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上27歲晉升少校屬於特例嗎?戰爭時期不稀奇,和平年代不容易

2020-12-20 騰訊網

黃埔一期畢業的關麟徵,1926年夏天晉升北伐軍憲兵團第三營少校營長,這一年他才不滿22歲(1905年出生),所以27歲的少校軍官真心沒啥稀奇。不妨細算一下,關麟徵1924年底畢業到1926年授少校銜,前後不過兩年半的時間,即便是在飛黃騰達比例很大的黃埔第一期,起點也算是比較高的。

姚子青少校劇照

不過這個關營長有點倒黴,憲兵團在江西南昌槍殺了該市總工會主席,時任第九軍副軍長兼南昌公安局長的朱老總,借這個機會派兵把憲兵團全部繳械遣散,關麟徵也被解除武裝攆出了南昌。後來去南京投蔣,次年晉升上校團長,最終能夠成為黃埔軍校校長和陸軍總司令,除了蔣氏的信任以外,與其職銜升遷速度也有關係,早期甚至甩開了胡宗南半條街。

因為在黃埔一期生中,生於1896年的胡宗南算是年齡比較大的,1924年底畢業時已經年滿28歲,他也是1926年初晉升第一軍教導師的少校營長,但是人已屆而立之年。當然了,黃埔一期生因為趕上了東徵北伐,所以職銜晉升飛快,從關麟徵和胡宗南的從軍經歷來看,從少尉到少校基本就是兩年多時間,可以視為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特例。

中尉劇照

但隨著南京中央軍校的開辦和1935年軍事委員會成立銓敘廳以後,軍銜的晉升就逐漸正規許多了,尤其是「停年」要求的比較嚴格,按規矩少尉升中尉為兩年、中尉升上尉以及上尉晉少校則各需三年,除非有特別貢獻和特殊戰功。也就是說,軍校畢業至少八年才能混到少校。尤其是銓敘軍銜更是一步一個腳印,幾乎不存在校尉級軍官破格晉級的可能。

比如電影《八佰》裡黃埔四期的團附謝晉元,從1926年畢業到抗戰爆發期間歷時11年,才剛剛掛上了中校肩章,就是這個原因。謝晉元到1937年剛滿32歲,淞滬抗戰的1932年曾在第十九路軍任少校營長,這麼算來當時也就27歲,所以在戰爭年代30歲之前成為校官,真心不是啥稀罕的事情。

少尉劇照

抗戰電影《捍衛者》裡面死守寶山城的第18軍98師營長姚子青,乃是1929年的黃埔六期畢業生,1936年晉升少校營長,年齡恰好27歲,能夠在七年時間裡從少尉晉升少校,想必是沾了第18軍是嫡系的光,另外在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的進修,應該也是加分項。抗日報國就不提什麼「前途」的事情了,淞滬會戰期間他率600壯士血灑疆場。一直沒有搞清楚的是,各種介紹中姚子青1937年已晉中校,而電影裡面仍然掛著少校軍銜,從常識上看支持後者。

就更別跟我軍那些將領比了,他們更加年輕更加不拘一格地提拔,林彪27歲時已經是紅軍王牌部隊紅一軍團的軍團長,如果當時我軍有軍銜體系,那最少得是個中將了。而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17歲時已經是少共國際師政委,指揮數千人馬,怎麼也得跟少將軍銜劃等號了,所以戰爭年代,我軍的職銜是沒有一定之規的。

建國初期的少校軍官

但是和平時期軍隊要正規化,破格使用的情況就極為罕見了,按如今我軍的軍銜體系和晉級年限的規定,軍校本科畢業生由少尉晉中尉基準年限為兩年(大專以下為三年),中尉晉上尉為四年,上尉晉少校仍需四年。換句話說,從邁出軍校校門到晉升少校軍銜,普遍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這是絕大多數軍官的必經之路。

然後我們再算一下軍校畢業的普遍年齡,現在大多數孩子是六歲上學,小學和中學總共需要十二年時間、本科再來個四年,從軍校出來授少尉銜怎麼也得22歲,按前述的晉級年限說明,27歲正常也就是上尉副連職或者連職幹部,所以27歲能夠成為少校軍官,進步速度確實夠快的,當然前途一片光明,因為這將意味著,不出意外40歲左右已經是大校銜。

姚子青

出現這種情況也並非不可能,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是軍校畢業後直接授的中尉銜(確實有,但是比例不大),起點較高並且晉升迅速。第二是部隊特別吸收的專業人才,比如計算機人才或者科研人才,參軍入伍後是直接授銜,那麼會根據高學歷以及高水平,授予高於普遍情況的軍銜。第三是少年得志,早於普通孩子幾年就中學或者大學畢業,然後從軍後年齡偏小。

不過起點高是一回事,軍旅生涯是否一帆風順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27歲的少校也未必將來一定成為將軍,可能會在仕途中出現停頓期,一切的一切,還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把握。

女軍官

相關焦點

  • 不管是大學生還是高中生參軍,在部隊考軍校,從少尉到少將要幾年
    2020年,年末歲終,雖然疫情仍然在繼續,但是參軍的熱潮仍然不減,部隊本來就是個特殊的軍事集團,實行封閉化的軍事管理,與外界的接觸甚少,這樣就更加的安全,被傳染的機會更小,參軍的熱潮更高漲,你知道從尉官幹到將官需要跨越多少個級別,多少年的時間嗎
  • 軍隊上一個師有多少人?從軍校畢業晉升到師長,需要多少年?
    其他主力部隊還沿用軍-師體制,例如新六軍曾被稱為「五大主力」之一,屬於作戰力最堅強,裝備最精良的五支部隊之一。新六軍成立於1944年5月,以原新一軍新編二十二師為基礎,與第十四師、第五十師合編而成。下轄第14師、青年軍第207師和新編第22師。新六軍出身「王牌軍」,由名將統領,再加上全部美式裝備,成軍以來戰無不勝,大敗日軍。
  • 部隊中的士官有機會晉升為軍官嗎?
    部隊中的士官晉升為軍官,主要有以下這幾條途徑。第一,士官在部隊考軍校。想要在部隊考軍校,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高中及以上學歷,不能超過考軍校的年齡。在部隊考軍校一共有兩次機會,第1次是上等兵的時候,第2次是下士第一年的時候。
  • 少校可逐月,那尉官怎麼辦?
    文/南方經常聽到有人問:少校可逐月,那尉官怎麼辦?可能有人會說,尉官還年輕,都不符合轉業條件,著什麼急?或許,那是別人家的尉官年輕,在很多單位,尤其是「紐西蘭」,三十多歲的中尉、上尉,比比皆是。談及此,可謂是一把辛酸淚。1、少校可逐月,是否少校就是逐月的起步門檻?
  • 戰爭年代如果「口令」對不上,部隊可否直接開槍?那是大錯而特錯
    所以口令並非唯一的敵我識別辦法,戰爭年代也不是用以區分是否友軍的最重要手段,既然如此,哪怕是口令沒有對上,各部隊也不能輕易開槍,出現誤擊友軍算誰的?為什麼不能輕易開槍呢?首先要注意口令的使用特點,它一般只是在戰線後方、部隊宿營地或者大後方的警備區域裡使用,因為前線根本無此必要,發現風吹草動直接可以開火了。
  • 戰爭年代明哨很容易被敵人摸掉?沒那麼簡單,細說哨兵的四大類型
    這個橋段不是編的,是抗戰時期的軍事常識,因為敵後遊擊戰的殘酷,遠超你我的想像,鬼子也不是蔣軍,作戰主動性還是很強的。其實戰爭年代部隊的警戒哨會分為若干種,既有明哨、暗哨和流動哨,也有班哨、排哨等加強版,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我們只了解明暗哨的存在,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 大校軍銜在部隊中常見嗎?屬於什麼級別?
    那麼,大校軍官在部隊中常見嗎?是屬於什麼級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55年和1988年兩次實行軍銜制,均以大校作為校級軍官中的最高級別。根據1955年我國的軍銜制規定,大校軍銜一般可授予軍長、副軍長、師長和副師長。
  • 為啥多數人當兵2年就退伍,而不留在部隊?不是誰想留就能留的
    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同學們心中依然有著很濃厚的愛國情懷。近幾年來大學生當兵的情況也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常見了。同學們或是在上大學期間就選擇入伍,或是在畢業以後想當兵歷練一下。但是這些同學不管是什麼人,基本都屬於「義務兵」,也就是普通士兵。
  • 軍銜制已到,明年晉升軍銜的還能正常晉升嗎?
    按照營以下軍銜制的規定:正排對少尉、副連對中尉、正連對上尉、副營對少校、正營對少校,目前已經是中校的正營,也不做降銜處理。看起來,軍銜制改革是不錯的,軍銜套改也是就高不就低,像營以下的,都能獲得提前晉升的紅利。但是,最難得就是明年本應該晉升中校的這一批。
  • 少校將滿4年的可能要明年升中校了
    之前很多人問,現在少校三年半,6月份即將晉升中校,是正常晉升還是延長至明年?軍銜制最低晉升年限政策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就是說,現在已經是執行少X5年這個政策,所以,只能等明年。相比之下,因著軍銜套改,從上尉直接晉升到少校的,算是賺了個小小的便宜。
  • 20多個小國在一起共謀和平,原來春秋時期也有和平年代
    春秋時期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團亂豆腐,除了剛開始的齊桓公爭霸年代外幾乎就沒有比較和平的時期了,那個時候雖然晉楚也是大國,但是實力還沒有達到那種壓倒性的地位,所以在齊桓公的聯合下各國也都相繼組成了聯盟,這其實在客觀上就維護了整個世界的和平以及穩定。
  • 美國U2被蘇聯擊落,讓甘迺迪不敢轟炸古巴?前線蘇軍戳破紙老虎
    蘇聯集團軍司令普利耶夫大將則決定提高部隊的警戒效率,他還決定動用所有的防空手段,薩姆2被布置在古巴的要害陣地上。駐紮在古巴的蘇聯防空部隊收到密碼電報,允許使用武器,但強調必須是在受到攻擊的情況下才能開火。
  • 我國最特殊的女警官,31歲被部隊特招入伍,後成功升為少校警銜
    導語:我國最特殊的女警官,31歲被部隊特招入伍,後成功升為少校警銜 引言 社會環境讓人在其中面臨重重壓力,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繫卻成為生命中最好點綴,人情味兒是很多人所追逐的一種因素,它充斥在生活中,讓生活變得愈發多姿多彩。
  • 珠江豐碑,他為救人不幸遇難,妻子被特招入伍,授少校軍銜!
    雖然年齡有點高,但並不妨礙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屬於自己的榮譽,榮獲三次三等功就是他最好的證明。但在二零一四年的春天不幸發生了。鄭益龍休假時經過珠江,看到有人不小心掉落水中,身為軍人的他來不及做過多的思考,便本能地跳入江中,想救起落水者,可是他自己卻因體力不支,不幸犧牲。
  • 蔡英文警衛部隊又出事 少校酒後違紀在家打女友部隊打長官
    未料才報到第一天,原本應該是要擔負軍紀安全任務的李姓少校,竟然在寢室飲酒,到了晚間渾身酒氣,還想要強行離開營區外出繼續喝酒,但遭到衛兵阻止。李員不滿大鬧營區,驚動了營區內的高階幹部,憲兵隊長楊怡泰也親自到場了解。
  • 戰爭讓敘利亞國破家亡,我們渴望和平,不希望印度是下一個敘利亞
    引言:其實我們從來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更希望任何人不要打破這種和平。01敘利亞內戰敘利亞是一個曾經盛產玫瑰油,被稱為玫瑰之地的美麗國家。但是經歷了九年戰爭後,天堂早已不在,敘利亞已經家不成家、國不成國!
  • 88歲抗美援朝老兵:已不認數字卻仍記部隊番號
    我們關注這些「最可愛的人」,聽這些也許不常記得眼前事的老兵精確地敘述當年的經歷,不僅是為了重溫志願軍戰士當年的英勇頑強與無上榮耀,更是為了不讓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蒙塵,以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和祖國邊陲的安寧。伴隨著衰老而至的記憶力退化,一度讓88歲的安傳培很難利索地從1數到10,他時而不知道3後面應該是幾,時而嘴裡念著「5」,手上卻比劃著8。「數字對我已經沒有意義了。」
  • 他60歲加入八路軍,授銜中校時已經82歲,曾被特批不用刮鬍子
    領導來勸他也不管用,這個事就被反映給了上級,最後還讓毛主席給知道了。毛主席當場拍板,說蔣維平是模範,可以給他批一個特例。蔣維平在我軍中的資歷非常老,他的年齡就要比朱老總大8歲,最早他是在北洋軍隊服役,做到了副團長的位置,後來因為看不過舊軍閥的作用,就辭職回老家當了一個醫生。蔣維平醫生很高明,讓他一下子成為了當地的名醫。
  • 詳解我國軍官軍銜晉升的五大規則!你想知道都在這
    很多人都對我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度非常感興趣,大家都知道我國解放軍現役軍官的軍銜分為三等十級,分別是將級三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三級:上尉、中尉和少尉。但是大家可能對軍銜的晉升規則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