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為何如此不開心——兒童抑鬱症,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萌萌是家中的獨女,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因此從小對她抱有極高的期望。因此,這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別人多些,智力開發要比別人早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優秀。
但是,在小學4年級一次期中考試的時候,萌萌患了重感冒。由於身體不適,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緊張,有一科沒考好。受此影響,其它科的考試成績也不好。
萌萌從此變得沉默寡言,悲觀失望,精神萎靡,食量減少,逐漸發展為怕見老師和同學,後來乾脆不去上學了,整天在家睡覺。
爸媽開始不知底細,問她怎麼了。她說不清楚,只是流眼淚。家長以為孩子患了大病,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未發現任何異常。
於是爸爸媽媽便懷疑萌萌患了心理疾病,前來諮詢治療,經心理醫生詳細的診斷後,原來萌萌是患了「兒童抑鬱症」。
說起兒童抑鬱症,其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心理遭受刺激後而誘發的。比較常見的有感情上受到重大打擊,如親人去世、父母關係緊張或離異、考試失利(特別是未考上理想的學校)等一些不好的情況,往往會出現情緒上的劇烈反應並導致情感加重。
其二,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也會誘發兒童抑鬱症,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孩子長相不夠出眾,於是孩子便總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不受老師重視,不引人注目,從而產生一種失落感。
其三、兒童的父母如果患有抑鬱症,通常也會引起兒童的抑鬱症。一般而言,有抑鬱症的父母通常少言寡語,不參加社會活動,不與他人結交來往,或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過分關心等情況,都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情緒不良,從而導致抑鬱症。
【心理提示】
兒童抑鬱症,主要是由心理因素誘發引起的,因此治療方法也主要運用心理治療。對此,家長一定要多注意,當發現孩子患有抑鬱症症狀之後,家長應該多與孩子交談,多給以關心、安慰,接受孩子的傾訴,給孩子以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陪孩子做一些平時最感興趣的事情等等,讓孩子高興起來,開心起來,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對於兒童憂鬱症的治療,首先要選擇支持療法,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兒童抑鬱多是由於兒童對自己不滿而引起的,而這個不滿意的標準常常是一個理想化的標準,在達不到這個標準時,就會引起抑鬱。
要提高自信,戰勝抑鬱,就要幫助孩子改變這個標準,使之切實可行。當兒童通過降低標準而達到目的後,要給予鼓勵,正面強化,幫助兒童樹立自信心。
其次,在對患上憂鬱症的孩子,進行心理支持之外,主要還應採取行為療法進行心理治療。主要方式就是在生活、學習實踐中進行鍛鍊,培養堅強的意志力,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增強孩子的心理素質,來提高孩子對抗憂鬱症的能力。
並且,在進行行為治療時,家長一定要按計劃行事,嚴肅對待治療方式,不能輕易遷就孩子的好惡,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