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蟲洞?什麼是時間隧道?時間可不可以旅行?霍金這樣解釋

2020-12-15 專注太空新鮮事

史提芬霍金說過:雖然我行動不便 說話需要電腦的幫助,但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自由地探索宇宙及探究宇宙問題。

例如:時間是不是可以旅行?如何開啟通往過去的門?如何前往未來的捷徑?我們是否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法則來操控時間?來解開這些謎團,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時間之旅。

時間是否能旅行早已被科學家否定,但是我被時間迷住了,如果我有一臺時間旅行機器,我可以拜訪伽利略,他把望遠鏡指向宇宙的時候,我可以到達宇宙的盡頭。揭開宇宙的全貌,要驗證我們的想法是否可行,我們要以物理學家的眼光去研究時間,也就是第四維時空。四維時空並不難理解。所有物理性質包括我和我的椅子都是三維,任何物體都有長 寬 高。但是還一種量度單位,就是時間單位。一個人正常可以活到80歲,但是有一堆石頭可以存活很長時間,或者數千年時間。太陽系也有50億年,所有東西在時間上面都有一個長度 空間也一樣。

要進行時間旅行就要穿梭在第四維時空,比如你開一輛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你直行開車行駛就是其中一維空間,左轉或者右轉進行第二維空間。在彎曲的山路上爬上爬下,但來的高度變化這個就是第三維空間,那我們如何到達第四維空間呢?

我們幻想一下,一個龐大的機器能製造出第四維時空隧道,這個就是第一條時間隧道。我們可以通過這一條時間隧道到達另一個世界。這種想法並不瘋狂,因為物理學家都在考慮時間隧道。如果真的存在的話,我們命名為「蟲洞」。事實上,蟲洞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因為蟲洞非常細小,我們看不到。蟲洞存在時空的每一個角落。也許你看到這裡的時候很難理解,請繼續看下去。

蟲洞

如果你看身邊任何物體,只要你隔得近都能發現小洞或者皺褶,這些基本物理法則同樣適用於時間。想桌球檯面一樣看起來光滑平整,如果拉近看就完全不一樣了,滿是滿是縫和孔。就算是光滑得像撞球 也有細小的裂痕 皺褶 瑕疵,因為這些在三維世界裡都能說明一切。如果在第四維世界裡同樣也會發生這些事情。時間中存在細小的裂痕 皺褶 瑕疵,他們非常小,他們甚至比分子小 比原子少,我們把那一區域叫量子泡沫。這個就是蟲洞的所在,他們在微型的時空隧道裡面,在這個量子的世界裡面不斷地形成——消失——再形成。連接兩個獨立地點和不同的時間,很不幸這種時空的隧道只有10的-33次方釐米的大小(普朗克長度)。不足以令人類可以通行,不過引出了蟲洞型的時間機器的概念。時間機器,概念就這樣出來了。

有些科學家認為可以把這個蟲洞擴大為數10億億倍,這樣可以通過一個人,甚至一艘太空飛船。給以足夠的動力和超前的科技或許可以在宇宙中製造出大蟲洞,一般在地球,你一端在宇宙的深處。路上蟲洞有更多的用途,如果蟲洞的兩個開口在相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飛船可以回到以前的地球,或許恐龍們可以目睹飛船的降落。現在我覺得四維時空的概念很難理解,蟲洞的概念更加令人摸不著頭腦。

那時間旅行是不是不可能呢?我相信時間旅行,我相信通往未來的時間旅行。時間就像河流一樣流動,我們每天很多時間就這樣無情地流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速度。而這也是到未來旅行的關鍵,這個概念來自100年前的愛因斯坦。他意識到可能有些地方會讓時間變得更慢,而有些地方時間會變得更快。他這個是正確的,全球的GPS定位系統,他是有31顆人造衛星系統組成的。這些衛星用於地面的衛星導航,但它們同時證明了時間在這裡走得比地球表面快,在每個太空飛行器上都有一個非常精密的鐘,無獨有偶 它們全部每天都走快十億分之三秒,系統必須糾正這個誤差,否則這個誤差會導致地面的定位系統產生每天6英裡的偏差,你可以想像一下,問題並不在於鍾,只能說明這裡你的時間比地面的時間要快。產生這種異常現象的原因在於地球的質量,愛因斯坦意識到物質會影響時間,越重的物體使時間流逝得越慢,這個重要發現和未來旅行有著重大的關係。

根據這個概念,我們來到了銀河中心。離我們26000光年之外,在大量的氣體和恆星當中隱匿著銀河系中最重的物體,一個超級黑洞擁有4百萬個太陽的質量,由於自身的重力壓縮成一點,你越是接近黑洞 重力越強,離得足夠近 甚至連光都跑不掉。以至於形成一個直徑五千萬英裡的黑球體,這樣的黑洞對於時間起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一個自然產生的時間機器,我樂於想像有一天一艘飛船可以得以接近這個特別的地方,但最起碼要避免被吸進去,我想其中的技巧就在於交界處的調整 而剛好不被吸進去,他們必須有精確的航向和速度否則就出不來了,其軌道是長達3千萬英裡的圓周,但願飛船的速度可以保證其停止下墜,如果有人可以從地球上或者其它遠離黑洞的地方加以指揮,他們觀察其在軌道運行一周要用16分鐘,但對於飛船上的勇者來說 接近這樣質量的物體,船員們的時間的流動將會減一半,16分鐘一周的軌道他們感覺只用了8分鐘,每轉一周 比起遠離黑洞的人他們只感受到一半的時間,飛船和它的船員就會穿越時間,試著想一下他們繞著黑洞運行了5年,我們則會渡過十年,當他們回到地球 其它人都會比他們年長5歲,超大質量黑洞是一臺時間機器但事實上並不容易操作。

我們如何來證明這一點,宇宙有一個恆定的速度。那就是光的速度30萬千米每秒。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物體能超過光速。如果有能超過光速就能到達未來。位於瑞士日內瓦歐洲原子核研究委員會的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地下深處有長達16英裡的環形管道,上萬億個微小粒子組成的粒子流,當電源打開 在不到一秒內粒子流從零加速到時速60000英裡,增大能量 粒子流變得越來越快,最終粒子流將會每秒繞管道11000圈,差不多達到光速。這樣的情況下粒子流也會穿越時間,我們得知這點因為一種壽命超短的物質「π介子」,正常情況下他們只能存在二百五十億分之一秒,當他們達到近似光速,他們的壽命延長了30倍,這些粒子真正意義上的穿越時間。就是這麼簡單 我們想要去往未來,需要跑的特別特別特別的快就可以。我想唯一可能實現的方法就是到宇宙空間去。

如果我們有一艘飛船能達到光速的速度,非常需要六年的時間全力加速,因為飛船很重。一周後它就會飛近太陽系的邊緣行星 氣態的行星如海王星,兩年之後就會加速到光速的一半,我們遠離了太陽系。再兩年後它就會達到光速的90%,而接近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人馬座α星系,發射四年之後 飛船開始了時間旅行,飛船上的一個小時等於地球上兩個小時,再經過二年加速飛行 飛船將達到最高速度,99%的光速在這個速度下 飛船上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整年,就是理論上在人類的壽命裡可以進行很長距離的旅行,去到銀河盡頭只需要80年,成為真正的四維時空穿梭者。

作者:科普樂享生活,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每天了解知識,樂享生活,

相關焦點

  • 蟲洞就是時空隧道?霍金:在四維空間的量子領域中,物質自由穿越
    以他為代表的宇宙學家經常思考宇宙的奧秘,例如,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人類能打開通往過去的大門,還是能找到通往未來的捷徑?人類能否利用自然規律,最終成為時間的主人?時間旅行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科學幻想,包括霍金在內的許多科學家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因為擔心這會被視為怪胎,但後來霍金不再那麼謹慎了。「事實上,我更像是建造巨石陣的原始居民。
  • 時間旅行的悖論!史蒂芬·霍金教授最後的「重磅炸彈」理論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他的遺作中寫道,解決時間旅行的悖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現在,一位物理學家解釋了霍金的理論。史蒂芬·霍金教授是時間旅行的典型代表,今年他去世前,他寫了他的最後一本關於大問題的簡短答案。
  • 莫比烏斯帶真的可以解釋「時光隧道」嗎?
    看到「時光隧道」,您可能會眼前一亮,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對於「時光隧道」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歷史上就出現過多次這樣的事件,關於「時間旅行」、「穿越」等話題也一直未間斷過。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簡單來說一下,以莫比烏斯帶來看「時光隧道」。
  • 時間簡史:宇宙起源、暗物質、時間旅行、蟲洞
    《時間簡史》這本書是探索宇宙起源的啟迪性科學力作。正如霍金在文章最後說到的話:如果我們確實發現了一個完備的宇宙理論,它應該及時讓所有人理解,而不僅僅是讓幾個科學家理解,那時我們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我們和宇宙為什麼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對此找到了答案,則將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 時間有沒有終點?讓我們一起和時間做場旅行!
    霍金把時間看做是我們這個三維宇宙的一個屬性,同空間、物質一樣,只是一個稱量單位,整本書相當大的篇幅都是通過研究時間的性質,說明宇宙誕生-演變-終結的過程——從宇宙大爆炸,到宇宙的組成,黑洞,蟲洞,微觀量子層面,再到宇宙的未來演變,都和時間有關。因此,讀《時間簡史》可以把時間相關的內容作為一個主線或者基線,來理解霍金的理論。
  • 蟲洞究竟是什麼?人可以直觀地看到嗎?科學家又是如何說的呢?
    文/仗劍走天涯蟲洞究竟是什麼?人可以直觀地看到嗎?科學家又是如何說的呢?如果經常看科幻電影的,小夥伴們可能會非常清楚蟲洞這個概念,科幻電影中所描述的蟲洞是可以穿梭兩個空間之中的一種特別通道,甚至是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一種通道,而事實上,從上個世紀,奧地利物理學家所提出蟲洞概念之後,就廣泛地被人們所接受。
  • 《時間簡史》到底講了什麼?
    《時間簡史》這本書讀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時間存在嗎?如果不以時間定義時間,沒有明表鍾在特定的空間控制,我們所稱之為時間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時間簡史》所闡述的大部分內容都會牽動你的每一根神經,讓你為之動容,為之感嘆。這是一本科學界的劃時代著作。
  • 時間旅行存在嗎?為什麼沒有外星文明來找我們?科學家另有解釋
    事實上,宇宙是由時間與空間共同組成的一片時空網絡。我們可以想像宇宙的起源就像是一個氣球被吹大的過程,它的膨脹並不是內部不動,邊緣不斷地向外擴散。而是整體一起向外膨脹。如果我們像電磁學中的磁感線一樣將宇宙膨脹的線條畫出,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宇宙的時空網絡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曾經提出了鍾慢效應以及尺短效應,確實可以得到時光倒流的可能。
  • 蟲洞跳躍是什麼意思,到底能不能實現呢?
    蟲洞跳躍是什麼意思,到底能不能實現呢?大家都知道蟲洞這個經常在物理書中出現的名字吧,因為它的存在可以連接兩個不同的未知時空,所以還有另一個名稱為時空洞。在很多科學家的眼中,蟲洞就是時間的漩渦,是由各個星體的旋轉和引力作用形成。那麼蟲洞跳躍又是什麼意思呢?
  • 【科普課堂】霍金和他的時序保護猜想
    而令人不安的觀察結果是:『如果這種可以穿越的蟲洞真的存在,那麼將此類蟲洞轉化為時間機器似乎是相當容易的事。』這不僅僅令人不安。這是極其令人不安的。而正是這種令人極其不安的事態,引導霍金髮布了他的時序保護猜想。霍金,當然指的是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他是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
  • 了解宇宙與未來,必讀霍金的《時間簡史》!
    霍金在這本書裡對時間的本質、宇宙由來都做了權威性的總結,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宇宙從什麼地方來,到什麼地方去可以說,要了解宇宙,世界運行規律和時間的本質,《時間簡史》是跨越不了的鴻溝。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時間也會有歷史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困住眾多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問題,而在霍金這裡,這些難題迎刃而解。
  • 宇宙中的「時間旅行」是否可能,存在6個假設理論,包括時光機器
    迄今為止,我們沒有證據表明時間旅行者確實存在,唯一這樣的旅行者是我們在電影屏幕上看到的那些人。然而,關於時間旅行存在許多理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理論。物理學家用這個理論解釋了「蟲洞」和「黑洞」。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這兩種理論,這兩種理論都提到了空間和時間上的「洞」,通過這些洞,人可以旅行。5.「蟲洞」 事實上,蟲洞是科學家假想的,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們真的存在。
  •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時間真實的流動速度,是心理學上的效應
    有時候,你會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明明心裡覺得只有幾分鐘的事,一看表過去了幾個小時。明明心裡覺得過去了好久,一看表才過了幾分鐘。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時間真實的流動速度,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效應。愛因斯坦不愧為大師,他的這一句話似乎就能解釋——什麼是時間旅行!當你明明經歷了一個小時,而時鐘卻走了一分鐘,就說明了你經歷的一場時間旅行。
  • 3種方法可以穿越到未來,霍金認同時間穿越,但警告不要回到過去
    然而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霍金是《時間簡史》這本書的作者,霍金在生前就認真的對時間進行過研究。霍金認為單單是在一維的時間上穿越這是可行的,並且也不會違背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物理學理論。只不過就是穿越時間是有方向性的,就只能穿越到未來,而不能穿越回過去。
  • 理論證實:人類穿越蟲洞時空旅行是可行的
    蟲洞(Wormhole)是連接兩個遙遠空間和時間的狹窄隧道,可以進行瞬時穿越,是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1930年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提出的假設,故而又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雖然物理學家支持蟲洞的概念,但是直到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蟲洞太小且不穩定,通過蟲洞穿越時空毫無意義。
  • 霍金認同時間穿越,但警告不要回到過去
    那麼,在時間維度上,我們是否也能夠向前和向後自由穿越呢? 作為《時間簡史》這本科普著作的作者,霍金在生前對「時間」進行過一系列的研究。霍金認為,在一維的時間上穿越是可行的,不會違背目前所知的物理學理論。只是時間穿越是有方向性的,只能朝著未來,而無法倒過來。
  • 【好書推薦】關於霍金的書 你不能只知道時間簡史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在199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裡,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裡程碑。它被翻譯840種文字,銷售了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時間簡史(插圖版)》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
  • 倘若我們穿越蟲洞,能回到過去嗎?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倘若我們穿越蟲洞,能回到過去嗎?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你是否做過一些事後令你萬分後悔的事?你是否又想過,某一天能夠重返過去,改變那一切?說實話,飛翔菌有過,而且很多,如果能選擇回到過去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去!
  • 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穿越時空,但科學家警告,最好不要回到過去!
    那麼想要達到光速度,而且質量不為0,那就只有把飛船內的時間變慢。那麼,在光速度飛船中飛行一小時,而地球其它的地方說不定已經過了幾個月甚至幾十年,這樣就很容易實現時空穿越了,這樣,人類可以打開回到過去的大門和通向未來的捷徑。光速旅行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 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三種不同的解釋,你期望是哪一種?
    在霍金的《時間簡史》裡開篇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曾為公眾講演,普及一些天文知識,這位天文學家詳細的描述了地球如何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又是如何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在公轉。當演講結束之後,一位小個老婦人指責了這位天文學家說它是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