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構、功能、檢查、病變等多方面帶你認識腎小管

2020-12-22 腎泰網

腎小管一頭連接腎小球,一頭連接腎盂,腎小管按照分布部位可以主要分為近端腎小管、遠端腎小管和集合管。經過腎小球濾過形成的原尿進入腎小管後,通過腎小管最終形成終末尿,然後經輸尿管、進入膀胱,最後排出體外。

近端腎小管主要負責吸收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包括葡萄糖、胺基酸、各種電解質、鹼(碳酸氫根),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時可以出現腎性糖尿(此時患者血糖正常)、胺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尿中小分子蛋白質增加)、II型腎小管酸中毒等。

遠端腎小管主要負責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分泌氫離子和氨離子,遠端腎小管功能障礙可以出現I型腎小管酸中毒、腎性尿崩症等。

腎性尿崩症患者尿量超過2500毫升/24小時(ml/24h)或50毫升/每公斤體重.24小時(ml/kg.24h),尿量一般在4升/24小時以上,極少數可以達10升/24小時。尿比重低,為1.0001~1.0005,尿滲透壓降低,約為50~200 mOsm/kg.H2O,明顯低於血漿滲透壓(280~310 mOsm/kg.H2O),抗利尿激素也不能緩解症狀。

臨床用於判斷有無腎小管功能損傷的檢查包括:尿糖(須除外血糖升高)、尿胺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包括尿N-乙醯-β-葡萄糖苷酶(NAG)、尿液溶菌酶、尿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等]、尿理化六項(用於腎小管酸中毒篩查)、禁飲13小時尿滲量等。低磷血症、低鉀血症、低尿酸血症也提示可能合併有腎小管功能損傷。

腎小管間質病變程度是腎臟病進展的重要因素,腎小管間質慢性化病變主要包括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直觀地表現為腎小管與腎小管間距離增大)。

中藥冬蟲夏草及其人工培植的冬蟲夏草提取物(如百令膠囊、金水寶、健腎丸。健腎丸為東部戰區總醫院自製藥),可以抑制腎小球繫膜細胞增生、抑制腎間質纖維化、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修復、同時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廣泛應用於急性腎損傷、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明顯延緩腎臟病的進展。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

相關焦點

  • 認識腎小管功能——臨床表現
    腎臟功能的完成依賴於每一個功能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球及後續長長的腎小管構成,臨床上大多數腎臟病是以腎小球病變為主,由於血尿和尿液之間的濾過屏障腎小球基底膜病變,因此腎小球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和血清肌酐升高。
  • 認識腎小管功能—尿液檢查
    腎小管功能障礙,腎小管不能有效重吸收水分、葡萄糖和胺基酸等有用物質,可以出現多尿、夜尿增多、低鉀血症、低磷血症、尿胺基酸和尿糖排洩增多。此外尿液檢查還可以出現何種改變呢:1、禁飲13小時尿滲透壓:正常情況下,腎小管會依據體內水分的多少,調節重吸收水的多少。禁飲13小時後,體內水分減少,腎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因而尿參透壓(也稱尿滲量)增加。
  • 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檢查
    其它輔助檢查:  1.腎活檢病例檢查 本病病理改變為雙側腎臟瀰漫性病變。腎間質瀰漫或多灶性的炎症細胞浸潤、導致間質水腫,腎小管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乃至壞死;腎小球多正常。部分患者可見免疫球蛋白IgG和補體C3的沉積。
  • 男子體內4個腎 腎多了會不會意味著功能特別強大?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只有兩個腎和兩條輸尿管,但你聽說過4個腎、四條輸尿管。32歲的雷先生確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不過,醫生說了,多長的腎叫重複腎,不能與主腎分離。醫生還說,「重複腎畸形」發病率約為1/100000,如果沒有經過檢查本人也不一定清楚。
  • 開封腎病檢查腎功能哪家醫院費用比較合適?
    排除了其它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的因素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小管調節酸鹼平衡的能力。  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檢查  (一)腎小球濾過率(GFR)  是指單位時間(通常為1min)內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正常成人為80-120ml/min左右。
  • 泌尿系統發病變有什麼症狀 你值得注意
    它的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用來排洩代謝的產物和調節體內的水、電解質和酸鹼代謝的平衡。病變症狀1腎性水腫:這是腎小球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這種水腫按照發病的機制來區分又分為,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①腎炎性水腫: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想對比之正常。形成球—管失衡,導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血壓容易升高。這種水腫一般從臉部開始發生,嚴重者會波及全身,但手指按壓,凹陷不明顯。②腎病水腫:主要表現為長期排洩出大量的蛋白尿,造成的血漿蛋白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從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發生水腫。
  • 對身體非常重要的腎,如果發生病變,如何早日察覺
    美國研究指出,腎的病變症狀可能不明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腎出了問題,當患者發現腎臟有病變現象時,通常腎已經受到了極嚴重的損害,甚至可能損失90%以上的功能。一、保護腎臟的方法保護腎臟最好的方法是維持正常的血壓及血糖,高血壓和糖尿病是2/3以上腎臟病變的罪魁禍首,另外應該定期檢查,通過腎臟相關指標判斷腎臟功能是否正常。
  • 診間日記:腎功能檢查的金標準——腎功能顯像
    由於血肌酐每天產生的量是相對恆定的,排洩途徑也是相對單一的,從腎小球濾過後不受腎小管的影響,影響血肌酐水平的只有腎小球的濾過能力。也就是說,血肌酐水平能基本反映腎小球濾過率(也就是腎功能),所以,臨床上用血肌酐值來評價腎功能,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減退。
  • 腎好不好,看身體這十個變化!若超過3個,警惕腎臟或已發生病變
    該現象通常在眼部、臉部、腿部等部位較為明顯,日常中若這些部位的水腫持續時間較長或是水腫不消退,就要考慮腎臟病變,及時就醫檢查,以防腎病危害身體健康。2、胃口不好。腎臟病變所致的水鹽代謝平衡紊亂,會使患者消化道出現水腫現象,影響胃腸道正常功能,引發消化不良,患者常表現為胃口不好。這類症狀通常被認為消化道疾病問題。所以當患者出現胃口不好症狀時,要警惕腎臟疾病,應該及時檢查腎臟健康。
  • 【問答】高中生物,腎小管的重吸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助擴散?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與水通道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有直接關係。新版教材這一部分做出了修改,並在正文部分作出了強調[2]。……水分子更多的是藉助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協助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腎小管的重吸收水主要是通過協助擴散來實現的。
  • 腎病來偷襲時,身體會告訴你,身體有什麼變化,暗示腎出問題了?
    這時候腎就不同意,為什麼我不配擁有名字?難道我工作不夠努力,不夠沉默嗎?今天小微就要給腎正名!我國內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高達12%,平均每8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腎是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又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每天人體血液要被腎臟篩40~50遍,以保證及時將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工作量很大。除了這些,腎臟還參與了內分泌調節,它可以釋放多種激素,比如腎素、前列腺素、促紅細胞生成素,能幫助調節血壓、促成活性維生素D代謝、維持正常骨代謝、調控紅細胞的生成等。
  • 【倒計時12天】腎臟功能檢查
    建議可下載系統頁面提供免費下載pdf文件閱讀器Foxit Reader或到其它合法網站自行下載pdf閱讀器。此外,建議下載時勿使用下載工具,可選擇「另存為」的方式下載。上期答案:【1992-130.診斷.X型題】130.臨床上腎髓質功能的檢查法有:ABCA.
  • 【基礎】教你看透 — 血液生化全套檢查
    血清載脂蛋白AI測定的臨床意義:載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它是反應HDL水平的最好指標。  降低: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實質性病變。  (4)、尿排洩障礙 腎功能衰竭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5)、毛地黃素大量服用  降低:  (1)、經口攝入減少  (2)、鉀移入細胞內液 鹼中毒及使用胰島素後、IRI分泌增加。  (3)、消化道鉀丟失 頻繁嘔吐腹瀉。  (4)、尿鉀喪失 腎小管性酸中毒。  尿鉀的臨床意義:當使用利尿劑時尿鉀排洩增多。
  • 排尿時哪些現象,可能暗示腎發生病變?這3種,需得及時做檢查
    尿液一些現象,是否暗示腎臟發生病變?泡沫尿,暗示腎不好?尿液裡的泡泡還真能說明問題,但關鍵不在於有多少泡沫,而在於----泡沫究竟持續多久?但若持續時間較長,那建議還是最好去醫院檢查下。尿液渾濁,暗示腎不好?正常進食和飲水的情況下,健康者的尿液應該是淡黃透明狀態。但有時候尿液顏色較深,恰恰卻反映出腎功能良好。
  • 蛋白尿傷腎,這些辦法就可以降低腎友的尿蛋白
    尿蛋白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障等原因引起尿中蛋白量增多,健康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mg,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就可以測出,就是我們常說的蛋白尿。蛋白尿為何要重視?蛋白尿是腎臟病常見的臨床表現,一直被認為是腎臟疾病的「結果」。
  • 腎病什麼程度下需要做腎活檢?
    核心提示:腎活檢進行組織病理檢查是腎臟疾病常用的診斷手段。它不僅用於自體腎或移植腎的病理診斷,而且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為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後提供更多的信息。   腎活檢進行組織病理檢查是腎臟疾病常用的診斷手段。
  • 痛風對腎有什麼危害 痛風傷腎有什麼症狀
    原標題:痛風對腎有什麼危害 痛風傷腎有什麼症狀   痛風來時如風,突然發作、疼痛難忍、苦不堪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痛風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據初步調查,在我國45歲以上的人群當中,痛風患者已達2%左右,痛風多發生於40—60歲的男性。
  • 武敏醫生帶你認識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
    武敏主任表示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 如何正確認識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可以有極少量蛋白,但尿常規檢查尿蛋白為陰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5克(不同實驗室可以有自己的正常參考值,我們研究所的正常參考值為<0.40克)。因此蛋白尿是指常規蛋白陽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5克(我們研究所為>0.40克)。
  • 當心你的腎在「呼救」!
    因此,腎小管也是尿酸結晶容易沉積的地方,有些患者在體檢中發現他們的尿酸水平過高,但其他一切正常,他們認為這不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儘管尿酸對腎臟的損害較慢,但它的破壞性更大,而且腎小管損害比腎小球損害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