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洋媳婦」的童話故事

2021-01-11 百家號

□盛夏

桑麗莎坐在我對面,她普通話清晰標準,語速偏慢,用詞簡潔準確。閉上眼睛,你完全想像不出,這是個外國人。

桑麗莎的國家,是位於中美洲的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一個130多萬人口的美麗島國,四季如春,富饒美麗。她皮膚深棕,高鼻深目,一直在微笑。她是跨文化傳播者、童話作家。她還是個河南媳婦。

她和先生河南人朱偉,相識於1996年,2000年結婚,生了兩個兒子。桑麗莎在中國生活了20餘年,其中在鄭州生活了十幾年。桑麗莎說:「我來到中國,是緣分。和朱偉認識來到河南,也是緣分。」

22年情緣

1995年,桑麗莎想學第二種語言,她是媒體記者,她的朋友們都學西班牙語和法語,她想學不一樣的,就去了中國大使館。「溝通得特別好,感覺特別好,我確定了學中文。」桑麗莎說。

她來到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成為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第一個拿到中國全額獎學金的留學生。

來中國前,桑麗莎覺得自己會不適應,打算只學一年就回國。來中國後,她交了很多朋友,還參加了很多社會活動,延長了學籍,最終學了四年,拿到了北京語言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這也是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留學生在漢語言學習中拿到的最高學位。

出國前,朋友和桑麗莎開玩笑:「你到中國,會有人愛上你,你不會回來了。」「我完全不相信,怎麼可能?」桑麗莎笑言。

1996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看京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她和朱偉坐在了一起。朱偉是英語專業出身,在北京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兩人不期而遇,一見鍾情。

2000年,兩人決定結婚。「我的父母完全信任我的判斷,我的婆婆也支持了我們。」桑麗莎說。

結婚後倆人回鄭州定居。她也帶朱偉去了自己的祖國,娘家兄弟們覺得他是個好丈夫。桑麗莎的妹妹也來過鄭州「走親戚」。

2010年,桑麗莎拿到中國綠卡,她更堅信「中國就是我的家」。

桑麗莎來中國已經20餘年了,她說:「沒感覺到那麼長時間,因為有新鮮感,永遠不會有厭倦的時候。」

其間有十幾年時間,她在鄭州度過。兩個兒子都出生在鄭州,在鄭州公立學校上到初中,才轉去北京讀國際學校。她和朱偉的教育理念是,中式教育打基礎,中西方教育並重。

她在鄭州的生活,和普通河南人沒區別。她喜歡吃燴麵喝胡辣湯,帶孩子逛公園。她做過英語培訓,做過國際貿易,成立了動漫公司,創作系列童話。近幾年,她把事業重點轉移到北京,但還會頻繁回河南,因為這裡是她的家。

童話作家

她的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每天都纏著她講故事。桑麗莎知道的中國故事不多,開始絞盡腦汁自己編故事。

有一天臨睡覺前,「一個完整的皇帝故事出現了。第二天晚上講給孩子們,覺得很棒,先生也覺得很好。我就把故事寫下來。後來變成了我寫的第一本童話書《皇帝、新娘和龍袍》。」

這本書,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評價:「我們感謝她(筆下)的中國皇帝,還有那個真正美麗的中國皇后。感謝這樣的美好寫作。」

書的發布會,是在上海世博會上舉辦的。當時桑麗莎是世博會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館長之一。時任加勒比共同體秘書長兼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總代表埃德溫·卡林頓說:「桑麗莎的新書,縮短了中國與加勒比的距離,將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個象徵。」

之後,桑麗莎又創作了多個關於中國文化的圖文書。

2018年,她寫出「河馬哈維」系列圖書,故事同樣來自她給孩子們講的「睡前故事」。

「河馬哈維」系列圖書共6本,是中英雙語的漫畫童話書,用點讀筆閱讀,被專家稱為「無屏動漫」。它是情景式、隱藏式的6本書,卻有12本書的容量。

現場演示,好看好玩。點讀筆點到開關圖案時,會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點到電話,會發出撥打聲;點到雨水,會發出譁啦啦的聲音。英文對白,請的好萊塢演員配音,音效純正有趣。孩子臨睡前,可以把書翻到最後一頁,整個故事自動播放。

這套書一經面世,好評如潮。2018年7月,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童書博覽會上,「河馬哈維」系列圖書被評為「『年度好書榜TOP80』優秀作品」。

8月23日,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為「河馬哈維」系列圖書舉辦了閱讀體驗館活動。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駐華大使西丹辛格說:「桑麗莎的兒童圖書是用中文為中國讀者寫作出版的。她是千里達及托巴哥文化創意產業開拓者之一。」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原主席海飛評價:「這是一套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兒童圖書,是跨國文化融合的美麗童話。」

桑麗莎說:「2019年是中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兩國建交45周年,我要出一本中英文雙語書介紹祖國的文化,再出一本介紹中國文化的書,推介給我祖國的朋友。」

相關焦點

  • 螢火蟲 童話故事裡飛出來的小精靈
    童話,其實與小時候大多數農村小孩而言,很少。雖然我的小學作文中,不斷地寫過,偎依在奶奶懷裡聽故事,但真實的情況,奶奶只說過農曆七月七在葡萄樹下,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別的都是從其它作文裡偷過來用得。農村裡能講故事的人很少,一是本身就沒有多少故事可講,二是也沒有心情去講,他們大都為生存而艱辛著。但故事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比自己村子更大的外面的世界,那是一種吸引和想像,是引導孩子不斷成長的必然。
  • 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 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睡前故事是專門為哄孩子們睡覺準備的故事,優美的故事語言,舒緩的故事情節,美好的故事結局,把寶寶帶進甜蜜的夢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以及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2、小紅帽  小紅帽與狼外婆的經典故事。  3、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憨厚可愛,他的故事也很受孩子喜愛。  4、懂禮貌的小兔  小白兔懂禮貌,山羊伯伯把它誇!  5、三隻小豬  流傳永久的小故事。  6、小熊買糖果  活潑可愛,充滿樂趣。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只要有時間就喜歡看童話故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童話故事就是《醜小鴨》這個童話故事我很痴迷。就覺得好厲害,可以孫悟空相提並論。醜小鴨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變成了漂亮的天鵝。小雪是我朋友家的女孩,已經六歲了,聽小雪媽媽說她的事情。小雪也喜歡醜小鴨的故事。
  • 童話故事怎麼講?——童話的意義
    從幼兒園到二年級期間,幾乎每天都有講童話故事的固定時間,他們選用的童話有如下特點:第一,   在故事中,通常沒有固定時間、空間、地點和人物。例如,故事的開頭常常是,很早以前,有一個古老的王國裡有一位王子。第二,   故事總是喜劇性的結局。例如,後來那個女孩和王子結婚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白雪公主童話故事的背後,是真正的童話還是暗黑童話?
    迪士尼版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改編自英國的《格林童話》。而格林童話中很多故事都是有暗黑童話的感覺的,所以近來幾年大家開始深扒,白雪公主這個童話故事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樣無害和純真呢?在《格林童話》最初的手稿中,想要殺害白雪公主的繼母本來是生母,後來發現這樣的故事並不適合給小孩子閱讀,不是真正的童話所以才給改成了繼母想要傷害白雪公主。這個繼母有一塊神奇的鏡子,能夠說話,據說只說實話。在白雪公主還是小孩子時,這塊鏡子一直說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這個繼母,也就是惡毒的王后。
  • 《中國童話》: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故事
    一說童話,我們默認的就是外國童話,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舞鞋等等,那我們中國有童話嗎?有的。最近就為孩子淘到一本中國的童話故事《中國童話》。「中國自古便有童話,只是寫童話的人並不自知,孩子也沒有什麼機會讀到他們。」
  • 童話故事裡的現實
    童話故事在人們的印象中,大概都是美好的。故事中的公主善良美麗,王子堅強勇敢,他們闖過種種難關,最後在城堡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聽起來似乎充滿了正能量,美好的人,美好的品德,美好的愛情,美好的結局。可真的是這樣嗎?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豪夫童話全集》:環環相扣的童話故事,鮮活殘酷的現實人生
    但是還有一種童話在剝離想像、幻想和誇張的外衣後,描寫的是殘酷的現實,傳達的是最世俗鮮活的人生。正如童話的創作者往往是些飽經人生風霜的大人,他們筆下的童話故事是寫給孩子的,更是寫給大人的。我認為威廉·豪夫的童話故事就是寫給大人的。豪夫的童話中融入了現實內容和他獨特的生活體驗。
  • 童話故事的真相:5個經典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悲慘細節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都喜歡父母在睡前給我們讀一些簡單而又甜蜜的童話故事,但事實似乎告訴我們,童話故事裡的主角們很可能並沒有獲得迪士尼電影裡展現給我們的那般美好結局。特別是當我們通過細節來進行思考的時候,更能夠證實這一點。
  • 童話故事的真相:5個經典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悲慘細節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都喜歡父母在睡前給我們讀一些簡單而又甜蜜的童話故事,但事實似乎告訴我們,童話故事裡的主角們很可能並沒有獲得迪士尼電影裡展現給我們的那般美好結局。特別是當我們通過細節來進行思考的時候,更能夠證實這一點。
  • 那些細思恐極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買了本安徒生童話,津津有味的讀著。有一篇故事叫《玫瑰花精》,大致的意思是一個姑娘愛一個青年,但這段愛情不被姑娘的哥哥接受,用劍殺了這個青年,將他的頭埋在土裡,這一切都被一個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在夜晚悄悄告訴了這個姑娘。姑娘很傷心,將戀人的頭挖出,栽在家裡最大的花盆裡,不久,姑娘抑鬱而亡。姑娘的哥哥將花據為己有,也包括埋著姑娘戀人頭的花盆。
  • 如何給孩子們講童話故事?
    ,因為童話故事最能點燃兒童思想和言語火花。童話人物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童話語言在兒童意識中是活生生的。當兒童聽故事時,在兒童的眼裡,日月、山河、樹木都有生命力。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他們把各種自己幻想的形象聯繫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如果家長經常給兒童講故事,營造童話般的氛圍,這這對兒童想像力的培養與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 相關兒童童話故事的基本內涵
    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民間故事如《一千零一夜》、巜吸血鬼的故事》,是從沒有文字記載前的口述耳朵聽的傳說中整理加工編寫而成的。那些故事無法考證具體所講者的人和地域年代,巜伊索寓言故事》是西方公元前六世紀最早的童話故事。我國古代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民間故事如道家、哲學家的巜列子》,巜莊子》,後來於1766年我國著名作家蒲松齡出版了巜聊齋志異》收集了大量民間故事,流傳至今。
  • 童話都是騙人的,看《灰姑娘》故事後隱藏的真實
    童話故事是小朋友過程中喜歡的故事,多是宣揚真善美,那怕到現在很多人依然記得小時候聽過的童話故事,依然憧憬著童話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可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想過童話故事背後的真相。就拿《灰姑娘》來說,這是一個小女孩被後母和她的孩子欺負,因為她的善良最後嫁給了王子,完成人生逆襲的故事。也成為現在很多女生理解,嫁給有錢人。
  • 童話是寫給成年人看的——從童話故事中,喚醒自己的潛意識
    有人說,世界上的童話一開始都是寫給大人看的,因為只有成人才能看到童話故事背後引申的深意。此話不假,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它最開始的版本就與我們現在看的大相逕庭。比如,我們熟知的《格林童話》,裡面大部分故事的原型都被稱為「黑暗遺產」。表面看結局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實際上整個故事充滿了暴力傾向、性別歧視、男權思想等等。為什麼一開始的童話故事如此成人化?這和人們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中國童話不如西方經典嗎?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西方的童話更經典一些,大人也好,孩子也好,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就像我家大寶,跟我講灰姑娘的故事一樣,這些鮮明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國童話不如西方的經典嗎?
  • 丹麥童話故事——送子鳥
    丹麥,一個盛產童話的國度。人魚公主、醜小鴨、拇指姑娘、小錫兵……充滿浪漫氣息的故事、刻印在腦海裡的童話人物,豐富了全世界許多人的童年,是一輩子不會消失的記憶。  丹麥童話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情懷,許多童話故事以親子家庭為核心。廣為流傳的「送子鳥」童話,就充滿著對新生命的希冀。
  • 給童話故事配插畫
    為了讓孩子們在暑假裡多閱讀書籍,千家街小學的老師們精心為孩子們設計了「讀童話,為童話故事配插畫」的暑假作業。該校校長劉琳表示,該項作業全校的孩子一起參與。
  • 童話故事裡的天鵝
    提起天鵝,我們總會想起童話故事裡那些美麗的白天鵝,它們是正義、美麗、高貴的化身。還記得嗎——《醜小鴨》一枚天鵝蛋在鴨窠裡被母鴨孵出後,因為長相與眾不同,被大家當成醜小鴨。到處挨打,被排擠,被嘲笑,大家都想趕走這隻醜陋的小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