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一大早,11歲的楊宇寧就起床了。吃完早飯後,他背起書包,去與同學董妍、賀溪源會合。三人見面後,就奔向黃河路小學少年宮。
初秋,湛藍的天空,陽光透過玻璃照進教室。休息的間隙,看著綠樹環繞的校園,楊宇寧的腦子飛速轉動,仍在回味剛剛閱讀的書籍《閃亮的時刻》。這是楊宇寧2016年暑假在少年宮讀的第14本書,也讓他收穫很多。「今天是我在少年宮學習的第21天。在這裡,我可以讀書、寫作業、打球……每一天都特別有意義。」楊宇寧說,以前暑假期間,他除了完成作業之外,就在家看電視、上網。2016年在少年宮,他跟同學一起玩、一起學習。這讓身為獨生子的他感到很開心。
如今,學校少年宮已成為學生的「樂園」。
城裡少年宮成「快樂大本營」
操場上,孩子們你追我趕,掀起一陣足球旋風;舞蹈教室內,動人的旋律、優美的舞姿,孩子們盡情享受藝術帶來的歡樂;書法室內,一雙雙小手正把一張張普通的彩紙「變」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畫……8月17日,沁園中學少年宮有聲有色地開展活動。這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大本營」。
沁園中學少年宮從7月3日起,採取隔天開放的形式,開設有繪畫、書法、器樂、排球、舞蹈等課程。截至目前,沁園中學少年宮接待學生近2000人次。該學校少年宮負責人李戰兵告訴記者,如今,少年宮已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除了體育、音樂等傳統活動項目之外,2016年10月份,學校還將開設3D列印、機器人、車床加工、地理社團等創新型活動項目,為學生再添「樂園」。
「來學校少年宮不僅讓家人放心,還可以和小朋友玩兒,學到不少東西。」文昌路小學三(3)班學生李博涵說,父母做生意比較忙,奶奶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平時無暇顧及他,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假期生活。在學校少年宮,他和小朋友一起練習書法,製作風箏、小紙傘。大家互相學習,「曬」著自己的作品。教室內,處處洋溢著笑聲。
該校政教主任楊曉奕告訴記者,學校少年宮暑期設有閱讀、美術、書法、手工製作、籃球、輪滑等課程。這些都是學生自願申報的。學校根據申報人數,安排相關學科老師輪流來教學生。記者在現場看到,每門課程都有15~20名學生在上課。學校還設立有專門的少年宮日誌,記載著學習時間、學習內容、輔導教師、學生籤到情況等。
鄉村少年宮成為留守兒童「第二個家」
城裡的孩子在少年宮學彈琴、練習書法、切磋棋藝,很多人對此習以為常。其實,這樣的事在濟源市鄉村學校也越來越普遍。
在梨林鎮第一中學的少年宮裡,記者來到科普製作課堂,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製作太空梭的模型。大家各有分工、配合默契,十分專注。學生任琨傑饒有興致地給記者展示了他暑假的作品——投射器。輔導員倪志中告訴記者,這個作品將參加市科技創新大賽,下一步還會對其進行調整、美化,讓作品更漂亮、更精緻。
「有一些留守兒童,平時沒人管、沒地方玩。鄉村少年宮把這些學生聚集到一起,較好地解決了他們雙休日、寒暑假幹什麼的問題,還給他們提供一個學習提升的平臺。」倪志中說,孩子們寓學於玩,很多人已經把少年宮當成了「第二個家」。
「別小看鄉村少年宮,設施配備可不比城裡的差。」看著孩子在少年宮玩得開心、學得認真,學生家長楊兵不禁感慨道。
近日,在軹城二中少年宮的活動現場,音樂舞蹈班的學生正在合唱。該學校少年宮負責人告訴記者,鄉村少年宮積極利用學校現有場地條件,整合各種優質資源,正在形成覆蓋農村的課外教育活動網絡,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
「活動超市」變身教育陣地
天壇路學校少年宮的經典誦讀、濟瀆路學校少年宮的足球活動、健康路學校少年宮的剪紙畫、軹城鎮東添漿學校少年宮的航模製作、承留實小少年宮的花樣跳繩……隨著學校少年宮活動的開展,一批批可供孩子們玩、學、樂的文化活動設施免費開放,一項項特色鮮明的課程品牌結出碩果。少年宮已成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據了解,2011年以來,濟源市利用市、鎮兩級財政資金7600餘萬元,利用各級文明單位結對幫扶資金350餘萬元,利用中央、省彩票公益金專項資金1212萬元,大力推進城鄉學校少年宮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在初中、小學建成少年宮88個。其中,國家級少年宮項目有11個,省級少年宮項目有10個。
「濟源市學校少年宮全部免費向周邊未成年人開放,平時每周活動不少於3次,暑期活動安排約6周時間。學校少年宮活動最少的有7項,最多的達30項,形成了『活動超市』。」市教育局學校少年宮工作具體負責人丁武周介紹,在師資配備上,各個學校均設有專門兼職輔導員,或聘請校外輔導員,或邀請有特長的家長志願者、幫扶單位志願者擔任輔導員。
採訪中,記者發現,少年宮從平時延伸到假期,從豐富校園生活到豐富學生暑期生活,對解除家長煩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下一步,濟源市教育局還將不斷傳承、創新,鞏固現有成果,深挖學校潛能,重點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他們的幸福成長添上一抹亮麗底色。(馬歡 賀欣欣 濟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