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圍偏大,竟是因為「大腦短路」了!

2021-01-13 育兒大師官微


「麗麗,笑一個,給叔叔阿姨招招手。」一歲的南京寶寶麗麗(化名)二次手術後,她的爸媽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聲。可就在一個多月前,麗麗與死神賽跑,多虧神經外科及神經介入科等相關科室醫護人員的接力診療才轉危為安。



國家放開二胎後,去年6月16日,二寶麗麗出生了,這給37歲吳女士一家帶來了很多喜悅。不過隨著麗麗的長大,她的頭圍也越來越大。




「都怪我們當時太粗心,一開始孩子頭有點大,頭總是歪向一側,坐不穩,我們也沒太注意,只是認為可能缺了鈣。但是一次衛生服務中心頭圍測量中,孩子頭圍50cm,胸圍才46cm,頭圍比胸圍長4cm,醫生建議趕緊去做一下腦檢查,一查孩子竟然腦積水,這可把我們著急壞了。」吳女士說。



越檢查越害怕,麗麗的病情不只是簡單腦積水,而其病灶是腦動靜脈瘻

最終,經過神經介入微創手術,麗麗病情得以好轉。




小兒腦動靜脈瘻是一種腦內動靜脈「短路」的先天性腦血管病變。



動脈和靜脈之間存在異常通道,稱為動靜脈瘻。

若大腦中供血動脈增粗,動靜脈之間直接溝通,血流量大,引流靜脈就會異常增粗,甚至擴張呈球狀,這就出現了腦動靜脈瘻。

臨床上腦動靜脈瘻的常見症狀主要有「盜血」,導致腦組織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或者破裂引發腦出血;還有腦脊液正常循環受阻引發腦積水等,隨時能引發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兒童如有頭圍增大、頭痛、走路不穩、斜頸、身材矮小或肥胖、多飲多尿等症狀時,需排除顱內疾病。家長也要學會辨識表現,當不能確定是什麼疾病引起的,應儘快到醫院檢查,CT及MRI(磁共振成像)等是診斷顱內疾病的主要影像學方法。


(新聞來源:北京青年報)


璵寶麻麻說:

       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養娃也是!怕過分粗心,也擔心過度焦慮。讓爸爸媽媽看這條新聞,並不是說寶寶頭大就有問題,而是覺得多了解一些關於孩子健康方面的知識,總是好的。(ps:璵寶就是個「大頭寶寶」,我才不擔心他會有腦動靜脈瘻呢,因為我知道他這是遺傳了爸爸的大頭,哈哈哈~)



你家會因為育兒觀念不同而星球大戰嗎?你有育兒困惑嗎?面對寶寶成長的種種你會不知所措嗎?寶寶生病你是否就覺得天都塌了呢?不要怕,這些育兒大師統統可以幫到你。點擊【閱讀原文】填表參與節目吧!

你想與權威育兒專家面對面嗎? 

你想要定製個性化的育兒方法嗎?

報名參加完達山《育兒大師》

節目錄製吧!

點擊「閱讀原文」來報名吧

相關焦點

  • 寶寶頭圍偏小對腦部發育是否有影響?如何判斷寶寶頭圍是否正常?
    頭圍大小與寶寶腦發育有直接的關係,是反映寶寶腦部發育的最直接的指標。寶寶頭圍過大或者過小,都預示著寶寶某種疾病的發生。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越聰明
    另外該研究還顯示,新生兒的頭圍在34釐米左右是最好,這說明寶寶在媽媽腹中得到大腦的發育很好,之後也會越發的聰明。有很多人都感到疑惑,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新生兒的關注,大多在新生兒的體重方面,因為體重是能夠更好地反映出胎兒在腹中的發育情況,而哈佛大學的這一項研究,也確實發現了人們對於新生兒的認知。
  • 寶寶頭圍過大過小,最常見的原因竟然是?
    千萬不能以為寶寶的頭大是聰明,頭小是秀氣,盲目的樂觀。也不能因為別人說一下寶寶頭大頭小,就把正常的孩子當做有問題。以前曾經有個謠言,說某名人的大腦容量比普通人大,所以更加聰明。導致一度看到寶寶頭大就以為是聰明的表現。其實我們一直誤解了腦容量和大腦皮層神經元數量,其實人類並不是腦容量最大,而是腦部皮層神經元數量最高的。
  • 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一起來了解真相
    毫無疑問,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大腦的發育情況,大腦雖然只佔了我們身體重量的2%,但它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管是說話還是走路,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和計算,所以大腦的耗氧量,佔到了人體的25%左右。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既然智力跟大腦有關,那是不是就說明,腦袋越大的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就越好,智力就越高呢?
  • 腦袋大的寶寶更聰明?快量量你家寶寶頭圍多少
    家裡也會經常聽到大人誇小孩子:「你家寶寶頭好大呀,將來肯定是個聰明的!」寶寶腦袋的大小難道真的和智商掛鈎嗎?其實要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智商是和腦袋大小有一定關係的,但這有一個限定範圍,並不是說腦袋越大就一定越聰明。當孩子腦袋太大或者太小,這時候家長要考慮的就不是孩子智商,而是孩子健康問題了。孩子頭圍反映出來的是孩子腦容量的杜少,但這並不代表著寶寶智力的高低。
  • 頭圍是寶寶大腦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
    相對於成人來說,嬰兒頭和身子的比例看起來很不協調,頭部顯得要大得多.這是因為在胎兒和嬰兒時期,腦組織的發育非常迅速,四肢發育相對來說緩慢一些,而下肢又比上肢發育慢。這樣一直到寶寶出生的時候,就呈現出一種腦袋相對較大而四肢短小的狀態。寶寶出生以後,腦組織的發育速度和胎兒時期相比逐漸減緩,而身高和四肢的發育開始奮起直追逐漸變快,等到發育成熟之時,頭和總身高的比例趨於1:8,達到平衡。和身高體重一樣,頭圍也有一個合理正常的範圍,是反映嬰幼兒大腦發育情況、腦容量大小和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 寶寶頭圍過大需引起注意
    核心提示:民間有給寶寶「睡頭」的說法,據說小孩頭型越圓,容量越大,大腦發育越好,智力越高,真有這麼回事嗎?醫生表示,目前這說法尚無科學依據。那麼圓頭、扁頭、舟狀頭等,哪個頭型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好?
  • 胎兒頭圍偏大偏小應該重視,你需要了解這2點
    什麼原因導致了胎寶寶頭圍過大或者過小呢?01胎兒頭圍大小關乎能否順產胎兒頭圍是指胎頭的周長。通常情況下,醫生是將前額的鼻根到後腦的枕骨最隆突的部位,再繞回鼻根一周的長度作為胎兒的頭圍。也就是說,如果胎兒頭圍越大,順產的難度就會越大。
  • 新生寶寶頭圍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高
    」,在他們的印象中,頭大的寶寶腦細胞多、容量也大、因為頭越大裝的知識就越多,因此也就更聰明。據劍橋學者對新生兒腦發育的研究表明:新生兒的頭圍與寶寶的大腦發育有著一定程度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產婦在生寶寶的時候都是頭先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寶寶的頭圍過大,就會給產婦和寶寶帶來一定的風險。
  • 寶寶頭圍發育標準
    寶寶頭圍偏小怎麼辦       寶寶頭圍偏小一般是指寶寶的頭圍小於同齡寶寶頭圍中位數減兩個標準差,甚至第三百分位以下者。這時候寶寶的智力發育可能受到限制,體力上也會落後,有些還會出現抽風,這些寶寶一般頭小而尖,前額窄小。       如果測量後確定寶寶頭圍偏小,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排除一些疾病,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做智力測試,看寶寶是否存在智力缺陷,醫院的全面檢查可以幫助到你的寶寶。
  • 新生兒頭圍暗藏智商的秘密,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發育越好
    懷孕時,小秋一直盼望著能順產生下寶寶,但產檢時發現寶寶的頭圍過大。丈夫知道了之後卻很開心:「寶寶頭大,證明孩子聰明啊。」小秋卻不這樣想,她覺得頭大聰明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頭大反倒是影響寶寶的「顏值」。醫生表示:頭圍大小是大腦體積的間接判斷標準。頭圍當然不是越大越好,就正常來說,頭圍過大並不利於分娩。根據相關統計,新生兒的平均頭圍在32-34cm之間。
  • 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NO,聰明寶寶的腦袋其實長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誇獎:「你家寶寶頭這麼大,將來肯定很聰明,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沒錯兒,寶寶聰明與否大腦起到決定作用,人體的腦子是最忙碌的一個器官,因為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得經過大腦計算,所以我們的大腦特別累,雖然其重量只佔到人體2%,但耗氧量卻要佔上25%。
  • 寶寶頭圍大小決定智商高低?年齡越小發育越快,父母可自查
    寶寶頭圍是指頭部一圈最大的長度,因此我們應該使用軟尺來測量寶寶的頭圍。具體:用軟尺圍繞寶寶頭部,前面經過眉毛正中,後面經過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也就是枕骨粗隆最高處,繞過寶寶頭部一周所得到的數據就是寶寶的頭圍大小。如果寶寶頭髮較少,可以忽略頭髮厚度,如果寶寶頭髮較多,需要把頭髮撥開再測量。寶寶頭圍偏大或者偏小怎麼辦?
  • 嬰兒頭圍偏大或偏小都需就醫
    俗話說「大頭聰明,小頭精」,但專家表示,嬰兒頭部過大或過小不但未必機靈,還可能預示著嚴重的疾病。  前不久,重慶市榮昌縣10個月大的男嬰東東因為頭顱過小,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治療。
  • 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意味著大腦發育越好,量量你娃是多少
    家長對孩子有太多愛和期許,總會想各種方法測量寶寶的智力,企圖預測孩子的未來。《大頭兒子》很多家長都跟著寶寶一起看過,不少人表示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大頭兒子」,覺得大頭寶寶很聰明,民間也總是流傳「頭大的小孩更聰明」這樣的話。那這些話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和智力發展有關呢?
  • 37周胎兒頭圍標準 37周胎兒頭圍標準對照表
    37周胎兒頭圍標準許多孕媽媽時刻關注肚中寶寶的健康,關注他們身體各項指標是否達標,身體每項指標都是有一個標準的。有時候會出現頭部偏小的問題,特別是在臨近分娩期的時候更為緊張。那麼,37周胎兒頭部偏小怎麼辦?
  • 大腦發育越好的寶寶,出生後頭圍越接近這個範圍,你家娃達標了嗎
    護士都說寶寶頭圍34了,可比一般娃要大好多。雖然大家都在調侃,但有位做人腦研究方向研究的朋友很認真的說:「你們還笑人家寶寶,人家娃以後指不定多聰明呢!」這話一出又燃起了閨蜜的「熊熊鬥志」,這要是真的聰明,頭大點怕啥,智商高才是最要緊的啊!
  • 《小兒大健康》腦袋大就聰明?寶寶頭圍大小要重視
    生活中流傳著「腦袋大聰明」的說法,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節目現場進行家庭大調查,你在家有給寶寶量過頭圍嗎?戎絨幫何衝測量頭圍,親密互動十分有愛。原來,頭圍與腦的發育密切相關,是兒童保健的常規體檢項目。李海峰醫師還邀請何衝示範測量頭圍的正確方式,軟尺經過眉弓上方突出部,繞經枕骨結節一周的長度便是頭圍。李海峰醫師表示,頭圍很大程度反映寶寶大腦的發育水平,寶寶出生時的標準頭圍是32cm-34cm,1歲時約46cm,2歲約48cm,2歲到15歲時約54cm-55cm。如果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頭圍卻低於正常範圍,有可能是小頭畸形或者顱骨畸形,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 娃頭大就聰明?不一定,也可能是病!頭圍接近這個值大腦發育最好
    由此可見,愛因斯坦那麼聰明的人頭都沒有比別人大,看來頭的大小真的和智商的高低沒關係。頭的大小,也就是頭圍,反映了寶寶大腦和顱骨的發育,和身高、體重一樣,都是衡量寶寶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只能反映出大腦的容量和健康情況,寶寶的頭圍數據過大或者過小,都預示著寶寶某種疾病的發生。
  • 身長、體重、頭圍…寶寶這些數值都達標嗎?
    爸爸媽媽們不妨來學看、學畫寶寶的「生長曲線圖」!生長曲線圖能很直觀地觀察寶寶的生長情況,有助於及時發現寶寶體格生長偏移。對於早產兒、低體重兒,利用它還可以評估寶寶追趕生長的情況。       0-3歲的寶寶,需要測量身長(身高)、體重和頭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