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和孩子同步學習初中知識。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家長慧!
點擊進入→在線教育,為孩子找一個優秀的輔導教師
閣老李西涯、學士程篁墩,成化間各以神童舉於京。方朝見,適直隸貢蟹至焉。帝即出一對試之云:「螃蟹渾身甲冑。」程對曰:「鳳凰遍體文章。」李對曰:「蜘蛛滿腹經綸。」後西涯入相而經濟天下,程則終於學士,以文章名世。然偶爾一對,而終身事業見之也。
1. 閣老:指文淵閣大學士。2. 學士:指翰林學士。3. 成化:明憲宗年號。4. 直隸:京城地區。
經綸,漢朝以前,有統治地位的階層擁有傳播文化的特權,他們以蠶絲為材,編成綢緞,潑墨寫字。理出絲緒為經,編織成繩為綸。「經綸」意一:文化,知識,思想的代名詞如「滿腹經綸」;「經綸」意二:籌劃國家大事,如「經綸世務」。
有厚積方能薄發。李西涯與程篁墩的才思敏對,絕非偶然的靈機一動,他們後來的文章事業皆緣於二人深厚的積累之功。
解釋加著重號的字詞。
(1)以神童舉於京( )
(2)以文章名世( )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然偶爾一對,而終身事業見之也。
選文交代了二人後來的情況,這樣寫有何用意?
秦穆公對伯樂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侄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一般的良馬是可以從外形容貌筋骨上觀察出來的。天下難得的好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這樣的馬跑起來像飛一樣地快,而且塵土不揚,不留足跡。我的子侄們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訴他們識別一般的良馬的方法,不能告訴他們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方法。有個曾經和我一起擔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觀察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本領絕不在我以下,請您接見他。」
秦穆公接見了九方皋,派他去尋找好馬。過了三個月,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我已經在沙丘找到好馬了。」秦穆公問道:「是匹什麼樣的馬呢?」九方皋回答說:「是匹黃色的母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馬牽來,一看,卻是匹純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麼能懂得什麼是好馬,什麼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一聲,說道:「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觀察地是馬的天賦的內在素質,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明悉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觀察他所需要觀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包含著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道理哩!」等到把那匹馬牽回馴養使用,事實證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
B
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包含著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道理呢!
3. 欲揚先抑
【初中文言文促讀三百篇】第十一篇:《棄書捐劍》
【初中文言文促讀300篇】第四篇:《濫竽充數》
【初中文言文促讀三百篇】第三篇:《自相矛盾》
初中文言文促讀三百篇之涸轍之鮒(2)
初中文言文促讀三百篇之南轅北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