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中國餐飲標杆性品牌評價體系,推進餐飲企業品牌建設、中餐文化傳播推廣,助力中餐品牌升級和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餐飲業啟動民族品牌工程,關乎經濟發展、民生所向和文化傳承,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中餐品牌升級迫在眉睫。
  • 誰是中國的世界級廚電品牌?海爾責無旁貸
    誰是中國的世界級廚電品牌?  我們通過一組數據看一下,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發布了一份市場地位認證書,海爾廚電2019年銷量超1222萬臺,佔全球大型廚電市場總銷量的7.7%,位居全球第一陣營,也是中國唯一跨過「千萬臺門檻」的廚電品牌。
  • 國家品牌——滋源,向中國品牌日致敬
    2018年5月10日,是第二個中國品牌日,它的設立,旨在凝聚中國品牌力量,營造中國品牌發展良好氛圍,搭建中國品牌發展交流平臺,並喚醒國民的「中國意識」,大力提高民族自主品牌的認知度。
  • 中華老字號皇上皇開設品牌文化館,與你分享沉澱80年的腊味文化
    2020年12月31日,始於1940年的中華老字號、廣式腊味領導品牌皇上皇在廣州東方寶泰廣場重磅打造的80周年文化館,邀請一眾老廣來品味一份由1940年沉澱至今的廣式傳統腊味文化
  • 讓老字號品牌綻放新活力 夏商集團董事長陳希方獲評"中華老字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夏言)  近日,在杭州舉辦的「2020第十七屆中國中華老字號百年品牌高峰論壇
  • 首農食品集團董事長王國豐:以老字號精神打造新時代中國品牌
    首農食品集團在《2019年-2025年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收入利潤翻一番,躋身世界500強」的戰略目標。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明確了市場化、專業化、資本化、數智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明確了構建以食品產業鏈為「一體」,以現代服務與物產經營為「兩翼」,以科技、金融、數據為「平臺」的「一體兩翼三平臺」開放型產業生態體系,明確了「立足北京、依託京津冀、布局全國、走向國際」的產業新布局。
  •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打破進口燕麥品牌壟斷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燕麥這一健康的食物獲得了消費者的深刻認知,燕麥行業快速發展,但目前中國燕麥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和進口燕麥所壟斷,缺少中國人自己的燕麥民族品牌。據了解,李剛嶺帶領他的團隊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打造出從天然燕麥的種植、天然燕麥的加工、品牌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中國天然燕麥民族品牌,用國產燕麥打破了進口燕麥和國外燕麥品牌壟斷的市場局面。蒙北燕麥始終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切實做好燕麥產地環境保護,打造生態農業種植方式。
  • 中國十大百年品牌:老字號的重生
    時尚界大牌的新寵:老年顧客裂帛姐妹:從流浪西南開始的6億電商設計師中國品牌失敗的四大關鍵因素可誰又想到,這樣一個似乎註定會被時代洪流淹沒的百年老品牌,雖然內銷市場荒草叢生,但在海外市場依舊生命力旺盛。它與美國勝家齊名,被列為世界上最好的兩款縫紉機械品牌。2000年到2008年間, 「蝴蝶」的海外年銷量約為44萬到近60萬臺。
  • 中國民族品牌艱難演變 老品牌在合資中消失(圖)
    美國一家民調公司的調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國的國家形象中,品牌所佔比重在不斷加重,其中以日本、德國和美國領先,分別為38.5%、36%和34.3%,而中國的品牌對國家形象的影響仍處於較低水平。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中國的「老字號」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脫穎而出。中國民族品牌的消亡與新生在經歷著一個艱難的演變過程,它也在重新構築著中國的國家形象。
  • 「東方匠心」上海品牌建設側記:老字號的活力
    央廣網上海5月13日消息(記者呂紅橋 唐奇雲 韓曉餘)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上海被稱為「品牌之都」,近現代以來,誕生了一大批叫得響的品牌。在剛剛閉幕的2019年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70多家上海本地品牌閃耀亮相,贏得滿堂彩。
  • 國牌雄起,百聯旗下老字號名片閃亮中國品牌日
    2019年5月10日是第三個中國品牌日,這個慶典日雖然年輕,卻代表著中國品牌意識的覺醒。自2017年起,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國家發改委(國函[2017]51號)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未來打造美好生活的,正是讓世界喜愛的中國品牌。
  • 民族品牌出手!母嬰營養品牌健力喜引領「新國貨」時代!
    近日,老牌民族企業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宣布,旗下嬰童洗護品牌呵慧和母嬰營養品牌健力喜,歷經5年科學研發,結合全球多家科研機構皮膚學專家、兒童醫生與植物學家共同研究,數千次的嚴苛測試,近日正式推出上市!
  • 「老字號」到「新國貨」,看國民品牌萬家樂如何變革
    這個5月10日,我們迎來第三個「中國品牌日」。2017年國務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將品牌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為中國本土品牌提供充足「動力」。近幾年,隨著「新國貨」崛起,中國品牌實實在在地走上由大到強的快車道:從高鐵到行動支付,從智慧型手機到家電,可以說一大批本土自主品牌牢牢把握著產業的主導權。
  • 那些你熟知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如今怎麼樣了?
    張小泉、五芳齋(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吳裕泰、咀香園、趙李橋、玉川居、蓮香樓、新新麻糖、鳳城老窖......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實際上都頭頂「老字號」的光環。在歷史洪流行進中,有的老字號順勢而為創造了新的輝煌,有的則難敵激烈競爭逐漸衰落。
  • 中國何時能誕生世界級的時裝品牌?
    導讀| 雖然中國崛起的速度令世界驚嘆,但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世界級時裝品牌所需的時間成本依然巨大。距離中國GDP趕超日本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近10年,而在這10年間,中國時尚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經歷了覺醒、奮起和蛻變。
  • 「馬蹄蛋糕」換「新裝」華東理工攜手老字號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7月15日,華東理工大學與上海邵萬生商貿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本科生產學研實踐基地,並單獨設立「老字號」創新創業產教實踐基地,用設計創新的力量為「老字號」品牌注入新活力。華東理工藝術學院在奉賢校區建立「老字號」文創實驗室,在徐匯校區打造「老字號」文創基地,開展了一些列面向企業市場競爭的設計和創新創業項目,即將在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開展創新創業的實體孵化。 「我們通過諸多的實地調研發現,眾多中國傳統老字號存在著品牌老化,品牌創新活力不足、後備人才不足等問題。
  • 上海180個品牌被評為中華老字號品牌 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原標題:上海這180家中華老字號品牌,數數你認識多少個?  據上海發布,你知道上海是擁有中華老字號品牌最多的地方嗎?根據商務部公布的信息,上海共有兩批180個品牌被評為中華老字號,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哦!這些老品牌分布在我們生活「吃穿住行」的各個領域。快來看看,哪些給你留下過最深的記憶?哪些或許你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