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2012年6月2日報導 又到一年六一,雖然六一這個詞彙早已經不屬於我們80、90後,但是作為不想長大的我們確實還丟不下我們童年的那些喜悅,也不應該丟棄,所以今年這個六一我們準備帶著大家一起重拾我們兒時的青蔥歲月,找回那些年我們一起「玩車」的日子。我們這裡說到的「玩車」是指我們童年的時候所接觸到的一切與車相關的事物,包括玩具、動畫片、電影等,所以趕緊掃描一下你腦海中的那些記憶碎片,看看我們下面羅列的這些與車相關的事物是不是都還在你的腦海中。
一、 玩具類
首先我們從玩具說起,相信不用多說,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玩具伴隨著你的成長,而這些玩具中與車相關的也不在少數,特別是男孩子,幾乎是他們的所有,而這些玩具的出現也或多或少對我們的未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年我們都玩過哪些與車相關的玩具。
1、迷你四驅車
擁有指數:
迷你四驅車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吧,尤其是男孩子,曾幾何時多少人一書包一書包的收集,如果上學你書包裡沒有那麼一兩臺四驅車都不好意思跟同學打招呼,到了學校,課間便會拿出來和同學一賽高下,不過也有上課拿出來擺弄的,結果可想而知。你還記得你的童年被老師沒收過幾輛?當時很心痛吧?
當時我們玩的四驅車品牌主要就是奧迪雙鑽和宇星模王,如果你是小高帥富那麼可能你玩的會是日本田宮,就是俗稱的「日本雙星」。此外,當時山寨品牌,主要模仿的都是日本田宮。猶記得當時奧迪雙鑽的經典廣告語:「奧迪雙鑽、我的夥伴」。是不是特別耳熟?
價格上,一般而言,當年國產奧迪雙鑽和宇星模王兩個牌子的迷你四驅車售價在15-20塊左右,而日本雙星差不多要40-50塊,當年為了買它們有多少人省吃儉用,或者付出了所有的壓歲錢呢?
「巨無霸」、「超級天皇巨星」、「燃燒太陽」…對於這些車型的名稱你是否還記得?是否還記得它們各自的特點?在當時四驅車的種類已經非常多了,光光底盤型號就有S-1、S-TZ、S-FM、S-LS等十多種,而馬達當時奧迪雙鑽標配超霸馬達,日本雙星是沒有馬達的需要單買,而後期匹配的馬達基本有金超霸、勁霸、美洲豹等,玩的專業的,還有不少同學會自己買材料「繞」馬達,周末也會帶著自己作品和同伴比賽,猶記得當時還有專門的工具箱,裡面包括各種螺絲刀、輪滑油、配件、電池、充電器、備用馬達、軸承、「龍頭鳳尾」(前後導向輪)等。
現在你回家找找是不是還能找出那麼一兩臺當年的收藏呢,正好趁著六一兒童節,再去買兩塊電池看看當年的迷你四驅車是否還能跑的飛快,找找當年的感覺,如果沒有了也沒關係,現在淘寶上依然有賣,價格也就20~30塊。
2、回力車
擁有指數:
這個玩具在小時候無論是小屌絲還是小高帥富幾乎都玩過,價格很便宜,一般一兩塊錢一輛,用手壓住車身,往回拉使輪子順時針轉動,鬆手「嗖」一下就出去了,小車行駛個2米左右就停下了,小時候玩這個的時候基本都是2個小孩一起,一人在一邊,開過來開過去。
回力車的原理就非常簡單了,就是有一個螺旋彈簧,回拉的時候壓緊蓄能,一鬆手能量釋放,當時外殼很多都是塑料的,玩這車時候的年紀也普遍偏小,差不多就在穿開襠褲的那個時期玩的最多。
如今,這個回力車也依然是現在小孩玩的主流玩具,如果你已經有小孩了,可以給他們多買一些,因為價格依然很便宜。
3、橡皮泥捏的小汽車
擁有指數:
用橡皮泥捏小車,我估計是個男孩子都幹過這事,即便是沒有捏過小汽車,坦克肯定捏過,是吧?女孩子一般捏的比較文藝,小人、包子、小豬啥的。
簡單搜索了一下,橡皮泥1956年就誕生了,原來只有灰、白兩種顏色,現在都是彩色的了,不過我記得我小時候把一堆彩色的橡皮泥捏一起了,捏著捏著就變灰黑色了。網上還有用麵粉自製橡皮泥的教程,如果你童心未泯可以去試試。
4、變形金剛
擁有指數:
「咔嘰嘰喀喀」這個讀出來的聲音一定有很多人懷念吧,當時的變形金剛的動畫片讓多少小朋友和大朋友們為之瘋狂。可能很多人跟我之前認為的一樣,變形金剛是先有的動畫片後有的玩具,其實恰恰相反,變形金剛的玩具是美國孩之寶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玩具而製作的大型動畫「廣告」。此外,它的創始國也不是美國而是日本。
還記得當年一邊模仿著變形金剛變形的聲音,一邊把汽車轉變成機器人或把機器人變成汽車,隨後就是一陣激烈的「打鬥」和「狂轟濫炸」的時候麼?或者就是一群同伴,拿著大大小小的汽車人,在爭論誰的汽車人更厲害,甚至為此還爭的面紅耳赤、大打出手。很懷念吧!那時候的變形金剛玩具可是不少人的寶貝,尤其是男孩子,有大有小,各種汽車人。
今天,經典的變形金剛玩具依然是現在兒童最鍾愛的玩具之一,不過相比我們小的時候,現在的變形金剛玩具基本上是越做越大,也越做越精緻了,當價格也很可以。
5、合金小車
擁有指數:
這個可能不提估計有很多人都忘記了,因為它太廉價、也太普遍了,很容易被人忽視,小的只要1塊錢、大的不過2塊錢,結構上就一個金屬合金做的殼子和塑料底盤,非常結實,我記得我玩這個小車的時候都是拿兩輛車對撞,很難撞壞。
現在這種合金小車還有買的,依然很便宜,不過現在市場上更多的還是塑料的,成本低,不禁撞,容易壞。
6、腳踏三輪車
擁有指數:
這個車大家也都記得吧,前輪驅動,有兩個腳踏板,沒有鏈條,全鐵皮做的、輪子是實心輪胎扎不破,兩個腳蹬子是在前輪的軸上,一上一下,純粹靠腳的力量使車子前進,顏色多以紅色、橘紅、藍色等為主。
當時的小高帥富幾乎是人手一輛,經常會在胡同、大院裡來回騎,而小屌絲們基本上是一群小孩才有1~2輛,而我就屬於小屌絲中的一員,經常是一群小孩跟著一個騎三輪腳踏車的同伴後面追。當時有車的就是「老大」,說什麼都聽,只為騎一次他的腳踏車。當然逮著一次機會就會玩命的騎,騎的飛快,下坡啥的也沒少摔跟頭。
如今,鐵皮的腳踏三輪車已經不見蹤影,清一色的都變成了塑料的,價格幾百塊,樣子好看,但是那隻質量跟當年是沒法比,我記得當時的一個鐵皮三輪腳踏車可以用好多年,從姐姐到弟弟,再到鄰裡鄉親家的小孩,都能接著用,非常結實。
7、遙控汽車
擁有指數:
遙控器是一紅一綠只能前進和後退,遙控器用電線連著小汽車,還記得這個吧,幾塊到十幾塊錢,我記得當時別人都買塑料小手槍,我就買這種小汽車,結構很簡單,一個電機、幾個齒輪、兩節電池和兩個控制電機正轉/反轉的紅綠按鈕。
這個玩具小車和上面介紹的四驅車沒發比,沒那麼高端,速度也不是一個級別的,開起來一邊控制開關一遍還要跟著跑,因為電線連著太短了。不過這種小車就流行過一陣子,後來就被現在小孩子玩的這種天線遙控的高級貨給替代了,不僅變成了無線的,而且還可以轉向,速度也更快。
8、樂高積木車
擁有指數:
樂高積木無論是在我們小時候還是對於現在的小孩來說,都是小高帥富們的專屬,80-90年代,一般只有國外或者香港這些地方才能買到樂高積木,而且價格非常貴,90年代時好點的樂高玩具每套售價就高達近千元,而現在一些主題限量版樂高玩具更是賣到了近萬元,所以你趕緊回想一下你的兒童玩具中是不是曾經出現過的這麼一堆東西,如果有那你可以自豪的說「我比你富有」,至少曾經富有過。
LEGO-即樂高,被稱為:「魔術塑料積木」,可以拼出變化無窮的造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樂高集團細分為太空組、城堡組和科技汽車組等,其中科技汽車組專門設計了可拼裝汽車的樂高塑料積木,做的非常逼真,比如,當時寶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5.0升的V8發動機,第一時間樂高公司就設計出了這款V8發動機的塑料積木。
如果說你從來就沒有過樂高積木,也沒關係,普通積木總玩過吧?還記得你那時候有拼過汽車麼?
小時候看動畫片或看電視的情景還都記得吧?那時候一下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飛奔回家,守在電視前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或是一些電視劇,有的是搬個小凳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甚至老媽叫吃飯都不願意挪開半步。還有的就是老爸老媽嚴令禁止看電視,自己就偷偷摸摸的看,老爸老媽一下班,迅速關電視假裝鎮定,把自己嚇的半死,我就屬於後者!其實爸媽一眼就能識別你壓根就沒在幹好事。
就是這部動畫片引爆了中國那個時代的小孩對迷你四驅車的熱情,當時也譯為《四驅郎》,它在1989年上映,是進軍中國最早的一部以四驅車為題材的動畫片。在片中,不僅有很多緊張逼真的賽車場面,更有許多專業性的四驅車知識講解。
片中出現的那些後來被做成玩具的四驅車:「天皇巨星」、「燃燒太陽」、「衝刺流星」、「大炮特使」和「舞蹈天使」,這幾個名稱大家都還有印象吧?由它們組成的「沖天軍團」可謂在片中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雖然看名稱和《四驅小子》同為迷你四驅車題材的動畫片,不過和《四驅小子》略顯簡單的24集相比,《四驅兄弟》可達到了156集,足足播放了三年,而劇中也有多達近20個主要角色出現,不知道大家還記不得星馬豪、星馬烈、一文字豪樹、三國藤吉、大神博士、土方令、烈矢、近藤源…這些名字?而片中出現的賽車也包括了原始戰神淨化者號、三角劍、急速斧頭眼鏡蛇、旋風衝鋒、魔鬼司令、巨無霸等等。
頭文字D動畫片出來算是比較晚了,可能我們更多接觸的還是電影版的《頭文字D》,而動畫版的陸續拍了4部,片中主要講訴了主人公藤原拓海每天早上駕駛那輛AE86在秋名山上飛馳送豆腐,練成了華麗的駕駛技術,隨後便用這輛車參加各種職業比賽的故事。
可能正是這部動畫片讓年少的我們產生了擁有自己汽車的夢想,片中夢幻的入彎,在秋名山上的各種漂移,讓當時一腔熱血的少年全身沸騰,恨不得馬上衝上賽道躍躍欲試一把。而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在第三部中,拓海在午夜在雪地裡飛車的情景,各種快、各種華麗、各種夢幻,片中的場景絕對有理由讓我們這些成年了的「頭文字D迷」再去回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