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慢病故事,並不止流量

2020-12-16 騰訊網

京東健康上市大漲,再度提振了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們的士氣。

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當日股價大漲55.85%,市值衝破3400億港元,截至12月11日收盤,市值已超過3800億港元。超越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值最高的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9年京東健康實現總收入108億元。其中,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收入佔其總收入的87.0%,約為93.96億元,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

零售藥房收入可以說是招股書上最亮眼的數字,也讓行業更加相信醫藥零售這條路的可行性。

無獨有偶,阿里健康在醫藥零售方面的收入也極其亮眼。根據其2020年中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醫藥自營業務收入為60.36億元,佔總收入的84.28%。

近年來,似乎所有涉及到疾病管理業務的平臺都不約而同地將眼睛盯在了藥品這塊誘人的大「蛋糕」上。

「付費模式是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面臨的一個困境。現在能形成規模性收入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我指的是超過10億以上的,基本都在銷售藥、器械和診斷。」中電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王曉岑在8月份的健聞連線中如是說到。

新冠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再次迎來風口。尤其是年初疫情防控最緊張的階段,人們無奈「宅家抗疫」,但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慢病患者而言,「買藥難」、「問診難」等問題卻讓他們大感焦慮。這樣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醫療為慢病患者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便捷問診、便捷購藥的平臺,巨大的流量為產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流量進來,藥賣出去,用網際網路平臺取代線下藥房,似乎就已經是一個極佳的商業模式。

但在整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的醫患藥閉環中,人們應該更看中流量的效率,以「醫」為核心,提升醫生在整個閉環中的價值,並依靠企業運營整個醫療產業鏈的能力去營造穩定的閉環,才能建立起難以攻破的壁壘。

網際網路慢病管理

「流量」難以攻破的銅牆鐵壁

2014年12月,在杭州的一間小屋子裡,智雲健康CEO匡明帶著一支剛剛組建起來的4人隊伍開始了新的創業徵程。他們計劃從糖尿病管理入手,投入移動醫療的大軍。這款產品被命名為「掌上糖醫」,也就是後來智雲健康旗下第一款APP。

彼時,和匡明持有相同想法的創業者不在少數,不久後,「百糖大戰」拉開帷幕,那段時間,如果有人拿出手機,在應用商店中搜索「糖尿病」,輕易就可以找到近千款糖尿病管理軟體,他們短兵相見,在爭搶用戶的戰場上使出渾身解數。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這時候,京東健康還是京東集團下的一個板塊,起步於保健品等非藥品類零售的電商業務。

混戰並沒有維持多久。「那段時間,大家過得都很艱難,燒錢不可持續,又沒有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匡明坦言,「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

但「百糖大戰」的偃旗息鼓卻並沒有消滅創業者們對用網際網路進行慢病管理這件事情的熱情。一方面,智雲健康等「剩者」仍在積極探索新的模式。另一方面,平安好醫生、微醫、好大夫在線、妙手醫生、丁香園等網際網路平臺,阿里健康、京東健康、1藥網等電商平臺,甚至線下零售藥店、醫療信息化服務商等也紛紛開始涉足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業務。他們正在基於不同切入點及商業優勢,布局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生態。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此前向八點健聞表示,真正開始發力,是2016年之後的事。

為什麼在所有涉及到疾病管理的網際網路平臺上,慢病管理會成為這兩年最大的熱點?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這個領域的患病人群廣泛,且問診、購藥的需求明確。

《中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行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行業市場規模達694億元人民幣,預計2024年,將達2177億元。

匡明用一個數據證明了這個市場規模。「我們目前一天的處方量20-30萬張,並不是我們的問診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它本身就有那麼大的需求。」

正是看中這樣龐大的市場,近兩年來,大廠們紛紛提速網際網路醫療的布局。

2019年6月,平安好醫生推出「私家醫生服務」,開始布局慢病管理業務。

同年10月,京東健康也將慢病管理列為其三大發展計劃之一。

今年3月4日,在新冠疫情爆發不久後,阿里健康宣布推出「慢病福利計劃」,為慢性病人群提供專屬「雲醫生」、原廠藥品直供等慢性病管理服務。

今年11月,美團新增兩條名為「美團專業藥房」的商標信息,說明和其他網際網路巨頭一樣,也看上了網際網路醫療這塊豐厚的蛋糕。

當大廠們帶著天生的流量優勢,並以巨額資金作為加持洶湧而來,本身不具備流量優勢和資金優勢的創業企業該怎麼走?不該被忽略的是,在醫療行業,醫院和醫生佔據核心位置,如何抓住「醫」這個渠道,運營整個產業鏈,才應該是一個企業更為核心的競爭力。所以,這一切決定了網際網路慢病管理在看重流量的同時,也必須要看重流量效率,看重如何讓流量在一個以「醫」為核心的、有效的慢病管理生態中流轉並產生效益。

今年初,一路從「百糖大戰」堅持到今天的智雲健康宣布獲得10億人民幣D輪融資。彼時,投資人看中的是他們早早從醫院端建起的生態。

從2016年率先從To C模式轉換為To H+To C模式,轉戰醫院「戰場」,到2017年全面品牌升級,從聚焦糖尿病單一病種轉變為慢性疾病全覆蓋,再到2019年入駐千家醫院,建立慢病大數據中心,智雲健康也在打造自己的慢病管理生態體系。

在這個體系裡,核心業務是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與服務,通過跟醫院合作,提高醫院內部信息化效率;其次網際網路醫院,幫助慢病患者在線上進行治療和管理。

網際網路+慢病管理

如果不只為了賣藥,還能創造什麼價值?

縱觀慢病管理市場上的平臺,無疑都有一個共同的業務:藥品零售。不同的是,一部分平臺是通過巨大的流量入口,以藥品供應鏈為核心開展醫藥零售服務,比如京東健康、阿里健康、1藥網等。而另一部分平臺則是以面向醫院、醫生、患者的服務為核心,自身只作為一個分流的平臺,將藥品銷售的業務留在了醫院和藥店,比如智雲健康等。

《中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行業藍皮書》中的數據表明,將主要業務集中在藥品零售上,不無道理。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市場潛在規模達人民幣3000億元。

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平臺,優勢在於可以有更低的藥品價格。以京東健康為例,依託供應鏈優勢,今年618期間,許多集採藥品在追加了平臺專項補貼之後,價格下調明顯,部分實際到手價甚至低於此前公布的藥品集採中標價。

同樣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平臺還有1藥網。目前,1藥網在線銷售二十多萬種藥品,與國內外214家知名藥企建立了直供戰略合作關係,可以從整體上減少藥品從生產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和成本,也能有效幫助藥房以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廣泛的創新和仿製藥產品組合。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與京東健康、阿里健康、1藥網等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平臺不同,智雲健康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醫院和藥店布局上,其收入也更多的來自醫院端SaaS系統、藥店端SaaS系統、保險公司業務合作,電商業務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不是憑空編造出來的,而是整個業務閉環或運營閉環能否滿足用戶需求。」在匡明看來,對於患者而言,治好病或緩解病症是第一訴求,其次是追求就醫體驗,最後會考慮看病的性價比。

正因如此,智雲健康希望可以滿足用戶三個方面的需求,包括醫療質量提升、藥品的質量和流轉,以及相對省錢的需求,而智雲健康可以從每個環節中尋求變現。過去三年,智雲健康每年都保持300%的增長。

慢病管理的故事

醫患藥以「醫」為先,以「患」為本

將供應鏈作為平臺發展的核心,還是將面向醫院、醫生、患者的服務作為核心,取決於平臺最初的優勢是流量還是渠道,而兩者所築起的壁壘也是不同的。

無論京東健康還是阿里健康,流量是天生優勢。即便流量轉化效率不高,也能產生令人驚嘆的經濟效益。

直到今天,流量爭奪戰依舊還在火熱進行中,各大平臺依舊在試圖努力打破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築起的流量壁壘,築起自己的高牆。

以平安好醫生為例,其2020年中報顯示,疫情高峰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手機應用(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

一些第三方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診療諮詢量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

雖然流量紅利無比誘人,但積累流量路上的困難也著實勸退了不少人。「2015年,我們已經發現用戶的獲取其實很難,留存更難。」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匡明,迅速帶領團隊轉型,走上了另一條從「渠道」起步的路。

「如果要說智雲健康做對了什麼,第一件事情應該是率先開闢了醫院這一新戰場。」匡明表示,醫患藥險,醫一定是第一位的,只有拿下了整個行業最核心的「醫」,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患、藥、險。在慢病的治療閉環中,醫院元素的缺失會導致企業獲客難且貴,也無法給用戶提供一個完整閉環的醫療健康專業解決方案。

2016年起,智雲健康開始進軍醫院市場,其SaaS系統進入了醫院,為醫院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網絡基礎設施及軟體、硬體運作平臺,將醫院內部診療的場景與智雲健康APP結合,打通數據鏈條,提升院內治療的整體效果和效率,也為APP導流。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撬動醫院資源,絕對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在匡明看來,啃下醫院這根硬骨頭,並成功攻入千家醫院也成為智雲健康強有力、較為穩固的競爭壁壘。

與智雲健康合作的第一家上海的醫院是上海市東方醫院,這是上海浦東最大的一家三甲醫院。據匡明介紹,目前全國頭部醫院中,有20%都已與智雲健康展開合作。其SaaS系統也已進入1800多家醫院。

這樣一來,在醫藥零售之外,智雲健康有了基礎建設的收入,「我們做SaaS不是免費的,坦率講,只要你有價值,醫院和藥房都是願意購買的」,匡明說。

而在與眾多醫院合作後,智雲健康也積累了全國60%的內科醫生,服務患者人次過億。且目前平臺上90%以上的用戶都來自合作醫院,長期制約著慢病管理等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獲客難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路」建起來了,自然就會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與價值。於是,自然而然產生了另一個收入模式——數字營銷收入。

集採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對於藥廠來講,在原有的醫院銷售渠道之外,要有新的高效渠道和營銷方式把藥賣出去。匡明向八點健聞解釋,新藥上市,三個環節必不可少,一是渠道鋪開,二是醫生了解這個藥品,三是患者教育。而智雲健康的SaaS系統鋪開之後,醫院、藥店、醫生、患者都覆蓋了。「我是一個特別高效的渠道,而且天然的是做轉化的,所以SaaS鋪的越多,能轉化的價值就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東健康的招股書中,同樣可以看到「醫院」的身影。其招股書寫到,」將各類應用與雲技術基礎設施結合,為線下醫院提供涵蓋其各方面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和醫院的合作使得我們能夠整合醫療資源和獲取用戶,這對於形成服務閉環至關重要」。

顯然,在流量紅利逐步兌現後,京東健康也已經意識到渠道的重要性,開始向醫院端拋出合作的橄欖枝。

不過,就如同當初智雲健康在啃下每一家醫院時所遇到的困難一樣,每一個試圖撬動醫院資源的平臺,都勢必會經歷一番甚至比智雲健康當年還要艱難的過程。

「其實我們都還在修路。」正如匡明所言,整個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的行業都還處在修路階段。抓流量,修的是通往C端用戶的路。抓渠道,修的是通往B端和D端的路。只有當路都修通了,才能通向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行業的羅馬城。

相關焦點

  • 呂生榮:網際網路流量的亂象
    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始終是群眾注意力的代名詞。因為所有的生意人都在搶,在都做,所以不斷出現了流量欺詐灰產行業的雪球越滾越大。什麼花錢買人氣,花錢刷贊、刷閱讀、刷評論......這些泛濫成災的行為,很多人竟然是做得天衣無縫,無所不能。
  • 廣告監測科普專欄Vol. 3|網際網路廣告異常流量二三事
    此為第三篇內容,帶來網際網路廣告異常流量的話題分享。背景為什麼數字營銷人員需要了解異常流量?廣告營銷行業流傳著一個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被浪費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來自零售領域的營銷大師約翰沃納梅克)。隨著技術的發展,廣告費被浪費掉的原因,至少有部分原因是可以被找到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異常流量」。
  • 網際網路品牌誤解:社群= 私域流量
    因此,對於網際網路而言,新常態已成定局:「人口紅利消失、時長紅利漸微,新用戶的獲取越來越貴,網際網路競爭走向存量市場。然而,這些行為在網際網路上半場的「增量戰場」,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今天,隨著流量越來越貴,每個品牌已經發現 CPC(Cost Per Click)&CPM(每千次曝光成本)實在貴到不行(連臉書也是),在這樣玩下去,只是花了大錢獲取無效用戶跟無效時長(短暫峰值,留存極低,用戶只是來佔便宜、薅羊毛)。
  • 陳志華:網際網路保險場景是流量的催化劑、變現器
    圖為:北京悟空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志華  網際網路保險場景和流量到底什麼關係?陳志華做了三個總結,第一個作用是承接體,有地方能夠承載流量。我們會發現我想去買機票會去攜程,我們也認為整個場景化是流量的催化劑,有沒有場景其實對於消費的轉化很大,場景化是整個銷售轉化的催化劑。第三個場景是流量的變現器,我們現在看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它的整個引爆。
  • 社群=私域流量?這是網際網路品牌的誤解
    一、增長的環境正在改變,獲取新流量越來越貴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兩件事: 網際網路活躍用戶數量不可能超過人口總量 2012 年後,流量獲取變得巨貴,各公司開始意識到不能再無腦地去獲取流量和用戶(一開始我們也是有過各種補貼的,例如很多品牌都在抽 iPhone、灑錢獲取粉絲數,但後來都證實是最愚蠢的作法)開始圍繞「社群」來發展,經營自有流量——中國內地稱「私域流量」。
  • 網際網路「流量經濟」盛行 更要警惕「流量至上」
    這些年,網際網路「流量經濟」盛行。每臨大事,都會有人想方設法蹭熱度、蹭流量。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是全人類的災難,這些人依然不放過任何機會,嗜血蠅蟲般從中賺取「眼球經濟」。他們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並不簡單地編造謊言,而是將一些似是而非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得出驚人結論,煽動民族情緒,斬獲天文數字的流量。
  • 【乾貨】網際網路流量獲取分析
    今天下午就在反覆思考兩個字:流量網際網路生意萬能公式流量*轉化率*客單價=銷售額但是大多數人都死在了第一關流量上面,淘客規模的大小其實就是受制於流量的精準度和大小上面了,基本上淘客都缺流量!>尤其是新手,最願意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找免費流量,現在的免費流量真的免費嗎?
  • 詹偉平:網際網路賺錢的三大紅利流量平臺
    流量是網際網路創業永恆的主題,隨著電商流量越來越貴,百度搜索流量越來越難以獲取。自媒體的免費流量,是草根創業者玩家,最大的紅利,也是移動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紅利。綜合分析現狀的行業發展,新媒體的紅利流量渠道,有以下幾塊,在做新媒體營銷的朋友,必須高度重視。1. 抖音、快手短視頻紅利。雖然不少人會想,這短視頻都發展好幾年了,現狀還有紅利麼?
  • 剖析線上流量和線下流量區別,適應網際網路行業與實體行業
    昨天前天我們分享了有關流量的知識。有網友私下裡問我,線下流量和線上流量有什麼區別嗎?該如何更好的運營線下流量。正愁沒思路寫作。那麼今天就剖析下這個問題。通過我前幾天的分享,大家都明白了流量的定義。這幾天分享的例子都是網際網路項目。
  • 網際網路中的海市蜃樓: 流量造假是如何扭曲、蠶食網絡營銷業的?
    根據世界廣告主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的預測,未來十年時間裡,流量造假產業將成為犯罪組織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毒品販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WhiteOps(著名網際網路反作弊公司)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6年,廣告商和企業因為流量造假而損失72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直接翻倍,達到了164億美元。
  • 新華社:遠不止「網上審案」這麼簡單,網際網路法院還有更大作用
    杭州、北京、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設立以來,審理了一批具有規則引領意義和重大影響的案件,探索了一系列「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的審判工作機制,開闢了網際網路司法建設的全新路徑。這是記者23日從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網際網路法院工作座談會上獲悉的。
  • 網際網路流量超出路由器上限 未來數周或斷網
    網際網路流量超出路由器上限 未來數周或斷網 如果你近期遭遇網際網路連接問題,不用氣惱,因為不只你一人遭遇該問題。原因是邊界網關路由協議(以下簡稱「BGP」)的路由表變得過於龐大,以致於一些舊的路由器無法承受,從而導致網際網路連接不穩定。
  • 北初說創業:網際網路創業乾貨——做流量的秘訣!
    今天網際網路上所有的生意都離不開流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圍繞著流量來轉。在網際網路上創業,流量是千古不變的一個話題,塑造好你的產品框架,打造好你的激活系統,剩下的就只剩下一件事情了,那就是流量。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比較苦惱的事情也就是流量,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網際網路的項目當中來,所以搞流量的人也越來越多,做流量的方式需要不斷地去升級換代,這讓很多人甚是頭疼,事實上流量本不難,庸人自擾之。
  • 修緣說:網際網路最接地氣的創業就是,搞內容+搞流量=賺錢
    見證了大大小小的企業的興衰成敗,所以我對商業市場非常敏感,雖然現在進入網際網路創業不久,但是我接觸的圈子理念比較先進,使得我對未來新商業的走向很清晰,也懂得了網際網路粉絲經濟的核心--即是流量主的時代,你可以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只要你有粉絲有流量就可以實現輕鬆賺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我進入網際網路創業的心得和體會,如果你想通過網際網路創業,一定要把下面的內容看完。
  • 秒針系統:網際網路異常流量造成近百億廣告費損失
    從1997年IBM在ChinaByte上刊登第一條商業性網際網路廣告至今,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已經走過16年,網際網路已成為僅次於電視的廣告主投放最大的媒體。有統計數據稱,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或將突破千億元。但在繁榮的市場背後卻暗藏著危機,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於網際網路廣告的異常流量,大量的異常曝光和異常點擊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還給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帶來了誠信問題。
  • 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幻覺:有流量就能做好遊戲
    這就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以及資本市場)最大的幻覺:有流量就能做好遊戲,任何流量巨頭都應該嘗試做遊戲。事實恰恰相反——自從中國有網際網路行業以來,依託流量優勢去做遊戲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失敗的,而成功者絕大部分不是依託流量優勢。騰訊是一個例外,而且幾乎是唯一的例外。
  • 流量導入附加品牌背書 好未來向噠噠英語不止遞了一張好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量導入附加品牌背書,好未來向噠噠英語不止遞了一張好牌 剛進入五月,小米遞交招股書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市場偏樂觀估計,小米上市或達千億美金市值。如此高估值背後有三大原因:一是市場看好其極致性價比的類Costco模式;二是其在千億營收基礎上仍實現了高    原標題:流量導入附加品牌背書,好未來向噠噠英語不止遞了一張好牌     剛進入五月,小米遞交招股書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市場偏樂觀估計,小米上市或達千億美金市值。
  • 數十億春節紅包來襲 網際網路公司爭搶流量紅利
    農曆鼠年春節日益臨近之際,中國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推出數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春節手機紅包和營銷政策,開啟了春節流量和用戶爭奪戰。隨著行動支付普及,春節紅包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春節互動形式。傳統網際網路巨頭仍是春晚紅包主力軍。淘寶今年成為春晚獨家電商合作夥伴。百度去年成為春晚紅包互動合作夥伴嘗到甜頭,不到5個小時的春晚時間,互動就有208億次。今年又推出5億元現金紅包。在互動設計上,也注重吸引各個年齡層,迎合「00後」和老年人。微信2014年起借春節紅包成功普及了行動支付。
  • 揭秘網際網路廣告流量作弊
    在當下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網絡產品的用戶數量和受歡迎程度,成為判斷網絡產品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影響力的重要因素。正是因為流量在網際網路世界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不法分子便打起了刷流量的主意,企圖通過技術操作虛刷流量非法獲利,閆小軍就是其中一人。
  • 私域流量,oh,my god!2019上半年網際網路營銷推廣領域最火的詞
    2019年3月華哥第一次見到私域流量這個詞,當時沒太在意,然沒過多久,發現私域流量一詞如星火燎原般,大量出現在網際網路營銷和運營相關的網站、公眾號文章裡,熱度一直持續到現在。私域流量一詞,當是2019年上半年網際網路營銷推廣領域裡最火的一個詞,沒有之一。oh,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