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31.2萬平米
107棟居民樓,9千多位住戶
是深圳最大的小區之一
鬧中取靜,綠化率高
儼然是一個世外桃源
從上世紀90年代陸續開發至今
桃源村接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
目送著他們的來來往往
記錄著幾代人的生活痕跡
住在這裡的人
真的是有點「小驕傲」
而每一個離開桃源村的人
都是那麼想念它
桃源村位於深圳南山區龍珠大道
在這裡,每一張路牌都與龍字有關
桃源村很宜居,沒有市井的喧鬧
它的位置也不偏遠荒涼
距離世界之窗、科技園都很近
打車大約是個起步價
外地人第一次來這
很難把它和「村」聯繫在一起
因為這裡真的很氣派
面積大到會迷路
桃源村是深圳原一線關內最大的政府保障房項目。整個小區分三期,歷時十多年共開發了近萬套各類住房。據說,有的樓裡,幾乎每戶都住著公務員。
設施完善,生活便利
小區裡面很多綠植,路面寬敞,很適合飯後漫步。附近有球場、遊泳館、還有綠道可以去遛狗、跑步,沿著走還能去到宜家。
生活氣息滿滿,路過看到樹木上的塗鴉,牆角的綠植,這裡瑣粹生活的蹤跡,比華麗的樓宇更撫人心。
聽過唯一的抱怨,就是停車位緊張,過來吃晚飯要是開車了,可能一晚上都在找車位。
醫院、學校、菜市場、運動館
偌大的桃源村一應俱全,自成一派
放學後的落日,露天電影的夜晚
小時候,好像不需要出村
就能收穫滿滿一整天的快樂
3座小學,2所中學
走在桃源村的路上
總能碰見背著書包的學生仔
桃源村的學校太多了
每一所都藏著深圳人的少年時代
在桃源村逛累了,驚訝地發現桃源村有好多長椅,原來是安排給家長的等候區。
放學後故意繞遠路,買瓶汽水邊走邊喝,去已經不在的69棟買零食,組團去丁當達買最新款的文具和練習冊。
來碗福到來的麻辣燙,再去活動中心打羽毛球。那些年的黃昏,是那麼的精彩繽紛。
出生在桃源村的朋友,在這裡讀了幼兒園、上小學,初中,最後考上了深大。成長的一切,與桃源村緊密相連。
桃源村,見證了一代人的青春。
龍珠七路,吃不膩的美食街
聽老桃源村人說
以前這裡是一片美食荒地
親戚來了都不知道帶去哪裡吃
開的飯店也是開一家倒閉一家
幸好,還有這些
被時間篩選出來的寶藏店鋪
滿足了桃源村人的口腹之慾
- 潮悅牛肉火鍋 -
桃源村最地道的牛肉店,每次去都要排隊,而且人氣最高的幾款「牛肉」總是吃不到。
- 湛江雞飯店-
以前家裡來客人了,都要帶到這裡來吃,最信得過它食材新鮮。白切雞配上秘制蘸料,又香又嫩。
- 金馬茶餐廳-
上學時候經常來這裡,吃菠蘿油寫作業看漫畫,現在的小孩子更喜歡去桃源村三期的KFC聚會了。
- 僑城東燒烤 -
白天看起來普普通通,一到夜晚就會沸騰。桃源村人的深夜食堂,用啤酒和烤串激活了整個夏天。
早些年,桃源村所在的
龍珠大道、北環路這一帶還略顯偏遠
各種生活配套也比較稀缺
很多老桃源村人
真的是看著它
從只有山,到現在有地鐵有商場
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桃源村
也在暗自發力,變得越來越好
桃源村的CBD,方大城
曾經桃源村人最愛的購物中心就是歲寶百貨。後來精緻高檔的方大城開業後,就成了新寵。
集齊喜茶,海底撈,星巴克,麥當勞各種品牌,唯一難的就是減肥太難了。
新菜市場,盒馬鮮生
如今,桃源村人經常去的肉蛋市場,龍井菜市場都在翻新。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桃源村人喜歡去更大更全的盒馬買蔬果買零食。活色生香的蔬菜瓜果,滿滿的生活氣息。
桃源村氧吧,塘朗山公園
塘朗山公園在龍珠六路的入口,一直都有,一點點在被完善。聽說之前還有山泉水流下來,給桃源村帶來溼潤的空氣。
7號線,桃源村地鐵站
採訪的讀者告訴我,她剛來深圳的時候住在桃源村,一住就是十幾年。
那時候沒有地鐵,201是當時唯一進城的大巴,一輛車滿載都是人。直到後來開通了466、477,才不那麼擠。
再後來開通了地鐵,更方便了。現在她住在龍華,也經常回桃源村重拾當年的記憶。
曾經的桃源村,因為偏遠、荒涼被嫌棄。如今能住在桃源村的人,卻越來越讓人羨慕不已。
在深圳這座流動率很高的城市,因為工作變動、結婚、做生意,很多人不得不離開了這裡。
但是每每想起桃源村,都是滿滿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