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平昌法庭老年調解室,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一組U型沙發,沙發上還放著靠枕;在沙發中間擺放著一張圓形木桌;在法庭調解室牆上,懸掛著「關愛老人」「孝道」名言警句……這是今年來,該院以平昌法庭為基點,推進「關愛老人、法護幸福」法庭改造的一部分,也是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觸角」,弘揚孝老尊老「社會效應」的一個縮影。
注重氛圍營造 調解更有溫度
10月21日,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代理人圍桌而坐,承辦法官曾曉青坐在雙方當事人中間,從嘮家常開始,慢慢打開雙方話匣。聽完雙方敘述,曾曉青又結合審判中的贍養案例,擺事實講道理,對老人兒女進行了勸說。在老人主動講述起撫養子女不易的點滴片段時,動情之處女兒被打動,默默擦拭眼淚。調解中,沒有你來我往的針鋒相對,在法官的調解下,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圍坐在沙發上,像聊家常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中,都不好意思去發脾氣,去爭吵。我父親臨近70歲,身體狀況不好,有沙發坐真是太人性化了。」該案老人女兒在調解結束後說道。
注重延伸服務 助老更加貼心
「平昌法庭成立於2014年,是全市較為年輕的法庭之一。法庭的案件特點就是涉老贍養糾紛、家事糾紛、婚姻繼承糾紛較多,我們梳理了去年的收案情況,涉老案件超過20%。為此我們把『關愛老人、法護幸福』作為工作重點,設置了關愛老人訴訟服務專區,開闢老年調解室等場所,方便他們訴訟。」平昌法庭副庭長陳寧介紹道。
老花鏡、放大鏡、紅印泥、計算器……關愛老年服務櫃檯裡東西雖然不多,但服務卻很貼心。
該庭還根據院黨組工作統一部署,在關愛老年人上做文章,不僅在「硬體」上為老年人提供方便,還進一步加強司法服務「軟體」。積極開展判前走訪、判後回訪工作,及時了解涉老案件矛盾焦點及判後履行情況;對腿腳不靈便的老年當事人,還組織上門送達、上門調解,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今年來,該庭上門調解涉老案件17起,為老年人送達訴訟材料20餘次,組織涉老案件判前走訪11件,並對2起涉老案件進行了判後回訪。
注重案例宣傳 普法更接地氣
越是貼近老年人,普法也越要通俗易懂接地氣。平昌法庭除了通過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法庭審理的涉老典型案件,擴大影響外,該庭還結合實際,圍繞法庭庭院場所做文章,開闢涉老案例通報專欄。該庭將挑選出的轄區矛盾糾紛較集中、具有普法指導意義的案例裁判文書,張貼在公告欄內,重點突出釋法說理部分,注重風俗習慣與法律規範的解釋分析,使案例更加通俗易懂。
此外,該庭還積極開展「三官一律」進網格活動,主動對接村鎮、社區,聯合舉辦涉老普法宣傳,針對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訴訟能力較弱,對司法救助、起訴應訴等普遍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法律指導,並以身邊人、身邊案為例,提高老年人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
編 輯:仲 新
校 對:周忠海
審 核:孫彩萍
來 源: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
長按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