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盡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更好的別人

2020-12-14 馮記嘉麗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的志趣、品德、事業都會受到朋友的影響,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壞的。人的一生如果交上好的朋友,不僅可以得到情感的慰籍,而且朋友之間可以互相砥礪,共赴患難,成為事業的基石。

而交到好朋友的基礎,就是先成為最好的自己。

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戰國時期,齊宣王要辯士淳于髡推薦賢士,他一天就推薦七個。宣王感到驚訝,問是不是在濫竽充數。

淳于髡說:鳥有鳥類,獸有獸類。只能到山上才能採到柴胡,這就是物各有類,我經常與賢人打交道,因此可以為您推薦更多的賢人。

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才能聊得來,他們心志、行動趨於一致,可以彼此分享,彼此扶持。志趣不投的人,如果強融,只能彼此牽絆,磕磕碰碰,早晚會彼此傷害。

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而麻雀在樹梢之間,盤旋飛跳,就很知足。大鵬和麻雀,志向不同,無法彼此理解,註定難以同行。

二、豐富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有人以認識很多人為榮,逢年過節,都要送禮問候。混了個臉熟,於是就誇耀自己的人脈廣泛。可是,真正遇到難處,卻一個伸手幫忙的也沒有。

真正的朋友,不是求來的,一定是對等的。只有彼此在同一高度,才能彼此相攜同行。與其整天浪費時間取悅他人,不如努力提高自己。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旅行可以開闊視野。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一點一點成長,成為一個不同的自己,一個更好的自己。

不要追一匹馬,你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春暖花開時,能吸引一批駿馬來供你選擇。不要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時機成熟時,便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別人

《易經》講: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只有相同的人,才能成為朋友。如果你待人陽光,那麼身邊的朋友,必然開朗。如果你待人溫和,那麼身邊的朋友,必然善良。如果你積極進取,那麼身邊的朋友,必然奮進。

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要怎樣對待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本《易經》才45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相關焦點

  • 夜讀|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
    六安新周報《夜讀》欄目 美文欣賞 朗讀:陳佩君 做最好的自己 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易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見最好的別人
    距今六千多年之久的《易經》品讀價值亙古常新,主要是由於其本身恆久的思想智慧,能夠源源不斷地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啟迪,豐富我們的精神力量。它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如果能夠讀懂易經,定能讓你受用終生。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見最好的別人!
    其實,在抱怨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自身有某些原因還沒能做到更好?眼睛是一把尺子,看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心靈是一桿秤,稱別人先稱稱自己。心裏面有德,就是慈悲;口裡面有德,就是善良。目中有了人,才能有路可以走;心中有了愛,才能有所作為。
  • 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
    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1:可能生活,有太多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可總歸還是要努力一點,開心一點 想的開一點,畢竟 「歷經山河,人間值得」。2:年輕的我們心臟都是比較小的。有天我們的心臟會長得比悲傷大3: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愛的時候不辜負自己的心,玩的時候不辜負路邊的風景,睡覺的時候不辜負溫暖的床,一個人的時候不辜負自己。4:永遠不為拋棄自己的人流眼淚,因為流了沒用,別人會笑話你,而且還於事無補;不要怪自己太重感情,你只是太沒出息,所以才連個不愛你的人都放不下。
  • 早安心語:盡最大努力,做最好自己!
    1、只要身體健康,願意努力,其他一切都可能會慢慢到來。2018年的最後幾天,別遺憾,別糾纏,更別浪費,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加油!2、面對消逝的時光,面對悄無聲息離開的日子,我們是否會感到有一絲慌張,感覺手足無措?
  • 經典句子: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
    人活一輩子,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不要指望別人來幫你走路,不要指望誰幫你挨疼。痛,要自己扛;傷,要自己愈。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成事實的。
  • 《易經》: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才是更好的智慧
    生活中很多時候,當我們沒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時,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是最好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難解決的問題可能就是別人容易解決的問題。與其自己追求不到結果,倒不如將態度轉變,將自己的思維轉換一個角度,找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有這麼一句話,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別人能幫助你,你就可以整合每個家庭的優勢和長處。
  •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一個人,如果想得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你就要把最好的自己,先交給這個世界。不管曾經的你,是怎樣的生活態度,但從現在起,你要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美好!擁有好身體,擁有好心態,才有好生活,才有好人生,才能遇見那個最好的自己。努力,努力,為了自己,你必須拼盡全力,讓自己心態好,身體棒。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今天的你,決定了明天的你,今天的努力,會成就明天的你。我們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
  • 三觀超正的溫柔乾淨句子|最好的狀態就是盡最大努力
    學習不是缺少時間,而是缺少努力。Study is not lack of time, but lack of effort.對一個人來說,最好的狀態就是知道他想要什麼,並盡最大努力。The best form for a person is to know what he wants and try his best.
  • 易經: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用,只是暫時沒表露出來
    我認識一個研究易經幾十年的人,逢人就說理論,一言不合就出言不遜,其實,這樣的人已經走火入魔,自己卻不知道。我覺得易經,一定是和現實生活相關,一個人的吉兇,基本是自己的言行導致的,無妄之災很少,與其想盡辦法避開吉兇,不如努力改善自己。因為你能控制自己,卻無法控制外界。
  • 對未來,要抱最大希望;對目標,要盡最大努力
    對未來,要抱最大希望;對目標,要盡最大努力1:周一照常開啟,周二好運相隨,周三平安過關,周四和和美美,周五吉祥如意,周六萬事順利,周日開心快樂,祝每天最好,周末更好。3:你看,若不努力,除了年紀在漲,頭髮變少,容顏變老,你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你喜歡的人還是與你無關4:壯年時,我們就是沙和尚:工作勤懇、老實忠厚。老年時,我們就是唐僧:囉囉嗦嗦、麻裡麻煩。5:人生不過百年,不同的悟性,同樣的環境,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果。
  • 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才能遇見最好的他
    《易經》: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由這句話演變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志趣相投的人相處會十分融洽,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但和不同志向的人一起,有些人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連不算是朋友的人都會隨便嘲諷自己,當時我的心情可想而知。這些人我們自然不必理會。吃不到葡萄酸葡萄酸的人也很多,喜歡打擊別人,看不得別人好的人也很多。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消極,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我們又尋找同頻道,同磁場的人,那樣會有共同話語,大家相互之間也會打氣和鼓勵對方的。
  • 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
    近三年,我寫了200多篇文章,解讀《易經》。我是一個平凡人,靠自學讀懂《易經》,說出來被人嘲笑。以前的我,會在意閒言雜語,到達某種心靜後,就根本不在乎了。很多學易的人,追求理論和術數。我的經驗是,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什麼是開悟?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到最好的「世界」
    在你想成為最好的自己之前,先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到足夠的堅持。如果你的堅持只是三分鐘熱度,你永遠成不了最好的自己。其實,讓自己變得更好從來不是為了超越任何人,而是為了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格局、更好的眼界、更好的世界、更好的人生。當你月薪三四千的時候,可能覺得身邊的人都不靠譜,當你月薪三四萬的時候,覺得身邊的人都挺靠譜的。
  • 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活著,就要努力,只有努力,你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現在的你,不管是什麼樣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後想變成什麼樣子。如果你想好了,那就努力吧,那就去奮鬥吧,總有一天,你會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保持運動,鍛鍊身體,你會收穫一個健康的自己人活著,一定要健健康康,這樣,你才能快樂的生活下去。健康,是我們活著的基礎,有了健康,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其他的事情,沒了健康,一切都是白搭。
  •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做人做事,我們要懂得,凡事皆有度,過度則有度。一個人做人做事,如果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那麼,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圓滿,我們才能笑看人生。一個人,只有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我們做人做事才會更加順利,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的風平浪靜。
  • 易經:一個人激活乾坤能量,會時來運轉,等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以前說過易經中的坤卦,厚德載物,包容忍耐,以退為進。有些人批評我,說我教別人退縮。《易經》是乾坤並用,動靜相宜,進退兩難。只有知道如何去做,而沒有了解如何去做,是不完整的。你激活乾坤能量,就會時時刻刻都在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
  • @竹林關人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人就只有這一輩子,你現在不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以後就沒有機會了。我們應該做一個有生命價值的人,亞里斯多德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我們既然誕生在這世上,我們就應該珍惜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不是長與短的問題。
  • 努力為的不是超越別人,而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她說她還記得,她的老師和她談話時最後說的一句話,「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是啊,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努力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碾壓對手,只是簡簡單單地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時候,你誤把別人退步當成一種值得欣喜的事情,這其實比你自己停滯不前來得更加可怕。這種潛在的心態讓你的目光不再集中於自我提升上,你會更加忽視自己要去努力進步。相反,你更傾向於把關注點放在別人的身上,企圖利用別人的退步來輕輕鬆鬆達到自己所謂的進步。
  • 《易經》告誡40歲中年人:為了運氣好,自己有些事,少跟別人說
    礙著別人了嗎?是的,真的礙著別人了!因為人的妒忌心很強,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希望你比他過得好。你張揚了,別人就會嫉妒你,甚至恨你。所以,古人倡導,做人要謙虛謹慎。謙虛是一種很好的品質,特別是在職場上,保持謙虛,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如果一個人恃才傲物,太張揚了,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遲早會被身邊人排擠走。比如,武漢大學曾經的「高人氣教授」易中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