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09-04 凱程考研輔導班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更加關注第一學歷。那麼,我們不禁思考,當年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網友一

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

考上985後,我去了自己喜歡的城市喜歡的學校,遇到了很多很優秀的人,也無形中影響了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也屬於那類人。

研二參加了一年的國外項目,已經回國。現在準備畢業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發現研究生985確實給我排除了90%的障礙,包括之前投實習的時候,都給我開綠燈。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的公司單位也會因為本科不好而有所遲疑。

不過優秀的公司單位還是會給年輕人機會,你如果有優秀的經歷或者能力,也會被青睞。

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

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4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舉個例子,我們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個本科985的學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學校或者企事業單位的時候,一個女生選擇去國際組織(她研二的時候就去非洲做了類似貧困兒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資),另一個女生不知道籤了哪裡,但是最近是去紐約參加了聯合國關於女權運動的會議。

人生很長,我們有機會去走得更遠,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棄。

@網友二

本科大學是一個不怎麼好的醫學院,曾經一直以為,像我這種從小鎮來的年輕人,能回到家鄉所在的市區市醫院工作,就謝天謝地了。

後來我覺得人生不該這樣隨便。

2013年我考研進了浙江大學,然後2015轉成碩博連讀。2017年的時候我拿到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答題的時候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討會上等待發言。

我很理解很多二本院校出身的同學的不安,感覺很像6年前那個在一個二本院校中不安的自己,一直碌碌無為卻又無法真正放下自己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憧憬。

我想說的就是,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那麼一瞬間的頓悟,請珍惜這種感覺。

那一瞬間給你向上奮鬥的力量是一種恩賜,用半年一年的時間去徹底地執行它。等考研這段時間過後,你會發生後面的路就像一次又一次地回放當年,每一次都記得住那個鬥志然後咬牙衝過。

@網友三

考了三次,執著於華科是因為高考失利導致本科是個普通的二本。

讀研之後我特別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因為這之前我爸已經給我計劃讓我留在我們縣城,然後買房子找對象,一輩子就這樣過了。

考研打破了老爸對我人生的規劃,我走出了新的道路。

14年暑假我報了學校的日語班,學習了除了英語之外的另外一門語言。讀研期間我在學院對外辦公室當了一年助管,加上補助,我就再也沒有跟家裡要過錢。

研二的時候導師給我們安排到公司實習,幫導師做項目。由於一直在研會擔任學生工作,然後參與了導師的國家項目,加上我本身成績還可以,我在研二拿到了國家一等獎學金2萬元。

研二下學期我在一個留學生創業園實習了半年,研三的九月份校招開始,經過筆試面試等考驗,我拿到了武漢一個證券公司的offer。

目前已經成功畢業答辯,等待入職。公司待遇還不錯,第一年大概有16萬。

在讀研之前我只在本省內活動,讀研期間我去過鳳凰、青島、成都、都江堰、廈門、金門還有寧波等地,所有的費用都是自己掙的,考研期間便經濟獨立了。

2017年我畢業了,回顧一下自己讀研的歷程,發現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些話,說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理。是不是本科沒考上985、211就註定沒有出路了?

首先,學歷歧視確實存在。

想想也能理解,用人同樣要招人,面對一堆985、211的畢業生,為啥非得選一個非985、211的呢?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想錯了。很多人忽視了自身不夠努力這個主要因素,將問題歸結到自己第一學歷不夠上。

很多普通學校的本科學生在考慮要不要考研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我第一學歷不夠高,害怕考研有歧視,又害怕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比不上那些985、211出身的研究生。

但為什麼一定要跟別人比呢?你努力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過去的自己比。

現在的輿論,把第一學歷炒得很熱,產生了一些比較壞的影響,似乎高考就能「一考定終身」,如果高考沒考好,讀了個普通本科,即便以後再努力,讀了名校的碩士甚至博士,都沒什麼用。

不是這樣的。

普通本科而讀了名校研究生,那是大有好處的,後面的努力和成長是很有用的,不要被誤導。

如果非要說有差距,比較名校本科+研究生的同學而言,是可能會有一些差距,就業可能會處於劣勢而已。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我們或許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至少應該努力,去改變我們希望改變的際遇。

這個世界的樂趣就在於:無論你是誰,你都有無限種可能,或好或壞,都取決於你自己。

相關焦點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後來怎麼樣?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想錯了。很多人忽視了自身不夠努力這個主要因素,將問題歸結到自己第一學歷不夠上。很多普通學校的本科學生在考慮要不要考研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我第一學歷不夠高,害怕考研有歧視,又害怕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比不上那些 985、211 出身的研究生。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不是985、211畢業的大學生,就和農民工一樣,遍地都是」「十個證書也比不過一個 985 學歷」……等說法也此起彼伏,仿佛不是名校畢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學生。於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就業優勢,很多普通本科畢業生便決定拼搏一把,考進來985高校的研究生,本以為有了強大的背書——名校研究生,可是依然有人說本科是普通學校,一輩子也背著「普通科學的第一學歷」!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985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之中時有發生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當年拼盡全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怎麼樣了?」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歷史學考研網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比較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 985 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之中時有發生。本科畢業時,你面對各大企業招聘人員的一次次微笑婉拒。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比較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985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之中時有發生。本科畢業時,你面對各大企業招聘人員的一次次微笑婉拒。於是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後來怎麼樣了?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比較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985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中時有發生。本科畢業時,你面對各大企業招聘人員的一次次微笑婉拒。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比較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985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中時有發生。本科畢業時,你面對各大企業招聘人員的一次次微笑婉拒。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然而,當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時,有人問你:「知道什麼叫第一學歷嗎?」
  • 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總有人在告訴你,要考研要考研,仿佛全世界都擠在了考研的戰場上。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現在都怎樣啦?
    隨著大學的擴招,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博士,都變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開始關注第一學歷,「十個證書比不過一個985學歷」的現象在現實之中時有發生。於是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然而,當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時,有人問你:「知道什麼叫第一學歷嗎?」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 曾拼命考上研的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很現實!
    現在不少人認為本科院校是否有名非常緊要,如果本科只是一個普通院校的話,那麼找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會被名牌學校畢業的學生給擠下來。所以很多本科學校不太出名的學生都做出了考研究生的決定,爭取考上985的研究生。那麼這些普通二本學校出生,後來拼命靠上研究生的人現狀是怎麼樣的呢?很現實!
  •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考公務員.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人長得挺漂亮的,家裡也有錢,不過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是不喜歡學習,還和學校裡面的那些混混談戀愛。上高一的時候班上有個女同學,那個女同學的身高特別的高,後來這位同學高考的時候考上的是省內的一所普通二本師範學院。大學畢業以後,她考上了我所在地級市郊區鄉鎮的小學老師。因為這位女同學的身高比較高,所以找對象比較難的,後來他也就降低了要求,找了一個在市內銀行上班的小夥子結婚,現在他的工作關係好像已經調到了市區周邊小學。
  • 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你們後來怎麼樣了?
    5.有時候壓力很大,多數是自己給自己壓力,總想著今天要比昨天更努力,最後把自己逼瘋。6.讀了研才真正了解用知識賺錢是多麼的容易,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沒錯。7.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僻,能和我聊的人也變得很少。8.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越來越多,但是自己也越來越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了。
  • 為了夢想和前程,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周圍圍繞著「必須考研」的聲音,但似乎從沒有人告訴同學們,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研上岸的那些人有沒有通過讀研改變自己的人生?當初考研時樹立的夢想實現了嗎?心心念念的更光明、更廣闊的前程實現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心態、生活、際遇都有什麼改變吧!
  • 那些沒考上民辦小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對口公辦和搖號民辦必須二選一……上什麼小學最終全靠運氣,這次的調整,可以說是打亂了那些一心目標民辦的家庭的規劃。經過2個月的心理建設,今年那些從民辦小學「落榜」,被搖號搖去「菜小」的孩子家長們,心態調整得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看看,往年那些從民辦「落榜」的家長和孩子,後來是如何調整,重新找到方向的。
  • 沒考上本科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這句話出現在1998年修訂的《新華字典》裡,也許現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在上世紀80、90年代,考上中等技術學校的李萍,與考上北京大學的張華,的確都有光明的前途。
  • 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於專科生來說,畢業之際擺在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直接參加工作,一條是選擇專升本繼續深造,顯然選擇前者的學生要佔大多數,選擇後者的只佔很小一部分,那麼當時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我以我舅舅家表弟的事例來給大家講一講。
  • 「雙非」普通本科生,考上985名校碩士後,能洗白過去的學歷嗎?
    近年來,常常有一些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參與到考研隊伍中,他們聲稱自己高考失利,想通過努力學習,考上985院校的研究生,心想著這樣就能洗白自己的學歷了。真的是這樣嗎?原始學歷歧視說白了,如果想要通過考上一個985大學來洗白自己的本科「雙非學歷」,是沒有必要的。也可以這樣說,根本洗白不了,因為你的本科在哪裡就讀,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如果面對那些有原始學歷歧視的企業,一問到你的本科學校,還是會直接拒絕招收。
  • 那些依賴輔導考上高中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聽高中老師怎麼說
    輔導老師的水平怎麼樣?她一律答不上來,就是覺得孩子考得不好,需要輔導,而這個孩子,初中就是依賴輔導,只要考得不好,就參加輔導,靠著這種輔導,考上了重點高中。50%左右的中考錄取率,讓現在高考的壓力提前到了初中,在城裡的初中,形成了幾乎人人輔導的局面,很難說輔導到底好不好,畢竟每個學生輔導的目的和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 那些通過專升本考上本科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小姑娘是這樣說的:「我在我們學校報了自考本,但我聽說這個和統招專升本不衝突,所以我想考統招專升本,我想試試,我還年輕,即使沒有考上,我至少考了,也沒有啥遺憾」這是小姑娘的原話。隨後我們也聊了很多,小姑娘也明確表示了要參加統招專升本。到底是什麼原因能讓小姑娘這麼執意的想要參加專升本呢,考上本科究竟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 普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985、211?越努力越幸運!
    普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自己心儀的985、211目標院校,對於這種刻苦拼搏的學生,我只能說六個字:越努力越幸運!而作為普通二本的大學生,能夠通過考研考上985或者211大學,不得不感嘆其幸運,更佩服起執著,因為其背後的努力,是其他名校本科生所無法想像的。據了解,很多重點大學的保研率都比較高,除了清北復交這樣的頂尖985之外,還有類似於北郵、華東理工、北科大這樣的211大學,其保研率也相當高。想要成為這些大學的研究生,難度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