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頻繁嗆奶、鼻塞咳嗽,吐泡泡,小心很有可能是得了肺炎!

2020-12-19 父母世界Parents

新生寶寶有點情況就讓父母揪心不已,何況是聽起來很嚇人的「新生兒肺炎」。寶寶為什麼會得肺炎,它的危險係數有多少,怎麼早期發現,如何治療和護理,每個新手爸媽都應該來了解一下。

Parents專家 吳海蘭,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主治醫師,兒子5歲半。新生兒肺炎有著非典型的症狀表現,父母不了解的話就會錯過早期發現的機會,耽誤治療甚至病情加重,想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總結的經驗和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生兒肺炎沒有那麼可怕,但也別覺得沒啥事

在新生兒科,新生兒肺炎可以說是一種常見病,冬天的發病率更高一些,大概有一半來醫院就醫的新生兒是肺炎。這個病聽起來有些嚇人,其實也不盡然。

症狀比較輕的,來醫院開點藥回家服用就行,稍重一些的,會留在門診輸液,再嚴重的,就需要住院治療了。總體來說,以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水平,新生兒肺炎並非疑難雜症,死亡率很低,絕大多數都能通過治療康復。所以,父母看待新生兒肺炎的態度別走極端,不要覺得它特別可怕,一旦得了就異常焦慮。但也不要覺得沒啥事,以為扛扛就能過去,一部分重症肺炎會出現呼吸衰竭,而且可能合併敗血症等嚴重後果。正確的做法首先是,做好預防,一旦寶寶得病,能儘早發現寶寶的異常,及時送醫院,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發病時間不固定,原因有多種,父母要保持警惕性

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肺炎的兩大常見類型。吸入性肺炎可能就是寶寶還在媽媽子宮內時因宮內窘迫吸入了胎糞汙染的羊水,或者出生後在吃奶時嗆了一口奶而造成。感染性肺炎很容易理解,在媽媽子宮內、生產時、出生後都可能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而發生肺部感染。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發病的原因和時間不一樣,宮內或生產時感染的肺炎,多在出生後3~7天內發病,出生一周後,發病的多為生後感染性肺炎。

吐泡泡、頻繁嗆奶、鼻塞、咳嗽,新生兒肺炎的症狀容易被忽視

如果是大點的孩子,或大人出現了肺炎,可能會發燒、出現咳嗽、憋氣等表現,症狀非常明顯,容易發現。可是新生兒肺炎就不一樣,症狀表現非常不典型,缺乏護理經驗的新手爸媽,很難發現。以下通過我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其症狀表現,如果新生寶寶出現這樣情況,要引起你的重視。

● 寶寶突然開始吐泡泡。

● 吃奶的時候開始頻繁嗆奶。

● 新生寶寶出現鼻塞、咳嗽的症狀。

● 平時很好,突然開始哭鬧,也不好好吃奶。

● 精神狀態明顯不好,有點發蔫。

如果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說明情況比較嚴重,要馬上送醫院看醫生。

● 新生兒出現發燒的情況。

● 寶寶精神狀態非常不好,也不吃奶了。

● 出現呼吸困難,臉色發青發紫。

家人的不良習慣,可能是新生兒肺炎的源頭

千萬別覺得新生兒有母體裡帶的抗體保護就不會生病。其實,很多時候往往就是父母和家人的一些不良習慣,讓孩子受到感染。在孩子新生兒時期,我和家人在這些方面就非常注意,把我的一些心得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在月子裡,家裡的人別太多,如果有親朋好友想來探望,最好讓他們等孩子滿月後再來。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帶有細菌病毒,人多人雜,孩子受感染的機率會更大。

2 、無論是媽媽、月嫂,還是其他家人,在開始接觸孩子之前,最好先洗個手。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對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

3 、家裡要勤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新鮮和清潔,對於新生寶寶來說至關重要。不開窗、不通風的陳舊習慣不但沒好處,反而會危害孩子的健康。

4 、家裡的每個人從外面回來,第一件事是先換衣服、洗手,再去抱孩子。在外面呆了一天,衣服上看似乾淨,其實潛伏著大量的細菌病毒,這些對大人來說可能危害不大,但對新生兒來說,卻是極大的威脅。

5 、經常跟孩子親密接觸的家人多用鹽水漱口。寶寶都很可愛,很多家人都會忍不住去親吻他的臉蛋、額頭,可是你知道嗎?有些細菌病毒可能就潛伏在成人的呼吸道裡,當你跟他親密接觸的時候,很多就傳染給他。所以自己和家人多用鹽水漱口,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解答3個關於新生兒肺炎在家理的難題

寶寶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睡覺總是憋醒。寶寶得了新生兒肺炎,呼吸道裡有痰液,嗓子呼嚕呼嚕的,聽起來很難受。這種情況,寶寶在睡覺時應該讓他側躺,寶寶會舒服一些。

頻繁嗆奶,媽媽都不敢餵奶了。很多得了新生兒肺炎的寶寶,在吃奶的時候會讓人很揪心,總是頻繁嗆奶,媽媽都不敢餵奶了。這種情況,可以讓寶寶少量多次吃奶。餵母乳的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捏住乳房,奶量不像平時那麼衝,寶寶嗆奶的情況就會有所好轉,然後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如果是吃配方奶,選擇流量比較小的奶嘴,也能減少嗆奶的機率。

嗓子裡有痰,咳嗽不止。你可以通過手法給寶寶拍痰。媽媽四個手指微微彎曲併攏,形成空手心,在寶寶背上,從下往上反覆輕拍,幫助寶寶把痰排出來。

兒科醫生的科普時間:驗血不一定白細胞超標!

3歲以內的寶寶出現肺炎,主要是因為受到病毒、支原體或細菌感染,每種肺炎的治療方法不同。血液化驗的目的不是判斷有沒有肺炎,而是判斷這次感染究竟是哪一種病原體引起的,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治療。患肺炎時白細胞的結果正常並不奇怪,這說明肺炎可能是由病毒或支原體感染所致。

接種了預防肺炎的疫苗就不會再得肺炎了?

答案是錯誤的。目前的肺炎疫苗只能預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這是最多見也比較嚴重的一種。還有很多病原體都能導致肺炎,所以接種了肺炎疫苗,並不就是萬事大吉,平時還要多觀察和照顧好寶寶。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寶寶愛吐泡泡,家長要提高警惕
    你家的新生兒寶寶愛吐泡泡嗎?如果愛吐泡泡的話,寶爸寶媽們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有可能是寶寶在告訴你:「爸爸媽媽,我生病啦!」。當然,正常情況下,很多新生兒寶寶也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那是因為新生兒寶寶的吞咽功能發育是不完善的,當口腔中有唾液時,特別是吃完奶以後唾液增多,寶寶不能及時將唾液吞下去,就容易出現吐泡泡的情況。
  • 寶寶吐泡泡是肺炎的表現?如何預防新生兒肺炎?
    很多寶寶會出現口吐泡泡的現象,有的寶媽覺得可能是寶寶腸胃不好,有的覺得可能是肺炎。那麼新生兒吐泡泡真的是肺炎表現嗎?當寶寶吐泡泡時家長該怎麼辦呢?首先,新生兒吐泡泡真的是肺炎表現嗎? 新生兒尤其是月齡小的寶寶,肺炎的症狀很不明顯,一般沒有咳嗽的情況,體溫不升高,甚至低於正常!有時僅僅能觀察到的是「口吐泡泡」的現象,或者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從以上特點看,如果觀察到寶寶有吐泡泡的現象,家長一定要保持注意啦。
  • 寶寶吐泡泡一定是肺炎?這兩種情況下,需要謹慎對待!
    「寶寶吐泡泡一定是肺炎嗎?」昨天,表妹給我打電話,非常迫切地詢問我。我問她寶寶還有沒有其它症狀,為什麼會懷疑寶寶得了肺炎?聽了表妹的一番話後,我才知道,事情原來是這樣的……表妹家寶寶三個月了,最近突然嘴裡總是「吐泡泡」,一開始表妹也沒當回事,以為是寶寶流口水。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 警惕肺炎
    來源:廣州日報口吐泡泡,在新生寶寶中很常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聶川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小寶寶口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嗆奶、口周發青、胃口變差、精神變差、呼吸困難等現象,則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嘴巴吐泡泡怎麼回事?是不是得了肺炎?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嘴巴吐泡泡怎麼回事?是不是得了肺炎? 經常會有寶媽前來諮詢:寶寶經常吐泡泡,是不是肺不好?會不會是得了吸入性肺炎?
  • 新生兒愛吐泡泡就是肺炎嗎?伴有這些表現,趕緊帶孩子就醫吧
    相信很多媽媽都聽過這個說法,寶寶吐泡泡就是肺炎。網上也有不少媽媽遇到這種情況。@蓬蓬:娃20多天的時候嗆奶,後來就吐泡泡,實在擔心就讓姥姥和爸爸帶娃去了醫院,找熟人看了之後,沒事就回家了。當媽之後,真的是有點風吹草動就成神經病了!
  • 寶寶嘴巴吐泡泡,就判斷是肺炎,面對新生兒,你不能這麼武斷!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嚴重呼吸道疾病之一,因此要做好預防新生兒肺炎的工作,儘可能在新生兒第 1 次呼吸前,處理淨口鼻腔分泌物。媽媽如果患 有呼吸道感染,必須戴 口罩接近寶寶。每天寶寶的房間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寶寶回家後,開始吐泡泡,寶媽就拍小視頻諮詢奶爸:奶爸奶爸,你快看,他開始吐泡泡,是不是得肺炎了,我們要送去醫院嗎?」奶爸回答:「新生兒父母焦慮奶爸很懂,自己看了文章說吐泡泡=肺炎,還好諮詢了奶爸呀!
  • 小嬰兒不咳嗽也有肺炎的風險!
    孩子嗆奶就是有奶汁進入到呼吸道的表現。 如果有液體或者固體進入到呼吸道,這就是異物,就會引起刺激,誘發「咳嗽」反射,把異物通過咳嗽排出去,這個時候咳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小嬰孩兒,TA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於這種刺激可能不敏感,不能夠馬上就咳嗽。
  • 寶寶吐泡泡很可愛?當心是肺炎的前兆
    看到才滿月的寶寶竟像螃蟹一樣,玩起了吐泡泡,家長們覺得寶寶很可愛。殊不知,這可能是肺炎的預警信息。寶媽可能會疑惑,寶寶不喘也不咳,怎麼會是肺炎呢?事實上,新生兒肺炎與兒童肺炎的症狀是很不相同的,大多不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
  • 有種小兒肺炎不咳嗽不發熱!發現就進ICU!2招在家識別!
    而患了新生兒肺炎的小寶寶,反應能力差,症狀不典型,可能不會出現發熱、咳嗽等明顯情況,往往會被家長忽視。 新生兒肺炎早期,從娃吃奶時就可以看出端倪:可能出現吃奶慢,吃奶量減少,頻繁吐奶及嗆奶等表現。 其次,當肺炎進一步發展,寶寶就會出現吐泡泡、白沫的情況。
  • 寶寶時常「口吐泡泡」,不要誤以為可愛,很可能是得了「肺炎」
    導讀:寶寶時常「口吐泡泡」,不要誤以為可愛,很可能是得了「肺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時常「口吐泡泡」,不要誤以為可愛,很可能是得了「肺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丨寶寶吐泡泡就是得了肺炎?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無聊攀談下,知道他家寶寶得了新生兒肺炎,正在保溫箱裡接受治療。我當時好奇之下就問他,你是怎麼發現寶寶得了肺炎的?他說,因為看到寶寶吐泡泡。吐泡泡就是肺炎?我大驚,穎寶一出生就時不時吐個泡泡難道也是肺炎?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是怎麼回事?若伴有這些情況,要提防肺炎
    雖然不怎麼哭,嘴巴在一直玩口水泡泡,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還是差了一些,而且有時還可以聽到一兩聲咳嗽。媽媽不太放心,還是帶她去看了醫生。經過檢查後被診斷為新生兒肺炎,需住院治療。當有唾液分泌,但又不能及時吞咽下去時,就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此時吐出來的泡泡多為清亮的,而且寶寶也無其他特殊不適。但如果小寶寶口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嗆奶、口周發青、胃口變差、精神變差、呼吸困難等現象,則要提高警惕,它也許是肺炎發出的一個信號哦。但在現實中,新生兒肺炎的這種早期信號卻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為什麼新生兒肺炎早期常表現為口吐泡泡呢?
  • 【母嬰】新生兒肺炎:不咳嗽的肺炎更危險,如何正確判斷病症和護理?
    新生兒肺炎的症狀與其他人群不同,會出現鼻翼不停煽動,在呼吸時伴隨點頭,嗆奶,面色青灰。 不發熱甚至體溫過低,少有低熱症狀但是不咳嗽。在肋骨間的軟組織,會隨吸氣時出現凹陷。新生兒肺炎的症狀比較特殊,媽媽們如果發現這種現象,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
  • 這種肺炎不發燒、不咳嗽,發現就住ICU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新生兒肺炎是一種致命性的傷害。並且在患病時,寶寶們通常不會表現出發燒、咳嗽等症狀,即便出現一定的哭鬧、吐泡泡(咳嗽代替反應),也常被家長們當做是「調皮」處理,特別容易耽誤病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嗆奶對於剛剛出生不久、體質還很弱的寶寶而言,卻是十分危險的一件事情。寶寶嗆奶後,大人通常都會將寶寶豎著抱起去拍他的背部,而這時那口嗆人的奶水就可能順著氣管進入肺部,引發新生兒肺炎。所以,如果寶寶嗆奶,千萬不要豎著將他抱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寶寶擺成側臥的姿勢,防止奶水嗆進肺氣道。
  • 這種小兒肺炎,不咳嗽不發熱!發現就進ICU!2招在家識別!
    而患了新生兒肺炎的小寶寶,反應能力差,症狀不典型,可能不會出現發熱、咳嗽等明顯情況,往往會被家長忽視。新生兒肺炎早期,從娃吃奶時就可以看出端倪:可能出現吃奶慢,吃奶量減少,頻繁吐奶及嗆奶等表現。其次,當肺炎進一步發展,寶寶就會出現吐泡泡、白沫的情況。因為小寶寶氣管短窄,還不會咳嗽,就以吐泡泡的形式代替了咳嗽。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得了肺炎?
    一般來說,小嬰兒的肺炎早期症狀如下: 1 發熱:多為39度至40度高熱,呈馳張型,早晨低,午後高,並有疲乏的現象,持續時間長,且吃了退燒藥後
  • 寶寶吐泡泡不要緊,護理不當會產生兩方面的副作用
    嬰兒吐泡泡的原因有很多,有時不一定是長牙。如果你知道如果你準備好了為什麼嬰兒會吐泡泡?身體開始為補充食物做準備。寶寶出生後,有很多能力是後天才開始發展和提高的,有些能力是後天才需要學習的,其中冒泡是因為寶寶的唾液腺開始發育。
  • 寶寶得了「肺炎」,你卻以為是感冒?早期4個「異常」,就是肺炎前兆!
    天冷還真是咳嗽季啊,醫院裡最近小寶寶們咳成一片,此起彼伏的,還真是有點心疼啊。 很多爸媽在聽到寶寶咳嗽咳不停的時候,擔心會不會咳成肺炎,相信做父母的心情能理解。可以給爸媽寬寬心的是,咳嗽只是肺炎的徵兆之一,並不能以此判斷寶寶就是得了小兒肺炎。那麼,爸媽避之不及的肺炎,徵兆有哪些呢?
  • 寶寶口吐白泡泡,不一定是在玩,媽媽要警惕新生兒肺炎
    孩子生病時都有一些先兆,有的症狀不是太明顯,媽媽誤讀就會延誤病情,比如寶寶吐泡泡,不要以為他在玩,可能是孩子得了肺炎。肺炎要根據寶寶具體情況進行判定,有時狀況較輕,不一定要在醫院治療,在家吃藥打針就能恢復。如果孩子狀況相對嚴重,如出現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媽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