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說話不算話?原因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應該要反思

2020-11-10 海之聲助聽器旗艦中心

誠信是一個人行走江湖時的必備品質。

講誠信的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更能夠收穫到他人的善意和理解,而不講誠信的人則很難獲得別人的幫助。

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曾說過:「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當一個人用真誠的態度的面對世界,自然不會被周遭的虛假與偽裝所欺騙。

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那麼他這個人在他人心中的信用值肯定很低,無論是尋求幫助還是借錢,別人都會考量一番。

所以,誠實守信的品質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樣才能夠用誠信打動他人。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美國總統華盛頓與櫻桃樹之間的故事。

在華盛頓小的時候,他用斧頭把父親種的一顆櫻桃樹給砍倒了。

櫻桃樹是華盛頓父親的心愛之物,眼看自己的櫻桃樹被人砍倒,父親盛怒之下揚言要給砍樹的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華盛頓見此情況,並沒有把自己就是砍倒櫻桃樹的罪魁禍首這件事情隱瞞下來,而是直接和父親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對於華盛頓的誠實,父親感覺很欣慰,不僅沒有懲罰華盛頓,還誇獎了他,並告訴華盛頓他的誠實比所有的櫻桃樹更難能可貴。

在父親的教導下,華盛頓成為了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為他今後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美國的歷任總統中,華盛頓因為誠實而備受民眾的愛戴,這與他小時候的家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貴為總統的華盛頓都如此重視誠實的優秀品質,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又怎麼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言而無信之人呢?

02

小學生諾諾就是這樣一個說話不算話的孩子。

作為班集體中的一員,以諾諾帥氣的長相來說,他應該成為班級裡很受歡迎的孩子之一,但是,卻因為言而無信而遭到了同學們的排斥。

原來,諾諾經常會和自己的同學借錢買東西,往往說好了第二天就還錢,可他卻言而無信,一拖再拖,像一個老賴一樣無恥。

很多借錢給諾諾的同學都有苦難言,希望諾諾能夠早點把錢還上。有一些孩子膽子比較大,因為諾諾一直欠錢不還,所以找到了諾諾的爸爸,告知他這一件事情,希望諾諾的爸爸能夠處理好。

可是沒有想到,諾諾的爸爸卻一問三不知,假裝沒看到似的。

之後又聽諾諾的鄰居們說,諾諾的爸爸可是上了失信名單的老賴,想讓他還錢,可難了。

同學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諾諾言而無信的特質,是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品質」。

總之,因為諾諾失信不願意還錢,班級上已經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來往,還私底下給諾諾起了個外號,叫做「賴皮蛇」。

03

如果孩子出現言而無信的問題,原因大多出在父母身上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說:「如果某個孩子有說謊的壞毛病,這一定是他的成長環境出了問題。」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可以稱作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

如果父母不能夠在這條道路上給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那麼孩子也難以養成誠實守信的好品質。

諾諾的父親就是因為沒有給諾諾做好一個誠實守信的良好榜樣,反而讓諾諾學到了自己身上的壞毛病,這才導致諾諾成為了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英國教育家託馬斯·阿諾德說:「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父母無法成為孩子學習的良好榜樣,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擺脫父母帶來的惡劣影響,成為一個優秀出色的人呢?

所以身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進行深刻的反思,是否自己的言行出現不當,而影響了孩子的正確成長方向。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改變孩子言而無信的壞毛病,將孩子培養成一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君子。

04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守信」好品質呢?

①發現孩子言而無信時要及時批評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為中國人,我們要將其發揚光大。而想讓孩子擁有誠實守信的好品質,更要從小抓起。

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有說話不算話的行為時,一定要及時向還提出批評和教育,改正孩子不信守諾言的壞毛病。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培養出「守信」的好品質。

②在日常生活中做孩子的好榜樣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並影響深遠的,父母不要小瞧自己對孩子造成的改變。

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好榜樣,將「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將這四個字貫徹落實到自己的言行舉止當中去,就能夠對孩子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

孩子會以父母為榜樣,成長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言一行的檢點,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人,所以請成為孩子崇敬的榜樣和引導者,而是不是拉著孩子倒退的不合格父母。

③當孩子遵守諾言時給予孩子獎勵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在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信守諾言的人的過程中,父母的獎勵和鼓勵能夠對孩子產生加大的促進作用。

著名教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曾經說過:「親人、朋友或老師對於孩子的積極暗示與鼓勵,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產生良好的作用。」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當孩子遵守諾言時父母給予孩子獎勵,能夠讓孩子了解到這是一件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他會積極主動地遵守成為一名誠實守信的「正人君子」。

05

和你說句貼心話

誠實守信能夠讓人在人際交往時得到他人的信任,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是成為一個人人品的重要保證。

從小培養孩子誠實守信,對孩子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好品質,為孩子的成長的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從小說話不算話,造成孩子「沒信用」的真正原因,你了解嗎
    可是,沒想到,當孩子拿到新玩具回到家之後,完全忘記了答應過我的要求,我主動向他提出讓其打掃房間的這個要求後,孩子也總是忽略我的說話,甚至當作沒有這回事。看到孩子表現出來的這種情況,我不禁開始思考:孩子總是說話不算話,造成孩子"沒信用"的這種情況,其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父母說話不算話,透支的是家長的威信,別怪孩子不信服你
    文/小熊育兒日記都說父母需要有威信,否則孩子是不會信服你的,也不會聽你的教育。所謂威信,既是要有權威也要有信任。那麼威信是靠吼和打罵建立的嗎?當然不是,在打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威信是無法長久的。父母對孩子獎懲有別,說話算話才能真正建立起威信。
  • 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並非是因為「玻璃心」,父母應該要反思
    如果我們總是表現出一種非常厭煩的態度,抱怨孩子是個「玻璃心」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愛哭,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如果說,你發現你的孩子平時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的話,那就要開始反思自己了。因為孩子會這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家長平時沒有做好這些,而並不是像有些家長以為的那樣,孩子天生就很「玻璃心」。
  • 孩子變得不喜歡說話是怎麼回事?父母應該找準原因
    第一就是孩子的性格,有的人性格比較內向,而有的人性格比較開朗,像宋先生的女兒一開始性格是比較開朗的,但是後來卻變得比較內向了,所以如果是性格的原因的話,那麼這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然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在家裡不受重視,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的話,那麼家長有可能就會偏心另外一個孩子而另外一個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沒有重視他,所以他就不喜歡說話了。
  • 家長說話不算話?言出必行,是你教給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一直持續了一個星期,孩子的情緒都特別的不好,早上起床哼哼唧唧,說爸爸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我抱著她,告訴孩子爸爸真的很忙,本來是可以有時間的,臨時要走的,爸爸也沒有說話不算話,只是時間上推遲了,寶貝要耐心的的等待呀!
  • 跟娃娃說100遍「說話要算話」都沒用!其實只需這樣做……
    今天收到喬治爸爸的求助信:兒子答應看電視10分鐘,時間一到又撒潑打滾要繼續;答應一天只吃一個餅乾,過後又哭求再要一個......這種耍賴的事,經常發生。我們都知道,讓寶寶學會誠信很重要,但是又無從下手,怎麼辦?
  • 解決孩子和父母的矛盾,應該首先從父母自我反思做起。
    對於中國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與父母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出在父母身上。這是必然的現象。因為父母的行為是直接影響孩子行為的重要原因。而孩子要想成為矛盾原因。必然是他在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和習慣之後。這個年齡恐怕就是在青春期附近。所以。解決矛盾的首要原因,便在於父母要先反省自己。有的時候父母認為說我愛孩子,我就沒有錯,這是極大的誤會。你主觀上沒有錯,但你客觀上確實做錯。
  •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原因都在父母身上,要早點重視
    導讀: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原因都在父母身上,要早點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原因都在父母身上,要早點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說話不算數,真的讓人很絕望,再好的教育也白搭
    這也能看出,說話不算話的父母真的不是個例。 在孩子的心中,家長的承諾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你隨口的一句獎勵,孩子卻當成了目標。 女兒站在臺上大聲的控訴:如果你再這麼嘴快,說話不算話的話,那我以後再也不跟你說事情了。
  • 做個言而有信的父母,原來這麼重要,別再欺騙孩子了
    】據調查,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行為中,其中父母說話不算話,是佔到首要的位置。父母這樣對孩子隨意開出空頭支票,根本就沒有打算要日後兌現,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要求都做到了,那麼父母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孩子將來就有可能會懈怠。或者日後父母說的話,孩子都不會放在心上,因為在孩子的心裡,父母本身就是說話不算話的。在日後的生活中,孩子也會照著父母的樣子學,說到做不到,養成撒謊,言而無信的壞習慣。
  • 有的孩子在家很霸道,出門很膽小,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孩子在家裡,他們就像小霸王一樣.遇到不滿意和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發脾氣,常常會對著父母大喊大叫,甚至會對父母拳打腳踢。可是他在外邊卻很乖,小心謹慎,甚至膽小怕事,即便是被別的孩子欺負了,也不敢反抗,更不敢和大人說,家中的小霸王在外面就變成了一個受氣包。有的家長就忍不住會抱怨,我的兒子在家裡就是小霸王,在外面就很慫。
  • 想讓孩子言而有信,家長先從自己說話算話做起
    為什麼又答應了別人去她那裡,你到底要去哪啊?你到底說話算不算話啊?結果媽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和那位阿姨,我們兩個都是被鴿的小垃圾……媽媽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猜不明白。然而很多父母習慣了欺騙,卻把欺騙用在了孩子身上,往往忽略了欺騙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做成什麼事情,給孩子提供了很多的空頭支票和承諾,比如:只要你考到第幾名,爸爸媽媽就帶你去……等到真的完成任務的時候,卻又開始返回。
  • 家長經常說話不算話,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危害?西瓜視頻告訴你
    小時候你有沒有遇到父母所謂善意的謊言呢?哄孩子時不假思索地給出一些承諾,卻從不會實現,有些家長覺得無所謂,一種我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哄著過來的心理。無限次的給孩子承諾卻不兌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呢?有些父母都是雙標的,一邊教育著孩子要講信用,說話要算話,一邊自己又不以身作則,這樣孩子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嗎?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家長應該反思其中原因!
    我們總是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不愛說話,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擔憂孩子以後的發展,但是,作為父母,大家真的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嗎?其實,這個問題值得家長們深究。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喜歡說,而是說得不好、不得體,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孩子那個階段的語言能力不足。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問題就大肆的批評和嫌棄,孩子交際的自信與勇氣就會被澆滅,往後也很難再擁有。  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喜歡說,而是爸媽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
  • 都說青春期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 原因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這些年,我們經常談到尊重孩子。但要做到從內心真正地去尊重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同理,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父母在難過的同時,也可以思考回憶一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有沒有不尊重孩子的行為或言語。但是總有像我這樣的媽媽打著「為你好」的旗子,不顧孩子的意願插手孩子的選擇。這樣的做法就像是一個用愛編織的牢籠,人是越來越近,可心確實越走越遠了。其實,尊重孩子的想法,是給孩子說話的權利。而不是父母想聽了,就讓孩子說,不想聽了,就不讓孩子說。讓孩子真正擁有歸屬感和價值感,讓我們的孩子更自信!相信,你給孩子的每一次尊重,都會衍生出更多的驚喜。
  • 經常挨揍的孩子,仍回到父母身邊?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從小養成了逆來順受的思想,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父母是有權利對自己進行懲罰的,哪怕是過分的打罵。而且,父母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權威,雖然父母經常打罵他們,但是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逃離,也不可能逃離。
  •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若有這4個表現,父母應該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有人真正能走進小麗的內心,所以人們根本不知道小麗心裡究竟在想什麼,也不明白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小麗最終會走像抑鬱。如果和小麗的心理醫生聊聊,那麼關於小麗究竟會抑鬱的原因,一定會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撼。原來小麗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不幸,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最差的,在生活中她永遠都得不到別人的喜歡。小麗經常說自己覺得活著非常累,她一度想自我了結。
  • 心理學告訴你:孩子之所以會叛逆,很大原因都出在父母身上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尤其是孩子成長時期所接受的教育,有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的叛逆期,在這段時期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他們服從管教,喜歡和大人對著幹。「你讓我往東,我就偏要往西,」「我覺得自己是對的,你說的一切我都不會聽。」如果這種叛逆心理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鏡映效應:想培養出「高情商孩子」,父母首先要學會說話的藝術
    很多父母經常會為孩子拙劣的溝通技術而感到擔憂。每當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孩子總不願意說,就算願意說,表達出來的東西總要讓人猜想很久,這使得家長們十分發愁,孩子不會說話情商低該怎麼辦呢?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低情商的?孩子的表達能力是不是跟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密切相關呢?
  •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如果是就應該與孩子一起進行改正,如果不是,那麼應該以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進行改正。從與孩子接觸最早、最多、時間最長這些方面來說,父母也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在孩子面前,父母做的任何事都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首先父母就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杜絕孩子不聽話行為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