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已經不是新鮮話題,見多了聽多了這類事件,不足為奇,只是還是不太相信,都是未成年的學生,而且大多都是同學,如果只是鬧鬧矛盾,吵架打架都可理解,怎麼會形成霸凌?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是什麼使孩子成為霸凌者的呢?
1、校園暴力其實反應出大人的世界,通常霸凌者都有一個有權或有勢或有錢的家長,他們以一種優越感凌駕於同學之上,有死黨有同盟有呼之及來為之效勞的後援軍,欺負人是理直氣壯,毫無同情心和憐憫之心,更無後顧之憂,一點點小事,或一句不中聽的話,甚至單純的嫉妒都會是他們霸凌的理由。無疑是家庭養成了他們這種飛揚跋扈秉性,家長言傳身教的都是弱肉強食,使他們成為霸凌者。
2、不是因為有個叫李剛的老爸,相反這類霸凌者出生貧寒,信奉的是:不想被欺負就要先欺負人,或為了得到利益而欺負弱小。通常有強壯的身體,靠拳頭成為孩子王。
3、脾氣暴躁,心態變異,稍有不順,就會十倍萬倍報復回來,哪怕自己弱於對方也不服輸。這種人通常兇惡殘暴,不知輕重,不懂收場,殺人都不解氣的心態,這種十分危險的心理讓他們成為霸凌者。
那麼我們又來看看為什麼又會成為受害者的?在我們的心理諮詢中,所接受的都是受害者,他們都有以下三個共性:
1、膽小。第一種凌霸者他們並不為財也不為利,霸凌的理由有時就是瞧不起,瞧不起膽小怕事之人!遇到欺凌又不敢聲張,就這麼被欺負習慣了。什麼又讓他們如此的膽小?自卑!自卑有時不僅僅是因為貧窮,精神的貧窮更能使人自卑。
2、人際交流障礙。通常受害者不懂得與同學交流,不會與老師及家長交流,也許一點小事或小誤會卻不知道如何處理,而演變成大問題大麻煩,成為受害者,甚至自殺身亡了也不被人理解。
3、性格懦弱。在我們大人眼中看來,會認為只有那種身體弱小的孩子才會被欺負,而且家長也會特別關照和保護瘦弱的孩子。其實霸凌者的對象往往不是這種孩子,顯得沒水平沒意義,而是性格懦弱的孩子。特別是那種身高體重都佔優勢卻十分懦弱的學生。原因就是這種欺凌起來沒有負罪感,出了事也好逃避。
縱觀霸凌者與受害者兩方面來看,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出,如何教育和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了吧!在《少年的你》中霸凌者也會成為受害者的,死也不會受到同情,家長的優越感在面目全非的女兒屍體前而顯得無能為力,所以做人要低調,不要把自己孩子教育成霸凌者,當然更不願孩子成為受害者。從小培養孩子的優秀品格是所有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才能真正杜絕校園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