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

2020-12-23 駕鶴說生活

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的偉大詩人,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的主要代表。除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藝術和自然科學等許多領域,均卓著成就。恩格斯指出歌德時代的德國「在政治和社會方面是可恥的」,但在「文學方面卻是偉大的」。當時德國文學的偉大成就,在相當程度上是通過詩人的努力而達到的。

歌德生於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父親是法學博士,當過該市參議員。母親是該市市長的女兒。一七六五年,歌德按照父親的意願,到來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他感興趣的卻是自然科學和藝術。一七七○年,歌德轉人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思想,促進了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大自然的美景和對弗裡德裡克·布裡昂的熱戀,激發他寫出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篇。如《五月之歌》、《野地裡的小玫瑰花》等。這些詩歌熱情奔放,感情真摯,語言生動,生活氣息濃厚。

七十年代前期,歌德成了狂飈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這時的作品,表現了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和反抗。歷史劇《葛茲馮·伯裡欣根》(1773)把主人公描繪成一個反抗封建暴政和割據,深受民眾愛戴的英雄。它在政治上表現了德國人民爭取自由和國家統一的意志,在藝術上仿效莎士比亞的體裁,打破了古典主義戲劇的框框(如「三一律」)。恩格斯稱這個劇是「向一個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

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表現了個性自由與封建等級社會的衝突。小說寫維特愛上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這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的挫折使他悲痛欲絕,最後終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作品問世後,立即風行歐洲各國,「五四」運動後不久,郭沫若同志把它翻譯介紹給我國讀者。長詩《普羅米修斯》(1774)提出一個同暴君作鬥爭的政治問題。普羅米修斯反對宙斯的專橫跋扈,根本否定宙斯統治宇宙的權威,並要創造象他一樣蔑視宙斯的新人類,與宙斯鬥爭到底。這首詩以希臘神話為題材,鮮明、強烈地表現了詩人青年時代的叛逆精神。

一七七五年深秋,歌德應魏瑪公爵的邀請,來到魏瑪,先後充任樞密顧問和首相等職。在魏瑪的頭十年裡,他在積極參與各種行政事務的同時,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撰寫了多種關於自然科學的著作。一七八四年曾發現人的顎間骨。在這個時期,歌德創作的主要成就在詩歌方面。抒情詩《致詞、《浪遊人之夜歌》,敘事歌謠《魔王》、《漁夫》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歌德到魏瑪為封建宮廷效勞,是他政治上倒退的表現。他進行了一系列改良主義的革新,力圖使魏瑪這個小公國變為一個模範國家,遭到了失敗,但又不得不委曲求全,同他所厭惡的周圍環境妥協。歌德在苦惱中感到這種令人厭惡的宮廷生活和政務活動有窒息創作的危險,遂於一七八六年九月改名換姓,悄悄地逃往義大利。同義大利古代藝術的接觸,與淳樸的人民的交往,南國的自然風光,使詩人暫時克服了嚴重的精神危機,在藝術上獲得了新生。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它的創作延續了將近六十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於一八○六年,第二部完成於一八三一年。詩句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

《浮士德》在藝術上也富有特色。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是詩劇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點。劇中的人物、事件、環境,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神話故事的色彩,卻又都有其現實主義的基礎。兩者的有機結合,造成詩劇的壯闊背景,反映了複雜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見解。鮮明的對比是詩劇的一個重要藝術手法。書藏式的人物華格納和所謂「否定精神」靡非斯特都是作為浮士德的對立物出現的。作品以妄自尊大、脫離生活、脫離人民的學究華格納,特別是以否定人生、蔑視理智、仇恨人類的靡非斯特來烘託熱愛生活、追求真理、永不滿足、自強不息的浮士德。通過對比,浮士德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辛辣的諷刺也是詩劇的重要藝術特點。象他早先的作品一樣,歌德在《浮士德》中運用離意人物(主要是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海倫)來諷刺現實,表達他對社會、哲學和美學問題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的主要代表、是詩人也是作家,他就是歌德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著,既是詩人也是作家的歌德,希望大家可以喜歡。約翰·沃爾夫甘·歌德,1749年2月28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富有的市民家庭,父親曾是帝室的顧問,母親是市長的女兒,歌德從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
  • 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魏瑪古典主義文學時代」
    德國通史:魏瑪古典時代,是以歌德和席勒這兩位文壇巨人的合作及其作品為標誌的歡迎來到百家號玲子聊歷史,今天玲子和大家聊聊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人們通常把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歌德和席勒為代表所創作的文學稱為「古典主義文學」,這一時期也習慣地稱為德國古典主義文學時期。
  • 葉雋做客清華新人文講座 闡述德國古典文學
    葉雋做客清華新人文講座 闡述德國古典文學        清華新聞網12月6日電(學生通訊員 程 浩)12月4日下午在六教,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葉雋做客清華大學新人文講座之文化專場,為到場的300餘名同學帶來了題為《從歌德到馬克思
  • 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淺聊海涅及其代表作《羅曼採羅》
    一個歌德後的太陽、一顆永不殞滅的星宿、一個不朽的精靈、一個詩歌的駕馭者······ 他自由穿梭於德意志意識的森林,用流利的德語建構他不朽的詩歌語體;他以平常的詞句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又沒有讓詩歌負擔哲學的沉重;他就是德國著名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的海因裡希·海涅。
  • 德國文學:晚期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艾辛多夫,海涅等
    在德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中,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屬於晚期浪漫主義階段。晚期浪漫主義的中心在柏林維也納、紐倫堡、海德爾堡等地,主要特徵是突出人的心理的陰暗面,日益傾向於宗教,與啟蒙運動完全決裂,渴望舊的專制統治秩序等。
  • 【外國文學】歌德《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我們為21文學同學準備的免費微信交流群已經建好,添加峰哥微信:yiwangfengge  回復「21考XX專業想加群」 即可。如「21考現當代文學專業想加群」。1、《浮士德》是歌德創作生涯中最為重要的巨著,這部詩體悲劇歷時60餘年創作而成,熔鑄了歌德全部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的體驗,是其歷經畢生探索而得出的思想藝術總結,其它作品則是這部「巨大的自白的許多片斷」,它也代表著當時歐洲文學的最高成就,在歐洲文學史上與《荷馬史詩》《神曲》《哈姆雷特》並稱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名著」。
  • 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海涅詩句精選
    海因裡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男,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道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學過金融和法律。
  • 歌德學院是做什麼的?
    每年,他所掌管的歌德北京分院為1100人次以上的學員提供德語培訓,同時,這個機構還策劃開展各種「野心勃勃」的文化交流活動,諸如培訓中國的博物館、美術館人員。一米九幾的個子,一張瘦削的長臉,一雙手指細長的大手。阿克曼的茶杯上印著荷花和中國古典詩詞。他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省一個偏僻的村莊。1975年,這位德國的「農村小夥」來到北京,成為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歷史」專業留學生。
  • 梁宗岱與歌德 攀爬德語文學「一切的峰頂」
    說起梁宗岱先生,人們比較熟悉的是他對法國文學的研究和譯介。其實他對德語文學也下過苦功,在現有的梁宗岱著作集中,德語文學佔有了相當的分量,除對德國文學的翻譯外,梁先生將自己最重要的文藝評論集命名為《詩與真》,連他自己都覺得「跡近誇張」,但足見其對歌德的崇敬和摯愛。
  • 近代文學著作的蓬勃發展
    古典主義作家反對文藝復興以來個人主義極端發展的傾向,提出以理性來同個人主義相對抗,要求主人公克制個人慾望,履行公民義務,擁護中央王權,以達到加強民族國家的目的。古典主義文學主要在英國、特別是法國得到了繁榮和發展。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有法國戲劇大師莫裡哀,他的著名作品是反對封建宗教的戲劇《偽君子》。
  • 德國文學真題及答案
    (2016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招生考試試題)2.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和詩劇《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國文學家      。(2015年浙江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招生考試試題)3.歌德的      與《荷馬史詩》《神曲》《哈姆雷特》並稱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名著。
  • 歌德學院:德國公共外交平臺
    歌德學院成為德國文化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國提高軟實力的重要政策工具,歌德學院的一些成功運作經驗值得借鑑和學習。 關鍵詞:歌德學院;外交;國家形象;傳播;宣傳;美國新聞總署;德國文化;德國國家;德意志學院;培訓 作者簡介:   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認為,軟實力是一個國家通過吸引而不是強制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其魅力主要源於這個國家的文化。
  • 歌德寫月亮的詩,比李白杜甫如何?
    1782 年2月18日,歌德致夏綠蒂·馮·施坦因:「綠蒂,我心裡在憂慮,有個奇怪的思想在折磨我,長期令我感到恐懼,你必須允許我把這告訴你,你必須安慰我。我懷著痛苦的心情盼望著與你相逢的時刻。」作者簡介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 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詩人,他的美學觀點及思想發展都體現在作品中
    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詩人,著名作家, 被恩格斯推崇為文藝領城裡「真正的奧林匹克神山的宙斯」。4歲那年的聖誕節,歌德和妹一起到外祖母家裡去做客。外祖母非常喜歡這個聰明的小外孫,於是便請他們看了一場木偶戲。看完木偶戲的歌德回到家裡後,便讓妹妹跟他一起學著木偶戲人物的樣子,開始演起木偶戲來,將父母逗得大笑不止。自那以後他總是自編自導些小戲在家裡演出, 表現了他對藝術的濃厚興趣。歌德的父親有許多精美的圖書,而且還是多種語言文字的藏書。父親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所以從歌德開始懂事起,父親便教他識字。歌德很聰明,幾乎沒費什麼勁就把父親教給他的單詞記牢了。
  • 那不勒斯美術學院院長:德國畫家蒂施拜因Tischbein
    約翰·海因裡希·威廉·蒂施拜因 Johann Heinrich Wilhelm Tischbein(1751-1829年)德國畫家。生於德國一繪畫世家,1829年6月26日卒於奧伊廷。早年隨家人學畫。後到荷蘭學習肖像畫。
  • 【外國文學】歌德《浮士德》的基本特徵
    一往為各位文學考研的同學準備了兩個流程(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四個科目(古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古代文論)的知識點分享推送。所有推文內容由在讀研究生學長學姐整理,每篇推送都有自己的分析講解,系統而實用。承包你的專業課!21文學考研全程班重磅上線!
  • 著名德國文學翻譯家楊武能名重士林,「巴蜀譯翁亭」在重慶武隆落成
    >「巴蜀譯翁」就是著名的德語文學翻譯家楊武能教授,他在德國僑界也是大名鼎鼎,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譯作了解德語文學,進而了解德國的社會和文化。匾額和楹聯均由湖南書法家塗光明所題寫,其中匾額為篆字「巴蜀譯翁亭」,楹聯為「浮士德格林童話魔山,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和「翻譯家歌德學者作家,一世書不盡的傳奇」。這幅楹聯精煉地概括了楊武能教授的主要成就。嘉賓們觀看節目。前排左一為本文作者高關中先生,著有《巴蜀譯翁傳》。左二為馬來西亞著名作家、畫家朵拉女士。左三為《曼哈頓的中國女人》作者周勵女士。
  • 「歌德學院成立於德國形象谷底期,為讓德國在全球重建信任」
    12月7日至8日,第九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在廈門舉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校長、孔子學院代表共2000多人出席大會,大會成立了孔子學院院長學院。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來自德國納稅人,三分之一來自語言培訓費用和其他基金會或合作夥伴的資助。歌德學院是一個平臺,是一個實驗場,提供一個空間,讓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進行創作與討論。德國有一個說法叫作「遊戲場」,這個詞可以很好地形容歌德學院的實質,這既是一個實體場所,也是一個精神上開放的空間,鼓勵大家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另外,歌德學院是一個持續敘事的媒介,它一直在講述故事。
  • 歌德學院的發展及啟示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主要執行機構——歌德學院的發展可以讓人管中窺豹地了解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演變,同時也可以啟發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使德國的軍事和經濟遭受重創,在政治上也陷入空前孤立。德意志的有識之士看到法國在一戰中憑藉對外文化宣傳受益頗多,遂萌發設立對外文化機構的想法。
  • 德國歌德學院歐陽強:最富盛名的德語語言學院
    搜狐出國主持人:非常感謝您做客搜狐出國會客廳,我們想先通過您向我們網友、考生和家長介紹一下德國歌德學院。  歐陽強【德國歌德學院】:我今天感到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介紹一下歌德學院,歌德學院是聯邦德國的一個文化機構,聯邦德國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個德語語言學院,承擔著在傳播德國文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