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考上民辦小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2020-09-04 媽咪Jane黃靜潔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神獸歸籠日。

今年的小學招生政策可謂大變革,2020年,幼升小正式進入搖號時代:教育部表示義務教育階段全國將普遍實施公民同招政策。

上海搖號錄取現場

上海今年共有74所民辦小學、85所民辦初中參加電腦隨機錄取。對口公辦和搖號民辦必須二選一……上什麼小學最終全靠運氣,這次的調整,可以說是打亂了那些一心目標民辦的家庭的規劃。

經過2個月的心理建設,今年那些從民辦小學「落榜」,被搖號搖去「菜小」的孩子家長們,心態調整得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看看,往年那些從民辦「落榜」的家長和孩子,後來是如何調整,重新找到方向的。

1

幼升小「大戰」落幕

幾家歡喜,更多家愁

為此,小編去網上搜了好些討論民辦落榜和公辦搖號的帖子,除了無奈、心酸與焦慮,還有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沒進民辦,表現出「災難化」的認知:

「沒考進民辦,輸在起跑線上,娃今後的路怎麼走?」

「只能進第二梯隊的公辦,心情很down, 5年後和民辦學校的娃差距就更大了。」

「感同身受 現在一年級了 還是感覺很絕望 覺得一輩子都毀了 可能誇張了點 但還是惋惜的。」

「同感 就算外面補習也趕不上民辦的娃。」

「已經確定讀菜小了,心情無法言語。」

「說實話,我家也沒考上,我心情挺失落的,娃認真上課,平時聽話、懂事,帶著她上那麼多的課外也不叫苦連累,覺得娃那麼好怎麼老師們看不到?」

「是不是幼升小沒有考上民辦,讀公辦,今後會和民辦的小孩差距很大?感覺前途似乎很灰暗,小孩人生就此定性?一步步差下去?」

「現在感覺孩子上個民辦小學怎麼這麼難得啊,真的很抓狂,焦慮、不安、煩躁、忐忑,唉~」

「今天上午剛知道結果,沒進!讓我感覺這在意料之外,很心酸,女兒得知後竟然哭得暈過去了,讓這麼小的孩子就經歷這麼大的挫折,非常不忍心......」

「孩子今年幼升小,沒有上到五大名校,上了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學,是不是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2

幼升小改為搖號

你再焦慮也沒用了

以上家長的擔憂,可能是沒有進入民辦小學大部分家長們的心聲。

尤其是今年,上海搖號錄取政策公布之後,有些家長怕沒搖中民辦後被統籌更為被動,所以主動放棄民辦,選擇一梯隊的公辦。

2020年上海市幼升小信息登記18.51萬人,通過搖號,其中被民辦小學成功錄取的只有1.58萬人,還有16.93萬人進入了其他各大小學。

這16.93萬的孩子中,不乏從小班開始,就奔波在各個補習班提高班興趣班的孩子們。家長們也是白天辛苦上班,晚上熬夜研究孩子功課,訂製計劃。

「沒搖中民辦+回不去的對口一梯隊公辦+統籌進菜小」這般的殘酷結果,不僅孩子承受不起這個打擊,家長似乎更承受不起。

然而,沒有進入民辦小學,孩子真的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會和別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嗎?

我們聽聽過來人的家長怎麼說:

@meiyi小馬甲:

我家孩子當時也沒有進入民小讀書,在離我們小區不遠的一所公辦小學讀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帶她去學鋼琴、畫畫,進入學而思學習,識字、背詩、算術、記憶力、理解力、應變力都有涉及和學習,但最終還是落榜了,說不心酸是假的,但我們很快調整過來了,孩子也沒有很低落,只是覺得學習挺好玩兒的。後來進入小學之後,孩子該學的還是一直堅持下來了,我也給孩子制定了長期的計劃,文化課和藝術課都在學習,也報了課外班,孩子現在也一直很努力、很認真,我們也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雖然路還很長,但是孩子特在變得越來越優秀。雖然對明年的小升初還是有點擔憂,但看著孩子每天的努力和堅持,我和先生也覺得盡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月下獨酌:

我家孩子今年念3年級,想起3年前孩子幼升小考試卻落榜的時候,還是和你們一樣難過。當時我也覺得孩子的未來一片黑暗,明明那麼努力,該做的都做了,該學的也都學了,但還是落榜,很難過。不過現在看來,還好,孩子說他很喜歡班上的老師和同學。那次考試的失敗,孩子現在已經不記得了。現在我們也沒有落下學習,補課、夏令營、冬令營、活動,都會讓孩子參加,儘可能豐富孩子的閱歷和知識,讓孩子在小升初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希望我們一起加油,讓孩子儘量有一個好的教育,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升小的一場考試,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不管是去民小還是去公辦小學,都需要家長和孩子付出很大的心血和努力,制定長期計劃,堅持走下去。

3

人生處處有

逆風翻盤的機會

幼升小被一些家長們稱為「小高考」,想要從小就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孩子沒有進入民小上學,家長們也不必如此焦慮。

在上海實行搖號之後,作為新政策的嘗試者,被歷史洪流衝得找不著北的家長們,請記住:現在搖到的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幼升小之後,還有小升初、中考、高考。哪一場考試都重要,但哪一場考試都有逆風翻盤的機會,高考更甚。

張霽,剛博士畢業被華為聘用,拿到201萬的年薪,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

和從小在上海能夠接受到較好教育資源的孩子來說,他的教育資源很一般。

他生活在湖北通山,家裡環境只能成為當地小城鎮的小康,高考也只考了一所三本大學,但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努力,對目標的堅定,一步步考上研究生、博士,最後獲得華為「天才少年」稱號,把手裡普通的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張霽)

4

讀書不靠運氣

成功只有一個法則

張霽能以一所普通三本開始,沒有自暴自棄,反而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目標往上爬,最終實現逆襲,目標和堅持是基礎。

獲得逆襲的,還有今年以705分的高分成功考上了清華的趙啟琛

但是,他並不是一直所向披靡的學霸。事實上,在高一時,由於英語基礎薄弱,其他學科也被拖了後腿,因此他考試還常常得倒數第一!

成績上的落後,讓他壓力非常大,沮喪且茫然。

但是他在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下,很快就振作起來,根據自己每科的學習情況,制定計劃並且一直堅持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

(趙啟琛)

因此,僅僅是幼升小一次考試,真的代表不了什麼。

尤其在上海,實行幼升小搖號政策,運氣成為一種加持砝碼的情況下,孩子沒有進入民小,更加不值得憂慮。

讀書從來都不是靠運氣,不會讓你輕輕鬆鬆就能摘下甜美的果實。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帖子

@一步一步往上爬

「高考是一件多麼熟悉而又遙遠的事。10年前的那一天,我是一名高考失利的學生;10年後的今天,我成為了一名在普華永道矽谷所工作的併購諮詢顧問。10年是一個漫長的蛻變過程,我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學到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一切當然還是要從那一天說起……

2008年6月7日的那一天,是改變我命運的一天。

作為班上的尖子生,我原以為我終於解放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北大人大也在向我招手。然而我等來的卻是一道晴天霹靂——我失敗了,失敗得一塌糊塗。

我不敢想像,為了這一天,我付出了有多少。

從幼兒園到高中,我一直都非常努力,經歷各種困難成功進入重點學校讀書,並且成為學校年級的佼佼者。

高中整整兩年,我放棄了所有的社交和娛樂。每天只睡4小時,除了吃飯和上廁所,我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十尺見方的小書桌,每天與堆積如山的習題集作伴。連2008年的春節,我都選擇偷偷跑到親戚家的閒置房裡獨自閉關複習。餓了,就在電熱暖氣上面摞買來的燒餅烤熱了吃。

每當我通宵複習太累、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跑到宿舍的最頂樓,去看那裡住著的兩名衝刺清北的復讀生房間裡永不熄滅的燈光,然後又回到自習室靜下心,繼續堅持。

我這麼努力,現實卻給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高考結束後的第一天,得知估分結果的我回到家,大腦一片空白。我木訥地把高三做過的習題一本本摞起來,竟有二米多高,可這僅僅是我一年來的付出啊!然而這樣的付出又帶給了我什麼呢?我反覆在內心拷問自己。

我終於忍不住,淚珠一滴一滴打在習題集上,覺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諷刺,他們在高聲嘲笑著我的失敗。我偷偷哭了三個夜晚,心從來沒有這麼痛過,也從未這麼深刻地體會到現實的殘酷。

最後,我進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學,因為我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走一遍高三的路,我不敢再去經歷那痛苦的一切。

但是最終,從小受到的教育,紮根於心的知識並沒有讓她在這一次失利的陰影下停留很久,通過努力與不懈堅持,成功進入矽谷工作。」

她說:

「人生就像激流,不遇著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波浪。只有經過蛻變才能展現更優秀的自己。

高考沒能定義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只有我有權來抒寫。高中三年培養的意志力,在過去漫長10年的摸爬滾打裡,打磨了我的韌勁,

高考的大起大落,讓我覺得面對之後遇到的每一個挫折都沒那麼悲觀,讓我做任何事都付出比別人更多倍的持之以恆和努力,去追求我想達到的目標。

其實,不只是高考,人生階段的每一個失敗,都不能摧毀我們。摧毀我們的,只有自己動搖的信念和無法長久堅持的行動力。任何結果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運氣會佔一些,但是從量變到質變,取決於自身的累積。只要能保持堅韌,不斷尋求改變的契機,就能絕處逢生。」

每個人的成功或者逆襲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但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優秀的孩子只有一個成功法則,那就是努力+努力+努力+一點點運氣。

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必得付出超常的努力,一次的不如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強,要相信天道酬勤!

相關焦點

  • 孩子沒考上公辦高中,被民辦高中錄取,學費一萬六,值得上嗎?
    筆者認為儘管學生沒有考上公辦高中,但被民辦高中錄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起那些連公辦和民辦高中都沒考上的學生要幸運得多。雖然民辦高中的學費高達一萬六,比公辦高中高出很多,但家裡經濟緊張一些還是應該讓孩子上民辦高中。
  • 孩子沒考上公辦高中,被民辦高中錄取,學費一萬六,值得上嗎?
    筆者認為儘管學生沒有考上公辦高中,但被民辦高中錄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起那些連公辦和民辦高中都沒考上的學生要幸運得多。雖然民辦高中的學費高達一萬六,比公辦高中高出很多,但家裡經濟緊張一些還是應該讓孩子上民辦高中。畢竟高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階段,而且關係到學生未來更廣闊的發展,是中專和高職所不能比擬的。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當年拼盡全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怎麼樣了?」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4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後來怎麼樣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 4 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孩子沒考上公辦高中,被一所民辦高中錄取,學費一萬六,值得嗎?
    孩子沒考上公辦高中,被一所民辦高中錄取,學費一萬六,值得嗎?孩子沒有考上公辦高中,還能有民辦高中可以讀,就是學費略貴一些,這讓家長很糾結,不上吧,沒有學可上,上吧,又怕白白花冤枉錢,對於孩子的投資不能用值與不值來衡量,而應該考慮對他們的將來發展是否有利,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那些考上名校的和未考上的,後來都怎樣了?
    「不感興趣你要慢慢引導的,這事你不教沒人可以代替你,老師代替不了的。」B生的媽媽很堅定地回答。只可惜A生的媽媽還是以自己工作太忙為由,也只進行過這一段對話,事情就結束了。進入四年級之後,A生入校時的光芒已經完全看不見了。就如《傷仲永》裡的那個孩子,他慢慢地消失在一群孩子中間,而B生則不緊不慢地按照他媽媽的方法在循序漸進。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後來怎麼樣?後來我覺得人生不該這樣隨便。是不是本科沒考上 985、211 就註定沒有出路了?首先,學歷歧視確實存在。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2.「後來怎麼樣?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4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我們不禁思考,當年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一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後來我覺得人生不該這樣隨便。2013年我考研進了浙江大學,然後2015轉成碩博連讀。2017年的時候我拿到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答題的時候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討會上等待發言。
  • 沒考上本科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這句話出現在1998年修訂的《新華字典》裡,也許現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在上世紀80、90年代,考上中等技術學校的李萍,與考上北京大學的張華,的確都有光明的前途。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然而,當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時,有人問你:「知道什麼叫第一學歷嗎?」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 沒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呢
    沒有考上高中的孩子,一般會怎樣了呢?初中畢業後沒有考上高中可以上中職學校,中職學校是培養實操性技術人員,也屬於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是國家財政支持的教育。有的中職學校還和企業合作,向企業輸出技工,就是負責給畢業的學生找工作。
  • 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小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可是,沒過過久,因為一次批改作業,讓他用紅筆畫出錯誤的地方,他怕老師看出來,堅持用藍筆,仗著他爸發誓不打他,死磕了5分鐘。最後換來的是一頓抽打,後背都是血印子。因為他爸的嚴格管教,他在初中時成為了一名學霸,被老師寄予厚望,他的兩個好朋友和他有著相似的悲慘經歷,三人關係甚好。
  •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考公務員.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人長得挺漂亮的,家裡也有錢,不過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是不喜歡學習,還和學校裡面的那些混混談戀愛。從大學畢業以後,她是考到了縣裡面的村官職位,後來是被分在某個鎮上做村官。因為知道他上高中時候的那種學習狀態,所以覺得他如果想再考公務員的話,基本上是考不上,哪知道在她做村官第三年的時候居然考上了國考公務員。之前還有另外認識的一個人,也是在西安的一所三本院校畢業的,後來居然是通過省考的方式考上了地稅局。二、考教師.
  • 為了夢想和前程,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周圍圍繞著「必須考研」的聲音,但似乎從沒有人告訴同學們,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研上岸的那些人有沒有通過讀研改變自己的人生?當初考研時樹立的夢想實現了嗎?心心念念的更光明、更廣闊的前程實現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心態、生活、際遇都有什麼改變吧!
  • 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的人為了考研離家萬裡,有的人為了考研早出晚歸,可是考上了到底能不能有什麼實在的收穫?那些考上研的人後來究竟怎麼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網友:張韜磊這麼說吧高考失利,一度以為自己智商不太行考研的時候瘋狂複習,結果用力過猛,初試考了423分,考上了東南大學目前沒有見過身邊有人初試成績比我高的這事兒我可以吹一輩子至於後來因為讀研,我參與了南京青奧會的組織管理工作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歷史學考研網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後來怎麼樣?後來我覺得人生不該這樣隨便。是不是本科沒考上 985、211 就註定沒有出路了?首先,學歷歧視確實存在。
  • 中考後,那些輕易選擇復讀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中考和高考一樣,很多人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會選擇復讀,道理很簡單,沒有考上高中,則就沒有高考的機會。但是,很多人沒有想明白就非常草率地選擇復讀,這樣的選擇很大可能會重蹈覆轍,再次遭受到打擊。小張的父母也沒能力輔導孩子。這幾個原因加起來導致小張在自招中沒有任何競爭力。其次是小張的成績不太穩定,文科還行,理科的落差很大,能超水平發揮,也能大失水準。不巧的是,中考,小張接連失誤,只考取了普通高中。這個結果無論是父母還是小張本人都很難接受,於是下決心復讀。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1.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觀念,但可以改變自己對於很多普通本科生來說,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後找工作,都會遭遇別人的歧視。「你是哪個學校的?」每次期末考試都名列前茅,由於專業成績突出,所以大四考研成功考上了他嚮往的985名校。而高考時候,考得比他好的同學,同樣是考那所985大學研究生,可是因為複試時專業課沒過而被刷下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觀念,但是卻可以讓自己變得優秀。2.
  • 那些重男輕女沒有生到兒子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麼那些重男輕女,最後沒有生到兒子的人,到底都怎麼樣了呢?一,我小學老師家裡三個閨女,沒有兒子張老師,是我的小學語文老師,他講課生動活潑,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他的三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學習優秀。二女兒喜歡孩子,考了一個師範專業並讀了研究生,畢了業以後在我們二線城市當老師。教師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每年都有寒暑假。每到寒暑假的時候,二女兒會帶著父母出去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