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生學不好,是誰的問題?
江南七怪說,學生資質愚鈍那也沒辦法。
他們這樣講,也是有道理的。當年在大漠,江南七怪剛尋到郭靖時,二師傅朱聰教了比郭靖更小的拖雷三個小招式,拖雷當即就學會了。再看郭靖,「正白呆呆出神,不知在想些甚麼,茫然搖了搖頭。」一問三不知,活脫脫像極了課堂上的笨學生。
等到郭靖正式拜師七怪學功夫,五師傅張阿生已被銅屍陳玄風重傷,不久便撒手人寰。也就是,郭靖真正的師傅有六位。「六怪雖是傳授督促不懈,但見教得十招,他往往學不到一招,也不免灰心,自行談論之際,總是搖頭嘆息。」
江南七怪,名聲雖然不及南帝北丐西毒東邪這些大佬,也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至少也算211畢業的。211的名師教不會郭靖這樣的學生,說問題出在學生愚鈍身上,也是說得過去的。
十年之後,郭靖也只是學了一些根基功夫,強身健體而已。三師傅韓寶駒常說:「你練得就算駱駝一般,壯是壯了,但駱駝打得贏豹子嗎?」努力的笨學生郭靖聽了,只有傻笑。
二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第一反應是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用功,只要好好學就能學好。
接下來就是家長親自上陣監督學習,不出一個月,就被搞得精疲力盡,心煩意亂,不停的去糾正孩子,打斷孩子的作業過程,孩子也變得膽戰心驚生怕出錯,自信丟失。
第三個過程,家長開始懷疑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不夠高,或者沒有用心去教自己家孩子,然後就開始給孩子報輔導班,請家教,開小灶。
郭靖出生在單親家庭,從小母親李萍拉扯長大。李萍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家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呆頭呆腦」,也無法去埋怨老師教的不盡心或者水平不高。「心想孩子雖小,人又蠢笨,終是將門之後,倒也大有父風」,沒有去過多幹涉孩子的學習,給了郭靖比較寬鬆的學習環境。
三
郭靖生在大漠,自小家貧,請不起也不認識清華北大畢業的名師。
不過,老天愛笨小孩,郭靖意外獲得了一個免費名師開小灶。
這位名師不是別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全真教掌教馬鈺,王重陽的首席大弟子。王重陽當年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這樣算起來,在武林中,馬鈺可以算是清華北大的高才生了。
馬鈺道長幫助郭靖分析成績進步緩慢的原因,下面這段話極為精彩:
那道人道:「你這六位師父,都是武林中頂兒尖兒的人物,我和他們雖然素不相識,但一向聞名相敬。你只要學得六人中恁誰一人的功夫,就足以在江湖上顯露頭角。你又不是不用功,為甚麼十年來進益不多,你可知是甚麼原因?」
郭靖道:「那是因為弟子太笨,師父們再用心教也教不會。」
那道人笑道:「那也未必盡然,這是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
郭靖道:「請師……師……你的話我實在不明白。」
那道人道:「講到尋常武功,如你眼下的造詣,也是算不錯的了。你學藝之後,首次出手就給小道士打敗,於是心中餒了,以為自己不濟,哈哈,那完全錯了。」
郭靖心中奇怪:「怎麼他也知道這回事?」
那道人又道:「那小道士雖然摔了你一個筋鬥,但他全以巧勁取勝,講到武功根基,未必就強得過你。
翻譯成白話就是:郭靖你的基本功不錯,基礎紮實,但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也不明白學習的客觀規律,遇到了挫折,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就不自信了,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導致了你的成績進步緩慢。
那些非常努力學習,成績沒有太大起色,迷茫困惑的普通學生,你是不是也是這個問題呢?
四
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自己,大家總會迷信一樣東西,叫「開竅」。
馬鈺這位課外輔導老師並沒有教一遍課文,只傳授給了郭靖打坐練氣的基本功夫。
「半年之後,本來勁力使不到的地方,現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巧勁:原來拚了命也來不及做的招術,忽然做得又快又準。江南六怪只道他年紀長大了,勤練之後,終於豁然開竅。」
然而,世界上並沒有開竅這回事兒,郭靖只不過是在馬鈺的指點下按照學習規律去做,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循序漸進,專注認真,終於學有所成。
江南六怪沒能教好郭靖,主要是犯了下面三個錯誤:
第一,功利主義,忽視學習規律。跟丘處機的十八年比武之約,對於江南七怪不亞於高考。這可是一考定終身,還能不能有臉面在江湖行走,全靠這一場比試了。跟眾多面臨高考壓力的老師家長一樣,都傾向於讓孩子去學習「絕招」,反而忽視了基礎。聰明如楊過知道打狗棒法的招式沒有內功基礎都無法施展,智商平平甚至有點兒愚笨的郭靖又怎麼能用好這些「絕招」呢?學習,沒有終南捷徑,只能按照規律循序漸進。
第二,簡單粗暴,未能因材施教。江南六怪各有本領傍身,都盡心盡力傳授絕招給郭靖,然而郭靖的接受程度卻各不相同。七師傅韓小瑩傳授越女劍法,郭靖卻「縱躍不夠輕靈,在半空只挽到一個半平花,便已落下地來。」三師傅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郭靖勁力一個用錯,軟鞭反過來刷的一聲,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郭靖擅長力量型打法,卻受制於老師的技巧型功夫,不能因材施教,學習效率也會事倍功半。
第三,缺乏耐心,打擊學生自信。學生學不會,老師就會心急,經常去打斷學生的學習思路,甚至於責罵責打。「太笨了」,這種話會讓學生陷入自我懷疑,真的以為自己是太笨了;「偷懶不用功」,明明自己很努力卻被說不努力,這種話會讓學生不服氣,產生逆反心理。學習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需要給他們留足探索的空間,開始雖然慢些,但是終會走到目的地。
江南六位名師的錯誤,在現在眾多老師,家長,孩子的身上一遍一遍重演,讓人嘆息。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孩子能重拾信心,天資愚鈍的郭靖尚能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學霸,你去上個大學又有何難呢?
如果大家喜歡本文,請幫忙分享並留言。
浩叔倉促寫了這篇文章,關於學習的一些想法沒能詳細闡述,接下來會根據大家的反饋繼續寫一篇——《郭靖逆襲的三個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