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竇唯、張藝謀、楊麗萍……他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視覺志 ,作者張先森

視覺志

你陪著我的時候,我沒羨慕過任何人。

那是1990年9月的一天,肖全敲開了三毛的房門。

三毛看著眼前青澀的青年,儼然一個帶著問題來的小記者,但她看了他帶來的作品,馬上就心領神會了,「你給他們拍得這麼好,你得給我拍才行。」

拍攝的時間不足一個小時,三毛卻「演了自己的一生」,成了她定格人生最後一站的影像。

第二天三毛就要走了,肖全在暗房裡熬了一夜,選出了30多張照片帶去給她。

三毛看到照片,自己也驚了,「你知道嗎,我十幾二十歲就梳著短髮、背著包滿世界地漂,十幾年過去了,還是我一個人。你瞧,這是一個多麼倔強的女人……」

三毛1990年在成都 肖全攝

成都小巷裡隨性灑脫的三毛,是肖全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此外,胡同裡面無表情的竇唯,傾聽時眼神犀利的王朔,工作中一絲不苟的張藝謀,長城邊上翩翩起舞的楊麗萍……

肖全用了十年時間走遍大江南北,用鏡頭凝固了各路文藝大咖的某一瞬,然後把他們收錄進攝影集《我們這一代》,由此聲名大噪,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甚至有人說,他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我們這一代》裡的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歷史洪流裡的人,這些人構成了歷史語境的一部分,他們塑造了一個生猛而閃耀的年代,留下無法抹去的歷史記憶。

當時去賓館說服三毛拍照,肖全帶的是一期《象罔》作為敲門磚,裡面有他的攝影專輯,三毛看完果然很喜歡。

《象罔》是詩人鐘鳴、趙野創辦的地下刊物,第二期策劃了美國詩人龐德的專輯,照片中龐德深邃孤獨的知識分子形象,讓敏感細膩的肖全悲從中來,那一刻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

「我也要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拍這樣的照片。」

《象罔》雜誌和龐德照片

「為一代人存照」這個短暫的念頭,卻讓肖全花了整整十年去實踐。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清新,樸素,帶點兒生猛的理想主義,用作家查建英的話說:

「在八十年代,人們像對待初戀情人一樣痴迷地追求知識、追求創作,把閱讀、探索和思索作為生活中最大的愉悅,並且感到幸福,很浪漫也很詩意。」

80年代中期,退伍後的肖全留著長發,成天跟一幫詩人、藝術家混在一起,跟鐘鳴、翟永明、何多苓、呂澎、易知難等人都混得挺熟的。這幫人長得好看,說話又好聽,肖全喜歡給他們拍照。

肖全雖不寫詩,但他身上有那代人的氣質。他喜歡詩歌,至今仍能在柏樺的照片前面溫柔地背誦:「再見夏天,我用整個夏天同你告別……」

詩人柏樺 1993年3月 肖全攝

那時候,翟永明已經憑藉驚世駭俗的組詩《女人》震撼文壇,被譽為「中國最美女詩人」。翟永明的外表是有些野味的,但在肖全的鏡頭下變得安靜,眼眸深邃而神秘。

肖全認為翟永明的外表是文弱的,內心卻無比堅強。直到今天,翟永明一直對創作和思考保持著充沛的活力,她開的白夜酒吧,後來成為了藝術家的聚集地,也是成都文化圈的重要據點。

翟永明 肖全攝

那年頭,大家把自由和尊嚴看得很重要,詩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理想和信念,一種表達自由和真善美的藝術。

趙野工作以後不能忍受朝九晚五、看領導臉色的日子,24歲那年就不幹了。那幹什麼呢,做詩人是毫無疑問的,寫作肯定是要的。

之後他們一起做《象罔》,印發不多,但圈內影響不小,倆人都覺得挺神氣挺了不起的事情。

趙野認為,那代人承受的壓力跟今天比起來要小得多,大家不太具體考慮房子、車子和票子的問題,沒錢花也不覺得是什麼不得了的問題。

肖全還沒有「時代」意識,就已經有機會貼近一個時代的脈搏。

1986年,正值「星星詩歌節」在成都舉辦,顧城、北島、舒婷等人都到了。肖全與顧城只見過一次,就為顧城拍下了代表肖像,就是那張著名的窗口夫妻照。

很多人以為那是在家裡拍攝的,其實是在成都花園酒店一樓的房間。肖全覺得應該有家的感覺,便讓顧城、謝燁夫婦倚著窗扉,還把窗口也拍上了。

顧城和謝燁在成都花園酒店 肖全攝

詩歌節的重頭戲當然是詩會,每次詩人朗誦結束,臺下的觀眾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大家對這幫詩人頂禮膜拜,人人都帶著小本子索要籤名,把詩人的休息室圍得水洩不通。

顧城對於被粉絲圍堵有些不耐煩,但他對參加詩歌節還是很高興的。他收到100塊「舞臺演出費」,激動地說成都人民太好了,願意這麼一直演下去。

顧城在望江公園 肖全攝

肖全跟拍了詩歌節全程,他們還去瞭望江公園,大家玩得像個純真的孩子,顧城和謝燁把竹藤編成花籃戴在脖子上。

北島對這些沒興趣,坐在草地上讓肖全拍照,舒婷則給大家講述她在國外的經歷:在西方,婦女冬天也露著小腿,進大廳有人給脫大衣,當然你得給人小費。

這也是「十大詩人」最後一次聚首,肖全最喜歡那張竹林裡大合照,大夥都笑得特別開心,謝燁還躲在顧城的後面,羞答答地牽著舒婷的手。

顧城、舒婷、謝燁、北島

在回去的車上,北島帶著大家唱《三套車》。結果大家都唱嗨了,車內聲聲震耳,車外人人聽見,但大家都特別過癮。中間一段北島忘詞了,所有人笑作一團……

肖全說:「那時候的快樂,就那麼簡單。」

北島 肖全攝

回京後,肖全給顧城郵去照片,顧城則給他寄來了詩集《黑眼睛》,並寫下了兩行字:「那些花兒已經走遠了。給肖全」。

那些花兒,確實已經走遠了。

曾在《一代人》中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顧城,後來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走向毀滅。

千禧年,人民文學把詩歌獎頒給了兩個人,一個是海子,另一個是食指,他們一個死了,一個瘋了。

肖全第一次見到食指(原名郭路生),是1993年的北京某精神病院。這位被譽為「朦朧詩鼻祖」的天才詩人,一見面就上來握住肖全的手。

詩人食指 肖全攝

當他知道肖全拍的都是自己的朋友,還一個個問近況,芒克最近幹嘛呢,陳凱歌最近怎麼樣啦,崔健這人呢……

問完,他又說自己不想出院,反覆強調「出去幹什麼呢?我是瘋子。」

要知道,這個「瘋子」20歲就寫出了代表作《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肖全第一次聽說「崔健」這個名字,是某一年的中秋夜,詩人萬夏、畫家田野等一幫人帶隊去成都郊外遊玩,男男女女點著蠟燭跳舞。田野放了《一無所有》,說是崔健給他的。

後來,崔健的「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全國巡演來到成都,肖全和朋友們奔走相告,當晚崔健手持一面旗幟從後臺衝了出來,頓時全場一片歡呼,肖全和素不相識的人們手挽著手,排山倒海地搖著、唱著、哭著……

崔健演唱會上男孩 肖全攝

肖全帶著那晚拍的照片找到崔健,這才有了後來他跟崔健到新疆再回北京的一系列照片。

一次演唱會結束,肖全陪崔健去電視臺取錄像帶,途中他看見一堵舊牆來了靈感,操起機器讓老崔不停地變換姿勢。一分鐘後,崔健的代表肖像誕生了。

崔健 肖全攝

久而久之,肖全跟北京的搖滾音樂圈也混熟了,他住到了丁武家裡,期間拍了竇唯、何勇等人。

他去竇唯家裡,打電話過去接的還是王菲。肖全陪他去胡同小店吃油條,然後兩個人在清晨的小巷子裡遊蕩。

竇唯 1993年9月 肖全攝

在竇唯家裡,他放了剛錄製完的《黑夢》給肖全聽,自己則躺在床上冥思,他始終處於沉默狀態,好像永遠待著音樂裡。

竇唯 1993年9月 肖全攝

何勇和崔健一樣都在民樂家庭長大,他經常在旁邊看崔健的樂隊排練,決心要做搖滾;以一首《姐姐》成名的張楚,身上有一種憂鬱、蒼涼的「詩人氣質」。這三個人,一詩一酒一散文,日後被人稱為「魔巖三傑」。

何勇 1993年9月 肖全攝

張楚在深圳 肖全攝

肖全在丁武的家裡只能打地鋪,因為房間很小,張炬等哥們兒經常聚在這裡寫歌、排練。可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四個長發飄飄的熱血青年做出了驚世駭俗的專輯《夢回唐朝》。

唐朝樂隊在新疆 肖全攝

還在中戲上學的李亞鵬,被唐朝的音樂震撼到了,發誓要把搖滾之火帶到自己的家鄉,於是到處拉贊助,湊了近十萬塊把唐朝請到了新疆。

肖全跟著樂隊來到新疆,見證了搖滾樂給新疆人民帶來的震撼。那場面、那躁動,就像一年之後內地搖滾在香港紅磡怒放的預演。

李亞鵬、王學兵帶領家鄉人民聽搖滾

大家都以為,搖滾最好的時代來了。

然而沒多久,張炬走了,何勇「瘋」了,唐朝「散」了,搖滾圈的轟然倒塌讓人措手不及。張炬出車禍那天,距離他25歲生日僅7天。

那些花兒,逝的逝,老的老,散的散。

好在曾經有人,紀錄下了他們綻放的模樣。

陸陸續續拍了一些人,也讓肖全在文藝圈有了點名氣。

他乾脆借了點錢,出走成都,為了「我們這一代」奔走大江南北,到長沙拍殘雪,到上海拍王安憶,到南京拍蘇童,到西安拍賈平凹,到北京拍史鐵生和王朔……

拍王安憶是作家陳村推薦去的,她和很多女人不同,偏偏不喜歡那種把自己拍得漂漂亮亮的照片。唯有一張她很滿意,那是肖全陪她買菜的路上,在小巷子裡隨手拍的。

這是一條有故事的巷子,左拐,張愛玲的弟弟就住其間,弄口則對著傅雷的家。

王安憶在上海 肖全攝

有一次,肖全用這張照片作為一個展覽的海報,王安憶給他發了一條簡訊:

「那照片真的好。那一片舊房已經拆掉,許多故人故跡也消失了……謝謝你當年給我拍照。安憶。」

肖全看了賈平凹的《哭三毛》和《再哭三毛》以後,就決心要去陝西找他拍照。

賈平凹在家裡光著厚實的大腳,他夾著煙但並沒好好抽,肖全也沒有好好拍照,兩人大部分時間聊起了三毛,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共同話題。

賈平凹1991年8月 肖全攝

肖全鏡頭下的三毛,飽經風霜,臉上寫滿了故事,就像賈平凹對她的評價:「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

賈平凹跟三毛神交已久,三毛曾發出希望可以來西安,向賈「借一輛舊自行車到處轉轉」的請求。賈平凹回信:我們就一塊騎舊車子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逛逛……

三毛在成都 肖全攝

三毛和肖全之間也有一個約定,在成都小巷一別,他們相約下一年一塊去旅行,他幫她完成旅行畫冊。

當肖全還想著去哪裡旅行的時候,當賈平凹還在等待三毛回信的時候,三毛自殺了。

肖全想去參加她的葬禮,妻子安慰他:「三毛沒有葬禮,只有生日。」

三毛和肖全

一路向北,肖全來到北京,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史鐵生,他光著膀子坐在輪椅上,妻子陳希米穿著稀鬆平常的裙子,旁邊是她的手杖。

肖全靜靜打量屋子裡的一切,物件的擺放像極了一個家該有的樣子,就像鐵凝對這兩口子的描述:「這個充滿麵包香的家,整潔、樸素、溫暖,那樣的有尊嚴,他們過的每一天,都那麼有情有義。」

史鐵生和陳希米在家中 肖全攝

在北京,肖全還見到了正在給張藝謀寫《秋菊打官司》的劉恆,他指著桌上的大餅說:「這是張藝謀吃剩下的,他去機場接鞏俐了……」

也許因為都當過海軍,惺惺相惜,劉恆又把肖全介紹給王朔。

彼時的王朔已經聲名大振,各種採訪、約稿不斷,結果拍照那天又有其他採訪,於是王朔那張認真傾聽的表情成了他標誌性的肖像。

王朔1993年2月 肖全攝

在北京,王斌找到肖全,請他為張藝謀的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拍照。

王斌是80年代最早的一批自由撰稿人之一,他向張藝謀推薦餘華的小說《活著》,自此成為張的文化顧問,兩人開始了長達16年的合作。

肖全來到王斌家裡,幸運地見到了恰好在場的餘華,他低調而沉默,總是露出憨憨的笑容。

餘華1993年2月 肖全攝

三人從屋裡出來,街上大雪紛飛,年輕的餘華在43路公交車終點站團結湖的站牌前,在漫天風雪中凝視著鏡頭,一張孤獨又倔強的臉,就像他那些直指人性的文字。

當時餘華身後還是一片荒蕪外城,如今的團結湖車站,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心卻荒蕪了。

餘華、陳凱歌和張藝謀,都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批走進考場的青年。

此前在印刷廠「趴著幹活」的陳凱歌,在面試中朗誦了一首食指的詩歌,此後考進了北影導演系。

肖全見到陳凱歌時,明顯感覺到那一刻他心情的複雜,那時《霸王別姬》剛上映不久,外界飄滿了關於他的各種傳說。

交談中,肖全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孤獨的導演,「我清楚感覺到了站在我鏡頭另一端的人,是一個多麼有教養的虛懷若谷的藝術家,否則他沒有這般表情。」

陳凱歌1993年3月 肖全攝

和陳凱歌同一屆考進北影的還有張藝謀,他選的是攝影系。

肖全眼裡的張藝謀,敬業、講義氣,他每天在劇組裡跟所有人一起啃盒飯,也會打趣:「肖全,我的電影一般都是幾十個國家發行的,如果你把底片弄丟了,全世界都要追殺你!」

張藝謀在片場吃盒飯 1994 年 12 月 肖全攝

1994年的最後一天,肖全按捺不住了,他走到29歲的鞏俐身邊說:「小姐,生日快樂!」

鞏俐愣了一下,看了看時間,笑了:「謝謝你,肖全!早上好!」

鞏俐1994在蘇州 肖全攝

電影殺青後,張藝謀看著肖全拍的照片說:「剛開機那陣我還挺年輕,戲拍完了,我怎麼老成這樣了?」

說完他又笑了,臉上出現了一堆褶子。

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 肖全攝

姜文在跟著張藝謀演完《紅高粱》之後,心裡總琢磨著:我以後也要自己拍電影去拿獎。後來他把王朔的《動物兇猛》搬上銀幕,果然得獎了。

見到姜文那天,他剛拍完《陽光燦爛的日子》,站在屋簷上讓肖全拍,俯視鏡頭的角度,有一種睥睨眾生的驕傲。

姜文1995年3月 肖全攝

陳凱歌、張藝謀、姜文、張抗抗、張元、陳衝……有人說,肖全給這些人拍照的1994年前後,也是中國電影最好的幾年。多年後,曾跟陳凱歌和張藝謀都有過合作的編劇蘆葦,回憶起那個年代時連連惋惜:

「拍《霸王別姬》和《活著》的時候,我特別高興,覺得我們終於起步了。可沒想到,那就是我們的終點。」

離開張藝謀的劇組後,肖全回成都過年,把相機和酬金放在何多苓的吉普車上,然後大夥去吃火鍋,出來就被偷了所有家當。

翟永明讓肖全趕緊讓張藝謀幫忙寫信給公安局,沒想到張藝謀還真寫了。結果一天早晨,何多苓給肖全打電話:「你娃還在睡嗦!媽喲,相機找到了!」

畫家何多苓,他身後是翟永明 肖全攝

像這樣插曲還有很多,比如被王朔拒絕了兩次,在殘雪家院子門口枯等三日,被芒克破口大罵等等……

芒克埋怨肖全把他拍變形了,他妻子也認為近乎歪曲「事實」,他還要求肖全把寄給雜誌的照片追回來……當時肖全用的是24mm的廣角鏡頭,拍人像是稍微變了點形,在今天看來卻有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味道。

詩人芒克 1993年9月 肖全攝

時間再往前推,肖全在部隊時父親給他寄了180塊錢,他用這筆錢買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機,海鷗205。在別人看來只是一個玩具,肖全卻想來一場「很大的折騰」。

青春可不就是要折騰嘛,那些年肖全以流浪漢的架勢擠在人滿為患的火車過道裡,為那一代的藝術家留下他們風華正茂的瞬間,沒提到的名單還有很長,呂澎、王廣義、張曉剛、張棗、扎西達娃、何訓田、朱哲琴、陳丹青……

他們都是「這一代」的參與者,同時也是見證人。

陳丹青 1995年10月 肖全攝

肖全的攝影走向「職業化」是因為楊麗萍。

1992年春天,楊麗萍在看了肖全拍的三毛之後,請肖全為自己拍照,照相機變成了他的飯碗。三毛就曾塞給肖全一個300元的紅包,肖全怎麼也不肯要,她說你拿著,你還要買膠捲的。

如果說三毛以強大的精神力量讓肖全頂禮,楊麗萍的美則是吸引肖全的磁石。

帶著發現的激情和快感,他們爬上了慕田峪長城,楊麗萍白綢裹身、長發飄飛、鬼魅起舞的那一刻,肖全雙膝跪地,按下快門。

楊麗萍 1992 年春天 肖全攝

楊麗萍獲得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時,別人問她:為什麼你能獲獎?她脫口而出:因為我沒有對手。

這也許就是藝術家的底氣和傲氣吧,舞蹈藝術家趙青曾說:楊麗萍就像散花女,她一生都在用舞蹈的方式尋找快樂,傳遞幸福。

楊麗萍 肖全攝

又過了幾年,楊麗萍已經從長城邊上的仙女,成長為人人皆是的藝術家。在雲南拍她時,肖全哭了,「她闊達了,開屏了,就像孔雀一樣。」

肖全鏡頭下的楊麗萍,時而妖魅,時而精靈,充滿那個時代的儀式感和神聖感,也是「我們這一代」的美的象徵。

楊麗萍和肖全

如果說肖全的鏡頭下還有一個比楊麗萍更美的女人,那只能是易知難。

易知難是80年代成都文藝圈中一個搶眼的女子,有天她突然對肖全說:「我認識你那麼久了,你還沒給我拍過一張照片。」

兩人一拍即合,拍照的地點選在了易知難的琴房,她慢慢地抽菸,拿著菸灰缸倚靠著鋼琴,牆上掛的是陳逸飛的油畫複製品。她在想著自己的生活:她要靠演出掙錢,養活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的丈夫……漸漸地,淚水在她的眼裡打轉。

肖全轉身看到這一幕,輕悄悄按下快門,那一瞬間動人的美留在了膠片上。

易知難 1990年5月 肖全攝

易,知,難。她的美就像她的名字,亦虛亦實,讓人捉摸不透。她渾身散發出的靜謐和憂傷,讓人捨不得把眼睛從她臉上挪開。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易知難的照片廣為流傳。這些沒有色彩,沒有被PS過的影像在這個時代美得離經叛道,以至於大家都在紛紛解讀,她是誰,她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易知難本可以藉此成為紅人,卻在照片走紅後謎一樣主動隱身了。許多年裡,很多媒體包括肖全本人都在試圖打探她的消息。

肖全和易知難

一年前的一個夜晚,易知難又收到了一條簡訊,某家媒體想要對她做一個採訪。易知難只回應了四個字:今昔何惜。

今夕何夕,今昔何惜?

二十多年過去,或許他們都沒有了當初的光華。許多人鼓動肖全再拍一次「我們這一代」,但始終提不起勇氣,大家都老了,年過半百的肖全剪去長發,眼角已然布滿皺紋,一條條褶皺像老樹的根。

那時候,大家都覺得自己得幹點什麼別人從來沒幹過的事,也許穿得跟民工一樣,但那個神氣、驕傲的勁頭,藝術家旺盛勃發的才氣,全都被肖全記錄了下來。

那些黑白的畫面和灼熱的目光,至今仍在提醒著我們,他們曾有過一段「無比嚮往過自己思考的日子」。

攝影家肖全

如今的肖全,更多時候把鏡頭對準普通人,拍攝對象有警察、流浪漢、快遞員、志願者等。「 這些照片都是有能量的。」每次拍攝之後,肖全腦海裡都能浮現同樣一句話:每個普通人背後都有精彩的一面,每個人都在努力。」

他希望用5年時間出一本書,「史詩般」收錄當今中國普通人的照片。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欲望和緊張。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幾年前北島參加一場講座,現場圍滿了粉絲。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有當年的從容,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沒辦法接受長時間採訪。

肖全跟他聊起那年成都的詩會,以及那天他帶領大家唱的《三套車》,那個畫面讓肖全印象深刻……

「你還記得那首歌嗎,那天你領唱的那首歌。」

北島愣了一下:「不記得了。」

在那場講座上,北島朗讀了保爾·艾呂雅的《自由》。詩裡有一句話,也是肖全新書裡引用的一句話:「此時此刻,我們絕大多數人正在自然而驕傲地老去……」

白巖松說,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想說,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亦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黯淡的。

就讓「我們這一代」的光芒留在他們那個時代,然後自然而驕傲地老去吧。

部分參考資料:

《我們這一代:歷史的語境與肖像》,肖全

《肖全的「花」》,三聯生活周刊

《肖全和兩個時代的肖像》,南方人物周刊

《肖全:相機裡存放一個悲情詩意的時代》,鳳凰網

關於作者: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

原標題:《三毛、竇唯、張藝謀、楊麗萍……他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相關焦點

  • 人像攝影師肖全:要為成都500位普通人拍出「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20多年前,他拍攝的三毛、楊麗萍、顧城、北島、張藝謀、陳凱歌、竇唯、崔健……成為一代文化人的時代肖像 20多年後,他再次回到故鄉,誓要拍出新時代語境下成都人的「時代肖像」>肖全在發布會現場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的肖全,時隔20多年再次回到成都,要為這座城市、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拍攝一張「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 竇唯又是誰?
    應該有人會記得網上有人發了一張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評論和激烈反響,說這照片是美女嗎?不是,是個中年大叔。這人是誰呢?著名的前搖滾歌星竇唯。他身上還有個標籤,王菲前夫。而且現在的竇唯真感覺做的音樂不食人間煙火。你聽不明白,就好像他做的是神仙似的音樂。咱們今天就給大夥說說竇唯這些年都經歷了哪些變化,他為什麼從一個意氣風發的英俊少年搖滾歌星,變成了現在這種好像脫離了正常生活的一個大叔?年少成名爭執事業巔峰,突然退出樂隊,其中有何隱情,他天賦異稟,迅速進入第二個輝煌,是什麼讓他認識這一切,只是陰謀!
  • 布列松&卡什:他們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先請大家看兩組照片: 第一組:卡什(Yousuf Karsh)拍攝的海明威和斯坦貝克,你偏愛哪張,左邊的還是右邊的?
  • 楊麗萍60大壽的生日照,有誰注意她的指甲?長出新高度
    導讀:楊麗萍60大壽的生日照,有誰注意她的指甲?長出新高度大家好!茫茫人海中相遇是緣分,希望筆者的文章能夠讓你有所收穫,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筆者的文章,筆者將會不辭餘力的更新發文!楊麗萍是我們國家很出名的舞蹈演員,她的一生都奉獻在舞蹈事業,尤其是她跳的孔雀舞,基本上是沒有人超越,這麼多年來,她對自己的身材管理非常的自律,即使已經上了年紀,看起來也是非常的年輕。
  • 王菲和竇唯的愛情,為了他可以早起倒夜壺,誰知道最後還是分了
    19歲那年,竇唯加入了黑豹樂隊。王菲正是樂隊中鍵盤手欒樹的女朋友。當王菲第一次見到竇唯,就再也移不開眼了。王菲對竇唯的音樂才華和骨子裡的狂傲,崇拜不已。可那時,竇唯已經有了同居了4年的女朋友姜欣。但王菲幾乎愛的飛蛾撲火,只要有空她就飛到北京看竇唯。一副不得到手,誓不罷休的架勢。直到1992年,姜欣把王菲和竇唯堵在了酒店……這段三角戀,由姜欣退出而告終。為了王菲,竇唯退出了黑豹樂隊。王菲也終於搬進了,姜欣和竇唯住了4年的小四合院。為了竇唯,王菲可以掩著鼻子上廁所,也可以早起為他倒夜壺。
  • 崔健、竇唯、汪峰,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
    ·最近跟幾個喜愛音樂的朋友聊到了中國搖滾樂,話題主要集中在崔健,竇唯和汪峰究竟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竇唯今昔對比照竇唯啊,如果你再推出幾張《黑豹》那樣的專輯,我想中國搖滾又將會是另一種格局。
  • 被張藝謀打假的「大舅子」是誰?就是18年前《英雄》的盜版者!
    張藝謀導演及其團隊成員均不認識「陳劍導演」,也從未在張藝謀導演參與的任何電影項目中聘請「陳劍導演」擔任電影策劃。2. 張藝謀導演的太太陳婷女士沒有兄弟。工作室強烈譴責「陳劍導演」發布、傳播引人誤解的信息及虛假信息的行為,並請「陳劍導演」立即刪除並停止傳播。
  • 三毛侄女陳天慈出新書《我的姑姑三毛》將公開珍貴照片
    還記得寫出撒哈拉沙漠裡面傳奇故事的作家三毛嗎?純真至性的三毛! 12月5日,著名作家三毛的侄女出版新書《我的姑姑三毛》,書中將闡述三毛不為人知的故事,公開從未公開過的珍貴照片。
  • 明星早年照片:郭冬臨、林永健、滿文軍、蘇芮、田震、楊麗萍
    如果我不說你知道這是誰嗎?這就是張惠妹剛出道時,沒想到這麼好看,臉又小,五官也很精緻,只是紅了之後夥食太好了,長胖了,不知能否再看到張惠妹瘦下來呢?尹相傑(1969年2月15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歌手、主持人、演員。
  • 上千位明星的素顏照片,全中國只有他敢拍
    沒有化妝、美顏、修圖出來的照片,怎麼能發朋友圈呢。 對於明星來說當然更是如此。明星對待要公開傳播的照片那可是一萬分的謹慎小心,就算是出席活動時有一些「生圖」,精緻的妝容也是最後一道顏值防線。 而他,竟然能讓章子怡、鞏俐、趙薇、周迅、李冰冰、高圓圓、姜文、葛優、馮小剛、張藝謀等1000多位名人全部素顏出鏡!
  • 竇唯《山河水》的黑膠封面又怎麼了?我們和原版封面設計師聊了聊
    如果排成橫長條,就是西文排列的感覺,綠皮設計的內頁就是這麼做的,臺灣設計師照抄內地排版,又想來一點變化。但他想不到這樣就背離「古文」和端正的意向,不夠端端正正就不夠「竇唯」。方陣裡面還得有細節,歌名用了灰色與歌詞做區別,等於在一堆符號裡埋下標記,便於查找閱讀,同時在統一中有了變化。
  • 三毛的英文名預示了她一生的悲劇?
    Echo是三毛的英文名。在三毛的《鬧學記》這本書中收錄了一篇文章叫《星石》。這篇寫的是荷西去世七年後,三毛回到西班牙的故事。三毛再次回到馬德裡,在喝咖啡的地方偶遇一個來自希臘的大鬍子,也許這個人讓她想起了荷西,三毛不由得向那人搭話。在之後相處的三天裡,兩人之間產生了莫名的火花。
  • 臺媒曝王菲謝霆鋒情變「證據」,稱她一生摯愛是竇唯,好友替她澄清
    但知道真實情況的人不多,還說王菲身邊已有小鮮肉Ryan陪伴左右,還有一個說法便是,稱王菲一生摯愛的人,從來都是她的第一任老公竇唯。 兩邊友人說的話截然不同,這樣一來也不知道到底誰說的才是真的。
  • 楊麗萍被懟「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兒女」,網友怒了:燕雀安知鴻鵠...
    陳數甚至曬出自己出演的一部劇中的臺詞截圖:針對此事,楊麗萍自己本人也作出了相應的回應:「人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來一種特殊的味道。」她表示只要自己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其實幾年前就有記者問過:「作為女人,你沒有想過要一個孩子嗎?」
  • 陳小妹因張藝謀考中戲 拍新戲備受王寶強照顧
    她參加《幸福時光》入圍18強,因為張藝謀一句話考了中戲,開始演員的生涯。最近她在和陳寶強合作拍一部有關董存瑞的戲,接下來最希望合作的男演員是孫紅雷。陳小妹:我拍了那部戲之後,很多認識我的朋友就開始叫我小妹了,可能也因為那部戲播得很好,不認識我的人,有時候出去吃飯看到餐館的服務員,還有我去買菜的時候,菜市場的大姐就說「我知道你是那個誰,你是那個小妹」。
  • 三毛:一生都在戀愛,至死也沒有放棄過對愛的追求
    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這句話是臺灣已故女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所說的。的確,三毛的一生不長,在最好的年華如落花般凋零,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 張藝謀的這部電影,太容易被人遺忘,卻改變了一個女孩的一生
    最近張藝謀的電影《一秒鐘》上映大火,張譯的演技再次被誇贊,他在演藝路上的曲折故事也被人們津津樂道,正因為歷經波折,所以才磨練出演技。哪怕是長相不佳,被說不適合做演員,但張譯卻一次次用演技證明,自己可以成為影帝。
  • 三毛:來生願做撒哈拉沙漠中的一棵樹
    想我所想,寫我所思,自己開心,誰也管不著。父母為了幫助三毛走出一個人的世界,這其中也有她自己的期許,三毛先後跟過不同的老師學繪畫,她不喜歡一板一眼的素描,喜歡色彩斑斕的水彩。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場景,內心世界可以任意在紙上繪出。那間畫室將三毛,從一個不願開口說話的姑娘,灌溉成夏日中的一朵玫瑰。
  • 女人沒孩子,就是一生的失敗?陳數為楊麗萍發聲
    網友對楊麗萍的生活進行評價近日,楊麗萍在某平臺播放自己在鮮花叢中吃火鍋的視頻,結果招來一位網友的惡評,她在評論中說道:「一個女人,一輩子沒有孩子,就是一生的失敗。到老也享受不到兒孫滿堂的快樂,即使再美再優秀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
  • 張藝謀,人走茶涼。|百家故事
    照理說,如何拍一部「穩賺」的電影,張藝謀心知肚明。可這些年他還是選擇走一條相反的路,拍一些小眾的、費力不討好的作品。漸漸地,不理解、謾罵他的人越來越多。可他很少澄清,也不反駁。在聲色犬馬的名利場,張藝謀始終與人群保持著疏離,愈發沒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