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發作了,買點胃藥吃?醫生告訴你:有這樣的情況需要做胃鏡

2020-12-20 羅醫生健康說

有的人經常肚臍以上的部位疼痛,別人就告訴他,你準得了胃病,買點胃藥吃就好了,實際上是這樣子嗎?

老百姓口中的胃病,實際上指的是胃或者十二指腸的潰瘍。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慢性胃炎引起肚子疼的機會比較少,一般到了潰瘍的程度,肚子疼得比較明顯。可以說長期胃疼等於大多數的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但是長期上腹部疼痛還需要警惕胃癌、胃息肉、胰腺腫瘤、結石等疾病。

這些情況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常見的症狀,如果有這些情況的就要注意了,懷疑自己有胃病的,應該去做個胃鏡。

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症狀是長期性、周期性、節律性的中上腹疼痛。此外,尚可有反酸、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出血、穿孔等併發症為首發和主要症狀。

胃痛是如何告知大腦的?

由於胃酸分泌增高、潰瘍面受胃酸的刺激、胃黏膜炎性病變、胃痙攣、胃內壓力增高等原因,胃、十二指腸潰瘍出現內臟疼痛,又經由神經系統將疼痛定位於體表(牽涉痛或放射痛)。

消化性潰瘍的病程長,平均為6~7年,有的可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這是因為潰瘍雖然可以自行癒合,但往往於癒合後又復發,長期反覆發作,潰瘍面長期反覆受刺激,因此,潰瘍病可以出現長期性的度痛。

胃疼:周期性反覆發作的上腹部疼痛

周期性反覆發作的上腹痛是潰瘍病腹痛的另一特點。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可持續幾天、幾周。緩解期也長短不一,一般為1~3個月。在緩解期,患者食用與平時不同的食品也不發生腹痛。潰瘍病疼痛的周期性發作可呈季節性,春、秋兩季發作多見,夏、冬兩季緩解。一些潰瘍病人經幾年頻繁發作後,潰瘍面逐漸癒合,復發次數減少,最後完全消失。也有部分潰瘍病人病情日趨嚴重,發作越來越頻繁,發作持續時間越來越長,緩解期越來越短。

周期性反覆發作的上腹部疼痛

胃疼:節律性上腹部疼痛

節律性痛是消化性潰瘍的又一特點,但僅見於半數以上病例。因為食物能引起胃酸分泌的改變,而胃酸的刺激又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疼痛的原因之一,所以消化性潰瘍的疼痛與飲食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疼痛也表現出明顯的節律性。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發生,持續1~2小時左右,至下次餐前已緩解。這是因為餐後1小時內胃液的分泌量增加胃酸增加。至2小時後,食物與胃酸充分混合併被從胃中排向十二指腸,胃酸對胃黏膜潰瘍面的刺激大大減小之故。但是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在餐後2~3小時出現,持續到下次進餐後才緩解,此稱為空腹痛。從凌晨3點至早餐前這段時間內,胃酸分泌量最少,因此,潰瘍病人在這段時間內很少發生疼痛。在夜間1~2點時,胃液的分泌量高,而此時胃內又無食物緩衝,故一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可發生定時的半夜疼痛。約2/3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進餐後疼痛立即緩解。

節律性上腹部疼痛

潰瘍病的疼痛多呈鈍痛、燒灼樣痛、飢餓樣痛,少數潰瘍病人可有放射痛。

飲食不當、精神刺激、過度疲勞、藥物刺激、氣候變化等因素常可誘發疼痛或使疼痛加重;而進食,適宜的休息、服抗酸藥等可使疼痛減輕。

胃潰瘍的疼痛多在中上腹、劍突下、劍突下偏左處,疼痛的範圍較局限,簡單來說痛覺在肚子左上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在中上腹、臍上方臍上方偏右處,可以理解為肚臍眼上來那部分。

反酸和流涎

胃疼:反酸和流涎

反酸和流涎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臨床症狀之一。是賁門鬆弛和迷走神經興奮的表現。胃、十二指腸病人胃酸分泌增加,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壞,賁門口鬆弛,胃逆蟠動增加,胃內的酸性液體反流入口內,出現反酸。經常反酸可以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產生胸骨後燒灼感,即通常所說的「燒心」。如果此時基礎胃酸分泌量和最大胃酸分泌量的檢測都增高,且二者比值大於60%,則可考慮十二指腸渡瘍是胃泌素瘤引起的。

胃疼:噁心和嘔吐

在十二指腸潰瘍時,由於胃和十二指腸不能正常吸收和排出氣體,使得胃、十二指腸氣體過多而出現暖氣。噁心和嘔吐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出現的症狀之一,多反應潰瘍具有較高的活動程度。胃、十二指腸潰瘍造成的胃腸病變可刺激大腦的嘔吐中樞、產生噁心和嘔吐。當嘔吐中樞接受的刺激強度小時可出現噁心,當刺激強度增大時就可以發生嘔吐。

幽門收縮並關閉,胃逆蠕動,胃底充盈,賁門開放,膈肌下降、腹肌收縮、腹壓升高,胃內容物經食道、口腔嘔出體外,這是嘔吐。而賁門未開放,則食物不會嘔出,這是噁心。

約有10%的潰瘍病是以出血為首發症狀。出現出血時,潰瘍的病史一般都在1年以內。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多於胃潰瘍出血,並可反覆多次出血。

以急性穿孔為潰瘍病首發症狀的潰瘍病少於以出血為首發症狀的潰瘍病。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於胃潰瘍穿孔。男性多於女性。穿孔時會出現突然的劇烈腹痛,很快波及全腹。可以出現向肩部的放射痛。

潰瘍出血後柏油大便

大便帶血、黑便,要警惕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正常胃液不含血液,急性糜爛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等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會導致大便有柏油樣的大便。

當發現自己或者家人有長期的肚子疼,或者大便黑色、帶血,應該及時的去醫院諮詢醫生了,畢竟健康最重要,更不可自己去藥店買胃藥吃就完了,這樣會耽擱病情就不好了。胃病需要胃鏡檢查才能確定,只有診斷清楚了,才能藥到病除。

保膽手術怎麼做?安全嗎?會不會復發

50歲大叔B肝肝硬化還喝酒,胃底靜脈破裂嘔血,醫生三步手術挽救

怎麼吃預防脂肪肝?三大營養物質要搭配科學,沒脂肪肝的人更要看

相關焦點

  • 胃難受一定要做胃鏡嗎?胃鏡醫生總結:以下7種人最好要做一次胃鏡...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經常有粉絲給我留言什麼情況要去做胃鏡,我到底該不該做胃鏡?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在臨床上哪些人需要做胃鏡檢查。 胃鏡是目前一項檢查胃部情況的常用檢查,相信很多有反覆胃腸道毛病的人可能都做過胃鏡,大多數人對於它並不陌生,胃鏡不僅可以檢查胃,還可以檢查食管和一小部分小腸。
  • 出現胃病需要做胃鏡嗎?若已經出現這四個現象,建議做一下看看
    胃鏡可以幫助人們檢查自己胃部健康狀況,當我們遇到胃部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去醫院醫生都會建議做胃鏡,但有時候我們也不一定需要做胃鏡,情況也許並沒有到達做胃鏡的地步。並不是所有時候當胃部不舒服時就要去做胃鏡檢查,當出現這幾個情況時,我們就要謹遵醫囑,以免耽誤病情。患上了胃病就需要做胃鏡嗎?
  • 胃病一定要做胃鏡嗎?醫生指出:12種情況必須做胃鏡,吃喝才安心
    做胃鏡檢查對消化道疾病必要檢查了,直觀明確,並且胃鏡技術普及和發展把胃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升了一個臺階,可以這樣說沒有胃鏡的發展,現代胃病的治療就不會發展這麼迅速。胃鏡檢查的目的:1、準確診斷:通過纖維胃鏡直視胃部疾患,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
  • 女子咳嗽,診斷哮喘治療效果不佳,直到做胃鏡才發現是胃病引起的
    是藥都三分毒,老祖宗告訴我們的。宣傳完全天然無毒副作用的都是騙子。記住啦哈。主任望著羅女士說,你不應該看這麼多醫生的,看準一個醫生就好了啊,我看你幾年內看了不下20個醫生,這不得了,藥物沒效果就應該回去多複診幾次,讓醫生有機會給你調整用藥嘛。羅女士尷尬地笑了笑,沒出聲。做過胃鏡了嗎?主任問。
  • 「我的胃痛十幾年了,吃胃藥就好!」,胃痛就是胃炎?別坑了自己
    "醫生,幫我開點胃藥,十幾年的老胃病了,這幾天疼得厲害。」我抬頭看,是位中老年的阿姨,左手撐著肚子,並催促我趕緊開藥。「阿姨,您是哪個位置不舒服,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以前做過什麼檢查嗎?……」我正常的詢問病史。但是她很不耐煩的說「趕緊幫我開藥,我的胃痛十幾年了,吃胃藥就好」。
  • 胃病總反覆,醫生說吃胃藥還不如吃「幾種養胃食材」指的是什麼?
    比如說: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長期的飲酒,服用止痛類的藥物,長期無規律的飲食等,所以對於胃的保養,我們一定要找到原因後消除原因,然後再進行相對應的治療。但是胃病總是反覆,醫生說吃胃藥還不如吃「幾種養胃食材」分別指的是哪些?
  • 糜爛性胃炎真的是胃「爛」了?養好胃,你還需要這樣做!
    人體的血液在自然狀態下是呈鮮紅色,當血液在胃內與胃酸混合,含鐵的血液會被氧化還原成如鐵鏽的咖啡色,這只是肉眼的觀察,還需要做醫學的檢驗,如隱血試驗和血常規檢測。▌解熱鎮痛抗炎類藥物:主要有阿斯匹林、撲熱息痛、消炎痛、布洛芬等,止痛片是上述幾種藥的混合物,這類藥物在胃內可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損傷胃黏膜。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腸溶片,雖然對胃腸道刺激作用比普通阿司匹林小的多,但由於該藥需要長期服用,一吃就是多年,對胃腸長期的輕微刺激,逐漸積累,從量變到質變,最後引起糜爛性胃炎。
  • 我的胃怎麼這樣了!31歲,我第一次做了胃鏡
    吞顆膠囊,去胃裡看個明白預約磁控膠囊胃鏡檢查成功後,客服人員跟我電話溝通了過往病史,核實我是否有吞咽障礙、胃腸道梗阻、做過心臟支架手術、是否在妊娠期等不適合做磁控膠囊胃鏡的情況,並叮囑我檢查前一天儘量吃比較好消化的食物,晚餐以流食為主,晚上8點後開始禁食。
  • 中藥治胃病,胃藥摩羅丹,能根除胃病嗎?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
    世上最大的不幸,莫過於一個吃貨得了胃病!得了胃病的吃貨不叫吃貨,叫寂寞!曾經,有一隻能吃的胃被我「囊括」腹中,可是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對他說,我還要吃!讓我一次吃個夠,我真的還想再吃五百年!老話常說:「十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是患有胃病」。
  • 胃病總是反覆發作?不妨試試62歲奶奶的方法,或能慢慢養出好胃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越來越多的人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導致胃部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胃部疾病。很多胃部疾病前期的症狀都比較相似,若經常出現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的問題,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如果頻繁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不要自己亂吃藥。
  • 醫生嘆息:胃鏡不取病理等於「白做」
    今年過完春節,由於疫情原因,小張終於有時間休息。但偶爾覺得上腹部不適、疼痛,雖然可以忍受,但是吃點東西就會反酸燒心。當地醫院的醫生建議小張做胃鏡加活檢檢查,但小張聽說取活檢對身體不好,就拒絕了。檢查結果提示是胃潰瘍,但不能排除其他病變可能。醫生告訴他胃鏡加上活檢才是診斷胃病的金標準。
  • 20年反覆發作的胃病會變癌麼?醫生說,沒有這些症狀就別擔心
    一個朋友跟華子說,他說自己二十年前上學的時候不正經吃飯,結果胃就落下了「病根兒」,這麼多年總是時不時的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胃部燒灼感等症狀。他去醫院檢查過胃鏡,醫生說他是慢性胃炎。他問華子,二十年的「老胃病」,會不會發展成胃癌啊?
  • 做胃鏡時,選擇無痛胃鏡好還是普通胃鏡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56歲的馮先生有時候會經常出現胃脹氣的情況。吃了飯、著涼、生氣都會頂胃,肚子鼓的像皮球,而且還感到噁心和不適。他覺得自己的胃壁比較薄,特別容易喜歡吐,吐的都是白水,一大口一大口的吐,這樣的情況大約持續了一年左右。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胃脹、胃痛、胃酸等都是「小毛病」,自己買點胃藥吃吃就行了。 殊不知,良性的胃病和胃癌,在症狀上是難以劃清的。 尤其是長期有胃不舒服、生活習慣又不好、年紀又大於40歲的人,一定不要自以為是,以免耽誤病情。
  • 胃部腫瘤需要胃鏡來進行檢查,這三類人一定要每年做一次胃鏡
    迄今為止,檢查胃部疾病的金標準依然是胃鏡加病理活檢!其他任何檢查設備和手段,都無法取代胃鏡。胃鏡能讓醫生最直觀地觀察細微的黏膜變化,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胃癌呢?早期胃癌往往沒有特殊不適,正因如此,才極易被忽視,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是進展期。
  • 總是胃痛,需要做胃鏡檢查嗎?醫生:若有這3種表現,儘量別猶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胃部問題,大部分人在出現胃痛的情況時,都會去藥店買一些胃藥來吃,吃了之後就會大大緩解,但是如果你吃了胃藥三天還沒有緩解,儘量不要再繼續吃了,最好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有些人總是反反覆覆出現胃痛的情況,吃藥也無法徹底根治,只能緩解當時,就一直在心裡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
  • 多少人把胃癌當做小胃病!醫生總結:4個胃部異常,是癌細胞來了
    很少往胃癌上去想,所以基本都是自己買點胃藥吃一吃,而這樣一來,很容易延誤病情,也就導致了多數患者去醫院就醫時已經是晚期了。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大家多留意,尤其是一些胃病患者,發現以下異常時,及時就醫:·胃痛發作的時候,服用止痛藥、胃藥都不見效,而且有加重趨勢,要警惕胃癌。·腹痛頻率發生改變,沒有了以往潰瘍病發作的規律。·過去,胃病發作的時候,食慾、體重以及體力受到的影響並不明顯,但是現在卻出現食慾減退、乏力和明顯的體重減輕。
  • 自製酸奶可以調理好了你的胃
    涼皮,晚上半夜胃疼醒了,第二天還是隱隱做疼,就去醫院做了個胃鏡,胃潰瘍。兩個月的藥吃完,再去醫院做胃鏡,潰瘍基本好了,還有一點小尾巴,又吃了兩周的藥,再去看,徹底好了。醫生說沒事了,以後多注意吧。>出潰瘍吃胃藥以前吃了胃也不疼的東西,一吃,就開始胃疼,辣更是一星點都不能沾,很明顯,胃潰瘍好了,但是藥吃的胃不好了,變得非常脆弱。
  • 肚子咕嚕咕嚕響,這是胃病嗎?需不需要做胃鏡?
    她周二門診來找我,想做個胃鏡查查。聽了她的情況,我做了一些「體格檢查」,發現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她所說的響的地方,是在肚臍眼的周圍,基本和胃沒有關係。我告訴她,應該不是胃的問題,是腸道問題。她很生氣,我就是要來做個胃鏡的啊?早飯都沒有吃!
  • 胃藥不是「口香糖」,想嚼就能嚼
    在他的抽屜裡,有好幾個品種的常備胃藥,胃部一鬧「情緒」,他便順手拿出胃藥服下一片,症狀稍有緩解,便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去了。久而久之,他將胃藥視為「口香糖」,稍有不舒服便飲服一片。專家點評相較於膀胱癌的血尿、乳腺癌的乳頭溢液,胃癌早期症狀不具有典型性,一般表現為腹脹、胃部隱痛、食慾下降、悶脹等慢性胃病症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上個網、做個症狀匹配,自己給自己「開處方」早已不是難事。這樣做,真的就對嗎?真的就科學嗎?回答當然是: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