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制人員算不算公職人員,是公務員嗎?

2020-12-13 華圖教育

事業編制崗位肯定是公職崗位,事業人員也肯定是公職人員,但卻不是公務員,最多只能算參公人員。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本身省份就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只有通過公務員考試,且在政府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的職工,才能被登記為公務員。像黨委、人大、政協等機關的職工,也只能是按《公務員法》管理,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公務員,充其量算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參公人員,等同於公務員並是真正的公務員。

在事業單位中,雖然也有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職工,使用的也是事業編制,卻因其職能問題,被公務員管理機構審批為參公。事業單位的參公人員和行政單位的參公人員一樣,薪資待遇和晉升提拔方面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且也可以自由調任到其他地區崗位工作。只是部分地區會對參公人員調動崗位方面會有一定的限制,而且這種限制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此次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後,能享受參公管理的只剩下執法類單位,或許也有極少數事業單位可以繼續享受參公管理。之前的參公事業單位,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基本被取消,失去了餐共鳴管理的特權,以前的參公事業單位現在主要以服務職能為主。除了少數幾類人可以繼續保留參公身份調任到公務員崗位,其他事業編制參公人員,除職能連人帶編會被整合到事業單位,暫時保留參公身份,等待後續改革。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不是國家公務員?公職人員有幾種類型?
    第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公務員和公職人員是兩個概念。公務員是指國家機關從事公務活動的在編人員。這裡所說的國家機關包括地方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法院、檢察院,這些部門的機關人員全部使用行政編制,即我們常說的公務員。
  • 公職人員發生變化,事業編制也有改變!
    實施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將極大的解決基層公職人員待遇不高、人才難留、晉升緩慢的現狀。   另外,2019年3月17日頒布的幹部任用條例第8條中,也將享受職級的公務員,通過提拔和調整擔任領導職務作了要求。
  • 教師要變成公務員?公職人員≠公務員!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稱作合同工。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後按照相關規定,籤訂合同期一般為五年(實際操作中,一般只籤訂一次合同)並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我們說的合同工一般指臨聘人員。
  • 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屬於事業編制還是公務編制?
    今天有網友後臺留言提問,「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屬於事業編制還是公務員編制呢?」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大多數既不是行政編制,也不屬於正式事業編制,而是由上級財政全額撥款發放工資待遇的特殊人群。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單位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是華麗麗的辦公室白領,希望走上一條福利高,待遇好的穩定道路,你需要了解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編分別都是做什麼的。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 教師到底算不算公務員?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科普的問題是:教師到底算不算公務員?我們都知道教師是社會上最不可或缺的職業,因為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亦或是可以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都離不開教師這個職業對我們的幫助和指導,但是教師的工作比較累,尤其是高中教師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剛入職的教師工資也比較低,導致有些年輕人不願意加入教師這個行業,而選擇去考公務員。鑑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有網友問到,教師和公務員都屬於公職人員,那麼教師算不算公務員呢?
  • 同樣是國家公職人員,為何公務員有車補,教師卻沒有?
    前言:同樣是國家公職人員,為何公務員有車補,教師卻沒有?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比如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
  • 考上了事業崗位,請問事業人員是公務員嗎,兩者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肯定不是國家公務員了。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按照《事業單位管理辦法》或者《條例》管理,而公務員則是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使用的也是行政編制,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和區別。雖然事業人員和公務員都是國家的「公職人員」,但公務員是指國家行政工作人員,主要是指政府部門、黨委機關工作人員,再加上人大、政協、公檢法以及群團機關人員。公務員有專門的法律,即2019年6月1日起頒布實施的新《公務員法》。公務員有提前退休、職級並行等優待政策,還有公車補貼等福利,這些事業人員都沒有。或者只是極少部分人員才有。
  • 公職人員收取錢財,沒為他人謀取利益,算不算受賄罪?
    公職人員收取錢財,沒為他人謀取利益,算不算受賄罪?說到受賄罪的認定,估計很多朋友並不了解。很多人認為,我送給某公職人員錢財,也沒有牟取個人利益,應該不算受賄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 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 30歲在職事業編內人員,考公務員年齡有限制嗎?
    雖然我們看到少數人從事業單位辭職創業成功收穫的那份喜悅和成就感,那麼對於在編的編內人員,同樣也羨慕公務員的工作,於是就有了想備考公務員的想法。每年報考公務員的群體應屆生都居多,在職人員或者是工作多年後再備考的人居少,畢竟有了家庭和各種壓力,讓他們無法專心的備考!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為什麼要實行不同的工資體系?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同是公職人員為什麼要區分公務員和事業編一樣。國情如此,已經將體制內人員區分出三六九等,誰也沒辦法。既然有不同的身份,自然會有不同的工資體系。這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 公職人員、公務員、黨員幹部的範圍有什麼不同?
    在媒體報導和官方各種文件通報中,我們常常看到「公職人員」、「公務員」和「黨員幹部」這些詞語,特別是在黨內法規、貪官落馬通報和法院判決中,也常常見到這些詞語,那麼,三者有什麼區別呢?所指的範圍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什麼是「公職人員」呢?
  • 教師事業編制,能不能轉為公務員編制?許多人都想錯了!
    有很多的聲音都贊同增加教師工資,或者將教師從事業單位編制轉入到公務員編制。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之間的比較。而教師究竟能不能轉為公務員編制了?許多人都想錯了,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是相對不錯的,但教師作為事業單位的一份子,也具有相對不錯的薪資待遇和福利體系。教師究竟能不能轉為公務員編制?
  • 什麼是公務員,具體都包括哪些人員?公務員類型
    在我國,公務員是和事業人員共同列為體制內的公職人員。在《公務員法》中,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管理、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人員。公務員履行的是綜合管理職能,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工資福利經費等由財政全額負擔。與之對應,事業人員履行的是公共服務職能,使用的也是事業編制,工資福利經費絕大多數也是由財政全額負擔。
  •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不同?到底哪個好?
    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2.事業編制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 鄉鎮事業編制人員,通過三種方式轉化為公務員
    隨著公務員職級並行改革的實行,公務員的晉升渠道更加多元,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提升有了更多更好的預期。相比於公務員來說,事業編制的人員普遍想將自己的身份轉化為公務員,享受到公務員改革的實惠。那麼,鄉鎮事業編制如何轉化為公務員呢?今天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 教師是公職人員,不代表教師就成了公務員
    近日,中央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其中一條指出,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確立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據此,有人認為,教師將成為公務員。其實,這種理解還是有些偏頗的。
  • 省考不全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公務員,還有參公人員和純事業人員
    省考,有公務員崗位,包括使用行政編制、是公務員身份的行政部門、公檢法司、黨群機關人員;也包括行政執法、行政類參公事業單位中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參公人員。省考也有事業崗位,或者叫省招,包括基礎醫療衛生工作者、中小學校教師、其他事業單位人員。
  • 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年度考核優秀有哪些作用?可以發放獎金嗎?
    年度考核優秀的公務員是統一有給予獎金獎勵的,但年度考核優秀的事業編制人員一般沒有獎金發放,可能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有相關的規定,可以發放。
  •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差距在哪裡?車補和績效?都將不是問題
    如果有人問,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在哪些方面有差別?可能很多人會說是車補,但更多的人可能會想,車補不算什麼,最大的差距是在於績效考核獎。對於績效考核獎,各地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發放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但我們這邊,事業編制人員和公務員的工資差距非常少,主要的差別還是車補。車補最低檔是650元每月,所以差距至少有這麼多。如果山東在鄉鎮和街道實行的車補政策,在我們這邊也實行的話,那麼就沒有工資差距了。我們這邊績效考核獎是怎麼發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