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是初中邁向高中的一道坎兒,如果到了高三才意識到「初高中學習完全不同」這個問題,那就有點晚了,那麼高中跟初中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高中學習的知識量大,知識深度高。高中前兩年基本上就學完了高中所有的知識。如果依舊採用初中時候的學習方法和狀態來應對的話,自然是力不從心。
高一是道「坎兒」
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學、地理、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道「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無形的壓力
一、來自課業的壓力
高中課程無論從科目還是難度,都有飛躍式的變化,數語外物化難度的陡然提升,課堂容量瞬間增大數倍,筆記本一學期一科一本,上課時間變長,作業量變難變大。
二、對待自我的壓力
對自己滿懷期待卻看到了並不喜人的現實,對自己的不理解和失望,對問題的茫然和無助,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的困惑等都無形地給自己施加了壓力。
三、父母給予的壓力
父母滿心的期待也是同學們的壓力之一。
這些壓力會在短時間內會持續籠罩在大家的內心,導致一些同學無法適應。
從容地邁過去
面對著這林林總總的壓力,新高一生要怎麼做呢?
一、確立高一階段最主要的目標
1、重視高一、成就高考
高一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開始,抓住高一,讓自己一開始就能佔據領先位置,對學生高中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多年的高考經驗顯示: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3年後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係,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就開始努力。
2、提前動手,從容應對
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後的輕鬆裡。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放鬆,可能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製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3、發現漏洞、及時彌補
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以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並且積累得太多,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4、成績波動、正確看待
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並且趨於穩定的。
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二、了解高一階段自己的心理特點
1、興奮、失落與彷徨
對很多高一同學們而言,高一入學時總是滿懷著強烈的期待和興奮,大部分同學都是積極地看待自己的新生活。然而特殊的環境,身邊水平差異的縮小導致這些盲目的期待很容易變成失落,甚至轉化為厭煩,不自信是普遍存在的,長此以往就變成了彷徨,不知所措。
2、獨立、叛逆與衝動
16-18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時期,花季雨季的最直接反映就是同學們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其實大家都希望自己更優秀,都希望能擁有榮譽,都想過上好日子,但很多同學並不知道該怎麼辦最有效果!
此時,老師和家長的囑託和督促就變得異常刺耳,大家會覺得不被理解,所以就容易產生衝突。家長們常說的一個詞「叛逆」就這麼出來了。
3、豐富、壓抑與釋放
伴隨著獨立意識的覺醒,高一同學們的情感也越來越豐富,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
有的同學們沉迷所謂的戀愛、沉迷網遊、沉迷小說,沉迷那些成年人覺得無用的東西的本質,往往是躲避。學習生活的無望和無趣,讓他們厭煩了。因此,不論是逆反,還是從眾;不論是嫉妒,還是偷懶;不論是焦慮,還是高傲,這都說明同學們是正常的,這是每個人一生都會有的重要難關!
三、熟悉高一階段的學習特點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同學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其實癥結就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提高。
高中階段,不能掉隊,有問題不能拖。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塊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所以遇到問題要及時尋找老師或身邊同學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