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開學第一天,神獸歸籠日。
今年的小學招生政策可謂大變革,2020年,幼升小正式進入搖號時代:教育部表示義務教育階段全國將普遍實施公民同招政策。
上海搖號錄取現場
上海今年共有74所民辦小學、85所民辦初中參加電腦隨機錄取。對口公辦和搖號民辦必須二選一……上什麼小學最終全靠運氣,這次的調整,可以說是打亂了那些一心目標民辦的家庭的規劃。
經過2個月的心理建設,今年那些從民辦小學「落榜」,被搖號搖去「菜小」的孩子家長們,心態調整得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看看,往年那些從民辦「落榜」的家長和孩子,後來是如何調整,重新找到方向的。
1
幼升小「大戰」落幕
幾家歡喜,更多家愁
為此,小編去網上搜了好些討論民辦落榜和公辦搖號的帖子,除了無奈、心酸與焦慮,還有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沒進民辦,表現出「災難化」的認知:
「沒考進民辦,輸在起跑線上,娃今後的路怎麼走?」
「只能進第二梯隊的公辦,心情很down, 5年後和民辦學校的娃差距就更大了。」
「感同身受 現在一年級了 還是感覺很絕望 覺得一輩子都毀了 可能誇張了點 但還是惋惜的。」
「同感 就算外面補習也趕不上民辦的娃。」
「已經確定讀菜小了,心情無法言語。」
「說實話,我家也沒考上,我心情挺失落的,娃認真上課,平時聽話、懂事,帶著她上那麼多的課外也不叫苦連累,覺得娃那麼好怎麼老師們看不到?」
「是不是幼升小沒有考上民辦,讀公辦,今後會和民辦的小孩差距很大?感覺前途似乎很灰暗,小孩人生就此定性?一步步差下去?」
「現在感覺孩子上個民辦小學怎麼這麼難得啊,真的很抓狂,焦慮、不安、煩躁、忐忑,唉~」
「今天上午剛知道結果,沒進!讓我感覺這在意料之外,很心酸,女兒得知後竟然哭得暈過去了,讓這麼小的孩子就經歷這麼大的挫折,非常不忍心......」
「孩子今年幼升小,沒有上到五大名校,上了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學,是不是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2
幼升小改為搖號
你再焦慮也沒用了
以上家長的擔憂,可能是沒有進入民辦小學大部分家長們的心聲。
尤其是今年,上海搖號錄取政策公布之後,有些家長怕沒搖中民辦後被統籌更為被動,所以主動放棄民辦,選擇一梯隊的公辦。
2020年上海市幼升小信息登記18.51萬人,通過搖號,其中被民辦小學成功錄取的只有1.58萬人,還有16.93萬人進入了其他各大小學。
這16.93萬的孩子中,不乏從小班開始,就奔波在各個補習班提高班興趣班的孩子們。家長們也是白天辛苦上班,晚上熬夜研究孩子功課,訂製計劃。
但「沒搖中民辦+回不去的對口一梯隊公辦+統籌進菜小」這般的殘酷結果,不僅孩子承受不起這個打擊,家長似乎更承受不起。
然而,沒有進入民辦小學,孩子真的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會和別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嗎?
我們聽聽過來人的家長怎麼說:
@meiyi小馬甲:
我家孩子當時也沒有進入民小讀書,在離我們小區不遠的一所公辦小學讀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帶她去學鋼琴、畫畫,進入學而思學習,識字、背詩、算術、記憶力、理解力、應變力都有涉及和學習,但最終還是落榜了,說不心酸是假的,但我們很快調整過來了,孩子也沒有很低落,只是覺得學習挺好玩兒的。後來進入小學之後,孩子該學的還是一直堅持下來了,我也給孩子制定了長期的計劃,文化課和藝術課都在學習,也報了課外班,孩子現在也一直很努力、很認真,我們也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雖然路還很長,但是孩子特在變得越來越優秀。雖然對明年的小升初還是有點擔憂,但看著孩子每天的努力和堅持,我和先生也覺得盡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月下獨酌:
我家孩子今年念3年級,想起3年前孩子幼升小考試卻落榜的時候,還是和你們一樣難過。當時我也覺得孩子的未來一片黑暗,明明那麼努力,該做的都做了,該學的也都學了,但還是落榜,很難過。不過現在看來,還好,孩子說他很喜歡班上的老師和同學。那次考試的失敗,孩子現在已經不記得了。現在我們也沒有落下學習,補課、夏令營、冬令營、活動,都會讓孩子參加,儘可能豐富孩子的閱歷和知識,讓孩子在小升初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希望我們一起加油,讓孩子儘量有一個好的教育,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升小的一場考試,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不管是去民小還是去公辦小學,都需要家長和孩子付出很大的心血和努力,制定長期計劃,堅持走下去。
3
人生處處有
逆風翻盤的機會
幼升小被一些家長們稱為「小高考」,想要從小就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孩子沒有進入民小上學,家長們也不必如此焦慮。
在上海實行搖號之後,作為新政策的嘗試者,被歷史洪流衝得找不著北的家長們,請記住:現在搖到的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幼升小之後,還有小升初、中考、高考。哪一場考試都重要,但哪一場考試都有逆風翻盤的機會,高考更甚。
張霽,剛博士畢業被華為聘用,拿到201萬的年薪,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
和從小在上海能夠接受到較好教育資源的孩子來說,他的教育資源很一般。
他生活在湖北通山,家裡環境只能成為當地小城鎮的小康,高考也只考了一所三本大學,但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努力,對目標的堅定,一步步考上研究生、博士,最後獲得華為「天才少年」稱號,把手裡普通的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張霽)
4
讀書不靠運氣
成功只有一個法則
張霽能以一所普通三本開始,沒有自暴自棄,反而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目標往上爬,最終實現逆襲,目標和堅持是基礎。
獲得逆襲的,還有今年以705分的高分成功考上了清華的趙啟琛。
但是,他並不是一直所向披靡的學霸。事實上,在高一時,由於英語基礎薄弱,其他學科也被拖了後腿,因此他考試還常常得倒數第一!
成績上的落後,讓他壓力非常大,沮喪且茫然。
但是他在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下,很快就振作起來,根據自己每科的學習情況,制定計劃並且一直堅持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
(趙啟琛)
因此,僅僅是幼升小一次考試,真的代表不了什麼。
尤其在上海,實行幼升小搖號政策,運氣成為一種加持砝碼的情況下,孩子沒有進入民小,更加不值得憂慮。
讀書從來都不是靠運氣,不會讓你輕輕鬆鬆就能摘下甜美的果實。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帖子
@一步一步往上爬
「高考是一件多麼熟悉而又遙遠的事。10年前的那一天,我是一名高考失利的學生;10年後的今天,我成為了一名在普華永道矽谷所工作的併購諮詢顧問。10年是一個漫長的蛻變過程,我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學到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一切當然還是要從那一天說起……
2008年6月7日的那一天,是改變我命運的一天。
作為班上的尖子生,我原以為我終於解放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北大人大也在向我招手。然而我等來的卻是一道晴天霹靂——我失敗了,失敗得一塌糊塗。
我不敢想像,為了這一天,我付出了有多少。
從幼兒園到高中,我一直都非常努力,經歷各種困難成功進入重點學校讀書,並且成為學校年級的佼佼者。
高中整整兩年,我放棄了所有的社交和娛樂。每天只睡4小時,除了吃飯和上廁所,我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十尺見方的小書桌,每天與堆積如山的習題集作伴。連2008年的春節,我都選擇偷偷跑到親戚家的閒置房裡獨自閉關複習。餓了,就在電熱暖氣上面摞買來的燒餅烤熱了吃。
每當我通宵複習太累、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跑到宿舍的最頂樓,去看那裡住著的兩名衝刺清北的復讀生房間裡永不熄滅的燈光,然後又回到自習室靜下心,繼續堅持。
我這麼努力,現實卻給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高考結束後的第一天,得知估分結果的我回到家,大腦一片空白。我木訥地把高三做過的習題一本本摞起來,竟有二米多高,可這僅僅是我一年來的付出啊!然而這樣的付出又帶給了我什麼呢?我反覆在內心拷問自己。
我終於忍不住,淚珠一滴一滴打在習題集上,覺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諷刺,他們在高聲嘲笑著我的失敗。我偷偷哭了三個夜晚,心從來沒有這麼痛過,也從未這麼深刻地體會到現實的殘酷。
最後,我進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學,因為我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走一遍高三的路,我不敢再去經歷那痛苦的一切。
但是最終,從小受到的教育,紮根於心的知識並沒有讓她在這一次失利的陰影下停留很久,通過努力與不懈堅持,成功進入矽谷工作。」
她說:
「人生就像激流,不遇著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波浪。只有經過蛻變才能展現更優秀的自己。
高考沒能定義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只有我有權來抒寫。高中三年培養的意志力,在過去漫長10年的摸爬滾打裡,打磨了我的韌勁,
高考的大起大落,讓我覺得面對之後遇到的每一個挫折都沒那麼悲觀,讓我做任何事都付出比別人更多倍的持之以恆和努力,去追求我想達到的目標。
其實,不只是高考,人生階段的每一個失敗,都不能摧毀我們。摧毀我們的,只有自己動搖的信念和無法長久堅持的行動力。任何結果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運氣會佔一些,但是從量變到質變,取決於自身的累積。只要能保持堅韌,不斷尋求改變的契機,就能絕處逢生。」
每個人的成功或者逆襲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但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優秀的孩子只有一個成功法則,那就是努力+努力+努力+一點點運氣。
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必得付出超常的努力,一次的不如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強,要相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