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性髖關節不良的診斷與治療

2020-11-19 醫視屏

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治療的目標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爭取儘可能快地恢復髖關節頭臼同心的解剖關係。其原因為治療越晚,股骨頭和髖臼失去正常關係導致的病理變化越重。

如何早期發現、診斷DDH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髖關節超聲

必然要提出兩個角度,α角和β角,應用二者的不同數值,可應用超聲將髖關節分為Ⅰ、Ⅱ、Ⅲ、Ⅳ型。

當α角≥60度時,符合Ⅰ型髖關節,又按β角≥55度分為Ⅰa型(<55度)、Ⅰb(≥55度)型,均為正常髖關節。

當43度≤α角<60度時,符合Ⅱ型髖關節,再進一步細分。

當50度≤α角<60度時,屬於Ⅱa型髖關節。

當43度≤α角<50度時,屬於Ⅱc型髖關節。

Ⅱb型髖關節呢與Ⅱa型髖關節的區別是按寶寶的年齡劃分的。規定的角度範圍內,年齡小於3月的寶寶,屬於Ⅱa型髖關節,年齡大於3月的寶寶,屬於Ⅱb型髖關節。

Ⅱa型髖關節按發育情況還可以分為Ⅱa(+)、Ⅱa(-)。

Ⅱc型髖關節如果β角≥77度,則稱之為D型髖關節。

在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如果Ⅱc型髖關節能達到D型髖關節的標準,鬆開壓力後又恢復Ⅱc型髖關節,Ⅱc不穩定型髖關節;如果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無明顯變化,則為Ⅱc穩定型髖關節。

可見,Ⅰ型髖關節屬於正常髖關節,Ⅱa(-)型、Ⅱb型、 Ⅱc型均為發育不良的髖關節,D型髖關節為即將發生偏心的髖關節,也就是將要發生脫位的髖關節。因此,Ⅱa(-)型、Ⅱb型、 Ⅱc型、D型髖關節均需要治療。

α角<43度時,達到Ⅲ型、Ⅳ型髖關節的診斷要求,也就是已經發生脫位。唯一的差別是脫位的程度不同,而因為脫位,髖臼頂部軟骨可在壓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發生退變,沒有發生退變時稱為Ⅲa型髖關節,如果發生退變(雖然少見),就稱為Ⅲb型髖關節。

Ⅲ型、Ⅳ型髖關節都是需要治療的。

治療上D型、Ⅲ型、Ⅳ型髖關節(可能需要牽引、內收肌切斷)需要復位,然後維持復位狀態;Ⅱc不穩定型髖關節因不存在脫位,只需要維持復位狀態;不般維持復位的要求為髖關節屈曲90-100度,外展45度,大約維持1月。在經過維持期後,髖關節均成為穩定型髖關節,還需進一步治療使髖關節完全癒合。

大於8歲的患兒,若仍有症狀,需行截骨術,髖關節置換

相關焦點

  • 要警惕髖部疼痛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易延誤治療
    東方網9月28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青年人出現髖關節酸脹疼痛,或膝關節酸痛等症狀,切勿放鬆警惕,延誤治療,這可能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記者從日前由新華醫院主辦的首屆上海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在50至70歲的中老年人工關節置換病人中,約三分之一的人工關節置換病人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一歲多寶寶走路跛行,原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診斷後發現孩子是因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孩子只能接受手術治療。  大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李柳韶表示,這已經不是她接診到的第一例,家長應定期帶孩子進行專業的兒童保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 2017年陽曆年前免費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患兒B超檢查了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髖關節在發育過程中以空間和時間上的不穩定為特徵的一組病變的總稱,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治療需要儘早診斷,提倡所有孩子在出生後早期做B超檢查進行篩查確診,早日發現可以完全治癒。髖關節篩查主要針對1歲半之內的嬰幼兒,有以下症狀的一定來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1)關節活動障礙:患肢常呈屈曲狀,活動較健側差,蹬踩力量位於另一側。
  • 北京五洲婦兒醫院醫生講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幾個徵兆你知道嗎?
    很多新手爸媽在帶寶寶體檢的時候遇到過這種情況:寶寶臀紋或腿紋不對稱,懷疑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醫生建議做髖關節篩查。一聽「發育不良」寶爸寶媽都已經嚇壞了,那麼,是不是所有臀紋或腿紋不對稱都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呢?寶寶髖關節檢查有沒有必要做?何時做呢?如果發現問題怎麼治療?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
    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到上海十院鄭龍坡教授一起探討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1、什麼是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髖關節發育不良又叫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不足,髖關節形態異常,髖關節不具備正常生物力學關係。髖臼的深度變淺,導致股骨不能被完全包裹,容易發生脫位。此外,二者有效接觸面積減小,導致髖關節的軟骨磨損加快。隨著磨損加重,最終將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產生及不斷發展。2、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原因是什麼?
  • 狗狗常見遺傳病: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發育不良(HD),是狗狗的常見遺傳疾病,多發生在德國牧羊犬(黑背)、泰迪身上,中華田園犬也時有發生。 這是一種會嚴重影響狗狗生活質量的疾病,即使你家的狗狗不是德牧和泰迪,也需要重視。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怎麼發生的?
  •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寶寶得了有哪些表現?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寶寶得了有哪些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什麼疾病呢?這一疾病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英文簡稱DDH。這個名稱是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者發育性髖關節結構異常的統稱,其中包含有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和髖關節全脫位。寶寶為什麼會得髖關節發育不良?
  • 一家倆先髖兒,不可僥倖避篩查,髖關節發育不良需早治
    因為身邊沒有諸如此類的疾病患者出現,大琪髖關節脫位發現的比較晚,剛學會走路,肚子挺挺的,寶爸寶媽只覺長長總會變回來的,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與同齡人區別越來越大,寶媽寶爸的疑心越來越重,於是寶媽帶著孩子去檢查,當地醫院沒查出來問題,寶爸疑心未消,換一家醫院檢查,診斷:
  • 五蓮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開展新項目—新生兒髖關節篩查
    新生兒髖關節篩查能讓危害寶寶健康的疾病被及時發現,若能對這些疾病早期幹預治療,寶寶就能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那麼,寶爸寶媽的問題來了,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新生兒髖關節篩查真的有必要嗎?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是描述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發育性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的統稱,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包塊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及髖關節脫位。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怎麼辦?需要換關節嗎?
    髖關節炎的篩查對於剛出生的嬰幼兒而言,可通過超聲檢查篩查和診斷髖關節發育不良,而對於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來說,臨床上最常用的為X線檢查(因為6個月以下的小孩,髖臼和股骨頭都還是軟骨,做X線看不清楚),通過X線可以觀察髖關節的病變情況,同時還能測量一些指數如CE角、AI指數對疾病的進展分期和治療起到指導作用。
  •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_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症狀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_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症狀表現 髖關節作為人體主要承重關節,容易潛在勞損引發多種髖部疾病,如髖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其中,髖關節發育不良也是常見的一種髖部疾病。
  • 健康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活力的關鍵
    臨床上,醫生們發現,健康的人行動能力之所以維持得比較好,關鍵是有健康的髖關節。髖關節能夠發揮機體的正常活動,承載身體的重量,當髖關節周圍發生問題時可能提示周圍存在著某種病症,必須要對常見的髖關節病變進行足夠的了解,才能夠為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有助於改善髖關節的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買家賣家都必須了解的犬髖關節發育不良--願麒麟的悲劇不再重演
    什麼是犬髖關節發育不良?      犬髖關節發育不良(Caine Hip Dysplasia, CHD)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發病早晚和嚴重程度與環境因素息息相關。獸醫學家認為,大多數具有髖關節發育異常的狗出生時髖關節正常,隨著時間推移髖關節因結構不良(關節鬆弛,臀窩淺)而逐漸半脫位(兩個骨表面分離)會導致異常形狀的髖關節發育。圖從左到右,正常—中等程度—非常嚴重&關節炎
  • 滕州誠德骨科醫院成功治療雙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側記
    杜女士在數年前就出現兩側胯部疼痛、跛行,四處求醫問藥,期間使用消炎止痛藥、藥膏,實行局部理療等治療,均收效甚微。最近經人推薦來滕州誠德骨科醫院就診,胡建平院長通過問診並查看患者的影像資料等診斷為「雙髖關節發育不良」,必須實施雙髖關節發育不良置換術才能治好疾病。經過充分的醫患溝通,杜女士及家屬同意實施該手術。
  • 髖關節常見疾病有哪些?
    髖關節周圍包括腹股溝區和臀區的疼痛與不適,往往提示髖關節存在著某種病症。那麼涉及髖關節問題的疾病常見的有哪些呢?下面我就帶各位了解一下。2、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以前也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從名稱上不難理解,這個病是小時候出現的。主要是構成髖關節的兩個結構,髖臼和股骨頭的匹配關係出現偏差所導致的。
  • 5個月寶寶雙腿臀紋不對稱,原來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為什麼說愛護髖關節要從「娃娃」做起?醫生表示,新生兒期有一種病叫「髖關節發育不良」,此病有輕有重,輕度發育不良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成年後會出現髖關節活動後的酸痛乃至靜息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重者早期便會出現關節脫位的表現,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終只能依靠人工髖關節置換。
  • 如何判斷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不良
    作者:寶寶知道花朵育兒很多家長聽到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感到很害怕,究竟什麼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在早期僅有皮紋不對稱和髖關節緊張的表現,在孩子能夠行走後會出現患兒不願站立行走及行走姿勢異常等表現,通常到這時家長們才會發現問題!
  • 孩子臀紋不對稱,警惕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不是小問題
    孩子13個月大的時候,魏小姐母親發現孩子兩邊的臀紋、腿紋很不對稱、深淺不一,於是讓魏小姐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在去醫院的路上,魏小姐在網上搜,看見有人說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心裡十分害怕。到醫院後,檢查發現孩子關節活動功能正常,沒有屈伸障礙,B超顯示髖關節發育正常
  • 不容忽視的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注意這4點,莫錯過治療黃金期
    髖關節發育不良問題,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如果爸媽能多加注意寶寶髖關節發育,就更能保護孩子未來的發展。等到小朋友開始走路才發現有長短腳,甚至可能要動手術才能復原!除了定期帶孩子體檢,提醒爸媽平時也要注意,可參考本文,看看該如何自行進行髖關節檢查,保護孩子的雙腳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