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學:晚期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艾辛多夫,海涅等

2020-12-24 如冬談史

德國通史:在德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中,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屬於晚期浪漫主義階段

歡迎來到百家號如冬談史,今天如冬和大家談談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晚期浪漫主義文學。在德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中,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屬於晚期浪漫主義階段。

晚期浪漫主義的中心在柏林維也納、紐倫堡、海德爾堡等地,主要特徵是突出人的心理的陰暗面,日益傾向於宗教,與啟蒙運動完全決裂,渴望舊的專制統治秩序等。代表人物有恩斯特·特奧多爾·阿瑪迪烏斯·霍夫曼、艾辛多夫、克萊門斯·布倫塔諾、海涅等人,創作題材主要集中於民間和藝術童話、長篇和中篇小說、抒情詩。在這一時期,包括威廉·豪夫、古斯塔夫·施瓦布、路德維希·烏蘭德等在內的一批浪漫派時期的歷史和文化,並將其作為自己的主要創作對象,因而又以該王朝發跡的施瓦本地區為名,稱為施瓦本浪漫派。

E.T.A.霍夫曼出生於柯尼斯堡,是最有影響力的晚期浪漫派作家,在繪畫、音樂等方面也富有成就。他一生創作甚豐,代表作有《金罐》等。童話《金罐》是其最成功的作品,講述了一位年輕大學生憑藉純真的「信仰、愛情和希望」,與心愛的姑娘走到一起,找到詩境生活的故事,表明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的庸俗現實追求的厭惡。

艾辛多夫出身於上西裡西亞的拉蒂博爾附近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是德國人心目中最出色的浪漫主義抒情詩人。其著名小說《一個廢物的生涯》描寫了一位不滿卻又無力改變周圍環境、孤芳自賞、飽食終日、到處漫遊的「廢物」主人公形象,是作者這類沒落貴族面對新舊交替時代的社會心態的真實表達。作為浪漫主義詩人,艾辛多夫的詩體現著一種對自然的渴望、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理想主義追求,其中諸如《渴望》《月夜》等意境優美,清麗可人,都是誦吟不衰的絕世名作。

路德維希·烏蘭德出生於符滕堡的蒂賓根,是一位學者和政治家,曾任蒂賓根大學教授和符滕堡邦議會的議員,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施瓦本浪漫派的主要代表。其詩歌題材主要來源於古代傳說和神話,代表作品有抒情詩《春天的信念》《女店主之女》、敘事詩《歌手的詛咒》等。其作品或者在通過描寫優美的自然風光,在淡淡的感傷中透出對未來的希望,或者以神話形式來譴責統治者的殘暴,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其他一些浪漫派作家也留下了豐富的作品。威廉·豪夫是施瓦本浪漫派的藝術童話詩人,代表性作品有《仙鶴哈裡發》《小莫克》、和《冷酷的心》等。古斯塔夫·施瓦布的主要作品有《古典時代的美麗傳說》、《德國民間故事書》等。克萊門斯·布倫塔諾的代表作品有《勇敢的卡斯帕爾和美麗的安耐爾的故事》。阿希姆·馮·阿尼姆在這一時期的作品則有長篇小說《王冠守護者》等。在德國晚期浪漫主義文學中,著名詩人海因裡希·海涅佔有特殊的地位。海涅出生於杜塞道夫,是德國浪漫主義文壇的「最後一位詩人」,「浪漫主義之子」,其早期創作深受浪漫主義的影響。

他又是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時期的一位詩人,大量作品中蘊含著現實主義的洪濤。就此而言,他又是浪漫主義的最強有力的敵人,作為浪漫主義作家,海涅的最大成就在於把日常語言抒情詩化,賦予「遊記」以藝術形式,使德國文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時尚和輕盈他也因此成為最受世界歡迎的德國詩人之一。海涅的詩歌創作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早期抒情詩時期,代表作是《詩歌集》。他的早期抒情詩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內容大多抒寫自己的經歷、感受、憧憬,但沒有其他浪漫派詩人那種濃烈的思古幽情。

第二階段的代表作為《新詩集》,其中包括為人熟知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在這一時期,他研究了聖西門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又受馬克思的影響,在創作上開始把政治觀點和美學思想有機地結合起來,出現了向批判現實主義的轉變,作品體現出戰鬥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描寫了作者1843年從巴黎返回德國的觀感,揭露和諷刺了德意志的封建割據、市民的庸俗、普魯士的專橫,表達了渴望革命的心情,是海涅詩歌創作的頂峰。

1848年以後,海涅健康狀況惡化,但仍創作了大量作品,第三部詩集《羅曼採羅》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這一時期的作品既表達了對生活的渴望,也顯示出死亡威脅下的憂鬱悲觀,但是諷刺的鋒芒和細膩的抒情並沒有消失。有人在論及海涅及其作品的思想性時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他是「人類解放戰爭的一名戰士」,是「歌德的最重要的德國後繼者」。海涅還寫過一些影響深遠的論文,其中包括《論浪漫派》和《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

《論浪漫派》認為,德國浪漫派懷念中世紀,逃避現實,希圖恢復中世紀的宗教精神,與時代精神不符,是病態的、不健康的;但是浪漫派的作品語言優美,在搜集民歌、翻譯世界名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則從宗教、哲學的角度向法國人介紹了德國的文化。它考察了宗教的演變過程,認為馬丁·路德以來德國宗教和哲學的發展是德國社會革命的準備,中世紀以來的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是一部理性、自由、民主與宗教、愚昧、專制進行鬥爭並取得勝利的歷史。

小編了解到,它還論述了康德哲學的劃時代意義以及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展狀況。上述相關論著成為學界研究德國浪漫派以及近代以來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的必讀之作。

各位網友們,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對這段歷史是否有了新的認識跟見解,跟你原來認知中的這段歷史,是否有差別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進行留言探討,把你的觀點分享給更多的網友,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歷史故事,也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海涅詩句精選
    海因裡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男,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道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學過金融和法律。
  • 二輪複習6:第六章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
    12、在文學淵源上,十八世紀英國的______________文學、德國的______________和法國______________的「返回自然」的思想及其創作都為浪漫主義文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13、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文學是在同______________的鬥爭中發展壯大起來的。
  • 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淺聊海涅及其代表作《羅曼採羅》
    一個歌德後的太陽、一顆永不殞滅的星宿、一個不朽的精靈、一個詩歌的駕馭者······ 他自由穿梭於德意志意識的森林,用流利的德語建構他不朽的詩歌語體;他以平常的詞句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又沒有讓詩歌負擔哲學的沉重;他就是德國著名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的海因裡希·海涅。
  • 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
    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的偉大詩人,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的主要代表。除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藝術和自然科學等許多領域,均卓著成就。
  • 【外國文學】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從5月開始,到10月結束,一往為各位文學考研的同學準備了兩個流程(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四個科目(古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古代文論)的知識點分享推送。所有推文內容由在讀研究生學長學姐原創整理,每篇推送都有自己的分析講解,系統而實用。1、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為繁榮時期。
  • 十九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海涅
    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1797-1856),十九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德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主要代表。在學校裡,海涅也聽過著名的浪漫主義文藝批評家A·施萊格爾的文學課和黑格爾的哲學課。他也經常出人文藝沙龍。求學期間,特別是離開學校後的幾年內,海涅廣泛遊覽了國內的許多名城勝地,並去英國、義大利等地旅行,這些旅遊生活成為他早期創作的豐富題材。 海涅的猶太血統使他受到社會的歧視,他因此更加切身感受到社會的黑暗。
  • 海涅《論浪漫派》,一個時代的德國文學史
    《論浪漫派》中譯本,張玉書譯《論浪漫派》是德國詩人海涅的一部文論集,通過談論德國浪漫派這個文藝流派,實際上對當時的德國文壇進行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評論,涉及到頗多文學家和思想家,不妨說是一個時代的德國文學史
  • 小升初必備文學常識:外國文學常識
    後常喻「謎」一樣的人物。與埃及獅身人面像同名。   (7)荷馬,古希臘盲詩人。主要作品有《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被稱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敘述十年特洛伊戰爭。《奧德賽》寫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英雄奧德賽歷險回鄉的故事。馬克思稱讚它「顯示出永久的魅力」。   二、英國文學   (1)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
  • 啟蒙運動最佳代表,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創者,引領了法國走向浪漫!
    或許你讀過浪漫主義那些優美的文章,也知道浪漫主義的興起一度讓文藝復興達到了最高潮,但是你了解代表了浪漫主義的盧梭嗎?這個浪漫主義文學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優秀卓越的代表。1761年,盧梭的《新愛洛琦絲》一經出版,立馬紅動整個巴黎,其中對景色的描寫和環境的烘託對於整個社會倫理的手法成為浪漫主義文學創立的標誌旗杆,該書也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義文學類的作品。
  • 外國文學作家作品大匯總
    歌德:德國迄今為止最偉大的文學家,《普羅米修斯》,《威廉·邁斯特》,《少年維特之煩惱》(第一部產生世界影響的德國文學作品),《浮士德》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59. 史雷格兄弟: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理論奠基人,《雅典娜神殿》60.
  • 近代文學著作的蓬勃發展
    古典主義文學主要在英國、特別是法國得到了繁榮和發展。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有法國戲劇大師莫裡哀,他的著名作品是反對封建宗教的戲劇《偽君子》。 18世紀開始,歐洲的古典主義文學逐漸衰落,在啟蒙運動推動下,啟蒙主義文學在歐洲確立了它的主流地位。啟蒙主義文學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文學。
  • 魯迅與海涅,中德大師在紹興發生文化碰撞
    「我也是紹興人」德國杜塞道夫和中國紹興,兩座文化名城因為魯迅和海涅緊緊聯繫在一起。海涅:一位關注中國的德國詩人海因裡希·海涅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
  • 第797期 【跨語言學習】《東瀛人物誌》系列(8) 日本浪漫主義文學先驅——森 鷗外
    本期為您奉上「日本浪漫主義文學先驅——森鷗外」的專刊。感謝您的支持!歡迎留言:)【跨語言學習】《東瀛人物誌》系列(8)日本浪漫主義文學先驅——森鷗外曾赴德國留學,深受叔本華、哈特曼的唯心主義影響,哈特曼的美學思想成為他後來從事文學創作的理論依據,著有《舞女》、《阿部一族》等。
  • 德國文學真題及答案
    (2016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招生考試試題)2.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和詩劇《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國文學家      。(2015年浙江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招生考試試題)3.歌德的      與《荷馬史詩》《神曲》《哈姆雷特》並稱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名著。
  • 從現在開始積累,語文文學常識(4):外國作家及作品簡介
    雨果: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莫泊桑: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德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代表作是《浮士德》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
  • 德語文學的中國翻譯之路
    [導讀]由於長期封閉,德國文學直到19世紀末隨洋務運動的興起才通過王韜、辜鴻銘等人的零星翻譯進入中國。真正的翻譯到了「五四」時期才開始形成氣候,郭沫若、周學普等代表了解放前的主要譯者。德語文學主要指操德語國家的文學,包括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此外也包括散居在其它國家的、以德語為書寫文本的文學。位於中歐的德國,由於長期民族分裂,其文學的勃興錯過了文藝復興時期,比起西歐、南歐諸文學大國要晚二三百年,直到18世紀中期啟蒙運動時期,隨著德國啟蒙運動主將萊辛的崛起才見起色。
  • 《馮至譯文全集》:跟隨這位學貫中西的「導遊者」樂享德語文學世界
    他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1930年馮至前往德國留學,開始研讀存在主義哲學和德國文學,並向裡爾克和歌德學習,思考如何尋找更加深刻而雋永的表達方式。馮至關注的詩人多具有濃厚的哲學意味和鮮明的現代特徵。
  • 【薦書】《論晚期風格——反本質的音樂與文學》
    本文以出現在《論晚期風格》中的三位音樂家——理夏德·施特勞斯、莫扎特以及格倫·古爾德( Glenn Gould)為代表,嘗試論述薩義德對於晚期風格在西方音樂文化中的不同樣式呈現:一是晚期風格的來源以及薩義德對其的進一步展開;二是薩義德所論述的兩種不同樣式的晚期音樂風格;三是以古爾德為中心,薩義德對於音樂的表演與闡釋問題的洞見。
  • 德國和英國文學背景的重要介紹和一系列有啟發性的當代文獻
    其中包括Peacock同時代的人物,包括拜倫勳爵和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的人物。Glowry先生的兒子Scythrop(也模仿著名的浪漫主義者孔雀的朋友Percy Bysshe Shelley)將自己鎖在一座塔中,在那裡他閱讀德國悲劇和超然哲學,並發展出「改變世界的熱情。」失望的愛情,悲傷的Scythrop決定唯一要做的就是自殺,但情況說服他跟隨他的父親,愛上了厭惡和馬德拉。
  • 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魏瑪古典主義文學時代」
    德國通史:魏瑪古典時代,是以歌德和席勒這兩位文壇巨人的合作及其作品為標誌的歡迎來到百家號玲子聊歷史,今天玲子和大家聊聊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人們通常把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歌德和席勒為代表所創作的文學稱為「古典主義文學」,這一時期也習慣地稱為德國古典主義文學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