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四十五歲失業了,會怎樣?這個問題我們都不願意去想像和面對,但它卻是可能存在的一大隱患。
當處在四、五十歲這個年齡階段,失業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們需要提前思考和早做準備,防止事到門前,打個措手不及。
四十五歲,這個年齡處於中年,但卻非常尷尬
四十五歲屬於七零後,剛剛步入中年,基本都是家裡的頂梁柱,上有七、八十的老人要養,下有十幾、二十來歲的孩子剛剛成人,尚未交代。處於上下兩靠,夾心當中,非常難受。
家庭開支也正是最大的時候,人情禮往、父母贍養、子女上學、就業、成家的壓力,接踵而來家,花大錢的地方多,但掙大錢的地方少。不是入不敷出,就是接續緊張,難有存錢應對救急。
從身體上,已過了青壯年,體能下降,身材狀況日漸擔憂,小病小疾,不斷纏身。常常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力不從心。
工作上自不必說,受到年青一代的威脅,在單位的作用漸漸減弱,還要被迫拼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這種工作、生活上的雙重壓力,常常讓這個年齡的人感到不堪負重,壓力重重。工資不增加都感覺緊張,如果趕上失業,那就是雪上加霜,危機四伏。
因為這個年齡,是失不起業的年齡;是個不好再就業的年齡;也是必須扛起家庭重任的年齡。好像是競爭不處優,劣勢太明顯,自已不自信,社會要淘汰的年齡。
四十五歲,失業後該咋辦?
四十五歲失業,如果有些經濟基礎,生活不至於太緊張,不會馬上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但除非家底厚,否則,這點存貨也禁不起只出不進的折騰,因為後面還有要花大錢的地方等著你,不抓緊找工作,你的內心會越來越焦慮。
如果沒有積蓄,會直接影響到正常生活,你更需要一份工作來救急。
但如何去找工作呢?找什麼樣的工作才會適合呢?
其實,四十五歲的人也是一寶,雖然失業了,但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不是白混的,人的思想、閱歷、能力都應是最佳狀態,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和再就業的資本。
你首先需要做好兩個基本功課
第一是冷靜分析自己第一次失業的原因
失業也不完全是壞事,失業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也給了我們重新選擇的機會。冷靜下來好好的回顧和總結下自己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分析一下失業的原因,這對自己下一次的選擇有很大的幫助。
也不要太悲觀,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渴求工作,而也正有需要你這樣人才的地方在等著你。
第二是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你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就是你再次選擇工作的最大優勢,不要把它當成劣勢,不要賤賣了自己,相信自己,總有適合的工作需要你,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還可以再學一門新的技術,為自己拓寬選擇渠道增加新技能,這樣視野也開闊了,技能也增加了,你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第三,你需要展示自己的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第一次的工作,不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不一定合自己的口味。但這次的選擇,可以按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求去找。不滿意,不將就;不合適,不選擇。
這次的選擇,你佔主動,不是別人選擇你,而是你在選擇別人。合適的工作、舒心的環境,滿意的薪資,這是對你二十年工作經歷最好的回報。
你在原單位的劣勢,在這兒可能就是優勢。把資歷、經歷、能力用好、展示好,讓新的單位發現你的閃光點,發現你的價值點。相信上帝關閉那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窗。
失業了,並不是天塌下來,只要調整好心態,運用好自身的優勢,在市場經濟中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地方,一定有需要你發揮作用的地方,一定有體現你能力和價值的地方。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人都是有用的人,只要放到合適的位置上,你就會閃亮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