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旅美華工,大字不識幾個,卻促成了美國大學中文系的誕生

2020-12-13 泡麵足球

他是中國旅美華工,大字不識幾個,卻促成了美國大學中文系的誕生

文/歷史泡麵

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高校在本校開設了中文這個專業,這看似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在100年之前,卻是十分難以實現的。一方面是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飽受侵略,被西方世界看不起。因而在當時國外的眾多高校當中,沒有一所大學開設有中文系這個專業。但這種尷尬的情況被一位中國華工改變了,他就是丁龍。

丁龍1857年出生於廣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小時候,因為丁龍家裡比較窮,所以沒有機會接受學堂的教育,這使得長大的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文化上的缺失並沒有影響到他的人格,相反,他是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忠厚,老實,勤勞,善良,這是周圍的朋友對他的評價,而這也成為了他今後混跡美國最大的依仗。

我們都看過美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吧?影片中的阿甘雖然智力有所缺陷,但卻憑著自己不斷地努力,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巔峰。這個故事看似是太過美好的童話,但卻在丁龍身上完美的再現了。在丁龍十八歲的時候,他結識了來中國做生意的美國人卡朋蒂埃,並成為了他的隨從。在卡朋蒂埃在中國經商期間,丁龍嚴謹認真的品格深深打動了卡朋蒂埃,並邀請他隨自己前往美國,丁龍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議。

美國商人卡朋蒂埃

來到陌生國度的丁龍顯得很不適應,語言溝通上遇到的困難先暫且不談,光是當地人對於華人的歧視就令丁龍十分困擾。他一直堅信,美國人對於華人的歧視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中國不了解,因此不論外人怎樣嘲諷辱罵他,他都但誠相待。很快,丁龍就在當地擁有了自己的朋友。

身為卡朋蒂埃的隨從,丁龍工作上的表現也令人難以挑出毛病,多次獲得卡朋蒂埃的嘉獎。但長久相處,也會有發生摩擦的時候。有一次,卡朋蒂埃喝醉了酒,氣從心生,當即把所有的隨從都趕跑了,並且當中解僱了丁龍。第二天一早,卡朋蒂埃望著空曠的房子,陷入了深深地懊悔當中。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丁龍扔向往常一樣,將做好的早餐送了進來。

記載丁龍事跡的美國報紙

卡朋蒂埃立即向丁龍鄭重道歉,並且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壞脾氣。他很好奇丁龍為何沒有離開,丁龍卻說:雖然你脾氣很壞,但我知道你是個好人。經過這場風波之後,兩人的關係又近了一步,丁龍也一直在卡朋蒂埃的手下工作,不曾離開。有一次,卡朋蒂埃詢問丁龍,他在自己手底下工作這麼多年,可想要什麼回報。丁龍說表示:他希望在美國的大學之中,能有中文專業開辦,以此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

丁龍親筆信件

面對自己管家兼好友丁龍的願望,卡朋蒂埃十分重視。於是向哥倫比亞大學捐助了十萬美金,並致信表示:希望貴校開辦一個關於中國的專業,並以「丁龍漢學講座教授」為名。同時,丁龍自己也捐出了苦攢多年的一萬美金。但哥倫比亞大學並沒有立即同意。後來,卡朋蒂埃相繼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位校長周旋,又相繼捐出了50多萬美金,這一度導致他瀕臨破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在金錢的攻勢下,哥倫比亞大學最終同意了卡朋蒂埃的要求,但卻無法認同以「丁龍」之名命名該專業,他們想退而求其次,以李鴻章或中國皇家來命名。但卡朋蒂埃卻表示,丁龍雖是一位異教徒,出身也非常貧困,但卻是他見過的最友善,正直,勇敢的人。卡朋蒂埃堅持以「丁龍」名義命名,否則他便會撤除捐助。校方無奈之下,同意了這個要求,並創辦了美國第一個中文專業。

丁龍的故事到現在已經過去近百年的時間了。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丁龍也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為中美兩國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將一直被兩國人民銘記於心。

相關焦點

  • 丁龍:一個出生卑微的華工,創建美國大學裡第一個中文系
    然而,就在100多年前,有一位華工,他為傳播有價值的文字所做的努力,我們至今仍能看到。丁龍他的名字叫丁龍,一百多年前,僕人丁龍希望,在美國一所著名大學裡建立一個漢學系,以傳播祖國的文化,他為此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也因此,美國有了一所偉大的漢學中心。
  • 一個文盲華工,推動哥倫比亞大學建立全美第一個中文系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或許有人熟悉,有人不熟悉,主角的名字叫丁龍,他是當年美國華工中的普通一員,但是他做的事情卻不普通,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下這個人。19世界的美國,正在大規模建設,尤其是鐵路,我們學歷史都知道,當時僱傭了大量的華工,華工在美國是勤勞能幹的,卻是被看不起的,因為當時的中國,也就是清政府執政時期,是積貧積弱的時候,風雨如晦,江山飄搖,面臨列強瓜分和庚子之亂。
  • 丁龍:創建美國大學首個中文系的卑微華工
    卡朋蒂埃曾前往美國西部加入淘金潮,回來後曾一度擁有這座海濱城市碼頭區的控制權。實際上,卡氏是個喜怒無常的人,還曾辭退過丁龍。後來,卡氏的房子被大火燒毀,丁龍不計前嫌,上門安慰他。卡氏感動不已,便重新僱用了丁龍。19世紀80年代,卡氏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紐約州,丁龍也隨他移居。之後,卡氏被選為其母校哥倫比亞大學董事會成員。
  • 【歷史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史丹福大學與華工
    1884年,斯坦福一家在歐洲旅遊,小斯坦福不幸染上傷寒,不久就在義大利病故,死時只有16歲。毫無疑問,小斯坦福和哈佛沒有一分錢的關係,他一天也不曾就讀於哈佛。老斯坦福44歲才抱上這個獨生兒子,卻在他60歲的時候夭折,打擊可想而知。而且他的巨額財產,再也沒有後代繼承。
  • 史上最牛的主考官:大字不識一個,靠畫圈圈定狀元,令人啼笑皆非
    說到科舉考試,小編這裡就有一件發生在清朝乾隆時期,令人大跌眼鏡的趣事,科考時的主考官是武將,而且還大字不識一個,看到這,懵了吧?不識字能當主考官?那就封你當主考官唄,讓你也享受一下桃李滿天下的感覺,於是乎,這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將兆惠就被封為了當年的科舉主考官,想想也是令人大跌眼鏡,這乾隆皇帝真不拿這嚴肅的科舉當回事呀!歷朝歷代的科舉都非常的重視,需要一層層的選擇優秀的文章,最後將幾份最好的卷子交給皇帝過目,定奪最後的三甲榜首。
  • 華工廣州學院與美國達拉斯浸會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華工廣州學院與美國達拉斯浸會大學籤署合作協議(下稱DBU)副校長Randy Byers教授一行訪問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商談與華工廣州學院開展3+1+1商科本—碩聯合培養項目的合作事宜。
  • 中國最好的中文系在哪所大學?
    我們師大中文系的學生自豪的一點是比北大中文系多開幾門課,比如心理學,我們不僅修普通心理學,還要修教育心理學。 圖為北師大中文系教授啟功先生在書房 其實,兩所大學中文系學生從裡到外都不一樣,包括衣著穿戴,北大中文系的學生衣著光鮮,而北師大中文系的學生大多穿戴樸素
  • 一封華工的信,改變了他的人生:中國近代平民教育的先驅者晏陽初
    他對中國的平民教育有著突出貢獻,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鄉村建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於清末的晏陽初,長於四川,幼年在私塾受過傳統的中華文化經典教育,這些啟蒙教育影響了他的一生,即使後來他經過教會學校的學習,在美國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早年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還是植根於他的內心。
  • 孩子上一年級了大字不識幾個怎麼辦?識字機構靠譜嗎?
    孩子上一年級了,大字不識幾個,更別提寫字了,每天教她都得氣死……很感謝家長對魚Sir的信任 現在市面上,各種識字應用數不勝數,其中的確不乏一些套路,魚Sir也一直致力於幫家長們提供專業的解析和測評。適合人群:基礎比較低,喜歡《西遊記》的孩子熊貓博士識字適合年齡:3-6歲識字量:1200字適合人群:零基礎,喜歡生活應用及百科知識的孩子魚Sir有話說:在深入測評了洪恩識字、悟空識字、布布識字、叫叫識字、熊貓博士識字這5款識字應用後,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
  • 旅美華裔作家:中國人不要再著迷諾貝爾獎了
    作為旅美華裔,其創作的《陳查理傳奇》自2010年8月出版以來,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高度關注,被提名美國國家圖書獎與普立茲獎,並得到眾多著名學者和書評家的舉薦和好評。記者獲悉,中文版《陳查理傳奇》將於明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在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誕生後,黃運特就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華裔文學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如何繁榮中華文化等話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美國學者菲利普斯去世 曾研究華工在酒鄉貢獻
    中國僑網3月2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北灣蘇諾瑪谷公民諮詢委員會委員丁駿輝(Jack Ding)27日表示,研究蘇諾瑪縣酒鄉華工歷史的律師、學者菲利普斯(Gordon Phillips)已去世,作為好友非常悲痛。
  • 華工昨日甲子校慶 花絮:一家8口均是華工校友
    汪洋期望華工成「世界知名」大學  昨日在華工甲子校慶中,除了劉延東、汪洋、李嵐清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澳門行政區特別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各級領導,教育部、國內外著名院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發來賀電賀信。
  • 百年前,一個在美華工捐獻一生積蓄,創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
    著名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個東亞系,創建之初為「漢學系」。它是120年前,在美國的中國勞工、卡彭蒂埃將軍的管家丁龍 (Dean Lung),捐獻了自己的全部積蓄1.2萬美元,受他感動的僱主陸續又捐款將近50萬美元後創立的。,並且還創建了「丁龍講座」。
  • 吳瑞:中國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家的貢獻
    吳瑞回顧了創辦CUSBEA的初衷和過程,並表示,當看到許多當初的CUSBEA學子如今成為世界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正在為促進中美學術交流、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發展作出貢獻時備感欣慰。    2002年,吳瑞曾撰文介紹了近百年來中國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家的貢獻,他選擇了1919年、1949年、1979年和1999年來代表整個20世紀。
  • 旅美華裔作家黃運特:中國人不要再神化諾貝爾獎
    作為旅美華裔,其創作的《陳查理傳奇》自2010年8月出版以來,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高度關注,被提名美國國家圖書獎與普立茲獎,並得到眾多著名學者和書評家的舉薦和好評。  記者獲悉,中文版《陳查理傳奇》將於明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在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誕生後,黃運特就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華裔文學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如何繁榮中華文化等話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大字不識的農村大媽,靠做辣醬發家致富,如今賺得上百億現金
    大字不識的農村大媽,靠做辣醬發家致富,如今賺得上百億現金推薦語:學歷並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很多白手起家的富豪憑藉著「膽大心細」的做事原則,同樣實現了人生的逆襲。而就在眾多崛起的富豪之中,有一位身價百億的老大媽尤為突出。
  • 著名古代文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顧易生辭世
    東方網8月20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18日下午2時57分,著名古代文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顧易生於美國辭世,享年89周歲。   得知顧先生辭世的消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布消息並深表哀悼。「顧先生的研究廣涉中國古代文史諸多領域,上起先秦,下及近代,範圍跨度非常寬大。
  • 中國籃球喜訊!16歲小將受五所NCAA一級大學追捧,旅美球員井噴
    但憑藉本季的出色表現,曾凡博得到了更多來自NCAA一級聯盟球隊的關注,根據rivals網站顯示,曾凡博目前共收到5所NCAA一級大學的offer,另外對他有意的還包括了佛羅裡達州立和南佛羅裡達大學。這意味著曾凡博的前景被愈發看好,得到更多的關注,這對於他旅美發展將有極大幫助。
  • 中國風十足的美國唐人街是如何來的?它指的是一條街還是幾處地方
    所謂唐人街,就是華裔比較集中的聚居地,正確的譯名應該是中國城,稱華埠或中國街也不錯。在美國的各大中城市中,幾乎都能找到唐人街。紐約有三個公認的唐人街,分別是曼哈頓區的唐人街、皇后區的法拉盛和布魯克林區的第八大道,其中曼哈頓區的唐人街是全美最大的一座中國城,當人們說到組約的唐人街時,如果不加特別註明,指的就是這裡。
  • 中文系勸退指南
    2、中文系有沒有意思?少年時代,我作文出色,獲獎無數。曾經我以為我喜歡作文,也就應該念中文系。但到真正步入大學生涯,你的課程被古代漢語文學、現代漢語文學、外國文學史等同類學科佔據,你會發現當年的愛好在這些學科的下會難以呼吸,你甚至會排斥當年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