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 月10 日,肥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明滸和教科文衛工委組成人員及社會建設工委負責人,在縣教體局相關同志陪同下,先後前往安徽紅十字會衛生學校、廬州衛生科技學校、合肥通用技術學校、合肥理工學校等地,採取現場查看、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就全縣職業教育情況進行調研。
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著力優化職教布局,加速職教發展;實行校企合作,服務當地經濟;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落實助教政策,擴大招生規模;突破發展瓶頸,做強職教事業。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中等職業學校5 所,其中公辦2 所,即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國家重點)、廬州衛生科技學校(省級示範校);民辦學校3 所,分別是安徽華夏旅遊學校(省級示範校)、安徽紅十字衛生學校(省級示範校)、合肥理工學校(市級示範校)。共有專任教師735 人,其中「雙師型」教師478 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 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 人,市級骨幹教師16 人;職業學校實有在校學生數20240 人,其中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3060 人,廬州衛生科技學校3550 人,合肥理工學校8830 人,安徽華夏旅遊學校2790 人,安徽紅十字會衛生學校2010 人。開設機電、數控、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工程造價、電子商務、計算機、汽修、智能製造、市場營銷、藝術、護理、旅遊管理、導遊、酒店服務與管理、航空乘務、高鐵乘務、景點規劃與設計等45 個(類)專業。每年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6000 餘人。
優化職教布局,加速職教發展
肥東縣人民政府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縣教體局牽頭聯合肥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肥東縣財政局出臺了《肥東縣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實施方案》,全面整合該縣職業教育資源,重點圍繞該縣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高成長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發揮專業優勢,突出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辦學層次和質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統籌做好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科學核定高中階段招生計劃,按照職普招生大體相當的要求,確保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均衡協調發展。
推進校企合作,服務當地經濟
2019 年,縣教體局聯合肥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肥東縣經濟和信息化局、肥東縣財政局、肥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稅務總局肥東縣稅務局出臺了《肥東縣深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出臺了《肥東縣職業教育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鼓勵用工量大、財稅貢獻大的企業,根據發展需求,與職業學校合作,開設企業冠名專班;鼓勵以鄉鎮(園區)為單位,多家企業聯合在職業學校開設專班,推行「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畢業即上崗」。鄉鎮(園區)、企業每年6 月、12 月向相關學校提出聯合辦班申請,並在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縣內職業學校要按照肥東縣「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的戰略部署,服從服務於肥東產業發展。鼓勵縣內職業學校輸送學生到本縣企業參加3 個月以上的跟崗或頂崗實習。支持和鼓勵鄉鎮(園區)、企業與學校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和職業學校教師頂崗實踐基地。2019 年,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合肥理工學校被評為「合肥市校企合作示範校」。合肥理工學校被評為省校企合作示範基地。肥東縣各職業學校多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項論文在安徽省獲一、二等獎。
依託質量提升,提高教學質量
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有序推進。近年來,全縣職業學校共投入13203 萬元(縣2500 萬元、市270 萬元、省級以上1433 萬元、學校自籌資金9000 萬元),用於實訓基地建設和添置設備,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同時合肥市每年拿出2000 萬元、肥東縣每年拿出400 萬元對職業學校進行獎補,教育質量得到明顯提升。2018 年,合肥理工學校張勝峰獲「汽車運用與維修」國家技能大賽金獎,實現了合肥市在該項目零的突破。當年,在對口升學中,全縣共有102人被本科院校錄取。2019年,全縣職業學校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榮獲國家級銀獎1個,銅獎3 個;省級金獎9 個,銀獎16 個,銅獎9 個;市級獲獎107 個。參加市級文明風採大賽獲獎188個。2019年,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等職業學校決賽在合肥理工學校成功舉辦,該校「蝦稻共生」項目榮獲全國一等獎,並被大賽組委會授予「特殊貢獻獎」。同年,全縣中職學校14個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通過省級驗收。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省級示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榮獲優秀等次。
落實助學政策,擴大招生規模
(一)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免除學費(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學生除外);
(二)落實中職學生獎學金、勵志獎學金政策,按評定級別給予5000、3000、1000 元獎勵;
(三)中等職業學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勤工助學、校內獎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四)著力解決中職學生的就業、升學問題,加大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合作,面向初中應屆畢業生,實行3、2 分段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中職學校學習,後兩年直接轉段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五年後可取得專科學歷。另外,對於有意願「往上考」的中職學生,還可以參加分類考試,升入專科及對口本科院校學習,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就業有門路,升學有渠道的優勢。
在此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初中畢業生對中職學校的認可度,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職業思想。通過國家、地方各類助學政策的落實,肥東縣職業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由2017 年招生五千餘人擴大到2019 年的七千餘人,逐步確立了該縣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專業在前沿,行業有影響,國內可交流。今年7 月10 日,肥東縣中華職業教育社召開成立大會,省政協副主席、省中華職教社主任李修松出席會議,並為肥東縣中華職業教育社授牌。這是肥東縣職教事業的一件大事,對我縣職教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級藍領」和「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