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君君
一個湖南平江小鎮青年,跑到千裡之外的河南漯河做「辣條」。因為崇拜成龍,就任性的給辣條取名「衛龍」。
他沒讀過大學,不諳英文,他的「衛龍」辣條卻遠走世界,成為繼老乾媽之外第二種登上美國人食品榜、被外國人搶斷貨的「零食奢侈品」。一度賣到12美元一包,連俄羅斯最完美的男人普京都說欲罷不能。
這位平江青年不善言辭,性格內斂,卻推出事件營銷衝擊波,讓小小辣條一躍超過汪峰上了「頭條」,打敗無數「網紅小姐姐」,「網紅小哥哥」成為網紅界的「天皇巨星」。一包在中國售價僅幾塊錢的「辣條」,被他做成總部佔地300多畝,員工超過3000,年產值超過500億的巨無霸食品公司。
這個小鎮青年,叫劉衛平。
1999年,21歲的劉衛平,帶著家傳辣條配方,到了千裡之外的河南漯河。他沒日沒夜拼命賺錢,一心想開一家辣條廠,把祖傳配方發揚光大。
那時,他的世界裡,只有兩樣最重要的事:辣條和賺錢。
他想著如果辣條能夠從河南這個不喜食辣的地方開始受歡迎,將來有一天一定可以走向世界……就這樣一個深藏心底的夢想支撐他,拼命工作拼命攢錢,拼搏了整整三年,終於攢夠了開廠的資金。那時候成龍的功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也是劉衛平的偶像,於是他任性地將辣條取名「衛龍」。
為了在不喜辣的河南打開市場,又沒錢做廣告,劉衛平動起了腦筋:能不能搞個「事件營銷」讓大家留下印象呢?於是,他親自帶著「來自千裡之外的湖南秘制的辣條,沒吃過一定後悔終生」、「辣,但是值得嘗試」的衛龍辣條走遍街邊小賣部,做試吃和促銷。結果效果奇佳,很快就在河南打開市場,成為紅極一時的「湖南特產」小吃。
劉衛平性格內斂不喜社交應酬,所以有時間他就學習。他深知作為一個並非剛需的休閒零食,要長盛不衰,除了味道跟品質外,最好能夠讓產品跟消費者之間有某種情緒聯繫起來,這樣品牌才能真正紮根人心,而不僅僅只是聽過。劉衛龍開始努力研習外國品牌的成功案例,他發覺國外優秀企業都有幾個共同特徵:非常注重質量,非常注重安全,非常注重品牌。
消費者粘性很強,通常愛上一個品牌後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反覆回購。有一天劉衛平從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葡萄酒的廣告: 「你喝的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簡單的一句話,卻深深紮根在他心裡。葡萄酒並不是中國人飯桌上的剛需,卻潛移默化開始替代中國酒桌上的白酒,大家喝的不僅僅是口感,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新的營銷方式讓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衛龍團隊推出了一些列「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網絡營銷手段。」
當iphone7上市時,衛龍網絡旗艦店首頁也推出了模仿蘋果首頁圖片設計的「辣條7」。推出的廣告語更是走紅網絡,如「衛龍6s: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衛龍6:比大更大。」,「衛龍5:自衛龍問世以來,極其重大的突破。」,「衛龍4:再一次改變世界。」還有Burn Kiss——燃燒的吻,讓人臉紅心跳的衛龍辣條。
當小米手機新款上市時,「衛龍」又將自己改成了「小米風」,廣告語為:「為辣味零食發燒友而生——衛龍辣條。」
「衛龍」跟暴走漫畫、微博段子手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爆紅網絡的表情包。如「哥吃的不是辣條,是態度」,「不要想太多,來包辣條吧」,「吃了這根辣條,我們就是朋友了」,「在我失落的時候,你總能拿出一包辣條給我」,「吃包辣條,冷靜冷靜」……這類以暴走漫畫加段子的圖片,幾乎能滿足年輕人任何一種生活情緒,且自帶幽默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傳播效果驚人,幾乎每個年輕人手機裡都有著幾張這樣的表情。這波營銷收到的效果幾乎可以跟當年「收禮只收老白金」的廣告媲美,至今堪稱經典,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後來天貓網站「衛龍,憑什麼你不給我發貨」黑客事件,網絡惡搞系列視頻,「國際零食奢侈品流行風」,再到老司機顏色網站風格,網絡直播……從二次元,科技風,無釐頭,惡搞,情懷……讓「衛龍」在當代年輕人心目中已經不僅僅是「辣條」,而是伴隨著自己青春的記憶,抒發百變情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夥伴」。
劉衛平把小小「辣條」做成了「辣條中的戰鬥機」,做成了「辣條的一哥」,創造了「辣條」的百億財富神話。
劉衛平做辣條,不是最早的,不是資產最雄厚的,卻能將「辣條」做成龍頭老大,一個傳統食品企業能夠把網絡營銷手段用到極致,跟他有極強的包容性,空杯的學習態度,冒險家精神有著極大的影響。
世界上,許多成功都是必然的,即使出現偶然,也僅是曇花一現。創業場上,能夠經歷得起風霜苦難存活強大的企業,許多都把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小物件,把它做到極致成為神話。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每一位傑出的企業家,他的性格必有出彩之處,值得我們體味感悟。
今天,生氣時,請給我包辣條;開心時,請給我包辣條;彷徨時,請給我包辣條;歡喜時,請給我包辣條……
你呢?來包辣條嗎?你的嘴被撩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