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是怎樣定義無性婚姻的呢……說白了,無性婚姻指的是沒有性生活的婚姻,即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無性婚姻也指男女雙方在承諾不進行性生活的基礎上結成夫婦關係。 一些人因種種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喪失,一些人心靈受過重大創傷,還有一些人先天無性,此外還有一些人根本對性就不感興趣或只是希望組成形式上的婚姻……這樣一些人群自願組成婚姻,也叫無性婚姻。
本人曾在某乎上多次看到廣大群眾談起無性婚姻,大多數表現在結婚生孩子之後性愛次數從一周幾次變為一月幾次甚至沒有,讓人深思熟慮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現象。在生活中,人們不難發現一些原因,比如,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未來的迷茫,使更多的人每天都焦頭爛額,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性愛,生活的柴米油鹽已經把愛傷的面目全非……但是婚後性生活更多的不是欲望與衝動,更多的是感受愛與溫暖,長期無性生活,可能會引發各種身心疾病,還會嚴重影響夫妻感情,甚至威脅家庭的牢固。
例2014年的「湖南四口滅門案」剛剛過完春節,湖南省一個村子到處還洋溢著喜慶的氣息。然而就在其中一戶村民家中,卻橫躺著4具屍體。一對老夫妻、他們已成家的一對兒女被人砍死。
讓人震驚的是,這起慘案的起因竟是無性婚姻。死者的親屬告訴警方,發生命案的當天,是他們結婚一周年的紀念日。而因為無性婚姻,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岌岌可危。「他們結婚前都做過檢查,可那方面不好查。」死者的姐姐說,「知道他們沒有性生活之後,我妹妹很猶豫,想過離婚,不過父母不支持,覺得可以治。沒想到會出這種事。」殺人償命,這沒什麼可爭辯的。但是令我注意到這個案件的,是「無性婚姻」四個字。
那麼無性婚姻可以長久嗎?這是很多人想了解的,心理學家陶思璇表示性愛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基礎,但是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無性婚姻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她覺得性愛對於婚姻很重要,但是它的存在也不無道理。 性愛是婚姻幸福重要的基礎。完美的性愛讓男人獲得性滿足的同時,也能讓女人體會到愉悅和滿足,這才是一次完整性愛。如果只有男人自己的滿足,那是一次殘缺性愛。這是西方性心理學的一個觀點。
完美的性愛帶來的是彼此心情的愉悅,彼此更深切的內在聯結,讓男女能更加包容對方,體諒和接納對方的一切,提升彼此的感情層次。否則則會留下壞情緒的種子,容易變得暴躁、易怒、猜疑、嫉妒……這樣不利於兩人的婚姻關係,顯得無性婚姻是無法長久的。
沒有性的婚姻是不長久的,也是不健康的,正確理解性愛,可以激發人的潛能,發揮人們的積極作用,讓人的狀態達到飽和,勇於面對這一事實,走出人生低谷……最後,我想說的是無性婚姻還是要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因為有無性戀者存在,這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