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師夷詩歌:《思蘭賦》(楊天志)

2020-12-18 餘師夷童話詩歌
古蘭留芳
朱德愛蘭
屈子詠蘭

餘師夷詩歌(479)

《 思 蘭 賦》

楊天志

…………………………………………………………………………

楊天志 《思蘭賦》贊

蘭花是一種名貴花卉,一種人格化了的花卉,文化品位極高,被譽為花中的君子(君子蘭)。它代表著高潔、高雅、美好、賢德、淡泊的審美意蘊,形容美麗高貴的女子時,總常用氣質如蘭,蕙質蘭心來比喻形容。可見蘭花的美好。

屈原在楚辭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孔子在《猗蘭操》中有」夫蘭當為蘭者王」。王羲之做了《蘭亭序》,李白贊蘭為「為草當作蘭」。今人朱德總司令贊蘭曰:「蘭潔身自重,謙虛謹慎,花中真君子」。蘭花在傳統文化中的審美地位可見一斑。

南陽古屬楚地,蘭花盛多,崇蘭頌蘭之風千年流傳。伏牛空谷中時見幽蘭隱逸,深山密林裡偶有香草潛棲。屈子楚辭中總把辛夷、申椒、芷蘭等蘭草嘉木著做是美政的象徵。

蘭花葉姿典雅,神態瀟灑,花朵千姿萬態,瓣質如玉,花杆亭亭玉立,楚楚動人;花香淡雅幽遠,超凡脫俗。聞蘭之香,如飲陳年佳釀,能使人忘卻一切的喧囂與煩惱,給心靈一片靜謐。自然界中,能夠以花誘人,以葉動人,以香醉人的植物,世界上確實少有能夠和蘭草媲美的。自古至今寫蘭的文人畫家,達官顯貴不可勝數。

南陽理工學院副教授楊天志先生,出生於盛產蘭花之鄉一西峽桑坪鄉,自幼得蘭花天然神韻之浸潤,又得詩經《國風.周南》發源地南陽楚風薰陶,加之他自幼聰穎,崇尚古賢,博覽群書,滿腹錦繡。其詩章深厚綿密,風雅華麗,讀來賞心悅目,甘之若飴。《思蘭賦》是蘭花的宣言,它是蘭之風骨,蘭之琴操,蘭之靈韻,蘭之美妙的體現。餘音嫋嫋,美不勝收。特予推贊,與諸君分享。

餘師夷2020.3.23.於豫西金雞嶺山居

金雞嶺山居

……………………………………………………………………………

紫蘭沁香

《 庚子春日思蘭賦》

楊天志

每年春天都去山裡賞植蘭花,唯今年不得。看朋友發的蘭花照和蘭花詩,心裡好生歡喜,又有一絲惆悵。整理以往的庫存,看到訪蘭照片,由然想起在內鄉窟窿山,西峽太平鎮,鎮平菩提寺等地的同行經歷,以及在野山空谷裡盤桓尋芳的舊事。

朋友大約是愛蘭的,金蘭之約其實也是心靈的糾纏與狂歡。每見芳花,皆陶醉其中,有時沉湎良久,生生把一支花照看出眉眼,聞出香味來,似乎花容是靈魂的皮相,美德是靈魂的內蘊。花影婆娑,人便在眼前鮮活起來,內心便不由陣陣悸動,心海的漣漪蕩漾開來,一直泛濫淺瀨,在彼岸的心田上有女如蘭,花枝招展的走來,舉手投足都深情款款。過往的親切和豔麗便如詩如畫,氤氳開來:

綠蘭春蕊

憶往金蘭結,

花眼泣香露。

繞指柔如絲,

比心香如故。

驚豔吐芳舌,

臨風弄清舞。

疏姿倩影在,

尋思入空谷。

有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大概說的就是蘭花或如蘭花的才子佳人。於是想起文友痴人說夢的《詠蘭》詩:

細葉疏花不鬥豔,

風送幽香始覺殊。

若將蘭花比君子,

獨清屈子應相如。

是啊,蘭是花中君子,在密林中詩意棲息,在空谷中本色生活。所以我特別感佩深山蘭草的氣質:

空谷幽蘭自剛強,

無人欣賞也怒放。

年年歲歲香如故,

君子美德風範長。

日有所思,夜有似夢。昨夜夢見園子裡的蘭花開了。早晨醒來仿佛聞到淡雅的馨香,循香而動,忽然發覺,原來在葉劍如圍的墨綠盆植中,一支蘭花真的應約而來,默然跳脫而出!在時局危艱和心態黯然的當口,蘭的疏姿風華和清幽馨香,忽然提振了士氣,給家人也帶來了久違的驚喜:

今年蘭花也有春,

謹獨慎微吐嬌嗔。

芳華當謝綠葉情,

紫瓣紅唇尤醉人。

2020.3.22.於西峽佛佑山莊

佛佑山 蘭

……………………………………………………………………

君子蘭香

……………………………………………………………………

註:一,本文系原創,末經作者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二,本文所用圖片源自網絡和自拍;如有權疑,請聯繫編者商處。

相關焦點

  • 楊天志教學論壇:《部編小學二年級語文的差錯和漏洞》(楊天志)
    楊天志副教授………………………………………………………………… 作 者 簡 介楊天志(1968——————————————————————註:一,本文系楊天志副教授重要教育學學術論文,未經作者許可不得擅自改編轉載。二,本文所用圖片均系原創自拍。餘師夷推薦2020.8.12.
  • 餘師夷寓言之八《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
    智者與討飯者在對話餘師夷寓言之八 《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 >《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餘 師 夷一個年輕力壯的討飯者經常哀嘆自己貧窮。
  • 餘師夷童話:《世界著名童話之八:烏託邦》
    聖西門餘師夷童話(98)《世界著名童話之八:烏託邦》餘 師 夷
  • 餘師夷童話:《世界著名童話之四: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
    版本四餘師夷童話(94)《世界著名童話之四: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餘師夷
  • 餘師夷童話:《世界著名童話之六:五卷書》
    壁畫餘師夷童話(96)《世界著名童話之六:五卷書》餘 師 夷
  • 餘師夷寓言之155《該感謝誰》
    《 該 感 謝 誰 》餘 師 夷
  • 餘師夷寓言之163《賣假花的》
    《賣假花的》餘師夷
  • 餘師夷論壇:《簡析約談馬雲的深層原因》(尚善雨)
    反不正當競爭法餘師夷論壇(48)《簡析 約談馬雲的深層原因》尚善雨
  • 天朝新兵法丨師夷長技以制夷
    後來,批評漸起,對於「以夷攻夷,以夷款夷」,馮桂芬以為是「自居於縱橫家者流」,「欲以戰國視諸夷」,「徒逞譎詭,適足取敗而已」,不過,他對「師夷長技以制夷」,還算滿意。「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口號,一經喊出,就獲得一片喝彩聲。本來,我國素有尊師傳統,奉為師,當以師道尊之。即使對於夷,亦要不失一個誠字,既為師,便非夷,焉能以師為夷?
  • 黃全愈:留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嗎?
    (註:以下根據視頻實錄整理,部分有刪改)今天,我主要想從教育機制和教育觀念的角度去談:留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首先,留學生能稱自己的師友為「夷」嗎?今年3月,200多個留美學生家長給駐美崔大使寫信。在信裡,他們把留學目的概括為「師夷長技以制夷」。值得商榷。
  • 古今七月唯美的別稱,情濃蘭秋赴七夕,秋風撫弄情人淚
    情濃蘭秋赴七夕秋風撫弄情人淚七月通常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蘭月:七月蘭花清香溢,又稱蘭月。指農曆的七月,因許多品種的蘭花在七月吐芳,馨香無比故得名。蘭月解說:就是農曆七月,農曆一年第七個月份(如果之前沒有閏月),在中國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孟秋,蘭月,建申之月(猴月),律中夷則。 民間俗稱鬼月,傳說這個月鬼門打開,到七月二十九的時候又重新關上。
  • 夷都添異彩賦筆寄春深——劉磊《山東陽穀外國語學校賦》賞析
    夷都添異彩 賦筆寄春深  ——劉磊《山東陽穀外國語學校賦》賞析  作者:葛磊  因一活動,偶識劉磊先生因寫賦難度大,駢賦要求更高,所以只是試探,並未指望劉先生會答應,未料劉先生欣然允諾。活動繼續,對賦這事我也並未全部上心。  幾天後的下午,劉先生要求來校參觀,以便為寫賦搜集素材。我心中暗想:還真當真了!莫非劉先生確有子安之才?雖如是想,我還是帶劉先生從幼兒園、小學部、初中部到宿舍、餐廳、功能室等能去的地方全部仔細參觀了一遍。
  • 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看魏源「經世致用」思想的超越和局限
    他在《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體現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近代新學萌生的契機。他的《海國圖志》一書及其「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就是在這種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寫作和提出來的。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而作。」正因為該書具有鮮明的特色,自出版之後即「風行海內,影響深遠」。後人評論說:「中國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識,實自此始」,「是為中國知西政之始」。無庸置言,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餘師夷詩歌:《歌頌春天》郭明月
  • 中唐時期出現的韓孟詩派,在詩歌創作中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
    掌握尺餘雪,劈開腸有璜。見令饞舌短,烹繞鄰舍香。一得古詩字,與玉含異藏。」詩中用了人所熟知的漢樂府古辭《飲馬長城窟行》中的描寫:「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又參雜了《竹書紀年》中關於呂尚釣魚得玉磺的傳說。但並不是吃現成飯,而是加以改造加工,具有變熟為生的神髓。
  • 從"師夷長技以制夷"談起:近代中國如何理解科學概念
    科學:夷之長技一部中國近代史是「救亡」和「啟蒙」的雙重變奏史(李澤厚語)。所謂「救亡」,是說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屢受西方列強欺凌,中國人隨時面臨著亡國滅種之危機,因此,爭取國家獨立、民族富強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主題。
  • 學人筆椽|【蘭翠】論劉禹錫詩歌對貶謫地異族文化的書寫
    作者:蘭翠,女,文學博士,煙臺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原文刊於《東方論壇》2021年第1期        劉禹錫自「永貞革新」失敗後,先後在朗州、連州、夔州等偏遠地方任職多年。每到一處,他都積極融入當地文化,主動了解風土人情,以平等包容的心態對待轄區的少數民族百姓,熱情而客觀地歌詠他們獨特的風俗習慣。
  • 陳海波:深蘭科技用科技賦能 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在成立儀式上,深蘭科技同時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AutoML自動機器學習工業檢測應用開放平臺,並與我市企事業單位籤署多項合作協議,真正將科技賦能鞍山,賦能到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中來。在籤約儀式後,深蘭科技董事長陳海波接受了全媒體記者的專訪。
  • 文徵明行書《秋聲賦》太美了!
    文徵明被列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詩、書和畫無一不精絕,而單憑書法就可以稱霸整個中國書法界,他能夠書寫書法諸體,並且樣樣都是拿手好戲,最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書,此帖是文徵明的行書作品《秋聲賦》。《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
  • 【古代文論】司空圖的詩歌理論
    詩歌有品,自梁代鍾嶸《詩品》開始,它主要從批評的角度看問題,重在探尋追溯詩歌源流,品評優劣等第;而司空圖《詩品》則著眼於詩歌藝術哲學及藝術規律的探索。它把詩歌分為「雄渾」、「綺麗」、「含蓄」、「曠達」等二十四品,每品用一首四言十二句的詩歌來表述,在詩歌理論研究中開創了一種特殊的體例。後人因之,並廣泛運用於藝事,或以它來品文品賦,或用它來品詩品詞,或用它來品書品畫,餘風所及,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