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從2014年在上海、浙江試點,到目前為止,共有三批十四個省市正式啟動新高考。
而進入2020年5月份,安徽省頻頻發出新高考改革的信號,意味著高考大省安徽的新高考即將開始。
2020年5月初,安徽省教育廳印發《安徽省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2022年前全面使用新教材,各地各校要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
方案還提出: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著力增強高考綜合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健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機制,健全選學選考機制,根據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習基本需要,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要求,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關於高中選科後的教學安排,方案提出:學校要積極穩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制定學校選課走班指南,因校制宜,城市學校實行「大走班」 「中走班」,農村學校可以實行「小走班」,並可以與行政班並存。學校要研究制定選課走班運行機制下教學日常管理辦法、教師工作質量評價辦法和教研工作運行辦法等制度。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這個改革實施方案,本質上就是新高考改革,但是弔詭的是,方案通篇沒有提及「新高考」這三個字。
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對於新高考的實施還是很謹慎的。
再者,以往各省市宣布的新高考方案都是由省一級人民政府正式發布,教育主管部門的級別還不夠啊。
在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釋放出更多的安徽新高考改革計劃。
在接受採訪時,李和平說道:
「近年來,安徽一直按照『目標不變、力度不減、全力推進』的要求,推動高考改革,目前各項改革的條件已基本具備,高考改革有關事項已進入政府決策程序。」
「高考改革是一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不是一個簡單的老師給學生上課的問題、考試的問題,它與國家的教育制度、發展環境、人才分層分流體系都密切有關,也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因此,高考改革不僅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做相關準備,還要考慮所在地社會環境、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他們對政策的理解能力等。」
「安徽高考改革尚未正式啟動,但我們一直在按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準備條件,構築資源,打造環境。」
「目前我們基本具備改革的條件了。」
聯繫到5月初教育廳發布的《安徽省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安徽省的新高考改革很有可能在今年秋季正式啟動。
要知道安徽省作為高考大省,近幾年參加高考人數一直在50萬左右,而安徽省內的高等教育資源並不豐富,僅有三所高校躋身211行列(包括中國科技大學)。
可想而知,安徽省的高考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地獄模式。
按照原計劃,2018年將有17個省市推出新高考改革方案,但只有8個省市直到2019年4月發布了實施方案,其餘省市則推遲實施。
其中,安徽省教育廳宣布,經省政府同意並報教育部批准,2018、2019年暫緩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在2018年12月曾指出:安徽省推遲新高考落地的原因,包含省內高中的教學基礎條件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這些距離新高考的實施有一定的差距。
2019年2月,教育部正式宣布將按照「時間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效果」的原則,確保新高考改革穩步、有序推進。
這就意味著,原定在2020年全國完成新高考改革的計劃要向後延遲,具體實施時間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成熟一個,啟動一個。
與此同時,在已新高考的省市中,科目設置方案從第一輪、第二輪試點的「3+3」到第三輪試點的「3+1+2」,這一變化明確體現了教育行政部門開始對考生選擇權進行適當限制,標誌著高考改革從單向擴大自主權轉向在一定約束條件下有限度地進行放權。
這也間接反映出新高考改革試點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減少選科組合來加以化解。
但是在等級考、賦分制等方面的矛盾,還只是通過嚴格選考科目要求、建立選考科目託底保障機制等措施加以解決,可以說並未徹底解決新高考的制度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