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那麼對於初中學習,家長到底如何幫助孩子呢?
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剛從小學升初中,面臨著很多新的變化。
比如課程的變化,以前小學可能只需要學好語數英三門就可以了,但是上了初中之後,孩子一下要學語數英政史地生七門課。課程量增加了不說,課程難度也比以前難得多。
這樣孩子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適應這樣的學習節奏,有時候往往就會有些力不從心,比如作業做不完,該背的單詞還有古詩詞都還沒背。從而導致孩子產生畏難的情緒。
比如做作業只想著怎麼趕緊做完就行,不管是不是字跡潦草,也不管是不是一堆錯誤,有的甚至直接抄作業。實際上,對於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家長不要先責罵。因為孩子本心絕不是想真的這樣,主要還是對繁重的學習任務不知道怎麼應對罷了。
而且相比於小學,他們因學習任務加重,玩耍時間被嚴重擠佔,內心也是很反感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疏導孩子情緒,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來合理安排學習。
另外,記得幫他們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預習、複習、課堂筆記、錯題本等等。這個時候的孩子雖然內心渴望獨立,但其實還是很需要父母和老師來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
人際交往的變化,上了初中後,面對新同學、新老師,孩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當孩子和其他同學還沒那麼熟,成為所謂的好朋友時。他是很孤獨很失落的。加上有些孩子本身性格內向的話,就更不知道怎麼主動與人交往了。
所以這個階段,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心理變化。比如他可能因為同學的一句無意話,能一晚上回家悶悶不樂。
但是隨著年齡增大,他不會再像以前什麼話都跟父母說。那麼家長就要多主動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說話。比如可以安排每周一次的交談,讓孩子主動跟父母說說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或者煩惱的事。這個過程,家長就做好傾聽者就行。等孩子說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多跟孩子互動。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早期,不管是身體和心理都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
青春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從小都非常聽話,為什麼上初中後越來越叛逆,一點說不得。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步入青春期,他們開始以自己的獨立意識去探索世界。對於家長的說教是非常反感的。往往你說東,他偏往西。
所以,這個階段的家長儘量少跟孩子說大道理,而是多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說想玩遊戲,大部分家長都喜歡說「玩什麼遊戲,都初二了,馬上就要中考了,還整天只知道玩,一點不上進,看你考不上好高中怎麼辦!」
事實上,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並且,父母說得再多,他也不會聽。因為從大人的角度思考也是一樣。一個人都從來不聽你說的話,從來不考慮你的感受和需求,你又怎麼會聽他的呢?
那麼,建議家長面對孩子的這類要求時,可以這麼說 「孩子,媽媽知道你想玩遊戲,有時候老學習也確實挺累的。(認同感受)
媽媽贊成你玩遊戲放鬆,不過你也要答應媽媽一點,就是只要玩遊戲時間到了,就好好學習行不行?(表達看法和建議)
媽媽相信你是個自律的好孩子,能合理安排好遊戲和學習的時間的。(表達期望)
厭學高發期,都說初二是成績分化期,學生普遍出現厭學心理。事實上,是因為這個階段,孩子正好已經熟悉和適應了初中的學習和生活。但是又沒到中考階段,自己還可以有時間去玩一玩。而且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接觸到的東西多了,誘惑也多了。比如網絡小說,遊戲,追星等等。
另外,這個階段,他們已經有自己的初步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對於大人嘴裡的,考重點高中,考重點大學,進名企。他們是絲毫不能理解的。所以家長們,可以在這個階段,通過每周一次的交談,多了解孩子的理想或者是對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早戀期,當問到很多孩子為什麼早戀時,答案有很多都是因為好奇。為什麼?因為小學時,他們沒有發現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反正大家都是人!
但是上了初中後,由於生物課本上知識的學習。以及大家步入青春期後,雄雌性激素的增加,影響到孩子開始關注異性。並且會慢慢對異性產生好感。但是有的家長過分關注男女交往,讓孩子們產生很大的好奇心。早戀到底是什麼感覺?有大人們說的那麼可怕嗎?於是他們選擇了自己親自去試一試。
那麼這個階段,家長比較合適的做法是,正式的找孩子談一次,擺在桌面上,告訴他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男女交往的尺度在哪裡,然後說清楚後,以後都不再提這個話題。
對於已經早戀的孩子,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關愛不夠,凡是早戀、追星,有網癮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缺乏關注和愛,所以才會在別處尋找慰藉。
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對學習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合理規劃複習,面臨中考升學壓力,容易產生抑鬱等情緒。
抑鬱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多由於無法承受學校和父母的壓力,而產生抑鬱情緒,嚴重的甚至休學在家。
面臨中考,家長們緊張,希望孩子考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中考正式之前的每一次考試,都不要輕易的用分數和排名來評價孩子。這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無助,甚至出現輕生的行為。
家長們應該在初三開始階段,就和孩子一起針對複習,制定一個長短結合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
另外,記得及時關注孩子心理變化。不要總是張口閉口都是學習,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心裡就是個學習機器,他們只會更加厭學。
越是時間緊張的時候,越要找機會帶孩子吃吃玩玩,進行放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