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修學旅行時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又是修學旅行時

本報記者 裴軍


    

    名古屋小學生休學旅行

    李晉攝

    暑假臨近,山田先生開始考慮帶上高二的孩子去何處旅遊一番。

    「去中國吧,還能參觀世博會。」記者推薦道。

    「不行的,孩子的學校9月將組織他們去中國修學旅行。澳大利亞也不行,他初中時也是參加修學旅行去過了。去哪兒呢?反正不能和修學旅行的地點重複了。」山田喃喃地念叨著。

    山田先生所說的「修學旅行」,是日本小學到高中階段學校教育的一個特色環節,通過集體旅遊來提高學生的文化、語言、歷史等各領域的認知水平。

    據日本修學旅行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08年度,日本全國共有944所高中組織了海外修學旅行,其中公立431所,私立513所,參加的學生人數為150975人。從訪問的國家和地區看,前三位分別是東南亞(24.3%)、北美(19.6%)、大洋洲(17.9%)。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居於首位,選擇中國大陸為修學旅行目的地的佔7.6%,位居第六。

    近幾年,我國國內學校的修學旅行開始升溫。為招徠中國學生去日本,日本政府在2008年10月頒布了免除中國修學旅行學生入境籤證的措施。措施規定,只需要學校校長給駐華使領館出具一封組織赴日修學旅行的證明信,一份學生名單和一份在日本的活動日程表,即可獲得30日之內的入境免籤。

    日本修學旅行的目的地不盡相同。小學生多是選擇距離學校並不太遠的地點,例如關東地區小學多去東京、橫濱、日光或箱根,關西地區小學多去京都、大阪和伊勢志摩等地。從初中生開始,旅行範圍擴大到整個日本。上世紀90年代起,日本初、高中學生的修學旅行開始涉足美國夏威夷、義大利、中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尤其是私立中學,更多選擇組織學生去海外旅行。有的學校還將其有特色的修學旅行作為一個強項寫進招生簡章。

    修學旅行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開拓視野。不過,這項活動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保證學生的安全。圍繞這個問題,日本各學校在組織修學旅行前要做好充足準備,制定專門的危機管理手冊。既要防患於未然,又要在事故或突發事件出現後做到及時和妥善應對。尤其在海外旅行前,校方一方面通過外務省和旅行社積極搜集旅行目的地的各類狀況,包括社會治安、天氣、衛生狀況等;另一方面,在出發前會反覆對學生進行危機教育,培養迴避和處理危險狀況的安全防範意識。

    日本的修學旅行一般都會委託給信譽良好的旅行社辦理,路線安排也儘可能選擇發生意外可能性最小的地方。這也是為何新加坡成為日本學校首選的修學旅行目的地的最大原因。

    雖然修學旅行是以單獨的學校、班級為單位各自施行,但日本政府部門對修學旅行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目前,日本47個都道府縣地方教委每年都會出臺本年度修學旅行的實施細則,轄區內的中小學校必須遵照執行。細則具體包括實施旅行的學年、旅行天數、行程長短、所需費用以及隨行教師的人數等。

    由於日本實行地方自治,因此各地教委關於修學旅行的準則和標準並不相同。例如,北海道教委規定,高中生修學旅行須控制在5晚6日之內,如果是海外旅行或是國內旅行乘坐飛機,則時間須限定在4晚5日。隨行教師的人數也依據出遊學生人數而變化,例如學生在20人之內,隨行教師需要3人;30名學生之內隨行4人;67名之內隨行5人,以後每增加25個學生隨行老師增加1人。

    東京都教委2010年度的修學旅行準則規定,初中生修學旅行時間控制在72小時之內,高中生為96小時之內。小學、初中生的所需費用「要考慮到家長的經濟負擔,儘可能減少預算」,高中生修學旅行則明確規定,國內旅行每人不得超過7.98萬日元,海外旅行費用上限為9.5萬日元。而宮城縣制定的準則要求高中生海外旅行費用限額則是15萬日元。

    

相關焦點

  • 韓國:「修學旅行」
    看看他們怎樣過  新華社首爾專電(記者幹玉蘭)每年到了暑假,韓國各地大、中、小學生都會組團參加被稱為「修學旅行」的各種海外考察、旅行和進修活動,以拓寬眼界,增加閱歷。  據悉,韓國的「修學旅行」制度始於1900年,普及於上世紀70年代之後。幾乎每個韓國人都在學生時代參加過各種類型的「修學旅行」,這種旅行已成為韓國獨有的社會文化現象,被認為是青少年走出課堂、增長見識和交友的良好方式,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近年來,除了傳統的觀光和考察類型的「修學旅行」,韓國還出現了外語「修學旅行」、體育「修學旅行」等全新的形式,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 日本教育之修學旅行
    (留學生自述)來日本留學後,上學期到這學期已經參加了兩次留學生修學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觀光學習,每次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穫.前段時間大概就是日本這邊剛開學,經常會在路上碰見日本學生修學旅行的隊伍,所以前段時間的日本不僅是櫻花季和旅遊旺季,還是日本學生的修學旅行季
  • 日本修學旅行的終極目標
    「修學旅行能讓學生體會和平的尊嚴,感知勞動的喜悅,感受大自然的威脅與溫暖,這些都是修學旅行的終極目標。」  出發前,學校的保健醫生要對參加修學旅行的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體內細菌檢查,然後由校醫、食堂營養師與班主任共同決定學生能否參加旅行。  出行時,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規定每15~30名學生就要配備一名帶隊教師,團隊中還必須有校醫和營養師,甚至校長也跟著出行。出行中如遇安全問題,要緊急應對與解決。出行結束後,還要對已解決的種種事情進行善後處理。
  • 日本修學旅行怎樣開展?
    修學旅行旨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自理和自律的能力,培養學生安全和守規則的意識、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通過了解本地區、本國的歷史和文化,進而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日本從二戰後就開始逐步實施修學旅行,到1960年已成為所有中小學的常規教育活動,《日本學校教育法》中對此作出了相應規定。
  • 日本「修學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參加修學旅行的日本學生修學旅行一般是針對小學、初中與高中各階段的畢業班或下年度畢業的班級而實施的。作為學校外的一種學習,修學旅行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住宿、營地活動。日本文部省十分注重修學旅行中的安全問題。為確保學生安全,文部省對開展修學旅行前前後後的每個環節都有細緻而嚴格的規定。舉辦修學旅行前,要在前年度進行策劃,要成立由校長、教務長、年級主任、班主任等組成的修學旅行計劃委員會,選定目的地之前要前去考察與交涉,讓學校保健所人員調查修學旅行住宿地的食品與環境衛生等。
  • 日本修學旅行:行走中的「必修課」
    從上述調查可以看出,日本中小學修學旅行組織學校多,參與學生面廣,修學旅行已形成一種常態。那麼,日本是靠什麼來保障如此大規模的修學旅行活動做到安全有序開展呢?在筆者看來,其中的「利器」之一就是日本各地教育委員會制定的適用於本地的「修學旅行實施基準」。此基準分為國內與海外兩種。各級學校若要組織學生修學旅行,必須要達到此基準的要求,否則修學旅行將難以成行。
  • 日本修學旅行讓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
    1886年,東京師範學校開展「長途遠足」,學生徒步到千葉縣,進行了為期數天的古蹟參觀、生物採集研究等活動,同年出版的雜誌也正式將此類活動命名為「修學旅行」。這次旅行被「日本修學旅行協會」認定為是日本真正意義上修學旅行的開始。其後,長野縣和山梨縣等地也組織了觀測日食、富士山登山等住宿旅行活動,修學旅行很快在全日本普及開來。
  • 韓國政府叫停修學旅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上周「歲月號」(Sewol)客輪事故之後,韓國政府再不敢讓學校辦什麼修學旅行了。韓國教育部周一宣布,禁止各學校再舉辦修學旅行,這一禁令至少會持續至今年6月。  韓國教育部副部長羅承日(Na Seung-il)在一次會議上告知17個城市主管教育的官員稱,今年第一學期於6月份結束之前,要叫停所有的修學旅行活動。
  • 「取長補短」日本「修學旅行」對中國「研學旅行」發展的啟示
    舉辦修學旅行前,要在前年度進行策劃,要成立由校長、教務長、年級主任、班主任等組成的修學旅行計劃委員會,選定目的地之前要前去考察與交涉,讓學校保健所人員調查修學旅行住宿地的食品與環境衛生等。出行時,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規定每15~30名學生就要配備一名帶隊教師,團隊中還必須有校醫和營養師,甚至校長也跟著出行。出行中如遇安全問題,要緊急應對與解決。出行結束後,還要對已解決的種種事情進行善後處理。
  • 韓國教育部暫停所有修學旅行
    人民網韓國珍島4月22日電(張悅)韓國教育部21日發表聲明,決定全面停止小學、初中、高中本年度上半學期的所有修學旅行。並將通過市、道(省)教育廳搜集學生和教師意見後,對大規模出行的修學旅行存廢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改善方案。
  • 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於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旅遊局聯合舉辦的「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北京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研討會」今天在此間召開。  本次修學研討會邀請了中日雙方政府、教育界、旅遊界、新聞媒體的相關人士三百六十人參加。其中,來自日本的中學校長、教導主任一百五十二名,中方中學校長一百零二名。
  • 青春的餘韻,最後的癲狂——驚悚又黃暴的修學旅行
    作為日常類動畫漫畫常駐的、頗具霓虹特色的項目,修學旅行的出現頻率不輸學園祭、社團合宿等活動,並因為常常伴隨著表白、撕逼、異變、助攻等喜聞樂見的展開而備受觀眾矚目。今兒個,就讓我們來一起聊聊,霓虹修學旅行的那些事兒。說走就走的修學旅行?
  • 修學旅行 | 這一點,日本走在我們的前面!
    5月中旬,正值日本中小學的修學旅行季,我帶領著貝格私塾迪斯尼環球之旅遊學團,來到了東瀛,親眼目睹了遍布酒店、餐廳、景點、山野等地學生們的修學旅行盛況;此行也給了我足夠的機會,對日本的修學旅行制度,做了認真研究。
  • 紅色的修學旅行,新一和小蘭的世紀之吻
    因為等得越長久,重逢時也就更幸福啊——毛利蘭,而在《紅色的修學旅行》系列中,兩個人終於是確立了戀愛關係。紅色的修學旅行但是新一畢竟是靠小哀的解藥暫時恢復成新一的,在藥效失效時,因為服部平次假扮新一說他和小蘭已經在倫敦深吻了,於是新一的同學中道就將這件事情大肆宣傳,知道事情的小蘭顯得非常生氣
  • 日本人有多重視修學旅行?看疫情下學校的「創意修學」你就懂了!
    為了配合學校的修學旅行,日本可謂是全社會「總動員」,文科省會專門指導學校進行修學旅行的組織,發布安全管理事項要求,鐵路部門在每年修學高峰期會開通學生臨時專列,專門供出去旅行的學生團體乘坐,一些企業也會無償提供接待參觀服務。
  • 看日本如何開展「修學旅行」
    國家財政支持減輕了參加修學旅行活動學生的家庭負擔,讓普通家庭能夠負擔起學生的修學旅行費用支出,為日本的修學旅行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推動力。同時,修學旅行活動的經濟帶動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為下一輪修學旅行活動的開展加大財政支持。日本修學旅行是以單獨的學校、班級為單位各自施行。由於日本實行地方自治,日本47個都道府縣地方教委關於修學旅行的準則和標準並不相同。
  • 北京市今年接待逾三萬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電應中國國家旅遊局邀請,由日本公立學校負責人組成的修學旅行研修團,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到北京開展研修考察,以期為二00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雙方人員交流及以修學旅行為基本方式的青少年交流打下基礎。
  • 聚焦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西安開啟思想盛宴
    12月11日,2020年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交流研討活動在西安舉辦。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表示,青少年交流是中日友好往來的重要組成,為增進兩國相互理解、促進中日友好、夯實民意基礎發揮了獨特作用。為了促進恢復和擴大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張旭希望兩國共同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市場開發和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更深入的市場調研,設計高品質修學旅行產品,培養更多青少年交流相關專業人才。通過開展體育、文化和旅遊等活動,增進兩國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認知。
  • 陝西成為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重要「打卡地」
    研討會邀請了中日相關代表、修學旅行領域專家、學者,通過交流發言的形式,總結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的成果,探討面臨的問題,深入推進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發展。陝西成為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重要「打卡地」陝西省政府有關領導在致辭中表示,西安是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古都,也是中日友好交往歷史的見證者。
  • 我國首個「日本修學旅行基地」落戶華西村
    本報訊12月9日,江陰市華西村舉行了隆重的「日本修學旅行基地」掛牌儀式,來自日本長崎日大高校修學旅行團的220名成員出席了掛牌儀式。據國家旅遊局市場處介紹:這是我國第一個日本修學旅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