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明珠綻放光芒――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全面完工

2021-01-20 環京津網

原標題:冬奧明珠綻放光芒——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全面完工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儘管29日的小海陀山氣溫低至零下27攝氏度、陣風接近8級,但北京冬奧建設者們激動萬分——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宣布全面完工。經過1000多個日夜艱苦奮戰,藍圖在此刻變為現實。

賽區四大場館完整亮相

延慶賽區建成的壯景令人震撼。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從山端直瀉而下,11條纜車索道將場館區域串聯,山腳下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宛若巨龍靜臥,延慶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掩映於山林之間……

「我們終於迎來這一天,這是數萬名冬奧建設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於德泉激動地說,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及附屬設施建設任務全部完成。隨著場地通過國際雪聯考察認證,中國第一條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在此誕生,場館已經具備辦賽條件。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今年9月完成製冰工作,通過國際雪車、雪橇聯合會場地認證,這標誌著中國隊運動員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比賽、訓練場地。非競賽場館延慶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也與兩座競賽場館一同完工,賽區四大場館完整亮相。

「延慶賽區建設運行面積大,完備的內部交通體系也已經建成。」於德泉說,賽區共建設7條內部道路,充分滿足運輸和接駁需求。此外,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設11條索道、5個換乘站,可確保運動員30分鐘內從冬奧村抵達各項目出發點。

智慧創新形成自主經驗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中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均填補國內相關項目場館建設空白,冬奧建設者在攻堅克難中形成自主經驗。

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魏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為半U形混凝土澆築結構,1.9公裡長的賽道上有16個角度、坡度各異的彎道。為建成這一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中設計和施工難度最大的賽道,冬奧建設者沒有高薪聘請外方團隊,而是在摸索中走出自己的路。

「為建設這條空間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反複製冷、融化的混凝土賽道,我們研發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為確保賽道混凝土以毫米級精度精準澆築,我們招募20名國內人工噴射手,實現賽道一次性澆築成型。」夏魏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已申請專利133項,獲得受理、授權105項。此外,針對我國缺乏相關賽道驗收標準的實際,建設者編制了賽道及製冷設計、驗收標準7項,成為工程驗收依據。

可持續發展利在長遠

100%使用風電、太陽能電力等綠色清潔能源,水資源實現自我收集利用,賽區開展生態修復保護動物、綠植,四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築三星級認證……延慶賽區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賽區」。

「延慶冬奧村半開放式的建築庭院依山而建,既彰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做到不破山型、不奪山景。山地新聞中心建築風格與冬奧村相融合,兩個非競賽場館都是超低能耗建築。」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世革介紹,賽區配套建築還大量建設「石籠牆」,很多建築屋頂使用木質瓦片,讓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

「延慶賽區已經做好長期可持續利用的遠景規劃,它不僅將承辦精彩的北京冬奧賽事,賽後還將成為四季旅遊勝地和群眾參與冬季運動的體驗地。」於德泉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平緩賽道段設計了大眾體驗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保留施工道路並改造為大眾雪道,延慶冬奧村賽後將作為旅遊接待酒店使用,附近的西大莊科村也將提升改造為冰雪文化民宿。隨著北京冬奧會舉辦腳步臨近,延慶賽區已蓄勢待發。

相關焦點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召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召開 2020-12-13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冰雪+ 北京2022冬奧會成功申辦五周年 用高科技實現冬奧綠色夢想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投票決定,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舉辦權。今天,距離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準備工作一直在積極推進。
  • 2022北京冬奧「倒計時」900天 來看雨中的冬奧組委會
    【解說】2022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已於8月19日進入900天。8月20日,記者來到冬奧組委會辦公區,探訪雨中的冬奧組委會。  【解說】北京冬奧組委會辦公區建設在首都鋼鐵有限公司舊址上,佔地約1平方公裡。濃厚的工業氣息與石景山的秀美山水環繞著冬奧組委會,此前,曾有媒體將此形容為「冰與火之歌」,而當天的淅瀝細雨,更讓首鋼仿佛奏起了「雨中曲」。
  • 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交通基建工程——延慶線正式開通運營
    2020年12月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交通基建工程——延慶線正式開通運營,延慶站新建站房將同步投入使用。鐵路部門安排北京北(清河)站至延慶站開行旅客列車5對,經由京張高鐵、延慶線運行,其中北京北—延慶2對、清河—延慶3對。
  • 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隊連續4年實訓 賽事氣象預報實現分鐘級...
    今年冬季,是北京冬奧會正式舉辦前最後一次實戰演練服務的機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隊將力爭進一步提升氣象預報服務水平,為冬奧會賽事氣象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冬奧氣象服務工作基本就緒,實現「三維、秒級、多要素」冬奧氣象監測網絡和「分鐘級、百米級」預報服務系統。對賽場陣風和雨雪相態的預報一直是重點和難點。由於冬奧站點實況歷史資料積累時間有限,預報員對精細化要素預報和模式訂正經驗積累還不足。
  • 坐著高鐵看冬奧 京張高鐵延慶線開通
    (資料圖)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京張高鐵延慶線近日正式啟用。延慶是北京冬奧會比賽地,將承辦高山滑雪、雪車、雪橇3個大項的比賽,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坐落於此。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從京張高鐵八達嶺西線站開始,到延慶站結束,全長只有9.33公裡,其中橋長2.6公裡,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60公裡。延慶支線將與已通車的京張高鐵構成北京市區往返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高效便捷通道,人們與冬奧賽區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 冬奧倒計時500天!北京準備的怎麼樣了?場館建設詳情
    今天晚上八點 迎來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 倒計時500天的時間節點 當時針走過20點 距離2022年2月4日
  • 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冬奧文化 北奧集團成為2022年冬奧會官方贊助商...
    月,在紅牆黃瓦的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北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體育展示和頒獎儀式服務贊助商,開創了奧運贊助歷史上的新類別。、品質最高、周期最長的冰雪文化盛會,2019年12月啟動的第二屆「相約2022」冰雪文化節無疑是北奧集團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體育展示和頒獎儀式服務贊助商後的一次華麗亮相。
  • 探訪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 揭秘氣象預報
    記者探訪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揭秘延慶賽區氣象預報  賽道每隔百米一個氣象站可測「秒級風」  高山滑雪比賽中,選手最高滑行速度可以超過130公裡/小時,即36米/秒,以這個速度疾馳,風速和風向將對最終成績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在高山滑雪賽場,對於風的預測顯得尤為重要。
  • 水、電、通信…都走冬奧延慶賽區這條「生命線」
    延慶小海陀山南麓,山路陡峭,山風呼嘯,這裡是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核心區的建設現場。5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海拔750米高的綜合管廊工地現場,這條管廊將成為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命線」——綜合管廊作為延慶賽區基礎性保障工程,為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有線電視等市政能源接入提供通道,還能為冬奧會後開展大眾冰雪運動、實現冬奧場館的可持續利用提供市政保障。
  • 揭秘冬奧延慶賽區氣象預報:肩扛騾背建氣象站 可觀測「秒級風」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支由11名成員組成的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已經紮根4年。他們收集賽場風速和風向等數據,一遍遍進行模擬預報,以期在冬奧賽場作出準確預報。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隊長時少英說。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一塊塊大屏幕全景展示賽場風向、風速等數據。 時少英指著其中一塊屏幕介紹,「這是小海陀山,兩邊山脊就像兩條胳膊似的,懷抱裡邊,也就是陽坡的位置就是高山滑雪中心。整個陽坡還錯落幾條山脊和山溝,競技賽道和競速賽道在不同的山脊之上」。
  • 北京聯合大學助力2022冬奧會
    選拔青年骨幹教師組建專業支撐團隊2014年5月,時任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兼旅遊學院院長黃先開教授受邀擔任了由北京市旅遊委牽頭成立的2022冬奧會申辦住宿主題工作組專家。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北京2022年冬奧會申辦委員會為丁於思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她在冬奧申辦過程中所做出的積極貢獻。多舉措保證「申辦報告住宿主題」質量2014年6月至12月,「申辦報告住宿主題撰寫」專業支撐團隊主要負責協助北京市旅遊委完成冬奧會申辦報告住宿主題的撰寫工作。認真整理資料,仔細研讀報告。
  • 北京2022年冬奧組委會正式成立
    昨天,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京華時報記者潘之望攝   昨天,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這也標誌著冬奧會籌備工作全面啟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高麗在會上強調,要貫徹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要求,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做好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工作。
  • 探訪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 揭秘氣象預報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支由11名成員組成的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已經紮根4年。他們收集賽場風速和風向等數據,一遍遍進行模擬預報,以期在冬奧賽場作出準確預報。建站氣象站供電通信均有雙保險自2014年北京申辦冬奧會開始,氣象部門根據天氣氣候評估需求,開始在海陀山核心賽區建設自動氣象站,最開始建設了4套,分別位於西大莊科、長蟲溝、小海陀、二海陀。
  • 從今天起,北京冬奧會迎來倒計時1000天!
    今天北京冬奧會迎來倒計時1000天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北京冬奧會場館相關設施建設正在加快腳步北京賽區位於北五環內的國家速滑館鋼筋鐵骨已經顯露2022年它將成為驚豔世界的「冰絲帶」
  • 北京2022年冬奧會12賽場全覽 場館分散建設有助賽後利用
    2015年7月31日訊, 今天傍晚,2022年冬奧會主辦地結果揭曉,北京成功當選。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規劃一直備受關注,北京冬奧申委表示,北京冬奧會將分為北京城區、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分散場館建設將有助於更多民眾賽後利用場館。
  • 探訪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遇上這種天氣必定進山追風逐雪
    時少英正在進行氣象觀測 記者 駱倩雯攝在海陀山下的延慶區氣象局,延慶賽區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的11名成員再次入駐。今年冬季,是冬奧會正式舉辦前最後一次實戰演練的機會。昨天,記者來到延慶區氣象局,探訪了冬奧氣象服務團隊。山區接觸少是最大挑戰延慶賽區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一共有11名成員,有5名來自北京市氣象局,2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1名來自山西省氣象局,2名來自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1名來自國家氣象中心。北京市氣象臺副臺長時少英任隊長。
  • 向奧林匹克兌現我們的承諾——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一)
    2015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標誌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工作全面展開。隨著2020年進入最後一個月,北京冬奧會的場館建設和基礎設備製造也都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於11月27日正式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場館比賽大廳內現已開始新一輪的場地轉換結構搭建,全新的冰面將於年底前完成。
  • 500名延慶市民長城書寫長卷 迎冬奧會倒計時500天
    記者從延慶區獲悉,9月15日,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百米橫幅鋪陳開來,500名延慶市民書畫百米長卷,迎接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500天。
  • 新華體育焦點|千日太久,只爭朝夕——寫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千天...
    北京2022冬奧會倒計時牌亮相。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11名代表推動拉杆,「1000」字樣躍然於塔身屏幕之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迎來倒計時一千天!冬奧會的腳步近了,更近了!新華社發(任超攝)除了鄭方和孫衛華,冬奧會籌備隊伍中還有許多雙奧工作者,有很多雙奧場館。在北京賽區的13個場館中,包括「鳥巢」、五棵松、首都體育館在內,有11個都曾承辦2008年奧運會。此外,張家口賽區還分布有8個場館,在張家口市崇禮區,將承辦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跳臺滑雪等比賽;延慶賽區計劃建3個場館,是高山滑雪、雪車、雪橇等項目舉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