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遭遇全網下架」早有預兆 政策出手未來電子菸市場何去何從?)
「雙11」電商大促打響的第一天,不少商家都已經「摩拳擦掌」,然而,網購電子菸卻突遭政策「冷水」。為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11月1日,兩部門對外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不少人表示為羅胖捉急。
隨後,一些電子菸企業回應聲明,紛紛表態,對相關政策法規表示積極擁護。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子菸市場就多次受到資本和創業者的青睞。專家認為,電子菸遭遇全網「下架」 此前早有預兆。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億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龐大的菸民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對電子菸的監管註定會來,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地哥網創始人餘德表示,相對來說,電子菸是傳統菸草的替代市場,但仍然含有有害成分。電子菸本身製造比較簡單,投資十幾萬就能進行生產,有些廠家為了吸引未成年人,在裡面加入薄荷、茶葉等味型香精,其對人體的長期危害還沒有比較可靠的臨床結果。發展不一,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和法律規範,雖然有些頭部企業做了煙油分析實驗室,但只憑藉企業的良心和道德感是遠遠不夠的。餘德認為,加強市場監管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行業發展所需,特別是有些企業為了賺錢在電子菸裡面亂添加現象嚴重,很多未成年人因為好奇去抽電子菸,假如產品生產標準不完善,中小企業仍然「散養」下去,那麼對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告別紅利,各大電商平臺需及時下架相關產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律師麻策表示,仍然需要進一步規範一些現象。華商報記者 黃濤