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一家倆先髖兒,不可僥倖避篩查,髖關節發育不良需早治

2020-08-27 先髖胡爺爺

  姐妹倆先後確診讓一家人陷入深深地痛苦和無奈中。

  「不會吧,這麼巧?怎麼這麼倒黴都是先髖,醫生請再仔細查查!」寶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然而現實無法憑著主觀意識抹滅......

  懵懂的小寶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才9個月,還是個吃奶的娃,寶媽本是帶著剛滿兩歲的大寶來接受保髖矯正的,意料之外發現抱在懷中的小寶也是個「隱藏」的患兒!

怪異走路姿勢,寶媽寶爸相繼帶孩子檢查

  這兩個寶寶都叫琪琪,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因為身邊沒有諸如此類的疾病患者出現,大琪髖關節脫位發現的比較晚,剛學會走路,肚子挺挺的,寶爸寶媽只覺長長總會變回來的,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與同齡人區別越來越大,寶媽寶爸的疑心越來越重,於是寶媽帶著孩子去檢查,當地醫院沒查出來問題,寶爸疑心未消,換一家醫院檢查,診斷: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建議手術治療,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孩子走「鴨子步」、跛行的「真兇」!

到處都讓手術,琪寶一家遲疑不定

  為了避免漏查誤診,他們帶著大寶來到一家更大的醫院拍了片子,依舊說是脫位,建議手術治療,不想手術的他們又跑了三家醫院都讓做手術,本已主意拿定:手術!但家中骨科醫生親戚規勸不要手術,說手術成功的不多,併發症還多,他們遲疑了……

反覆考察,終決定保髖矯正!

  手術併發症多,但不能不治,怎麼辦?全家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不過,很快一家人通過多渠道了解到可以通過動態穩定支具系統做保髖矯正,於是,一家四口加小姨一起奔赴安徽合肥。來院以後,他們慎重的看了醫院環境,覺得挺滿意的,恰巧在一樓兒童遊樂區看到了幾位帶上貝氏行走支具家長,他們上前了解情況,聊了經歷和心得,後來又上病房,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兒髖關節脫位治療各個階段的孩子,最終信心滿滿的辦理住院了。

雪上加霜!小寶竟是「隱藏」的先髖患者

  那天,在給大琪做檢查的時候,醫護人員問小寶有沒有篩查過?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問,醫護人員看了小琪的腿紋,腿紋打眼一看,明顯不對稱!拍片果然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琪琪媽媽知道這樣的結果,鬱悶極了,為什麼這樣倒黴?二個寶貝都是先髖!

  是的,這樣的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家族遺傳發病並不少見,所以一旦發現家庭中有這樣的先髖患兒出現,建議家庭裡的其他人也要多關注,可以在適當時候做一下檢查。

病房中,兩個萌寶正在接受保髖矯正 

  這幾天恰逢梅雨季節,雨下了好多天,兩個「萌」娃,一大一小,長得微微差別,都已經通過手法復位後接受動態穩定系統的治療了,病房裡兩個寶貝雖然躺著治療,但一點也不影響她們姐倆嬉戲打鬧,跟在家一樣,也會爭搶,衝著小姨和媽媽耍無奈,讓小姨和媽媽當「快遞員」,傳遞零食和玩具。彼時,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堅強的寶媽望著兩個可愛的寶寶,對我們的保髖矯正充滿了信心......

  

【病例後記】

不可僥倖避篩查,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治效果好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者脫位的孩子行走時會出現步態跛行,單側脫位,患兒的身體會向患側晃動,雙側脫位的患兒身體左右搖擺呈現「鴨子步」。如果治療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孩子長大以後腰和髖部疼痛,影響勞動和形體美觀,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如果寶媽發現寶貝的腿上「兩邊褶子不對稱」,或者一高一低,可以採用如下方法自測:

  第一,讓寶寶平躺下來,將寶寶雙膝彎曲併攏,觀察左右膝蓋是否等高。如果兩邊高度不等,且總是處於曲位,無力伸直,提示存在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性。

  第二,將寶寶的雙膝分別向外展開,觀察寶寶膝蓋外展的角度大小,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角,如果小於60-70度,則提示髖關節存在問題。

  第三,用拇指自大腿內側由外向上推,聽髖關節是否發出「咔嚓」聲,檢查會陰部有沒有變寬:如果有,那大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典型症狀

  當然,因為觀察的局限性,如果發現腿紋不對稱,還是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檢查。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骨骼尚未鈣化,拍X光片並不適合,可通過B超進一步排查;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一般通過X光片排查。

  為什麼說這項篩查要越早進行越好呢?因為如果在新生兒階段就發現寶寶髖關節有問題,絕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小一點的寶寶可以用普通的寬尿布或青蛙抱姿勢,使寶寶髖關節屈曲外展,糾正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者連續3-4個月使用吊帶或蛙式支具等幫助半脫位或脫位的髖關節復位。

  如果在6個月到1歲間發現,要區分髖關節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單純的發育不良或半脫位,用以上方法即可,如果是脫位的話,需要在全麻下進行手動正骨,還要用到石膏支架。1歲以上的寶貝,很多醫院會建議手術治療。石膏、截骨等方式治療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對於小孩子來說太殘忍了,目前我們的動態穩定系統相對石膏和截骨手術優勢很突出,一般較適宜三四歲以下的寶寶。

  所以,如果當發現寶寶腿紋不對稱時候,一定要多留心,進一步去檢查,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寧可多查一項,也不要錯過寶寶恢復的好時期。

相關焦點

  • 狗狗腿腳不利索,很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今天,喵醫來聊聊狗狗的骨關節疾病中的髖關節發育不良(CHD)。 「 O1」 狗狗髖關節發育不良有哪些症狀? 「 O2」 正確認知髖關節發育不良這種關節疾病 犬髖關節發育不良,簡稱CHD,是一種有基因參與的關節疾病。病灶在狗的髖關節,髖關節是狗狗後腿和盆骨的連接處。
  • 如何判斷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不良
    作者:寶寶知道花朵育兒很多家長聽到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感到很害怕,究竟什麼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在早期僅有皮紋不對稱和髖關節緊張的表現,在孩子能夠行走後會出現患兒不願站立行走及行走姿勢異常等表現,通常到這時家長們才會發現問題!
  •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_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症狀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_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症狀表現 髖關節作為人體主要承重關節,容易潛在勞損引發多種髖部疾病,如髖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其中,髖關節發育不良也是常見的一種髖部疾病。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
    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到上海十院鄭龍坡教授一起探討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1、什麼是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髖關節發育不良又叫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不足,髖關節形態異常,髖關節不具備正常生物力學關係。髖臼的深度變淺,導致股骨不能被完全包裹,容易發生脫位。此外,二者有效接觸面積減小,導致髖關節的軟骨磨損加快。隨著磨損加重,最終將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產生及不斷發展。2、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原因是什麼?
  • 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早晨看視頻,看到有一個寶寶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帶著矯正器,活動非常的不方便,看著那孩子哭的我心裡特別難受。,發現高興後退的紋路也是不對稱的,當時真的給我下壞了,各種寶媽群裡諮詢,還專門帶孩子去骨科醫院看,記得當時還拍了片子,一套下來,孩子沒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很正常,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那時候家裡人還說我大驚小怪,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當時的折騰,畢竟孩子的健康最重要!!!
  • 家長需警惕!一歲多寶寶走路跛行,原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醫生:寶寶出生後數月,應進行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異常篩查,早發現早治療近日,一位媽媽發現孩子腳部發育不太正常,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到大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檢查。診斷後發現孩子是因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孩子只能接受手術治療。  大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李柳韶表示,這已經不是她接診到的第一例,家長應定期帶孩子進行專業的兒童保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 狗狗常見遺傳病: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發育不良(HD),是狗狗的常見遺傳疾病,多發生在德國牧羊犬(黑背)、泰迪身上,中華田園犬也時有發生。 這是一種會嚴重影響狗狗生活質量的疾病,即使你家的狗狗不是德牧和泰迪,也需要重視。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怎麼發生的?
  • 孩子 髖關節發育不良 有哪些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孩子出生前及出生後股骨頭和髖臼在發育和(或)解剖關係中出現異常的一系列髖關節病症。研究表明,在成年人的髖關節骨化性關節炎病因中,一些病例源自兒童時期未被發現和發現後未治療的病例。髖關節發育不良有哪些表現?
  • 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怎樣的症狀表現?
    髖關節作為人體主要承重關節,容易潛在勞損引發多種髖部疾病,如髖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其中,髖關節發育不良也是常見的一種髖部疾病。由於髖部疾病的症狀大多表現為疼痛跛行,這也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容易與其他髖部疾病混淆。所以,正確認識髖關節發育不良,對有效防治意義重大。
  • POGNAE嬰兒背帶有利於預防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POGNAE嬰兒背帶有利於預防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2015-11-19 16:45:3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但事實上,新生兒包太緊,不僅對防止「O型腿」沒用,還會影響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自愈。專家介紹, 每1000例新生兒中有1~2例髖關節脫位,15~20例髖關節不穩。大多數髖關節不穩的新生兒在最初幾周可自行痊癒,無需任何治療。但如果錯過自愈時機,任病情發展,最終往往會造成患者嚴重殘疾。而且,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少年時期通常沒有不適,成年後才開始出現症狀。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怎麼辦?需要換關節嗎?
    ​1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先天性即出生時髖關節發育不好,如髖臼發育太淺、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減少、髖臼與股骨頭的匹配關係不良等,導致長期生物力學異常繼發股骨發育異常,股骨側的異常變化進一步加重了髖臼的畸形發育,這樣就使得髖關節面長期負重受力不均衡,從而繼發出現股骨頭半脫位、脫位,以及髖關節炎等疾病。
  • 孩子臀紋不對稱,警惕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不是小問題
    孩子13個月大的時候,魏小姐母親發現孩子兩邊的臀紋、腿紋很不對稱、深淺不一,於是讓魏小姐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在去醫院的路上,魏小姐在網上搜,看見有人說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心裡十分害怕。到醫院後,檢查發現孩子關節活動功能正常,沒有屈伸障礙,B超顯示髖關節發育正常
  •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寶寶得了有哪些表現?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寶寶得了有哪些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什麼疾病呢?這一疾病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英文簡稱DDH。這個名稱是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者發育性髖關節結構異常的統稱,其中包含有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和髖關節全脫位。寶寶為什麼會得髖關節發育不良?
  • 尿不溼會影響髖關節發育嗎?
    關於尿不溼有很多妖魔化的說法,比較離譜的一種是認為尿不溼容易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比如下面截圖裡這種。 而且,雙腿分開並不是容易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而是有利於髖關節發育。髖關節的治療體位就是讓孩子兩個大腿像青蛙那樣外展,這樣股骨頭就更容易呆在髖關節窩裡,以促進髖關節發育得更穩定。
  • 要警惕髖部疼痛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易延誤治療
    東方網9月28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青年人出現髖關節酸脹疼痛,或膝關節酸痛等症狀,切勿放鬆警惕,延誤治療,這可能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記者從日前由新華醫院主辦的首屆上海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在50至70歲的中老年人工關節置換病人中,約三分之一的人工關節置換病人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發育性髖關節不良的診斷與治療
    髖關節發育不良Ⅱa型髖關節按發育情況還可以分為Ⅱa(+)、Ⅱa(-)。Ⅱc型髖關節如果β角≥77度,則稱之為D型髖關節。在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如果Ⅱc型髖關節能達到D型髖關節的標準,鬆開壓力後又恢復Ⅱc型髖關節,Ⅱc不穩定型髖關節;如果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無明顯變化,則為Ⅱc穩定型髖關節。
  • 滕州誠德骨科醫院成功治療雙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側記
    最近經人推薦來滕州誠德骨科醫院就診,胡建平院長通過問診並查看患者的影像資料等診斷為「雙髖關節發育不良」,必須實施雙髖關節發育不良置換術才能治好疾病。經過充分的醫患溝通,杜女士及家屬同意實施該手術。經充分的術前評估,制定周密的手術方案及制定相應預備手術方案。手術順利,術後恢復良好,杜女士及家屬稱讚我院醫術高超。
  • 寶寶腿紋不對稱,難道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一般來說,腿紋或臀紋不對稱是嬰兒常見的現象,但也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一個初級信號。 髖關節發育不良屬於一種骨科疾病,可能會影響到寶寶正常走路。如果寶寶腿紋或臀紋不對稱,家長們可要小心了。 當然,腿紋不對稱不一定是髖關節發育不良,但髖關節發育不良一定伴隨著腿紋不對稱,所以當我們發現腿紋不對稱時,還要注意這幾點。
  • #新生兒#發育不良要早治。了解寶寶的體格生長發育、運動神經系統發育,儘早發現問題儘早治療
    對此,河北省中醫院新生兒科的專家表示,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寶寶的發育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家長在關心寶寶成長的同時,最好也要多了解些寶寶發育的相關知識,以便能準確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診治。
  • 5個月寶寶雙腿臀紋不對稱,原來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為什麼說愛護髖關節要從「娃娃」做起?醫生表示,新生兒期有一種病叫「髖關節發育不良」,此病有輕有重,輕度發育不良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成年後會出現髖關節活動後的酸痛乃至靜息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重者早期便會出現關節脫位的表現,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終只能依靠人工髖關節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