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旅美華工,大字不識幾個,卻促成了美國大學中文系的誕生
文/歷史泡麵
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高校在本校開設了中文這個專業,這看似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在100年之前,卻是十分難以實現的。一方面是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飽受侵略,被西方世界看不起。因而在當時國外的眾多高校當中,沒有一所大學開設有中文系這個專業。但這種尷尬的情況被一位中國華工改變了,他就是丁龍。
丁龍1857年出生於廣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小時候,因為丁龍家裡比較窮,所以沒有機會接受學堂的教育,這使得長大的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文化上的缺失並沒有影響到他的人格,相反,他是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忠厚,老實,勤勞,善良,這是周圍的朋友對他的評價,而這也成為了他今後混跡美國最大的依仗。
我們都看過美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吧?影片中的阿甘雖然智力有所缺陷,但卻憑著自己不斷地努力,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巔峰。這個故事看似是太過美好的童話,但卻在丁龍身上完美的再現了。在丁龍十八歲的時候,他結識了來中國做生意的美國人卡朋蒂埃,並成為了他的隨從。在卡朋蒂埃在中國經商期間,丁龍嚴謹認真的品格深深打動了卡朋蒂埃,並邀請他隨自己前往美國,丁龍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議。
來到陌生國度的丁龍顯得很不適應,語言溝通上遇到的困難先暫且不談,光是當地人對於華人的歧視就令丁龍十分困擾。他一直堅信,美國人對於華人的歧視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中國不了解,因此不論外人怎樣嘲諷辱罵他,他都但誠相待。很快,丁龍就在當地擁有了自己的朋友。
身為卡朋蒂埃的隨從,丁龍工作上的表現也令人難以挑出毛病,多次獲得卡朋蒂埃的嘉獎。但長久相處,也會有發生摩擦的時候。有一次,卡朋蒂埃喝醉了酒,氣從心生,當即把所有的隨從都趕跑了,並且當中解僱了丁龍。第二天一早,卡朋蒂埃望著空曠的房子,陷入了深深地懊悔當中。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丁龍扔向往常一樣,將做好的早餐送了進來。
卡朋蒂埃立即向丁龍鄭重道歉,並且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壞脾氣。他很好奇丁龍為何沒有離開,丁龍卻說:雖然你脾氣很壞,但我知道你是個好人。經過這場風波之後,兩人的關係又近了一步,丁龍也一直在卡朋蒂埃的手下工作,不曾離開。有一次,卡朋蒂埃詢問丁龍,他在自己手底下工作這麼多年,可想要什麼回報。丁龍說表示:他希望在美國的大學之中,能有中文專業開辦,以此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
面對自己管家兼好友丁龍的願望,卡朋蒂埃十分重視。於是向哥倫比亞大學捐助了十萬美金,並致信表示:希望貴校開辦一個關於中國的專業,並以「丁龍漢學講座教授」為名。同時,丁龍自己也捐出了苦攢多年的一萬美金。但哥倫比亞大學並沒有立即同意。後來,卡朋蒂埃相繼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位校長周旋,又相繼捐出了50多萬美金,這一度導致他瀕臨破產。
在金錢的攻勢下,哥倫比亞大學最終同意了卡朋蒂埃的要求,但卻無法認同以「丁龍」之名命名該專業,他們想退而求其次,以李鴻章或中國皇家來命名。但卡朋蒂埃卻表示,丁龍雖是一位異教徒,出身也非常貧困,但卻是他見過的最友善,正直,勇敢的人。卡朋蒂埃堅持以「丁龍」名義命名,否則他便會撤除捐助。校方無奈之下,同意了這個要求,並創辦了美國第一個中文專業。
丁龍的故事到現在已經過去近百年的時間了。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丁龍也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為中美兩國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將一直被兩國人民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