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抑鬱症:痛苦究竟從何而來?

2020-11-16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作者:王碧漪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心身醫學科


抑鬱症是一種以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上常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意志活動缺乏,還伴有負性認知模式、注意力降低、自殘自殺的消極觀念或行為等症狀。據我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抑鬱症終身患病率為6.9%。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報導,全球約有3.5億患者,每年因罹患抑鬱自殺的人數高達100萬,在全球疾病負擔中位居第二。抑鬱症一直以來都是不可忽視的全球問題。


近年,兒童抑鬱症逐漸走進公眾視野,電視新聞裡青少年因情緒問題而自殺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實早在2014年《世界青少年健康報告》上就指出:2012年全球約有130萬青少年死亡,15-19歲為高風險階段;自殺是全球青少年的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始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抑鬱症,對一生精神健康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然而,大多數中國父母對此現象的認識並不深刻。在精神科門診,可以看到很多未滿18歲的青少年都是獨自就診,問其原因,大多回答「父母根本不會理解,只會說是我自己想多了」,更有甚至「爸媽不想陪我過來」,亦是雖有父母陪同,但當精神科醫師給出「抑鬱症」的診斷後,父母嗤之以鼻,完全當笑話來看待,「我的孩子才這麼小,怎麼可能得抑鬱症?」是大多數父母一個無法理解的問題。



關於抑鬱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其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國精神病學家在《我的孩子得了抑鬱症:青少年抑鬱家庭指南》裡指出:我們的精神世界受到生物學因素和心理學因素的相互作用影響,這種內在關係很難完全梳理開,一者會影響另一者,複雜的相互作用機制,加工過程和影響作用使兩者之間交織在一起,無法分開。而心理因素究竟是怎樣影響兒童,導致抑鬱症的發生呢?


美國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在《自驅型成長》中提出:因為新時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備的壓力應對機制。壓力應對機制是指當個體遇到危險時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在新時代的生活中,持續不斷的慢性壓力和疲勞輸出,使兒童越來越感受到壓力感和焦慮感,最終會引起抑鬱的發生。即使這樣的壓力並不來自於重大的生活事件,但潛移默化的慢性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導火索。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實則與物質條件並無必然聯繫,即便在富裕的矽谷,也有百分之五以上十的高中生報告自己的抑鬱程度處於中度到重度的水平。



原生家庭對兒童情緒的影響至關重要。當一個家庭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的支持時,孩子就像一顆小草,失去了養分,難以茁壯成長。在那些整日爭吵的家庭,或是父母缺乏溝通的家庭,孩子的處境就會更加艱難。當她們遇到困難時,難以得到求助和支持,最終導致了抑鬱的發生。然而,父母過度的溺愛或是「以愛之名」的自我感動式付出,也將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負性影響。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付出更像是一種無孔不入的控制,把他們壓制到窒息。看似是為了愛,實際上會讓孩子感到極為的無力和的痛苦。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一個支持性的家庭系統是治療的關鍵。與其說是為了治癒一個孩子,實則更需要推動的是一整個家庭,只有讓家庭內部關係得到改善,才能讓治療變得有意義。真正去理解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適當的關心和鼓勵支持,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當我們感受到痛苦時,我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他們也一樣能夠感知到情緒,卻更難找到排解的方式。洞察孩子的心理,我們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或關注好心情網際網路醫院微信號,3萬餘名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線護航您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兒童抑鬱症:被忽視的痛苦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0期,原文標題《兒童抑鬱症:被忽視的痛苦》,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在中國,成人抑鬱症經過近些年的普及,逐漸走進公眾的視野,但未成年人特別是年齡較小兒童可能受精神情緒問題的困擾
  • 兒童抑鬱症:我們為何總是忽視孩子的痛苦?
    心理或情緒痛苦可以造成身體的慢性疼痛,在醫學上稱作「軀體化障礙」。國外研究發現,就診於兒科門診的20%的兒童有功能性軀體症狀,此類症狀常常是青少年焦慮抑鬱症的早期表現。焱焱和兜兜並不是極個別的孩子。雖然缺乏全國性的詳細調查數據,但孩子們的困境,北京回龍觀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醫師劉華清看在眼裡。
  • 得了抑鬱症到底有多痛苦?
    得了抑鬱症到底有多痛苦呢?在全球,每隔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而自殺者中百分之70都是抑鬱症患者。有數據統計,在中國抑鬱症比例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4.2以上,但是只有百分之十的患者來醫院就診,抑鬱症的體驗極其痛苦,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可能無法正常的進行社會交往,工作和學習。他們忍受著抑鬱的痛苦,即使簡單的活著就已經如此艱難。他們渴望得到解救,偶爾會表達出要輕生的想法,甚至會默默了斷生命。
  • 抑鬱症的痛苦你了解嗎?|抑鬱症|痛苦|疾病|-健康界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烏雲密布的天空;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行走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道路上;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身處狹小空間,連同呼吸也很困難。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更為嚴重。
  • 抑鬱症為什麼這麼痛苦?
    看見有人在提問:「為什麼抑鬱症這個被稱為心靈感冒的普遍而常見的病,會這麼痛苦,會生不如死?抑鬱症發作真的是要多痛苦有多痛苦,整個世界都變得黑暗而扭曲,太可怕。很多專家都說,抑鬱症比癌症更痛苦,這話一點不假。親身經歷過抑鬱症,得過這個病的人才能體會那種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痛苦。
  • 早上的我好痛苦!為何抑鬱症總是白天比晚上痛苦?
    文/老K我在諮詢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早上我痛苦死了!沒有抑鬱過的人,肯定很難理解這種情況,明明陽光明媚的早上,我自己為何突然痛苦得要命?這就是抑鬱症最常見的一個特點——晝重夜輕。抑鬱症的一天心情變化我在給人做諮詢的時候經常會讓來訪者把自己的一天情緒變化分享給我,我截取一個最有特點的來訪者情緒變化圖給大家分享一下:早上:情緒十分痛苦,好像需要和這個世界戰爭一樣,每到早上自己就像需要參加戰鬥,與情緒的拉鋸戰讓自己疲憊不堪。
  • 抑鬱症:當痛苦可以被分享
    類似謬論的形成,通常建立在對抑鬱症的誤解之上,像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因為一個人意志不堅定,太矯情,也有人認為,抑鬱症只會發生在弱小的人身上,不論從科學角度還是病理角度上看,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在我國患抑鬱症的人數約在六千萬到九千萬之間,平均每15個人之中就會有1名抑鬱症患者,如果以發病率超過5%以上即為常見病的標準來看,抑鬱症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的多發病之一。
  • 抑鬱症兒童的世界是怎樣的?
    這些年通過心理健康宣傳大家對成年人抑鬱症逐漸熟悉了,但可能對兒童抑鬱症仍然陌生,其實兒童也是會患上抑鬱症的。抑鬱症是兒童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發病率約為 4%-5%。青少兒抑鬱症可導致患者學習及社會功能等多方面受損,並且引起肥胖、吸菸及物質濫用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 體味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女性體味是「香」的?
    體味究竟從何而來?人體的味道來源主要是因為人體每天需要進行新陳代謝,在通過機體的新陳代謝之後就會產生如脂類、蛋白質、糖類的3種代謝物質,這些代謝產物的味道也是十分複雜.女生的體香從何而來?通常女生都是比較愛乾淨的,而且女性的洗澡次數也要多於男性,每天都會仔細的清洗自己的身體,而且女性洗澡時身上都會塗抹沐浴露和護髮素等物質,長期以來,這些洗護用品的味道就會瀰漫在身體上,即便是洗過澡後的很長時間內,都會散發出若隱若現的清香。
  • 女性抑鬱症的表現 女性抑鬱症有何危害
    在這個壓力很大的現代社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患上了抑鬱症,有些人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就些人是因為感情不順利精神上受到刺激精神喪失,還有些是其他各種問題,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女性抑鬱症的表現,與其危害。
  • 萌萌為何如此不開心——兒童抑鬱症,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萌萌為何如此不開心——兒童抑鬱症,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萌萌是家中的獨女,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因此從小對她抱有極高的期望。因此,這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別人多些,智力開發要比別人早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優秀。但是,在小學4年級一次期中考試的時候,萌萌患了重感冒。
  • 抑鬱症究竟有多可怕?
    據悉,這個孩子患有抑鬱症,情緒低沉。在跳樓之前,家人也曾發現她胳膊上劃的傷痕。15歲的年紀,原本應該背著書包,上著學,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嚮往,卻無奈的深陷抑鬱症的困擾之中。抑鬱症不是身體疾病,但它是心理疾病,而且比普通的身體疾病更加可怕。
  • 神秘的皇室病究竟從何而來?
    然而,就在維多利亞女王尚未結束統治之前,不祥的預兆出現了:利奧波德的痛苦可以隔代傳遞。維多利亞第三個孩子艾麗絲公主生育能力很強,幾乎可以與母親相媲美。她生了六個孩子,第四個男孩弗雷德裡克3歲時因流血過多而死。更糟的事出現在弗雷德裡克的姐姐艾琳,她的兒子亨利也同樣患上了血液病,且他的兄弟瓦爾德馬在4歲時因流血過多而死去。
  • 警惕兒童抑鬱症
    但是有一些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變得消極、易怒、焦慮、自卑,這就是兒童抑鬱症兒童抑鬱症不似感冒,自己在家捱著也不能靠自身的抵抗力慢慢好轉,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治療,孩子才能夠痊癒。如果拖著不治,只會讓病情更加嚴重,危及生命。被忽視的兒童抑鬱症,不被家長「看見」的孩子們兒童抑鬱症是起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精神障礙。
  • 馬未都家庭普通,買文物究竟從何而來?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
    馬未都家庭普通,買文物究竟從何而來?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 如此巨額的文物數量也引來很多疑問,馬未都家庭普通,父母都是並未給他留下巨額財富,那麼他早期買文物的錢究竟從何而來呢?曾有人拿這件事問馬未都,我們來看看馬未都是怎麼回答的吧。
  • 抑鬱症和焦慮症哪個更痛苦?過來人幫你徹底解答這個問題
    文/老K前兩天我在私信中收到一個很有趣也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抑鬱症痛苦,還是焦慮症痛苦。這個問題我相信我最有發言權了, 在2015年我在一年的時間裡經歷過四次診斷,分別是重度抑鬱、重度強迫、中度焦慮、和廣泛性焦慮發作。
  • 抑鬱症家屬:為何抑鬱的人無法自己擺脫痛苦?
    文/老K記得很多抑鬱症家屬問我,我們痛苦都可以自行調節,為何抑鬱症患者他們自己就無法緩解情緒呢?真的好奇怪啊!其實關於這一點,曾經我也很困擾,在自己沒有抑鬱的時候即使再難過的失戀只要時間足夠,我還是可以自己走出來。
  • 抑鬱症:抑鬱症最大的痛苦是失眠!失眠緩解了,代表什麼?
    文/阿秋抑鬱症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失眠的現象,這個要看抑鬱症的程度,一般到了中度以上的抑鬱症,失眠現象就會比較頑固和嚴重了,常見的情況以早醒為主,比如你以前是7點醒來的,但是患上抑鬱症了之後,你醒來的時間可能在半夜3
  • 雙語|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幸福感本身就非常有爭議,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帶有主觀性的感覺,那麼,我們的幸福感究竟是從何而來的?How to reveal a country’s sense, over the years, of its own well-being如何揭開一個國家多年來的主觀幸福感Read its books.
  • 斷除人生痛苦根源!從根本上擺脫抑鬱症!
    但從所有出生的嬰兒痛苦的哀嚎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來,要麼在媽媽肚子裡面很痛苦,要麼出生的時候很痛苦。人從出生便走向死亡,只是時間長短,但終究無一倖免。還要經歷病痛;做不想做的事;見討厭的人。上學那麼辛苦,還考試考不好;上班那麼累,掙錢還掙不多;做個生意吧,還虧錢;談個戀愛還失戀痛苦;還要經歷失親人的痛苦;最終,死亡時會經歷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