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很多寶媽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寶寶已經出來了,但是肚子還像懷著孕一樣,不管怎麼努力減肥,肚子還是又鼓又鬆弛。
這其中除了孕期增加的脂肪外,還有產後媽媽容易忽略,危害更大的問題——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位於我們腹前臂的腹白線兩側,正常情況下正中線的寬度應在1.5cm內,而當腹腔長時間膨脹時,腹白線就會被拉伸,導致腹直肌向兩側擴張,寬度超過2.5cm時,就會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女性在妊娠的過程中,腹壁會隨著胎兒的變大被拉長,腹直肌也會向兩側擴張。分娩後,兩側的肌肉缺乏活力和彈性無法很快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就產生了生完孩子之後肚子凸起、贅肉囤積的現象( 文章尾部有自測腹直肌分離的方法 )。
(正常腹直肌VS腹直肌分離)
當然,被拉扯的不僅僅是腹直肌,同時有圍繞在腰部更深層的肌肉腹橫肌、腹直肌旁邊的腹內斜肌、包裹在腹部最外層的肌肉腹外斜肌。我們可以理解為產後肚腩松垮腹直肌分離是表象,而腹壁肌群鬆懈無力是更深層的癥結。
(懷孕過程中,腹部其他肌肉也因為胎兒的增大而受到拉伸)
面對這些鬆弛的肌肉,如果不及時恢復,除了影響美觀外,還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通過呼吸訓練,激活薄弱肌群
一般情況下,這種現象會在產後6-8周逐漸恢復,但很難自行完全恢復到產前狀態,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自主訓練和被動治療來幫助我們激活腹部肌群,關上被打開的「腹直肌大門」。
今天就教給大家一個有效激活腹部肌群的黃金訓練——呼吸訓練。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些寶媽感到好奇了,呼吸這件事我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做嗎,為什麼還要訓練?
雖然呼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很多人一直在使用錯誤的呼吸方式。
呼吸分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屬於淺層呼吸,吸氣胸腔擴張,呼氣依賴胸廓回縮。呼吸過程中調動更多的是膈肌以上的肌群,包括斜方肌、胸大肌等肌群,表現為肋骨擴張,胸腔起伏較大。長期處於淺層呼吸會造成肩頸酸痛、緊張的情況。
(胸式呼吸主要是肋骨的擴張)
而腹式呼吸,除了胸廓的舒張外,還需要我們主動呼氣。當我們主動呼氣的時候,需要調動到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等腹部肌群,有明顯的腹部收縮。腹式呼吸更深長,膈肌下沉更深,可以和盆底肌調節出一個更好的腹內壓,幫助脊椎、盆底處於一個更穩定的狀態。
(圖中的綠線就是膈肌,膈肌下沉會帶動腹肌運動)
因為懷孕導致腹部肌群薄弱,產後媽媽很容易發生依賴「胸式呼吸」的錯誤呼吸機制 (文章尾部附有呼吸評估方式),而通過主動的呼吸訓練,重建我們的呼吸機制,同時鍛鍊到我們的腹部肌群,加強腹部肌群力量,改善腹直肌分離等問題,起到減腹收腰的作用。
除此之外,深長的「腹式呼吸」還可以調節我們的情緒。我們想像一下,在受委屈、生氣時候我們的呼吸是淺而短的,這時我們如果深吸一口氣,情緒就能夠平靜下來。這是因為深長的呼吸可以分泌「快樂的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樂,所以主動進行呼吸訓練還能改善產後焦慮、煩躁的心情。
腹式呼吸第一式:俯臥位呼吸
這是一個很好的「腹式呼吸」訓練方式。要點就是鼻子深深的吸氣,嘴巴緩緩的吐氣,在每一次吸氣的時候儘可能的讓我們的腹部橫向擴張,並保持3-5秒,呼氣的時候儘可能的收縮腹部,將氣體排出,保持3-5秒。
如果在訓練的過程感覺到乳房不適,可以在胸部下方墊一個毛巾或者毯子,如果覺得背部不適,可以完全趴在墊子上,雙手交疊墊在額頭下。這個動作10個為一組,總共做3組。
腹式呼吸第二式:仰臥位呼吸
平躺在瑜伽墊上時,身體要完全放鬆,屈腿後骨盆要擺正。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感受呼吸的發力:
①一隻手放在肚臍上方的位置,一隻手放在胸口。用鼻子深吸一口氣,腹部用力的擴張,嘴巴呼氣時,將我們的肚臍用力的向脊椎貼緊,感受呼吸時前後的力量。
②雙手放在肋骨兩側,深呼吸感受肋骨的擴張,吐氣時用雙手輔助肋骨向內、向下收縮。
③一隻手放在鎖骨上方,另一隻手放在下腹部,吸氣時感受胸腔的上提和胸腔的擴張,呼氣時感受盆底肌的回收。
這個動作我們可以每天練習5-10分鐘,雖然看似簡單,但在我們剛練習的時候可能會有頭暈的現象,這時我們可以先從每天5分鐘練起,當感到不適的時候也可以休息一會兒再繼續練習。
腹式呼吸第三式:四點肘支撐呼吸
這個動作更多的是身體協調性呼吸訓練,除了調動呼吸肌群外,四肘支撐的動作還調動了身體的其他肌群,有助於我們感受在運動、生活中呼吸的順暢性。
同樣的,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吸氣時感受腹部向外擴張,呼氣的時候,用力收緊肚子,這時可以感受到腹部肌肉、會陰、肛門處的收緊,所以這個動作除了鍛鍊到腹部肌群外還能加強我們的盆底肌。
對於剖腹產媽媽, 建議先從俯臥位呼吸訓練開始,把肚子墊在瑜伽墊上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傷口,而順產媽媽可以直接從仰臥位呼吸訓練開始。對於產後媽媽,產後2-3天後就可以主動進行呼吸訓練了。當我們堅持一段時間後,覺得可以較好的掌握深層呼吸,就可以開始訓練四肘支撐這類需要調動身體協調性的呼吸訓練了。
建議寶媽們每天堅持5-10分鐘的呼吸訓練,當你去做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呼吸訓練並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而正是這份不簡單,會讓我們看見身體的改變。
常見的問題
1、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
這裡教給大家一個自測腹直肌分離程度的方法。①平躺在瑜伽墊上,屈膝放鬆身體。②深吸一口氣,感覺氣體進入腹腔,腹部隆起。③長大嘴呼氣,發「哈」的聲音,感覺腹部收緊,同時抬起上半身做半程卷腹。(注意,此時確保腹部氣體完全排出,腹部非常堅硬)④找肚臍上方兩指的位置,將手指橫向下探到腹白線。⑤兩塊腹肌中間分離的間隙,就是腹直肌分離的程度。
一般半指以內屬於正常,半指-4指之間可以通過自我鍛鍊恢復,四指以上就是比較嚴重的了,需要及時就醫。
2、如何評估自己的呼吸方式?
我們可以做在椅子上,雙手放在腹股溝的上方,深吸一口氣,吐氣用力收緊,這時我們可以用手感受下腹部的肌肉是否收緊,如果還有鬆弛說明需要加強。
3、腹式呼吸就是用腹部呼吸嗎?
腹式呼吸並不是把空氣吸進肚子裡,而是加深呼吸的進程,當氣體進入肺部,胸腔的容積、壓強擴充,使得增大的壓強通過橫膈膜下沉一部分到腹腔,氣體是無法進入腹部的。當腹腔的壓力增大,從外部來看腹部就會隨著呼吸一鼓一落。
4、產後肚子大用束腰帶有用嗎?
沒用。
束腰帶在醫用上是為了固定傷口,減輕傷口的出血更利於恢復。但對於產後消滅肚腩來說沒有作用。產後肚腩的成因最主要的是兩點:脂肪囤積和腹直肌分離。
脂肪不會憑空消失,佩戴上束腰帶腰細了只是脂肪被「挪」了位置。長期佩戴束腰帶還會有很多負面作用,因為產後腹部肌肉群本身就比較薄弱,如果再不主動鍛鍊而是靠束腰帶「外力支撐」,會進一步影響腹部肌肉的收縮和鬆弛,嚴重還會出現頭暈噁心等情況。
束腰還會導致腸胃受到外力的壓迫,影響消化和腸胃蠕動能力,導致營養失調、腸胃紊亂等疾病。
5、產後肚子大可以做卷腹等腹部訓練嗎?
這個需要根據腹直肌分離的情況進行判斷,腹直肌分離在半指以內可以,大於半指的就不要做了。
舉個例子,腹直肌分離就像穿著一件腹部沒有扣子的襯衣,當你做卷腹的時候會讓襯衣兩側的分離程度更大。只要你不是一個有很強運動基礎的寶媽或者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類似於卷腹、仰臥起坐這類腹部訓練一定要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