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使命意識 堅守脫貧一線——記瀋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駐蓋州市梁屯鎮孫屯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孟向東

2020-10-18 蓋州人文網

  ——記瀋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駐蓋州市梁屯鎮孫屯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孟向東

  

  孟向東,男,漢族,1969年9月出生,本科文化,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0年7月入黨,現任瀋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正科級審判員,2016年4月,由院黨組選派擔任駐蓋州市梁屯鎮孫屯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到村任職以來,他牢固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理思路、謀發展,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要對得起黨的栽培」是孟向東矢志不渝的座右銘,也是他永遠不變的人生信條。

  抓核查找對人

  

  

  

  蓋州市梁屯鎮孫屯村地處東部山區,是蓋州市貧困村之一。該村現有農戶942戶,總人口3848人;其中貧困戶243戶(佔比25.8%),貧困人口438人(佔比11.3%);有村民小組22個,村內基礎設施不足;耕地面積5026畝,產業單一,停留在原始種養業上;經濟收入來源有限等實際情況。2016年4月,由院黨組選派他到孫屯村駐村,精準扶貧關鍵在「準」,確定找準貧困戶是重中之重。為此,他明確標準,嚴格把關,層層篩選,確保將符合標準的貧困戶找準找實。他帶領工作隊成員下村摸底調查,掌握各組、各戶以及每一名群眾基本情況,做到底數清楚,心中有數。歷時48天,走遍了孫屯村的每一條村路,並形成了完整的調研報告;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確定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經政府審核把關後,全部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並製作貧困戶信息表100多頁,《扶貧手冊》實行一戶一表檔案化管理。同時對貧困戶進行動態管理,書寫6本工作日誌150000字,及時更新信息,做到貧困對象有進有出,進出有據,確保貧困人口信息真實、可靠、管用。

  抓隊伍強素質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當時的村支部有黨員103人,老年黨員及年輕黨員中外出打工比例很高,形成「庸懶散虛」是全鎮的後進支部,村上各項工作在全鎮排後,孟向東拿出共產黨員的勇氣和擔當,將扶貧工作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在配合村黨支部做好「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等黨員集中學習教育的同時,為村內黨員發放了《黨章》、《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文件,並利用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會議的時機,有針對性地做好黨員思想教育及理論學習工作。他認真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每一個扶貧項目都嚴守制度,全程公開。強化村班子理論學習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服務效能、強化群眾監督提高村務公開透明度,有力促進了「兩委」班子轉變服務方式,有效激發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幹部幹事熱情。通過孟向東的不懈努力,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孫屯村支部就從「後進」邁入「先進」村支部行業。

  抓薄弱夯基礎

  

  

  水、電、路、房、環境整治等基礎條件簡陋是制約孫屯村整體發展的最大瓶頸,也是實現整村脫貧的最大短板。孟向東把水、電、路、房、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和幫扶的重點,加強與鎮主要領導、幫扶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到位各類項目資金,有效破解了群眾生產生活難題。

  

  

  

  

  

  

  

  

  


  

  「要想富,先修路。孫屯村內道路硬化率低,村民廣泛分布在主幹道東西兩側的山溝裡,道路不好給村內養殖業、農業及村民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嚴重阻礙了村內經濟發展。」投入110萬元,完成7條水泥路硬化5360延長米;投入65萬元,完成農業生產作業道硬化8000平方米;投入87萬元,新修路橋、便民過水橋6座,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難問題。投入20萬元,完成農田水利5眼深水井並投入使用;投入40萬元,完成堤壩維護、河道清理4公裡;投入73萬元,完成危房翻建、異地搬遷、維修房屋14戶;投入14萬元,完成村級文化廣場2座;投入12萬元,完成村部基礎設施改造添置;投入4萬元,完成村級醫療室添置設備及改造;投入9萬元,購置農用三輪車2臺、鏟車1臺;投入7.85萬元,完成農村垃圾站點15個,聘用保潔工人及時清運,同時發動全村力量齊抓共管,農村衛生管理成效明顯,孫屯村面貌煥然一新。

  抓產業促增收

  

  

  

  

  

  

  

  

  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針對孫屯村沒有特色支柱產業這一實際,孟向東結合實際發展經濟,著力落實產業項目,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治本之策。他帶領工作隊成員積極聯繫營口市扶貧辦、蓋州市扶貧辦、梁屯鎮黨委、政府尋求支持,把精準扶貧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關政策,制訂了以村級集體經濟為主體,採取引進社會力量幫扶、建立農民合作組織、破解產業發展融資難題等舉措,幫助農民拓寬致富門路。他多次深入調研周邊市場前景良好的產業項目,結合農戶需求,培育了三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確定了引進香菇種植項目作為孫屯村脫貧長期見效發展項目,協調落實產業項目幫扶資金230萬元,該項目已投入生產;園區佔地35畝,建成香菇大棚52座,自5月初以來,共生產了優質香菇10000餘公斤,且均銷售一空;建成配套恆溫庫一座,能夠存儲香菇10000公斤。到目前為止,貧困戶及貧困邊緣戶參與就業近30人,計劃收益分紅150人,可帶動實現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摘帽」;同時,帶動回鄉大學生建立香菇大棚12座,投放菌棒7萬株,又解決了10餘名村民就業;香菇產業項目的建立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了一個好項目,實現了訂單生產,解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中的「瓶頸」問題,促進產業化、規模化和效益化發展。協調落實產業項目幫扶資金75萬元,現有絨山羊養殖項目作為中期見效發展項目;協調落實產業項目幫扶資金70萬元,新增果樹套袋加工項目作為短期見效發展項目,該項目已進入生產階段。

  通過產業引領,加大基礎投入等措施,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再燃希望。

  抓民生促和諧

  

  

  

  如今,行走在孫屯村的農村公路上,已不見了昔日土路,下雨時泥水、汙水橫流的蹤影,車輛也暢通無阻,讓人感到舒暢。一年來,孟向東始終抓民生促和諧,農民福祉顯著提高。駐村以來,投入14萬元,分別三次入戶走訪慰問243戶貧困戶;通過他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讓他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投入144540元,並對貧困人口438人,每人180元合作醫療,150元大額保險,保質保量推進民生工程的實施。投入18000元,資助13名貧困學生,實現了教育保障;完善「農家書屋」建設,解決農村農民文化活動場所,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身需求。目前,扶貧待建項目已落實,預計投入110萬元,新建2座大橋;投入113萬元,完成6條路5公裡;投入39萬元,完成危房翻建、異地搬遷6戶……眼下,孫屯村再次吹響脫貧攻堅集結號,再次「亮劍」脫貧攻堅主戰場,一場限時打贏的脫貧攻堅戰正全面打響。2016年,孫屯村163人實現脫貧,今年計劃實現全部脫貧,貧困村「摘帽」。

  

  精準幫扶「號窮脈」,帶上感情「拔窮根」!在駐村幫扶的一年多的時間裡,孟向東始終立足服務群眾,在群眾的需求中丈量脫貧致富的步子、尋求精準扶貧的辦法,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苦幹實幹,有效解決了孫屯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展現了農村基層幹部敢於擔當、服務群眾的時代風採。

  「脫貧攻堅工作,不是紙上談兵,不能停留在會上、紙上,更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必須科學準確,全力以赴,不能讓一個貧困戶掉隊,確保每戶都順利走向小康社會……」這就是孟向東,一個一心為民、兢兢業業的好黨員,一個謙遜誠懇、忘我工作的好同志,一個心繫群眾,為民謀利,始終以「真愛幫扶暖民心,拳拳赤子報黨恩」服務群眾為最大快樂的好公僕——爭做扶貧先鋒,擼起袖子加油幹,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去兌現黨旗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記者于學忠報導)

相關焦點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基層動態】富寧法院駐村扶貧工作隊 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基層動態】富寧法院駐村扶貧工作隊 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2020-02-13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扶貧駐村工作隊受到當地政府表彰
    12月29日,中共張家口市委、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召開「三大歷史任務先鋒榜表彰會議」,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駐村工作隊被授予「脫貧攻堅先鋒集體」稱號。據介紹,脫貧攻堅任務開展以來,該院駐張家口市宣化區趙川鎮趄柳樹村工作隊,本著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堅守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忠誠於黨、情系百姓,努力工作、奮發有為,做到了正確處理各種矛盾、一絲不苟履行職責、用情用力精準脫貧,先後扶助趄柳樹村落實了160wk壯大村集體光伏項目、310wk專項扶貧光伏項目、安全飲水工程、雜糧加工項目等。
  • ...記市中級人民法院駐四子王旗忽雞圖鄉哈拉圪那村扶貧工作隊
    記者來到距離烏蘭花鎮33公裡的忽雞圖鄉哈拉圪那村委會,一場由市中級人民法院駐村工作隊與村黨支部聯合組織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奠定鄉村振興基礎」主題黨日活動正在開展,村民黨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自市中級人民法院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村以來,類似這樣的帶領村民謀發展的活動已屢見不鮮。
  •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2020-07-0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梅與132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交流
    6月24日下午,藍田縣召開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會,縣委書記林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美蓉,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李同勃,省定貧困村和市級重點村132
  • 扶貧路上的責任 ——記吳忠市公安局派紅寺堡區朝陽村駐村扶貧工作隊
    「村上來了新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2019年7月,根據吳忠市公安局研究決定,朝陽村第三任駐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田會龍的帶領下來到朝陽村開始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開啟了他們扶貧攻堅的新曆程。到任的第一天,時任紅寺堡區區委常委、紅寺堡鎮黨委書記王忠強就語重心長對田會龍說:「臨陣換將是大忌,但根據朝陽村扶貧工作情況,我們黨委不得不決定「換將」,朝陽村村大人多,人員複雜,扶貧工作任務重,加之僅剩下4個月的時間就要接受國家和自治區脫貧驗收,希望你們新的駐村工作隊全力以赴。」初上扶貧戰線的駐村工作隊倍感壓力。
  • ...清水河縣老牛灣鎮大岔梁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 崔衛畢
    平均年齡70歲,大多是「老弱病殘」的村民居住在乾旱少雨半山地帶,基礎設施耗資大,建設難,嚴重製約了該村的經濟發展,加之農業生產農藥、種子、化肥等生產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交通運輸成本高,農副產品交易難,老百姓出行難等問題擺在新隊長面前。壓力就是動力,使命召喚擔當。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當年5月,高宏宇被組織派到土城子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然而,當真正駐村時,高宏宇的一腔熱情差點被澆滅。開會沒人來、入戶碰鼻灰……面對百姓的不信任,高宏宇沒有氣餒,帶隊挨家挨戶走訪。撂荒的土地、滿街的垃圾,讓他意識到調動村民積極性,是脫貧攻堅首要任務。
  • 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當日9時31分,51歲的郭建平永遠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 張寨村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開封市環保局駐杞縣張寨村扶貧工作紀實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查看花生收穫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到貧困戶家裡走訪□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文圖村委辦公室漏雨的房頂被修好了;村小學倒塌的圍牆開始重建了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曉光說。A加強黨建促進脫貧辦實事得民心張寨村位於杞縣沙沃鄉政府南兩公裡處,該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517戶2238人,人均耕地約1畝,主要以種植大蒜、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因農作物價格低廉、村子交通不便等條件限制,張寨村現有貧困戶75戶219人。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我們則認為,從組織形式、工作內容、考核要求和獎勵機制看,扶貧工作隊具有強烈的科層組織色彩。第一,大多數省份都建立了有關扶貧工作隊的層級管理體系。例如,A省建立了由省、市(州)、縣、鄉(鎮)、村五個層級構成的扶貧工作隊伍。其中,省、市(州)、縣三級扶貧隊伍在同級組織部下設有辦公室,以分解駐村任務、傳遞信息和管理隊員。每級扶貧工作隊由同職級的扶貧領導幹部擔任隊長,管理本級和下一級的工作隊。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
  • 防疫和脫貧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都幹了啥
    超5萬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衝鋒在防疫和脫貧一線——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幹了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劉凱敏永順縣楊木村村民周光玉準備春節後辦喜酒,經省委網信辦駐楊木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戴海文勸說
  • 扶貧路上的稅務力量——揭陽市稅務局駐揭西縣關西村扶貧工作隊小記
    市稅務局駐揭西縣關西村工作隊開展扶貧慰問。通訊員 攝記者 張秀川 揭西縣南山鎮關西村是全縣67個省定貧困村之一,2019年5月,關西村來了一個扶貧工作隊——揭陽市稅務局駐關西村扶貧工作隊。自駐村開展扶貧以來,工作隊幫助該村通過考核達到貧困村出列標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隊長於敬敏也深受當地幹部群眾好評,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小於書記」。 舍小家顧大家,堅決不負使命 2019年初,根據新一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安排,市稅務局經過反覆醞釀,決定派於敬敏去關西村任第一書記。
  • ...情助脫貧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光菊
    我叫黃光菊,是羅甸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現任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014年以來,精準扶貧這個動聽的詞彙傳遍全國各個鄉村,全國自上而下,所有單位和部門都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
  • 惠來縣隆江鎮鳳光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真情幫扶結碩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揭陽市惠來縣隆江鎮鳳光村了解到,近年來,該村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527萬元,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脫貧長效機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人居環境大為改善,村民收入穩步增長,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市衛健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德周
    我叫王德周,是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都勻市衛生健康局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1月,在臨近豬年春節之際,我帶著組織的期望和重託,帶著背包行囊風塵樸樸來到都勻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歸蘭大山深處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聯盟村。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這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定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內心獨白。他們不負組織的信任與重託,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牢記心中大寫的「扶」,將駐村當成住家,將村民當成親人,噓寒問暖,排憂解難,更是深挖「病根」,斬斷「窮根」,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到戶到人,讓貧困村民戶戶有門路、收入有提高,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