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性婚姻呢?按照社會學家的定義,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如果每個月性生活在1次以下,那麼就屬於無性婚姻。
在中國,無性婚姻越來越普遍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生理疾病造成的性功能缺失、心理原因、夫妻感情不和、工作和生活壓力大等這幾種。
小影是一名90後,和老公大學時就開始談戀愛,感情穩定。畢業後不久就結婚了,結婚後很快就有了小孩。孩子出生後,小影辭去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主婦。
從那時候起,原來那個愛漂亮的小影就不見了,每天圍著孩子、老公忙得團團轉,小影漸漸開始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總是穿著寬鬆的大T恤,蓬頭垢面,還總是埋怨老公不幫忙做家務。
慢慢的,小影發現,自己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跟老公聊天、逛街了,更過分的是,結婚前他們平均一個月性生活次數不少於3次,結婚之後半年也沒在一起纏綿過。
小影老公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小影要哄孩子早早睡覺,有時候,兩人幾天都見不上一面,小影覺得自己現在力不從心,顧得上孩子,顧不上自己和老公的關係。
難道生育真的是性生活的墳墓嗎?小影感到非常鬱悶。對於小影的老公來說,很長時間不和自己的老婆有性生活,不是因為對她沒興趣了,也不是因為在外面有了人。而是自己為了養家,每天在公司都很累,回到家還要被老婆嘮叨,被孩子的哭鬧聲打擾,有時候,他甚至寧願待在車裡玩手機,也不願意回家,更別說提起興趣進行夫妻生活了。
無性婚姻,多少人還在苦撐?
曾有報導稱,我國現有近三分之一的夫妻處於無性婚姻,年齡大多集中在30歲到50歲之間,其中,城市夫妻性生活頻率最低。
排除那些身體或心理因素,如果夫妻之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親密生活,就該好好想想,是不是感情方面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人一直羞於說性,仿佛性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但事實上,性不可恥。
婚姻生活,性不是必須的,但是沒有性生活的婚姻,也是不健康的。
無性婚姻,催死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對生活的美好憧憬,還有繼續活著的心動。
而長期沒有性生活可能導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穩定,長此以往,對身體也有損傷。
早在幾千年前,孔夫子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性,是一件美好也健康的事,所有的無性背後,其實只暴露了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愛你。
其實,任何好的婚姻始於愛情,止於無性,實在讓人可惜。無性婚姻,就像是斷線的風箏,找不到回家的路,這種有名無實的婚姻不要也罷。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