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有門路升學有渠道 肥東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2020-12-22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 月10 日,肥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明滸和教科文衛工委組成人員及社會建設工委負責人,在縣教體局相關同志陪同下,先後前往安徽紅十字會衛生學校、廬州衛生科技學校、合肥通用技術學校、合肥理工學校等地,採取現場查看、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就全縣職業教育情況進行調研。

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著力優化職教布局,加速職教發展;實行校企合作,服務當地經濟;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落實助教政策,擴大招生規模;突破發展瓶頸,做強職教事業。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中等職業學校5 所,其中公辦2 所,即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國家重點)、廬州衛生科技學校(省級示範校);民辦學校3 所,分別是安徽華夏旅遊學校(省級示範校)、安徽紅十字衛生學校(省級示範校)、合肥理工學校(市級示範校)。共有專任教師735 人,其中「雙師型」教師478 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 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 人,市級骨幹教師16 人;職業學校實有在校學生數20240 人,其中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3060 人,廬州衛生科技學校3550 人,合肥理工學校8830 人,安徽華夏旅遊學校2790 人,安徽紅十字會衛生學校2010 人。開設機電、數控、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工程造價、電子商務、計算機、汽修、智能製造、市場營銷、藝術、護理、旅遊管理、導遊、酒店服務與管理、航空乘務、高鐵乘務、景點規劃與設計等45 個(類)專業。每年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6000 餘人。

優化職教布局,加速職教發展

肥東縣人民政府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縣教體局牽頭聯合肥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肥東縣財政局出臺了《肥東縣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實施方案》,全面整合該縣職業教育資源,重點圍繞該縣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高成長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發揮專業優勢,突出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辦學層次和質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統籌做好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科學核定高中階段招生計劃,按照職普招生大體相當的要求,確保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均衡協調發展。

推進校企合作,服務當地經濟

2019 年,縣教體局聯合肥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肥東縣經濟和信息化局、肥東縣財政局、肥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稅務總局肥東縣稅務局出臺了《肥東縣深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出臺了《肥東縣職業教育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鼓勵用工量大、財稅貢獻大的企業,根據發展需求,與職業學校合作,開設企業冠名專班;鼓勵以鄉鎮(園區)為單位,多家企業聯合在職業學校開設專班,推行「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畢業即上崗」。鄉鎮(園區)、企業每年6 月、12 月向相關學校提出聯合辦班申請,並在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縣內職業學校要按照肥東縣「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的戰略部署,服從服務於肥東產業發展。鼓勵縣內職業學校輸送學生到本縣企業參加3 個月以上的跟崗或頂崗實習。支持和鼓勵鄉鎮(園區)、企業與學校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和職業學校教師頂崗實踐基地。2019 年,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合肥理工學校被評為「合肥市校企合作示範校」。合肥理工學校被評為省校企合作示範基地。肥東縣各職業學校多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項論文在安徽省獲一、二等獎。

依託質量提升,提高教學質量

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有序推進。近年來,全縣職業學校共投入13203 萬元(縣2500 萬元、市270 萬元、省級以上1433 萬元、學校自籌資金9000 萬元),用於實訓基地建設和添置設備,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同時合肥市每年拿出2000 萬元、肥東縣每年拿出400 萬元對職業學校進行獎補,教育質量得到明顯提升。2018 年,合肥理工學校張勝峰獲「汽車運用與維修」國家技能大賽金獎,實現了合肥市在該項目零的突破。當年,在對口升學中,全縣共有102人被本科院校錄取。2019年,全縣職業學校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榮獲國家級銀獎1個,銅獎3 個;省級金獎9 個,銀獎16 個,銅獎9 個;市級獲獎107 個。參加市級文明風採大賽獲獎188個。2019年,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等職業學校決賽在合肥理工學校成功舉辦,該校「蝦稻共生」項目榮獲全國一等獎,並被大賽組委會授予「特殊貢獻獎」。同年,全縣中職學校14個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通過省級驗收。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省級示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榮獲優秀等次。

落實助學政策,擴大招生規模

(一)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免除學費(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學生除外);

(二)落實中職學生獎學金、勵志獎學金政策,按評定級別給予5000、3000、1000 元獎勵;

(三)中等職業學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勤工助學、校內獎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四)著力解決中職學生的就業、升學問題,加大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合作,面向初中應屆畢業生,實行3、2 分段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中職學校學習,後兩年直接轉段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五年後可取得專科學歷。另外,對於有意願「往上考」的中職學生,還可以參加分類考試,升入專科及對口本科院校學習,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就業有門路,升學有渠道的優勢。

在此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初中畢業生對中職學校的認可度,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職業思想。通過國家、地方各類助學政策的落實,肥東縣職業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由2017 年招生五千餘人擴大到2019 年的七千餘人,逐步確立了該縣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專業在前沿,行業有影響,國內可交流。今年7 月10 日,肥東縣中華職業教育社召開成立大會,省政協副主席、省中華職教社主任李修松出席會議,並為肥東縣中華職業教育社授牌。這是肥東縣職教事業的一件大事,對我縣職教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級藍領」和「大國工匠」。

相關焦點

  • 大力加強職業指導工作 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一種長遠、積極的就業支持政策,有利於拓寬就業渠道和增加就業崗位,可以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實現動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和調整,促進勞動者再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化解社會矛盾,意義十分重大。
  • 中等職業教育仍然需要大力發展
    原標題:中等職業教育仍然需要大力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能的勞動大軍,廣大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成為生產服務一線的主力軍。經過4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成為發展經濟、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
  •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意義重大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對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首先,發展職業教育有利於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 教育部:開展網上就業服務、拓寬就業和升學渠道
    教育部:開展網上就業服務、拓寬就業和升學渠道 2020-04-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職業教育大力發展,參加職教高考選擇學校應注意哪些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穩企業保就業的問題上,資助以訓穩崗拓崗,加強面向市場的技能培訓,鼓勵以工代訓,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 2020年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規模下降但升學渠道...
    但是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卻呈現規模萎縮、源不足、辦學條件差、畢業生就業困難等問題。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改革浪潮的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類型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為我國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厲行節約 拒絕升學宴 肥東縣教育系統大力倡導文明新風
    為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以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方式表達喜悅之情,用良好家風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身體力行拒絕「升學宴」,9月4日,肥東縣教體局在撮鎮中學舉辦「厲行節約 從拒絕『升學宴』做起」活動。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來自撮鎮中學、撮鎮學區中心學校、龍塘學校的16位教師家庭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新華為社會提供技術人才
    隨著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與發展職業教育的聲音越來越大,職業教育的地位也越來越突顯,我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那麼在大家普遍認為「本科才是最好的教育之路」的現在,國家為什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 解讀職業教育丨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 成就出彩人生
    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職業教育的選擇,沒有好與壞,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不適合。願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孩子謹慎審視,綜合考量,不盲從跟風,做出適合自己的升學選擇。那麼,職業教育對於我們的學習、就業和人生發展都有哪些幫助呢?下面,讓小編為您一一解讀。首先要選擇具有招生資質的學校。
  • 我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各職業院校學生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頻頻折桂;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近1500名中職畢業生被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繼續完善專業教師引進位度,兩年來我市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高校引進中職新教師20餘人……近年來,蕪湖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 肥東縣有群脫貧攻堅代言人
    在走訪的過程中,王霞發現很多貧困戶手中有很多農產品,但是苦於沒有銷路,她心想:「為什麼不能通過我的淘寶平臺去銷售這些農戶囤積的農產品,從何實現互利共贏呢?」自此,她開始定時收集農戶大戶的土雞蛋、菜籽油、花生油等農產品,嚴把貨品的質量關,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慢慢的,她的銷售部商品越來越豐富,名氣也越來越大。
  • 中高職共同協商無縫對接學生升學、就業新渠道
    參會領導和各專業負責人聽取匯報1月6日下午,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與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共同舉辦了一場以「中高職融通專業發展」研討會。研討會圍繞著「3+2」大專學生如何進行聯合培養,如何實現中高職對接,為主題進行了討論並確定培養方案,打通學生升學、就業的通道。學校領導張凱、何勇、黃江元參加了研討會。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招生就業處主任楊建松首先就該校學生升學,就業、後期發展等相關情況進行了匯報。
  • 職業院校畢業學生的未來就業有哪些優勢?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國家隊與人才需求的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於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大大提升、因此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倡導工匠精神。目前我國人才市場需求上面臨著十分尷尬的情況、一方面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初高中生等低學歷零技術人群就業更是難上加難;另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的技術人才、自己培養用時長、成本高。
  • 就業變升學分數線變分數帶 青島中職畢業生迎來多元發展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8月14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就青島職業教育發展推進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全市共有1.9萬名中職畢業生升入高校就讀,佔中職畢業生總數的70%。青島中職教育正在由就業主導向升學主導轉變。為此,青島將推動高中階段學校聯合育人,並大力發展高職教育,既給島城學子在中考選擇方面提供更大的自由,也給中職學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升學途徑。
  • 甘肅下發通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大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 積極...
    我省下發通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大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 積極鼓勵個體經營發展  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進一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通知。
  • 就業導向職業教育的時代價值
    就業導向職業教育與生涯導向職業教育的關係,有必要在一個更為宏大的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來重新探討這一問題。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一步探討該問題。任何一個學術問題的探討,都應該是有邊界的,否則將很難產生對話或者商榷的基礎。無論是從政策文本層面來看,還是從學校實踐層面來看,就業導向職業教育實際上主要探討的是「人才培養」問題,即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此意義上,就業導向職業教育強調,職業教育應該面向市場培養人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
  • 重慶學校要部分升學無望生棄考 迫於升學率壓力
    此外,嚴峻的就業形勢,上完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使讀書「無用論」思想在農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績平平只能上專科,還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掙錢。  另一個因素也不容忽視,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學校迫於升學率的比拼壓力,會召集部分升學無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勸其放棄高考。
  •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大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 積極鼓勵個體經營...
    通知指出,通過大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積極鼓勵個體經營發展等措施,進一步拓寬就業增收新渠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落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任務。進一步放寬新業態市場主體登記條件通知指出,大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
  • 林口縣大力發展職業培訓教育解決就業難題
    為解決我縣就業難題,縣委、縣政府把推進職業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到2020年十件利民實事,並通過招商引資建立就業實訓基地和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培育全方位的技術型人才。  新亮點職業培訓學校是今年我縣從外地引入的一家職業教育培訓機構
  • 我省出臺《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
    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中職高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四川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意味著,未來我省從中職讀到高職,再讀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有望實現招考貫通。針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考試升學,將有更多機會,和更具有針對性的「一站式」培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