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讀過浪漫主義那些優美的文章,也知道浪漫主義的興起一度讓文藝復興達到了最高潮,但是你了解代表了浪漫主義的盧梭嗎?這個浪漫主義文學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優秀卓越的代表。
讓-雅克·盧梭,是法國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出生在1712年的瑞士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家庭,他的祖上是從法國流亡到瑞士的教徒。他十歲那年,父親和當時日內瓦共和國一個小議會的先生發生了爭執,最後他父親毅然選擇了捍衛正義,在法院的通緝下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日內瓦,留下了這個孤苦的盧梭。
1742年,盧梭從日內瓦搬到巴黎。八年後,盧梭以《論科學與藝術》一文取得了第戎學區論文大賽第一名而一舉成名,這讓讓他一躍成為巴黎的名人。隨後他又著述了許多其他的著作,盧梭的語言風格十分獨特,富有浪漫和激情。此外對音樂也有獨特的興趣,寫了兩部歌劇也同時在巴黎大放異彩。1761年,盧梭的《新愛洛琦絲》一經出版,立馬紅動整個巴黎,其中對景色的描寫和環境的烘託對於整個社會倫理的手法成為浪漫主義文學創立的標誌旗杆,該書也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義文學類的作品。
想寫出這種好作品和盧梭小時候養成的愛好是密不可分的,盧梭的父親修理鐘錶技術精湛,母親是牧師的女兒也十分聰明。但他的母親卻因為生他難產不幸離世,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愛,由父親和姑媽一起撫養長大的,他的哥哥也離家出走,從此他家裡就只有他一個孩子。盧梭懂事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命是用母親的生命換來的,這也讓他幼小的心靈很難過,好在父親對他十分疼愛。父親的愛好就是讀書,這也遺傳給了他。他的母親留下了不少的小說,他和父親常常在吃晚飯結束後相互朗讀,有時也通宵達旦的一直閱讀到第二天早晨,這種良好的閱讀氛圍也慢慢滲透在他年幼的心靈裡。
青年時期盧梭過得並不是很幸福,在巴黎經歷了一連串的事情讓他厭倦了巴黎城市的喧囂,在此時他接受了朋友的饋贈——來自鄉村一座優美的房子,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他的性格很適合在向下居住,在村子裡住下後他決定不再回巴黎,這時候的他已經小有名氣,不用為生活費而費心,他繼續抄寫樂譜,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自給自足總歸不會餓肚子。他的文筆和天賦也早已讓它成為名人,只要他稍稍願意把作家的腦子和寫好書的努力結合起來,他的生活說不定也會很富裕。但是盧梭覺得為了「麵包」而寫作,這讓他的創作靈感會從此低迷。他覺得才華不在於筆上而是內心;在心裡,是一種豪邁的思維,當一個人維持生計的時候就難以寫出高尚的文章,為了追求偉大的真理,不能向金錢屈服。
他的愛情故事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剛開始來到巴黎的時候接觸到了華倫夫人。她在盧梭的生活裡扮演了很多種角色,是他的保護人,朋友,女朋友。在離開華倫夫人後,和黛萊絲在一起了,對於這個美麗的女人他也有許多種不一樣的感情。他們一起共同生育了五個孩子,但是全部被盧梭送進位於巴黎的育嬰堂。他覺得他當時的情況不足以撫養一個孩子健康長大,再後來盧梭也去尋找留下標籤的孩子。
盧梭是一個時代的開端,他是一個浪漫而自由的作家也是啟蒙運動的主力,是他新建了一個新的有關於文化時代,這都是他源於對生活的熱情。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了盧梭,這個有趣的,代表了十九世紀歐洲新時代的人物。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呢?請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