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 給高中小朋友的一些學習方法

2020-09-10 千育教育

成績太差或者成績太好的情況——正態分布的邊緣人群,我是管不著的;就怕你成績「還算好」,但努力下去卻也不能「好」到令人驚喜的地步——夠一夠能上個985或者211,偏偏你在懸在邊上,讓人揪心。
這些人大多數是享受了初期的努力紅利,而中後期紅利失效,上升通道漸漸就出現了瓶頸。
這忙我幫。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只能對未進入高三的小朋友說:成績進入平均分後,就要注重學習方法——這是解決之道。
我曾聽說,
1.沒有學習之前,學習什麼比怎麼學重要。
2.決定了學習什麼後,怎麼學為重中之重。
寫得這麼對稱,說明這兩句話都是我說的。
學習方法重要嗎


方法的重要性因人在進駐目標的不同階段而呈現不等同的重要性。學習基礎差的人,努力肯定比方法重要,你只要學,哪怕囫圇吞棗也總能學得些什麼。但把初期個人的努力紅利消耗完之後,此時還有人和你說學習方法不重要,這個人可能是不願看到你變得更好。


為了高考,看看你們班上學習努力的還少嗎?


有些兒拔尖的人可能在和大家一樣的表象努力中,不知不覺恰好形成了學習的好方法好習慣,學習上一路高歌猛進,或許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拔尖,卻只能無奈歸功於自己真是「好聰明」。而更多不幸運的人,沒有在不知不覺中「恰好」行成這樣良好的方法和習慣,就只能在做輪刮眼眶的時候懷疑自己的智商問題。
所以,在此良辰美景之際,我有兩大建議給高一高二小朋友:
1.儘早把努力紅利消耗完:高一高二的小朋友先嚓嚓嚓讓自己小雞雞挺起來,成績達到你們班平均分水平,越早越好。
2.平均分是標誌:此後你就要開始關注自己的學習方法。
怎麼個「關注」法?
第一步,提取
提取自身已有的有益學習經驗——這個寫起來的確平淡如水,但卻是我最要苦口強調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看一看自己曾經有沒有什麼獨特的或高效的方法或者學習工具,你在高一用的方法總結了高二還能用。而不是先到處跑去到處看別人的方法,你還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什麼,你優化什麼?
第二步,借鑑

看看那些學霸有沒有什麼好的學習習慣,不過這個只是給你說個觀察方向,通常你看看那些人,要是只能看出「他們學習時間比較長、特別努力」這樣的結論,那還是算了,一點屁用沒有。你要是沒有這種觀察的天賦,那就去看別人的經驗總結吧。

總結:記住,平均分以後就要開始琢磨並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



上面的這些話恐怕一般人想想也能夠說得出來。為了不讓大家白來,下面透私貨————
看看你這些年來,在學習上有哪些可賴以生存的優勢,有哪些學習習慣讓你持續吃香。比如我從初中開始,通過英文背誦,在高中學習就很省力省時間,這就是王牌科目,對其他科目相當有好處。
上面這句話實際上寫得不夠吸引人,實際上我只是想引出一個更加細化的小小建議,值得你大大注意。
如下:
1.現在就找出你幾個科目中最擅長的科目

2.集中精力、徹底在一段時間內把它搞成你的王牌

3.第一個王牌科目穩定之後——強調穩定之後,著手建立第二個王牌科目

4.以此類推,逐漸迭代加強王牌科目的建立

5.一輪漸次強化完畢,重新進行科目排序,回到第1步
注:雖然是講一個科目的集中加強,但是不可忽視這裡面時間的限制,因為一個任何一個科目的加強都需要不少的時間,因此越早進行越好——因此上面的建議也是針對高一高二所說的。
特別注意——王牌的意思是*:平時所花的時間比其他科目平均用時要少,但是成績還是不錯——因此,這裡的「王牌」不是指絕對意義上的王牌,也不是打不死的「王牌」,而是相對的好的那一科。

這裡我強調的是*:科目之間不要平均用力,而是漸次有偏重地、集中用力*。
你平時的學習,如果目標只是簡簡單單的要維持在一定的分數,或者只是簡簡單單地想要在班級上保持類似前幾前幾的排名——這簡直太累啦,這整三年他媽都太累了——你做廣播體操的時候連這個問題都沒有考慮嗎?!
我主張在維持不難看的成績之上,你就要有暗地的小陰謀:有目的地去漸次構建你的王牌學科——是漸次*。
這樣學到後來需要操心的科目越來越少。
當你操心的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你再和別人一樣努力,甚至更努力的時候,真他媽的可以把競爭者一個打一個趴。
這種人在後期是強勁的。
所以我真不知道那些高一開始就力求每一科都好看的人折騰個什麼勁兒。
照我這個思路幹,照樣最好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一定要記住,如果你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維持類似前級前幾的做法,意味著你同時就沒有足夠的精力花在方法的優化上。
這種打法,越到後期越累。
不要簡簡單單地看平時明面上的學習成績比較,那都是浮表的東西。


親愛的寶貝,去逐漸地有目的建立你的王牌科目,這是你平時暗地裡都應該上心的事情。
注意*:第一輪的王牌建立過程,我建議你可以稍微把每一科王牌搞得紮實一點,搞得穩定一點,不要到了建立第三個王牌的時候,你忽然發現第一個王牌掉得厲害,這麼讓你不省心,當初你建立的那還是王牌嗎?雜牌。
上面的這些建議你們自己總結吧,這不是心情日誌,應該對一些人有好處的。



算了。。。還是我替你們總結吧:
1.進入高中後,基礎差的先通過轟炸式努力迅速達到班級平均分水平,這個時間越早越好。

2.基礎補起來之後,就要有意識分配注意力——有意識優化自己的學習學習方法,不然瓶頸可能就要來了。

3.我反對的是那種每次立求維持排名前幾式的努力方式

4.我提供的是一個優勢學科逐漸迭代,最後系統得到加強的具體優化方
式。
第二節完。



我們繼續來考究「方法」這個詞,看看它在高中學習中,是否能產生一些具體性指導的意義。
我一向認為,高考面對的不是一份一份的試卷,你的整個高中學習,面對的不是一摞書、一堆試卷,你的每一個當下,其實你所面對的只是一個問題——僅此而已!
如果有誰能夠幫助我把一個個題目都順利地解答出來,那我就把他叫做「最好的方法」或「最好的老師」。
最好是一個題目出來,你給我一個標準答案,我直接從腦中抄過去,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方法。
這是不可行的,因此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是你告訴我那個答案是怎麼來的——而能夠實現這個工種的有——老師、同學……千萬不要忘了,還有參考書!
我們先來一個個論述,以防遺漏了什好用的建議。
最有機動性、最高效的當然是老師——因此,愛問問題的學生容易進步。而把這種「老師——學生」學習形式做到更極致的,就是擁有能夠隨時解答疑惑的貼身老師,我國古代早有先例,比如皇帝小時候的學習,就有這種學習資源。又比如諸葛亮之於劉備,這是軍師的作用。平常人是沒有這種學習資源的,我們想,次一點的是什麼?是培訓,這也是很有效的方式。
排序是:貼身老師(比如他爸李剛剛好教物理,他就近乎於此身份)>>參加培訓班(很多學霸都有上培訓班的經歷,遇到好老師真有效)>多問問題(看看那些臉皮夠厚的孩子,也能成長)
因此我的建議也很俗氣,就是利用好身邊的資源來解決眼下遇到的每一個題目,能多問就要抓住機會。
又到見證私貨的時刻:
平時你去問老師問題,問多了是不是不好意思?
我告訴你這麼做:
1.事先和小夥伴交流
2.列出共同的疑難問題
3.每個人問老師一個到兩個問題,老師講的時候記住解題要點
4.和小夥伴們通過交流,於是所有疑難得到解答——其實這還有一個特好的好處,就是你把一個剛剛老師給你講明白的題給你的小夥伴們講明白,會極大加深你對知識的印象和融匯貫通的能力
注*:以上這個小方法,女孩子們比較適用,她們更容易形成學習小團體。



其實自習課上,學生問老師問題,可能會造成教師資源的浪費。有沒有這種情況,就是你不懂的題目別的同學也很可能不懂,於是你這邊問完,到了那邊,另外一個同學又問了相同的問題。但如果這兩個同學事先「溝通」呢?


事先在課下和兩三個同學交流一下,把共同的難題給找出來,每個人負責問老師一個,之後相互講透。這樣個人既不會因為多問老師太多問題而感到不好意思,也可以減少老師資源的浪費。
所以,學習可以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哪怕是問問題,也可以有策略實施。


我是很樂意見到類似這樣的學習小集團——或者是以感情導向的「常規型」,或者是以學習問題導向的「學習型」——關注我的人有不少老師,我相信他們也應有同感。
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學習問題嗎?一個領導可能一次不會給你透露某件機密的全部事實,但是通過不同有意無意的側重詢問,你可以通過零碎的細節拼湊出事件的全貌。貌似前蘇聯專家就有通過類似的方法刺探到美國飛彈相關情報的例子。雖然我寫的是學習內容,其實也有在藉此思考一些必要的事情。
上面說完了「老師」和「同學」,請認真體會。



接下來我們說重頭戲——參考書。
很少有人會把參考書的重要性提升到高考指導的戰略層次上,使用方法更是不得其所,而我這裡要送你一位「老師」。
在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的那個答案裡面,我說教材特別重要——這是大學或者自學領域。而高中,面對著欽定的教材,這一個結論就有點勉強。但是仍然需要強調學習工具的重要性,只不過這一次是參考書:參考書十分重要。
字不多,先給一句話:

1.不僅要多挑選,挑選標準是答案一定要有詳細解題過程。

2.而且要多買,我建議對應科目是2~三本——你父母不會反對吧?
注*:此建議針對具備理科性質的科目,文科科目請酌情參考
你們還是先反對吧,之所以有人會反對多買參考書,那是因為我要說的參考書的用法就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下面關於參考書用法,下面字就多了——
1.一定要多看——指的是頻率!
2.一定要多「參考」——指的是還是頻率!
2.一定記住,參考書最大的作用一定是還原「參考」本身——參考!
很多人參考書買來做一點就放那裡了,厭倦得很快,後面的大部分是新的,這是浪費——浪費資源。這樣的人,你一定要反對我,不然我連批評你的成就感都沒有。
很多人參考書買來是拿來做的,我拉個大去,我說這樣還是浪費——浪費時間。這樣的人,一定要猛烈地反對我,不然我會猛烈反對你。
這都是參考書錯誤的用法。
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你嫌不夠多,是吧?!練習題、練習冊做完了,時間還大有盈餘是吧?!
很多人拿參考書當做練習冊做——這不僅使得學習時間緊繃。還因為參考書下面的解題過程比較詳細,很多人甚至重視參考書而忽視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這都有點本末倒置了。
「參—考—書」——這就是它本身的用法。
我們還原參考書的原本作用——參考,而且一定要參考,多參考——多指的是頻率,等下我讓你看看什麼是頻率!
再次記住:參考書的第一作用是——提供參考。
使用方法可參考如下:
1.挑好對應學科具有詳細答案的參考書
2.看。看目錄,熟悉就可。
3.看。看章的提要、節的提要,圈出那些考試要求裡面設計的概念性詞彙
4.看。這是重頭,也是你的「日常」——看參考書的題目,理解其題目大意
5.反覆進行第4步,直到熟悉2--3本參考書
這樣做所要達到的目的是*熟絡參考書的題目分布情況
我的意思是——我現在是在給你造一個私人老師啊!
若是不懂我說的,且繼續看——
平時試卷上面的很多題目是不是錯了也搞不懂,難了又不知道問誰?想要找老師也不好意思,又或者找了老師還是搞不懂?很多題目是吧?那學生學習最難的是什麼?最難的說到細節裡當然是遇到題目不會做,而是遇到題目不會做,他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夠指導他的老師——最難的是他沒有一個能夠呼之即來的老師!
這個時候表白內褲詩詩的作用就來了,因為內褲詩詩告訴你———可以把參考書打造成這位「老師」!
照著上面的用法,你可以熟悉參考書的脈絡甚至細節,就可以根據你不懂的題目,你可以迅速找到參考書上面同類型的甚至是相同的題目,到了那裡,你自然可以參考下面的詳細的解題思路——我前面說只看題目不需要看下面的解題過程,因為那些詳細答案的解題思路,其作用正是在於這裡。
其實你是在大腦裡面建立一個龐大的例題庫索引——當你遇到不會的,就可以根據腦中記憶索引找到對應的參考例題,甚至是相同的題目。而我並不是說這樣可以更快速地找到答案,而是可以通過題目索引找到相對應的解題過程,你就可以依此獲得思路的參考——而這些思路參考的作用,就相當於一位「老師」對你的作用。
因此,詩詩我送了你一位「老師」。



再次強調,參考書的用法在於「參考」,而關於參考書你所要做的就是——熟悉題目分布,很熟悉,甚至超級熟悉。
熟悉2--3本左右的參考書,一個學科的學習能夠大有順暢了。
做法也很簡單——就是看,平時沒事就去翻看,翻透它。
時間上我們考量一下:
1.實際上做完一本參考書的時間遠遠大於看完一本參考書的時間,可行
2.看的時候只看題目、題型,不要求去看解題過程,很多參考書裡面的解題過程幅面字數遠大於題目的篇幅。因此,刨去大幅面的解題過程的閱讀時間,你熟絡參考書本身的時間將會大幅度的減少。可行
唯一一個小情景劇:平時我們遇到一個難題想遇到過不出來,腦袋瓜忽然一閃,「哎,這個題目我好像在哪裡遇到過!就是想不起來!」
哎!現在詩詩告訴你,這個題目可以在參考書裡面遇到過,而你要做做的就是儘量去把參考書熟悉起來——你或許就可以「想起來了」。
後話:平時若實在有盈餘,把參考書當做練習冊也未嘗不可,但不要做太多,一個學科對應一本或許夠。
另注**:當然這不是排斥對網絡的利用,有很多學校是允許學生帶手機的,新時代了,會利用的也要學會好好利用網絡資源。


最後,私信裡面問的最多的是高考,問我要不要做真題,模擬題怎麼用等等。
所以下面說的對象是高考。高一高二的小朋友請點讚或打賞有序離開。
我回答:要做真題——不過這回答太庸俗。
我真的很討厭五三這樣的書,接觸這樣的書,一來讓你對高考恐懼——媽的,原來這麼多題!二來把真題卷的完整感搞得支離破碎,以至於有些人在市面上買了卷子都不相信那就是往年真題。因此,我得說,那就是真題!對,就那樣,無論你感覺簡單還是略難,請忽視這種疏生感,因為那就是真題!
得認真對待。

做法程序:
1.像對待高考一樣,把真題卷計分計時地——「考」一遍。
2.同一科目近五年五份高考真題卷,爭取在一天或者一個周末內做完。先不要對答案,做到噁心,噁心也要做完。
3.五套做完,再慢慢對答案。
做這些試卷,一來考得一些分數,讓你做些無聊的參考。二來重大的意義還需要我來告訴你——
其實你是在塑造一個複習時段的選題標尺。


在你沒有接觸高考真題卷之前,老師給的很多題目,還有那麼多繁複的試卷,你基本上不能確定哪些題目是高考重點的,哪些又算是偏題,這真的很令人噁心的。由於心中沒有一個高考題目的參考標準,很多學生的注意力一般都是被「難題」和「錯題」所吸引,他們以為把「難題」攻克了,把「錯題」解決了,高考也會順利了。
理論上的確說得通。可是人的精力有限,難題和錯誤的題目是無限的,你永遠消除不完。而且你一定要知道,高考百分之七十是基礎題,平時你絞盡腦汁的題目它根本就不考。
所以,上面的練習思路是很「不懂事」的。當然大多數人就是這樣「不懂事」——因此大家也就是「相對不懂事」,也等於說是都「相對懂事」。所以,蠢不要緊,最好大家一起蠢。
因此一個反蠢而動的做法就來了,還是兩個字——熟悉,甚至超級熟悉——但這裡熟悉的對象不再是參考書,而是那五套真題卷。
讓你集中大量做高考真題的目的在於此——不是讓你測試一下自己的成績到底是什麼水平,目的是讓你對那些真題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以後能夠判斷什麼題目是高考類型的題目,哪些不是——這是相當重要的區分能力。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哪怕你把那五套試卷背誦下來又何妨!
這種做法是不是很死板?——你死了又如何?!我的意思是記得越牢越好——


1.有了這五套試卷,你就知道高考一般考什麼樣的題目題型。


這樣做的效果是,當老師發給你一堆做得完的試卷,你一看就能夠認出哪些屬於高考會考的題型或者題目,你可以分配更多的精力在這些題目上,當你知道高考會考這樣的題目,你做這種題目就會更加有耐心細心,能做對就能直接對高考有更多的把握——能夠做對高考類型對應的一個個題目——這他媽的就是硬邦邦的信心來源啊!比那些打氣啊的人生道理硬氣多了!


2.對於老師發給你的做不完的題目,或者是某一個考試上面的錯題、難題,你有了一個更加知根知底的把握。

我意思是,如果你可以判斷那些不是高考題型,大可以放棄,哪怕是做錯了也不必過於沮喪。能有選擇地去攻克某些高考類型的難題錯題,由於具備這種針對性和方向性,你比別人所省下的精力,真他媽不知道是半點還是一點!
我覺得在整個人生裡,最簡單的就是一份高考試卷了,而上面的所發的這一切就只要做一件事——高三總複習之前,儘早背下五套真題卷。
背下很難嗎?-------這不是反問,只是問句。
這是你高中最後階段最簡單卻能夠討到大便宜的一次背誦——並不是需要你一字不漏的背誦,只是讓你十分十分熟悉題目題型,知道題目大意——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另外,如果你真做這件事情,我建議你可以背得牢固一點,因為——
1.你背下了這些題目。在你走路、吃飯、坐公交車、高鐵等等等,在一切不便利看書做題的情景裡面,你可以在腦中想這些題目,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思考這些問題——這方法太好了,不是嗎?


2.不要模模糊糊的背,要背就背清晰一點。因為你還可以在腦中「玩」你的這些題目,比如給它們換一換條件,或者自己出題目什麼的——這是高級一點的玩法,不必強求,但我認為它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


3.在此基礎上,我附加給你一個建議:把平時感到困難的題目背誦下來,沒事的時候想一想,想不出來沒有關係。
因為,一道思考過的題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擱置後,可能等到它重新回答意識中來的時候,你的思路基本上已經一清二楚了。
4.模擬卷的用法——以高考真題卷為骨篩選題目。根據高考真題卷的題型分布,可以通過瀏覽模擬卷的方式,劃出與高考真題卷相對應的題型——人工造出一份類似的「高考真題卷」。此法彌補高考真題卷數量少的遺憾。因此,這裡我也說,模擬卷不要完整做,而是根據高考考點來打碎性地做。這是對大量模擬卷的用法。


5.其他省份真題卷的用法——我建議不做。如果非要做,那去做比你省份題目難的,不要去做比你省份簡單的。如果大家覺得不去做就會覺得失去什麼,那我說,可能會失去一個屁。
關於考頻——我的主張需要自己統計,以及做作業的省力方法,這兩點參見——本人歷史答案排序第三的那個答案。
文章太長了,我隨便提個要:
1.進入平均分之後就要開始關注學習方法的優化
2.我反對平時被動維持排名或者被分數追著跑的做法,我主張的是逐步建立自己的王牌學科,循環迭代加強
3.我送了你一位「老師」——具體請回去看
4.我給高三學生提供了一個大大提高篩選題目能力的簡單方法——背五份真題卷——我又送了你一個尺子
後三項建議每一項至少值100塊,三項至少值300塊,加之我慫恿你多買參考書,那就把花這些錢拿去花吧,不夠的就不要再來問我要了。

相關焦點

  • 「高中·學習」高一到高三,學科特點、解決方法全掌握
    進入高中後,面對學習及考試的壓力,很多同學都或多或少的出現心理的問題,如何未雨綢繆,根據不同同學的心理特點達到舒緩壓力的目的呢?今天小北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高中三年每個年級的學習特點及面對大環境等等,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百樹雲課堂」@高一新生,高中與初中學習有什麼不同?不得不看
    高一是初中邁向高中的一道坎兒,如果到了高三才意識到「初高中學習完全不同」這個問題,那就有點晚了,那麼高中跟初中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高中學習的知識量大,知識深度高。高中前兩年基本上就學完了高中所有的知識。如果依舊採用初中時候的學習方法和狀態來應對的話,自然是力不從心。
  • 全上海的小學生,都在做「高中語文作業」?
    「完全不會做」。而面對這些難度堪比高中語文題的暑假作業時,她自己也顯得「束手無策」。難道全上海的小學生,在這個暑假,都在做「高中語文作業」?近日,我們和L女士聊了聊,她認為,這種「超前學習」式的教育,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
  • 高一新生必看!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從初中步入高中,離開習慣的班級步入新的環境,不僅意味著要與曾經相伴三年的同學老師分別,更重要的是直接關係到未來命運的戰鬥——2021年新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初中學習和高中學習的差別是很大的。高一是適應的一年,大多數學校在高一就會把高中三年的所有內容基本講完。也就是說高一是高中三年的第一道坎,邁過去了,後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 中科大「少年班」對手來了!清華「丘成桐領軍計劃」招收優秀中學生
    培養計劃採用「『3+2』+3」本博銜接的培養模式,前三年數理基礎課程學習,第四、五年科研訓練;博士階段「3」,三年職業科學家學習訓練(「3+2」階段不得轉入其他專業)。 該計劃面向內地主要招收高一、高二學生,特別優秀的初三、高三學生亦可申請; 面向海外主要招收十年級、十一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九年級及十二年級學生亦可申請; 當年度已被錄取的清華本科新生也可申請(申請選拔程序另行規定)。
  • 錦州鐵中2020級高一年級學生學習方法指導
    首先,祝賀高一同學們踏上人生新的徵程!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五增」趨勢,高考考高中三年的知識,而高一又是各個學科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同學們思考高考「3+1+2」選科的重要時期,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 「新高一」這才是高中三年學習規劃的正確打開方式
    為了順利地跨越這一臺階,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以新的、不同於初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一個人確立自己的理想並不難,難得是有一個為實現理想而攀登的規劃和決心。為此,制定一個高中三年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學霸的一些生物學習方法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學霸的一些生物學習方法總有一些學生不懂應該如何去學生物,尤其是在經歷了高中的分班之後,學生們接觸到的高中生物課程將會越來越複雜,針對高中生這樣的情況,小編總計了幾個學霸的一些高中生物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青海荊楚高中」新高一招生簡章
    學校秉承「重德育才,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立志打造一所「理念先進、質量優異、社會滿意、青海馳名」的現代化私立高中。學校計劃開設高中各年級20 個教學班、高三文理科復讀班5 個教學班。不出青海,就有與全國名師交流的機會,接受內地更新的理念、更前沿知識理論,並有機會去西北師大附中、河北衡水中學、湖北黃岡中學參觀學習,開闊眼界。
  • 孩子不想學習的幾個原因!孩子的「英語學習時間」應如何規劃?
    【興趣培養期】小學一二年級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著重在英文興趣的培養,家長或老師要提供大量有趣的活動,讓他對英文學習產生動機和興趣。1.設計引發興趣的教學活動提供孩子大量童謠、演劇、遊戲、活動、簡易英文會話等活動性較強的英文教學活動和課程,這個時期是培養英文語感和興趣的最佳階段。
  • 高一英語學習方法:語法學習經驗
    沒有好的高一,必然沒有好的高考;沒有高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沒有高三的從容自信!  首先,是我們最熟悉的定語從句,定語從句只需要掌握好定語從句的兩種類型以及定語從句的關係代詞和關係副詞的使用就可以了,高中語法不會考查太難的。  其次,名詞性從句掌握好它的四種子從句,學會判斷各種從句以及斷句。
  • 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高分學習攻略
    接下來是函數,它是整個高一上學期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地方,他是整個高中數學的基礎和核心,因此越提前學習越好!高一物理一直以來,高中物理給人的印象都是難教難學。究其原因,其一,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對物理知識與方法的掌握參差不齊,而且面臨著學習環境、身心狀況、教材內容及學習方法的改變。
  • 高一數學50分,我還有救嗎?|付費精選,一文讀懂高中教材體系
    而我要說的是,對於這五個核心板塊的知識敘述順序,高中數學並不是一個板塊一個板塊講的;恰恰相反,如果非要給高中的數學教材按照現在網絡爆款文案的方式起個標題,我看它應該叫做《從入門到進階》——因為高中教材編寫者的創作邏輯是:他們將每一個知識板塊都分成了「入門級」和「進階級」兩個層次,在高一把每一個板塊中簡單的那個部分都教授給你,然後在高二開始全面進階。
  • 「基石測評」學霸分享,高中三年如何高效的學習
    深圳基石測評邀請到了2020年高考的學霸為大家分享,如何高效的學習。十年磨一劍,如何從學渣的變學覇的逆襲勵志事跡!分享了他高中三年的高中生活和成長!高一的適應、改變、努力!到高二的小小的「虛榮心」就想讓更多的同學和老師關注自己,喜歡這種感覺。從高二上學期年級百名之外到年級排前20班級前3用了半年時間,沒有壓力,沒有動力,過度的壓力,只會適得其反!化壓力為動力,奮起直追!一路過關斬將!他說目標很重要,每天想的不是超越自我,而是班級第一,年級前三!
  • 高中數學有難度,高一新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需要琢磨四個細節
    高中數學有難度,高一新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需要琢磨四個細節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習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鬥就栽在數學的學習上。不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數學成績的分化是必然的,那麼成績落後的原因何在?學習數學有困難的新高一同學應怎樣順利度過適應期呢?高一新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需要琢磨以下四個細節。
  • 「高中·方法」中等生如何抓住「關鍵高二」?高二學習規劃
    別在高一時成天參加一些聚會,一到高二就迷茫,到高三就後悔,從高三才開始努力,奮鬥起來太難了!」「高一要學會適應、學會學習;高二要學會探究,不隨大流;高三要執著,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分數和名次上升是你的最大樂趣。
  • 超好用的5本高中英語書,高一到高三全配齊了!
    新學期開始了,還沒備齊高中英語書的小可愛注意啦,這裡有高一到高三必備的全套英語輔導書,照著買絕對不會錯!根據每個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貼心的小編已經給你們組合好要用的輔導書啦。「詞彙書」:《高中英語洞穿詞彙》and《高考詞彙閃過》其實這2本單詞書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收錄的單詞都很全,都把重點單詞劃出來了,都講了重點單詞的用法。但由於它們收錄的單詞量不同,單詞用法的講解形式也不同,所以適用人群就不同。
  • 高一英語如何學才更有效?學習方法要調整!
    談到高一英語,很多人都覺得高中英語基本上光在英語難度量級上,就已經遠遠超出整個初中英語好多個級別的,尤其是高一英語因為表面上看高一英語跟初三英語是連接的。但是其實高中英語整體水平屬於至少中級水平了。所以對於部分初中剛畢業的或者剛剛步入高中的童鞋,可能就有點擔心自己的高中英語水平跟不上,會影響後程英語學習進程,甚至會影響到高考。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高一英語的學習內容。其實對於高中英語來說,高一英語學習內容起到鋪墊積澱的意義,那麼到底有哪些是重點學習內容呢?
  • 高一新生必看!高中各科學習方法這裡都有
    從初中步入高中,離開習慣的班級步入新的環境,不僅意味著要與曾經相伴三年的同學老師分別,更重要的是直接關係到未來命運的戰鬥——2021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初中學習和高中學習的差別是很大的。高一是適應的一年,大多數學校在高一就會把高中三年的所有內容基本講完。
  • @準高三高中物理「選修3-2」重要知識+公式梳理!附北大學姐建議
    【學姐建議】高中物理學習方法:一、忘掉初中學習方式,不是多寫多做,而是多思考多總結。2.高中物理的題目複雜多變靈活,也就決定了只靠題海戰術,根本不可能應付高考題,也考不出好成績。二、學習不止聽課+作業,還有總結+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